大隋国师 第279章

作者:一语破春风

  “水中鱼鳞之长。”

  ‘啵~~’

  水声打响,岸边的杨坚、杨素,及文武紧接着听到哗的一声水浪溅开的动静,顺着书生的视线望去起伏的水面,不知何时荡起了一圈水浪卷起来的涟漪,翻滚着向四周推开。

  翻滚的水花间,隐约看到圆滚滚粗长的身躯隆出水面扭动翻转,露出密密麻麻青墨的鳞片,顷刻间,又沉入湖里。

  嘶——

  河岸上一群人里全是倒吸凉气的声音,国师竟把蛟龙都引到城里来了?这可是传闻才有的啊。

  仅仅窥得一眼,那身子怕是有一条大船那般粗了,不少跟随杨坚的臣子拱手躬身大声道贺。

  令得皇帝花白须发都笑的大张开,国师连蛟龙都请来了,往后还有谁敢说朕得位不正?

  当年北周皇帝禅位,到底也是逼迫的,自然少不了被人诟病,眼下陆良生把龙都请来了,谁敢说自己没有龙气?

  满面红光的老人又在这芙蓉池来回走了一阵,跟陆良生说了些话,天色黑下来,方才兴奋乘坐御辇回宫,甚至说定明日一早还要过来这边溜达溜达,看看蛟龙模样。

  待送走皇帝,天色已是黑尽,高颖、伍建章、韩擒虎等一帮文武也相继告辞离开,陆良生呼出一口气。

  呼~~

  “当上国师......怎么感觉像民间愚弄人的神棍......”

  转身正要叫上道人他们,才发现一行人早就带着包袱跑上了紫山观的石阶。

  “唔.....师父呢?”

  书生呢喃一句,黑色之中,芦苇丛冲出一道短小身影,蛤蟆道人抱着一颗蛋钻了出来,从他脚边吧嗒吧嗒跑去前方,下一刻,几只黑背硬羽的野鸭嘎嘎的张着翅膀冲出芦苇,疯狂追在蛤蟆后面,朝庙观过去。

  哗哗——

  夜色之中,湖水拍在岸边,映着月色的湖面偶尔翻起浪花,长身卷动,颇为兴奋的在湖底翻腾,打着水花,听到岸上的动静,破开水面探出硕大的黑影,朝着书生点下头,一个浪子重新沉回水里。

  夜风吹拂,芦苇摇晃。

  陆良生拱了拱手,这才收拾心情,急忙去追师父,没入夜色里。

第四百三十六章 万寿观

  夜云游散,露出一轮清月,城墙上火把林立,摇曳的火光里,巡视而过的士卒,时不时望去城中的湖泊一侧,那下午突然间出现的庙观。

  “真够邪门儿的,突然就出现一座庙.....”

  “可不是,看上去那石阶还挺长,怕是小半座山都搬来了,到底何人做的?问头儿,头儿叫我们不要多话。”

  “哼哼,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消息灵通,从校尉哪儿偷偷问来的,你们别告诉其他人啊.....”

  “别废话,快说快说。”

  “听说是咱大隋拜的一个国师,护佑天下太平,下午的时候,听说还有人看到龙了,水都漫到河岸上来,。差点把咱们这段城墙下的水门给撞碎。”

  “哎哟,这么厉害?!”

  “那是当然的......别停下,边走边说,省的以为咱们几个巡视墙段偷懒。”

  .......

  月色清冷照过城头,映着城墙内湖水银光满目。

  哗哗~~

  水声扑在岸边轻响里,朦胧月色照出高耸的白岩缀纹山门,笔直延伸的青石台阶之上,桦树垂枝,在风里轻摇。

  空荡荡的白岩地砖尽头,陆良生负手立在水池前,看着池中耸立的石碑,以及上面雕出漆红篆文。

  一旁,蛤蟆道人坐在一颗野鸭蛋上,给自己涂抹药酒,啪啪几下拍打后脑勺。

  “良生,还看什么,为师勾不着后背,帮为师擦擦。”

  “在看这石碑,在想.....往后就不能叫紫山观了。”

  陆良生收回视线,将师父捡起来,放到水池栅栏石柱上坐好,指尖点了一下蛤蟆背后的疙瘩,上面本就没有任何伤势的痕迹,指尖挨上去,传去的法力,让蛤蟆道人舒服的眯起眼睛,晃了几下脑袋。

  “师父,你没受伤吧,再说你妖丹恢复了,还打不了几只野鸭?”

  石柱上,蛤蟆道人换了一个趴着的姿势,挥蹼示意一下,让徒弟拿捏肩膀,“为师以前不是跟你说过吗,妖丹是妖丹,妖丹修复了,法力还没积攒起来,怎么说想当初巅峰时,那些个修道者人山人海的围过来,为师手里的紫金葫芦,光是随手一丢,那就是一大片人倒下......难道你以为为师就那么搁这儿蹭饭?”

