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史尽成灰
想想奉军的处境,也的确不容易,当然也只有在这种糟糕的局面之下,才磨砺出一支强军,恶狼环视,要是手中的刀子不够锋利,只怕就会落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哎,段芝泉和日本人的秘密贷款协议的确是有些过分了,他一门心思想要重新练兵,然后效仿当初的袁宫保,组织一支可靠的力量,武力统一全国。”
“不管他有什么打算,国家疆土不能失,东北权利不能卖,这是不容触碰的底线,老段必须彻底放弃这个念头,要不然奉军还有层出不穷的手段。”
张廷兰虽然授意孙烈臣,向段祺瑞提出了两个条件,但是张廷兰也不会天真到口头答应就有作用,要是老段转过头不认账怎么办!因此奉军必须让老段感受到压力,让他不敢卖东北,这才是张廷兰要达到的目的。
“嗯,只要你们不想取代段祺瑞,一切都好谈,必要的时候我愿意出面调停,还是不要闹翻了才好!”
“如此就多谢周公了!”
“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年纪轻轻,就心思缜密,又文武双全,实在是难得的人才,以后前途远大,不过我可要提醒你两件事!”
“周公,您是前辈,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
“我发现少帅张学良现在跟在你的手下,这种情况很不好,难保张雨亭不会有想法,你要好好处理这件事情。另外么?就是要把婚事尽快办了,这次回到奉天就可以操办,千万不能委屈了我侄女啊!”
如果说以往对张廷兰这个女婿,周学熙还有点想法,认为是土匪出身,配不上周家的姑娘,现在周学熙已经盼着尽快的把侄女嫁给张廷兰了,这样前途远大的年轻人,遍观整个中国,也是不多见的,周家能攀上,那是幸运。
至于提醒注意处理和张学良的关系,这也是为了张廷兰考虑,毕竟奉军的掌舵人还是张作霖,如果张廷兰处处压着张学良一头,老张难免会有想法。
张廷兰也很清楚这件事情,不过他并不担心,毕竟很快就有俄国就会有剧变,到时候另一方天地就会打开了,张廷兰也有信心摆脱和老张的从属关系,变成相对平等的合作伙伴,不过周学熙能提醒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周学熙还是设身处地的替张廷兰着想的。
“周公,这些事情我心里有数,您就放心吧。眼下有一件事想拜托您,张勋复辟,京津一带百姓遭受战火之苦,不少人流离失所,我准备把成立一个难民安置中心,如果这些民众有兴趣到东三省发展,我们可以安置,所需的费用,也有我们出,就是需要您帮着组织一下!”
“这没问题,我义不容辞啊,拙言你们经费足够么?要是二三十万我可以帮着你们出。”
“经费没有问题,我准备投入五百万,不只是农民,工人学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东北都十分欢迎!”
张廷兰的话还没有说完,周学熙差点被一口茶水呛住,他以为张廷兰想要安顿难民,不过是买个好名声而已,能投入十万左右,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因此他才大包大揽,要拿出二三十万。
哪知道张廷兰一张口就是五百万,一下子把周学熙都惊呆了,自己那点钱连零头都不是啊,这家伙能点石成金不成,怎么有这么多钱啊!
周学熙不清楚怎么回事,张廷兰的这些钱可都是张勋刚刚贡献的,完全就是一笔飞来的横财。有了钱就要会花,京津一带是天子脚下,工商业发达,民众素质也比较高,如果能大量的移民东北,对于东三省的发展绝对是天大的好事情。
这些人平时肯定不会去,到了现在,他们也没得选择了,只要张廷兰舍得花钱,一定能有不少人愿意北上。
“周公,要是有工厂,学校之类的,愿意搬到东三省,我更是举双手欢迎,所有搬迁费用,我都一力解决。”
周学熙也被张廷兰的大手笔震撼的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同意,就在这个时候,南苑外面响起了一阵乱哄哄的声音,张廷兰急忙带着人出去查看。
只见有不少年轻人纷纷来到了南苑,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学生打扮,全都带着无比的好奇,来看奉军的士兵。
张廷兰也是搞不清情况,询问手下人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些学生都是看了报纸的,他们听说了奉军的骁勇战绩,都想过来领略一下这支被吹上天的部队的面貌。
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把军营都围了起来,张廷兰一看眉头皱了起来,现在北京还是战场,很容易出现突发情况,这些学生也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就这么跑过来。
他们都是热情十足,张廷兰不好驱赶,但是又不能让他们扰乱这里的秩序,眼珠转了转,终于有了主意。
“同学们,我刚才了解了一下你们的情况,大家都想要参加到讨逆的行动之中,这一点我很感到,你们都是好样的!不过大家要知道,战场不是儿戏,你们没有经过任何训练,根本没法上战场。”
“将军,我们都有一颗报国之心,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奉军是一支英雄的队伍,我们愿意加入奉军!”
