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史尽成灰
俄国也派出了代表,菲力斯也来回奔走,最后双方终于敲定了两份协议,第一就是有关中东路的最终处理方针,俄国承诺将中东路交还奉军管理,在未来十五年之中,中东路所有收益,一半要交给俄国,抵偿最初的投资,同时俄国派遣一个财务监督团队,共同管理中东路的收益。
说白了这还是一个赎买协议,不过是用中东路的收益而已,张廷兰也非常乐于这么办,道理很简单,再过几个月,俄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个时候这个协议就成了废纸一张,奉天才不会给俄国人一分钱呢。
第二个协议则是有关多数党的,奉军和俄国要共同配合,防止多数党的主张在远东流传,双方联手保证边境的安全工作。
张廷兰的要求基本达成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份协议都是以奉军的名义和俄国人签署的,和北洋政府没有任何关系,俄国人这么干是为了以后耍花招不认账做准备,而张廷兰乐于这么干,是向全国表明态度,告诉所有人,中东路是奉军独立收回的,有助于提升奉军的地位。
到了现在张廷兰也终于把心放下了,中东路这条经济动脉终于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有了铁路作为依托,吉黑两省就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也会带动沿途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有了这条铁路,奉军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
为了这条铁路,牺牲再大,冒再多的风险也都值得了,从这一刻开始,奉军就和日本南北对峙,拥有了叫板的本钱,下一步就看谁的发展速度更快,奉军已经拥有了和日本同台竞技的资格。
虽然日本人已经先跑了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先机,奉军严重吃亏,但是拥有这个资格就很不容易,原本东三省铁路动脉都在日本人的手里,连发展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可谓是咸鱼翻身,张廷兰不能不高兴。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日本人就是太着急了,吃相也太难看,反倒吓坏了俄国人,让他们不得不尽快和咱们签订协议,说起来我们还要感谢日本人呢!”
解除了战争警报,张廷兰也放松了不少,整个春天都在忙活中东路的事情,也无暇关注其他的,现在各个农场基本上完成了春耕,张廷兰正好到乡下看一看,顺道散散心。
“拙言,你说日本人会善罢甘休么?”张学良问道:“他们已经几次威胁对奉天动武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双方会不会真的打起来?”
“汉卿,中日必有一战,就算他们不打我们,我们也要打他们,南满铁路,旅顺港口,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能一直让日本人霸占么!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咱们的底子还太薄,和日本拼命,胜算太少了,最主要的就是抓紧时间,把工厂组建起来,把军队训练好!”
“对,这次我也看透了,尊严就是靠着拳头打出来的,别的都是扯淡,要不是咱们把俄国人打败了,什么都捞不着,还会让别人吃干抹净。”
“汉卿,日本人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明抢不成,他们就会暗夺,你回奉天之后,一定要提醒七大爷,必须注意安全,要安排足够的情报保卫人员,防止日本人暗中下毒手!”
在原来的历史上,日本人一看老张超出了控制,就暗中动手,解决掉了张作霖,现在奉军已经超出了控制,日本人未必不会提前动手,现在奉军还处于蒸蒸日上的初期阶段,根基还不稳固,有老张坐镇,奉军的发展能够更加顺利,暂时绝对不能让张作霖死在日本人的手上。
张学良对于这个提醒也是深以为然,他们在农田之上漫步,东北拥有广阔无比的平原,厚厚的黑土地,堪称整个蓝色星球上面最适合耕种的一块土地。
尤其是奉军大量引进关内的移民之后,广袤的黑土地日渐生机勃勃。在去年光是吉林一省就引入移民五十三万,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又不断的提升,光是年初就有超过二十万移民在吉林安家落户。
吉林和黑龙江占据的松内平原,是东北最适合种玉米的地方,张廷兰去年在奉天试种了大量的玉米,结果发现玉米的产量比起高粱多出三分之一,而且玉米适应性更好,一般的贫瘠土地也可以生长,病虫害也少。
因此在今年,吉林最主要种植的就是玉米,面积达到了三百万亩,另外张廷兰还种了一样最重要的作物,那就是黄豆,面积也超过了一百万亩。
东北的大豆在后世面对转基因大豆的凶残进攻,种植面积日渐萎缩,但是在整个二十世纪,东北都是全球最重要的大豆产区,出口份额占据了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每年光是大豆出口的份额就达到了五亿元以上,如果能抽到百分之十的税收,就是五千万,按照鞍山钢铁厂的规模,能办十五座。不过很可惜,黄豆的利润都被日本人把持了,他们把榨油中心设在了大连,从东北低价收购大豆,然后再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垄断其中的暴利。
张廷兰早就等着这个巨大的财源了,但是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大豆和南满铁路一样,一旦动了,就等于是碰了日本人的命根子,他们会拼命的,没有一定的实力,张廷兰绝对不敢折腾。
而到了现在,张廷兰已经有了这个准备,在奉军控制的农场之中,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大豆种植,现在他们就走在种植大豆的土地上面。
“拙言,按照你的一贯作风,不像是吃亏的人,想到怎么反击日本人了么?”