  陆良生停下指尖的动作,下意识的回了句:“难道不是?”趴在石柱上的蛤蟆道人顿时侧过脸瞪来,书生连忙偏开视线,继续给他拿捏小肩膀。

  “咳咳~~”

  蛤蟆道人干咳两声,重新转回去,“良生啊,继续说想改什么名儿。”

  “没想好。”陆良生沉吟了一下,要说给别人取名倒是灵感颇多,说的头头是道,可真要轮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东西身上,反而有些想不到更好听的名字来。

  “到时候再想想吧,正式封国师,上达皇天下知后土,还需要一座祭坛,明日先做这个,边做边想。”

  说着,弯腰将地上那颗野鸭蛋捡起放在手心,将师父托起轻放去肩头,一起走回那边亮有灯火的阁楼,如今正式要在这里落脚住下,算是半个家了。

  楼内,灯火通明,嵌在墙壁的灯柱火焰延烧去里面,有着炼丹的房内,青烟弥漫。

  蹲在青铜大炉旁的道人,几张几张的符纸接连丢去炉下,燃起大火,煮沸炉中的饭食,听到脚步声进来,抬起熏黑的脸,看去陆良生。

  “陆大书生,别杵那儿,赶紧过来烧下火,本道还要煮菜。”

  书生将师父翻去一旁桌上,手里的那颗鸭蛋也放去上面,挽起袖子过去:“我盼叔他们呢?”说着,目光仔细打量了下满身法纹的青铜炉鼎。

  “这炉子.....好像是圣火明尊用来炼丹的。”

  “他们跑楼上选房间去了......”

  道人可不管那些,丢了手里的符纸,拿起铜少踩上一个铜尊,垫着脚朝里面使劲搅动,飘出的白气,传出一阵米香。

  “炉鼎又怎么样,好不容易逮着一个一次就能煮这么多饭的,不用白不用,谁叫咱们人多。对了,老陆......”

  道人一边搅着,偏头问道:“你把那头老蛟叫来做什么?万一要是这家伙忽然发狂,把外面水域的百姓给祸害了,还可是大罪过,要耍下威风,放这大庙观的时候,就已经够了,那些个什么文武百官,你是没瞧见惊成什么样了。”

  “你都说是老蛟了,灵智可比寻常人都高的。”

  陆良生捡起一张符纸丢进火里,摇摇晃晃的火光照在他脸上,声音轻缓的继续说下去。

  “......其实我也有考虑的,为一国之国师,与我们平日游山玩水,顺道斩妖除魔不同,担起了重任,就要走一步算十步。

  渭水、泾河有时会随黄河暴涨而淹没两岸地势较低的村寨良田,引来这头老蛟,多少是能化解一些灾厄,有他巡视河段,说不定落水淹死之人都能少一些,算起来也是给他自己增添功德。

  当年听陛下说起过,在长安建大兴,要挖深渠,连接几条大河,让南北水道畅通,不管是运输兵卒、还是遇上灾害年,给地方输送赈灾粮食,都能快上许多,等真要实施起来,老蛟的作用就大了!”

  说到这里,陆良生摸了一点灰烬,在地板画出向东而流的黄河,“老孙你看,以黄河为背脊,连接南北河道,是不是形成一条大龙?”

  孙迎仙跳下铜尊,放下勺子过来蹲到一旁,仔细打量了下书生画出的河道地势,他算是粗通一些风水地脉,当下便看出一些东西来。

  吓得从地上站起:“你想弄出一个‘水’龙脉?”

  “为什么不可以?”书生将灰烬擦去,拍去指尖上的黑灰起身:“不过这种事,也只是先想想,不过以陛下现在的年龄,恐怕等不了他施行,只能先把九州盛世的基础打牢实,让百姓富足有盼头,才是最实在。”

  灯火摇晃,老孙看看转身去择菜的书生,又看看地上摸成一团模糊的水道地势,使劲捻了一下八字胡。

  “曰尔老母的......这他娘的是想弄一条活龙脉,万寿无疆啊。”

  万寿无疆?

  蹲在一边拿着青菜的陆良生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名字,开太平盛世,谁不想它万寿无疆呢。

  随即,又摇了摇头,笑了下:“才当国师第一天,想什么万寿无疆,那一步不知道要多少年去了。”

  书生在那边想着,蛤蟆道人跑过桌上的灯柱,将怀里的鸭蛋放去火堆旁,仰起蟾脸朝道人喂了一声。

  “小道士,来,帮老夫把这蛋煮了,记得搅匀称,多放油炸金黄,对了对了,葱花还有没有,记得要多放一些,还有,盐就少放些,老夫最近吃清淡。”

  然而,忙活的道人,还没等他话说完,挪动的脚啪的一下踢在那颗鸭蛋上,滚去炉脚碎裂开来。

  “彼其娘之!!老夫的蛋!!”

  气急败坏的叫喊陡然止住,陆良生回头望去,那边低头看来的道人正想还嘴,就见碎开的蛋壳里,一只毛茸茸的淡黄小鸭钻了出来,摇摇晃晃的扇雏翅,眨着眼睛看着蛤蟆道人。

  道人:“.......”

  陆良生:“.......”