张廷兰一看这些热切无比的学生,心说他们也的确单纯,看到了报纸就急着赶了过来,不过张廷兰早有招募学生到东北发展的想法,正好顺了他的心意。
张廷兰向在场的学生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同学们,想要为国家做事情,不一定需要上战场,干别的事情同样可以。现在京津一带,遭受战火,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你们如果愿意,可以成为志愿者,帮助这些百姓,如果表现的好,奉军会优先考虑录取你们,而且还有机会安排你们去东北的大学,甚至是讲武堂,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官!”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价学费
历史上张勋复辟,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是造成的危害丝毫不比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来的轻,老袁在复辟之后,还有一丝悔悟,按照约法规定,让黎元洪继任,段祺瑞辅政,民国的约法还有效果,整个国家还有一丝活路。
而张勋的复辟则是将民国以来的法统彻底打碎,北洋内部的矛盾彻底失去了控制,直皖两系的斗争已经趋于表面化,而且孙文一系也借助这个机会,在南方彻底闹起来,整个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军阀混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另外由于复辟行动发生在京津地区,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冲击十分巨大,北京周边,到处都是难民,扶老携幼,四处奔逃,不论是北洋军,还是辫子军,军纪都是非常松弛的,兵匪一家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所过之处,抢劫不断,老百姓颠沛流离。
身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张廷兰是深刻的感受到了民众的无助,他很明白,现在就是在进行一场跑赛,奉军不只是和日本人跑赛,也是和国内的局势奔跑,要想主导中国的未来,就必须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建设成就,让所有民众找到一条生路,不然一切都还会延续原来的历史。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天下的百姓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行走在难民的临时安置点,张廷兰越发的感到了紧迫,越来越多的难民聚集到了这里,他们拖家带口,他们之中有人失去了房屋,有的农田被毁坏,有的被强行掳去充当苦力,然后又逃了出来。
这些百姓大多数人不懂什么是复辟。更不懂什么是迷n zhǔ共和,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家园被毁掉了,不只是辫子军,北洋军也是一样,以后的生活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
越来越多的灾民在低声的哭泣,这时候安置点的中间,有几口临时搭起来的大锅,里面正在熬汤,切好的白菜放了进去,然后又倒进去几个肉罐头。再添上一些香料粉,一锅香气腾腾的汤就熬好了。
每个难民都能拿到分到一碗汤,另外还有蒸好的馒头,负责分发食物的是奉军的炊事兵,还有不少的学生。他们都在认认真真的工作,如果有年迈体弱的难民。他们还有主动把食物送过去。另外有些难民还受了伤,也需要他们帮着包扎处理。
这也都是张廷兰的安排的,他的确需要大量的有志青年投入到奉军的队伍之中,但是这些年轻人必须是能够真心做事,不是出于一时的激动。虽然奉天上下会尽量提供最好的环境,但是奉军正处于创业的时候。可谓是白手起家,必须要一大批吃苦耐劳的实干家!