“当然有办法了,咱们的商机就在眼前,一个一年盈利几千万的大蛋糕,就放在我们的眼前,就看咱们能不能吃得下去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美国客人
榨油业是东北传统的优势项目,原来的工业中心在营口,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强行把榨油工业抢到了大连,使得大连成为了新的榨油业的中心,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领域利润之丰厚,日本人已经直接动手抢了,不只要枪,还要把榨油厂放在眼皮子底下,生怕别人染指。
张廷兰根据现在的数据估算,日本通过大连出口的豆油就有一亿五千万公斤以上,按照这个趋势,到了1920年,完全可以超过两亿公斤,二十公斤以上的豆饼,一年出口在一千五百万块以上。
整个行业的具体利润难以估算,但是可以肯定每年至少有三千万以上的利润流入了日本的口袋,比起整个奉天的财政收入还要多,日本长门号战列舰的造价不过四千多万日元而已,也就是说在榨油业上,一年就差不多了弄出了一艘超级战列舰。
越是了解这个行业,张廷兰就越是动心,他之前也做了很多的功课,在农场之中进行了少量试种,还收购了不少小油坊,不过张廷兰知道这些小动作还不足以动摇日本人根基,而且奉军也不具备和日本抢夺榨油业的实力。
可是这次日本人公然进行战争讹诈,双方已经到了撕破脸的边缘,而且奉军的军力又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寻常两三个日本师团,根本拿不下奉军,有了这个底气,张廷兰就不能不对大豆行业下手。
张学良在一旁听了张廷兰的介绍,两个眼睛也瞪圆了,他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顿时也被其中的利润吓傻了。
“只要把这个行业掌握在手中,咱们至少能养活十个师的部队,而且装备都能换成最好的。要是用来办教育,东三省的中小学就都有希望了,用来移民的话,一年至少能安顿三五百万人了!”
他在算这笔账,其他人的心里头也不停的盘算,数以千万计的税收实在是太诱人了,如果弄到手,奉天的财政收入等于翻了一倍还多,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
张廷枢也在一旁大声的说道:“哥,必须把榨油业从日本人手里头抢回来。大不了咱们再和日本人拼一场,有了这笔钱,咱们能练多少兵,能办多少工厂。哥你要是早点说这里面这么多利润,我早就带着人杀到大连。把榨油厂都抢回了!”
“抢你个大头鬼!”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旅顺大连是日本人经营多少年的堡垒,海陆兼备。别说现在奉军的兵力。再多几倍也拿不下来,况且我们又不能逼着日本人和咱们开战,因此这个事情必须办得巧妙,一点点的动摇日本人的垄断地位。”
“廷枢,你哥一肚子坏水,咱们就听他的吧。别费这个脑筋了!”张学良在一旁笑道。
张廷兰又眺望了下一眼看不到头的黑土地,这里面蕴藏了多少的财富,上天还是眷顾中国人的,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争气。把属于自己的财富守住,而不是想历史那样,被日本人白白占去,变成了他们以战养战的基地。
“要想虎口夺食,就要研究对方的优势和不足,日本人垄断东三省的榨油业,靠着两**宝,第一就是大连出海口,第二就是先进的榨油工艺,他们使用化学浸出的方法,出油率高、粕饼中含残油少、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而且豆粕的质量高,饲养效果好,我们的手工油坊根本没有丝毫的竞争力。”
“拙言,照你这么说,日本人垄断了技术和市场,我们胜算不大啊!”到底是政商世家出身的,周芯瑶的眼光就十分独到,一下子指出了事情的关键。
张廷兰笑着说道:“这话不错,但是这里是中国,日本人有一样东西垄断不了,那就是大豆的生产,我们只要控制住了原料,主动权就会落到我们的手上。”
在后世,大宗商品的生产国,往往能够垄断定价权,比如美国就能极大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澳大利亚也有铁矿石巨头,还有专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
不过现在的中国连基本的主权独立都没有,也就没法通过行政命令的形式,迅捷有效的把大豆贸易控制在政府的手中,那就只能采取别的手段。
“今年吉林的农场种植了超过一百万亩大豆,加上奉天和黑龙江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亩,按照估计,总产量会接近三亿公斤,这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完全能够影响大豆的收购价格,等到明年,我们把种植数量在提高一倍,手上就有足够影响大豆市场的筹码了!”