  唧唧~~

  小黄鸭踩着脚蹼一摇一晃跑到目瞪口呆的蛤蟆道人身边收起脚,缩成一坨伏在地上,亲昵的在白花花肚皮上蹭来蹭去。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夜色有涟漪

  “呃啊啊啊——”

  看着缩在肚皮下一团的小鸭,浅黄绒毛还沾着粘稠蛋清,蛤蟆道人皮都在瞬间收紧,垫起脚蹼整个身子都跳了起来,远远跑去一边。

  缩在地上的小鸭‘唧’的歪了歪脑袋,站起小身子,下面两只纤细小脚哒哒的踩着光洁地板又朝蛤蟆靠了过去,缩在旁边阖上小眼又缩去地上。

  “嘿嘿,老蛤蟆,这是把你当娘了呢。”

  难得看到蛤蟆道人被恶心到,孙迎仙笑的咧开嘴,拿着勺子扬了扬:“快些吃了啊,再小也是肉啊。”

  看着伏在师父身边刚出壳的小黄鸭,陆良生也跟着笑了笑,难怪那几只野鸭那般凶悍,一直追着师父不放,原来都快孵出小东西了。

  这样也好,有个可爱的小东西缠着师父,说不得让他老人家会越来越有善心,师父过往的凶悍,不管当日镇海和尚说得收他为徒时是想吃他修补伤势,至少现在这么些年里,很少显露了,说明师父并不是一开始就十恶不赦之人。

  看着手里的青菜,嘴角依旧挂着笑,有时候想想,如果是自己喜爱的女子,或者亲人被杀,或许......也是会发疯的吧。

  摘完菜,交给老孙,陆良生走出炼丹室,去楼上叫上陆盼等人吃饭,这处阁楼不过只是紫山观三栋之一,陈设奢华,八人选的眼睛都花了,见侄子上来叫他们,这才临时先选了几间。

  吃完饭,陆良生来到外面,既然有了此处庙观新的名字,原来的紫山观三字就不能留了,纵身一跃,脚尖点过水面,拔出月胧剑将上面刻着的字迹削去。

  至于重新再刻也要等到大祭那天才行,插剑回鞘,正要离开,耳中隐约听到外面一连串脚步声。

  身形一晃,已来到下方的山门。

  ‘怎么有士兵过来。’

  外面,一条‘火龙’笔直延伸过来,举着火把的百余名士卒分成两列,腰间的兵器随着跑动碰撞着,踏着轰轰的脚步声齐齐跑来。

  火光照耀间当先为首一人,甲胄锃亮,面容菱角分明,下颔短须威严。

  口中‘吁’了一声,见到站在山门青衫白袍,单负一手的身影,急忙翻身跳下马,拖着披风,脸上有着欣喜的神色,快步上前拱起手。

  “陆先生,可还记得我?”

  修行中人,目力极好,黑夜里仍旧是能视物,何况还有延绵燃烧的火把照亮那青年脸庞,陆良生走下石阶,打量了一下对方,见到腰间的佩剑,这才想起是谁了。

  “李渊!”

  “先生还记得!”那人确实是李渊,多年不见,相貌身材与当年少年模样大有不同了,正要再拜,远在石阶的陆良生,眨眼就到了面前,伸手将他托住。

  “看相貌,差点认不出。”

  陆良生笑着指了指他腰间那柄萱花剑鞘、虎头佩饰的法剑,“先认出得它。”

  哈哈!

  对面的李渊性格洒脱,听到这玩笑话,大笑起来,来时的路上还在想着怎么跟陆先生说话,眼下却还是先生将话头引得轻松一些,丝毫没有仙长的架子。

  大概这才是世外高人吧......他想。

  “对了,夜色已降,为何忽然带兵过来?”

  “回先生,是陛下让我过来,说先生法力通玄,自然不惧宵小之辈,可难免会有不知情的人过来踏青,打扰先生修行。”

  两人寒暄一阵,陆良生才问起为何带兵过来,后者也恭敬的答复,随即转身朝后面的队伍挥开手,两百余名士兵顿时举着火把分成两路,沿着万寿观山门两侧排开,压着刀柄站的笔直。

  一下将孤零零,连虫鸣都没有的庙观,显出排场气势,越看越像国师之所在。

  李渊回过头来,拱起手:“渊与这两百士卒便在此处听候先生差遣。”

  “其实倒是不用的。”

  扫过那边值岗的士卒,陆良生大抵是明白杨坚的用意了,是让这些士兵帮忙搭建祭祀的高台......

  不过看到李渊望来的目光,也不想让他为难,语气顿了顿,笑道:“陛下是怕我说他浪费民力才用的士兵吧?算了,既然来了,费力气的活倒是不用,这样......帮我从城外运些石材便可。”

  李渊一拍大腿。

  “就听先生这句话,早就准备妥当了!”

  要建祭台,显然是需要大量石材,等陆良生话一落下,片刻,就有数十辆牛车、驴车,士兵吆喝驱赶下,缓缓拉了过来,一帮行伍军汉一拥而上,手脚麻利的将大大小小的石块搬下来,看石材平整光滑,还沾有土灰,想来是从别处建筑取来的。

  “先生,接下来还有什么吩咐?”李渊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