这就是建设农场的好处,组织效率远比以往的分散小农经济要好得多,原本奉天大豆种植都是分散的,农民没有什么销售途径,日本人只要在某些地方设置收购点,农民收获之后,就只能自己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送货,挨累受罪,而且还要承受买办的盘剥。
就在去年,日本人故意不公布收购大豆的时间,结果很多老农不得不守着大豆等了好几天,甚至有年岁大的农民在夜晚活活冻死了。
这也是列强垄断中国农产品惯用的手法,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会提供较高的收购价格,等到打败了中国的竞争对手,再确定了垄断地位之后,他们就和买办勾结起来,拼命的压榨中国老百姓。
由于没有政府的帮助,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好歹大豆能比其他东西多挣一点,还能直接换成资金,受了多少委屈,老百姓都只能忍着。不只是大豆,诸如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都是如此,只是中国的农民没有别的出路,不得不把产品卖给他们而已。
张廷兰利用各大农场,大面积的种植大豆,同样也会设置大量的收购点,直接和日本人竞争,迫使他们把收购价格提升起来,让利给老百姓。
“拙言,你的构想不错,只是就算咱们控制了大豆的原料,能抬高一定的价格,但是只要日本人垄断了榨油厂,咱们一样要受制于人啊!”
“没错,不过山人自有妙计,小日本绝对占不了便宜!”
张廷兰卖了一个关子,大家伙都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张廷兰不说,他们也没办法再问,只能满腹的狐疑。
张廷兰又找了几个农民,询问他们的种植情况,这些农民不少都是关内过来的移民,说起话来南腔北调,但是大家整体对农场都十分满意,政府给他们考虑的也十分周详,能够得到充足的贷款,还提供了种子和农具,这都是以往不敢想象的。
另外大家都被组织起来,修建水渠水井就变得容易多了,有了水源,又有了肥沃的土地,大家伙对丰收充满了期待。
“长官,以往常说谷贱伤农,咱们得了大丰收,粮食价格下来了,银行的贷款可是需要用大洋还,就怕忙活了一整年,结果什么都没落下,我们就白干了。”
“大家不用担心。”张廷兰笑着对提出疑问的老农说道:“乡亲们,所谓谷贱伤农是一帮无良奸商和昏庸政府勾结的结果,在奉军的治下,绝对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一定让大家丰产丰收,粮仓和腰包都鼓起来!”
张廷兰顿了一顿,又说道:“政府会在三省范围之内,执行农产品最低收购指导价格,简单地说,政府会给收购粮食托底,市场粮食价格过低,大家伙就可以把粮食都卖给政府,政府也需要足够的粮食储备,绝对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张廷兰这话说出来之后,这些农民全都露出了由衷的喜悦,多少年来,政府都是变着法的搜刮他们,现在猛然出现了一个能为他们着想的政府,这些农民都喜悦非常,大家伙纷纷表示一定优先把粮食卖给政府,这就是农民的朴实,既然政府已经帮着老百姓着想了,老百姓也要知恩图报。
张廷兰他们一连走了几个农场,情况十分满意,然后才回到了哈尔滨。
“芯瑶,什么时候把你堂兄请过来,我想和他商量点生意。”
“生意?”周芯瑶略微一愣,随即说道:“是有关大豆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