这些大学生之中,其实多数人都是家道小康,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根本别想迈进学校的大门,当然越是这样,就越需要仔细甄别一下,张廷兰可不想招募一帮少爷羔子回去。
现在让他们帮着救助这些难民,就是第一个考验,对待这些穷苦人的态度,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另外这些学生也需要干活,帮着安顿难民,搭帐篷,做饭烧火。
这些人里面不乏一点活都不会干的,当然也有不少不愿意挨累受苦的,他们最初满怀着热情过来,以为一下子就能穿上军装,扛枪打仗,成为光荣的战士。可是一看第一个工作竟然是干这些脏活累活,有的人就打了退堂鼓,悄然离开。
当然这些人离开就离开了,张廷兰也不会管他们,现在整个学界的老师都是空谈的多,能办实事的少,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但是一点实事都不能干。老师如此,学生被沾染上这种习惯就更加正常了,这样的人跑到了东北,只会带坏风气。
还是这些真正留下来的学生最有培养价值,安顿着难民吃了一顿饭,这些难民的情绪都稳定了不少,张廷兰也主动询问他们的情况。
“长官,您是好人,手下的也都是好兵,可是有些当兵的简直是不吃人饭,他们把俺家的粮食都抢走了,要征用当军粮,那可是俺们一家老小的口粮啊,抢走了还怎么活。俺和他们理论,这帮畜生用枪托子砸我,还一把火把俺家给烧了,这可让俺们怎么办啊!”
有一个哭的,就有第二个,大家伙都是满腔的委屈,又有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挤了过来,带着哭腔说道:“长官,我是城里头开绸缎庄的,那帮辫子军都冲到了我的铺子里,把东西都抢走了,还有打伤了几个小伙计,我们担心再遭到他们的祸害,才跑到了城外,您就帮着我们想想办法!”
这些难民不断地的哭诉,不只是张廷兰,还有那些剩下的学生,也都在仔细听着,大家伙的心里头也涌起强烈的愤怒,拳头都不由自主的攥了起来,不只是辫子军可恶,北洋同样如此。
这时候他们把目光都放在了张廷兰的身上,眼下只有奉军还保持着良好的形象,是大家最后的希望,就看他们能不能帮着解决这些灾民的困难。
“诸位父老乡亲,大家听我说,在这场战乱之中,你们失去了家园,生活堪忧,而且北洋政府也不见得能够补偿大家的损失。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你们可以到东三省,重新开始生活,最近一年多,东三省不断的吸纳各地的移民,总数已经逼近二百万。大家到了东三省之后,会组成大的农庄农场,按照人头分派耕地,只要耕种五年,一个人就能获得五亩肥沃的黑土地,绝对能够保证基本的温饱!”
张廷兰又让手下人重点介绍了一下农场的管理和分配模式,这些难民听到之后,顿时眼前一亮,只要苦干五年,就能有土地,有房子。能够安身立命。而且他们还知道,政府还会鼓励多种经营,可以做生意,可以养殖牲口,如果脑筋灵活,愿意付出,最快的一年就能拥有土地。
就算不和最快的比,用三四年的时间,换来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啊。
尤其是京津一带。大富大贵的人太多了,土地完全都占有了,这些难民多数都是佃农,生活极度贫困,看到了用于土地的希望之后。他们格外的振奋,当即就有不少难民表示要到东北去。
张廷兰让士兵把这些愿意去东北的难民和其他人分开。单独组织起来。这时候那个绸缎庄的老板又问道:“长官。您安排这些农民去种地,这是天大的恩德,只是我们这些做不了农活的怎么办啊?”
“这个你也不用担心,东三省不光需要农夫,也需要商人和工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工人可以进入工厂做工,商人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扶持,钱财都是身外之外。只要大家肯努力,东北就是实现你们梦想的地方!”
张廷兰说完之后,顿时周围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不只是这些难民,还有那些学生,都是由衷的高兴,奉军的安排十分周到,而且确实站在了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在这种时候,或许只有奉军能想到救助这些苦难的百姓。
尤其是张廷兰所说东北能实现所有人的梦想,让他们格外的动心,这些年轻人正是充满了梦想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坚定了到东三省的念头。
张廷兰随即安排扩大难民点的数量,争取招揽到更多的难民,另外让周学熙帮忙,运送粮食衣物过来,段祺瑞和张勋在那边打仗,奉军在这边收拾民心,而且用的资金还是从张勋那里敲诈过来的,这简直是天下少有的美事。
张廷兰是越想越高兴,按照以往的经验,五百万大洋能安顿差不多五十万难民,基本上相当于两三个县的规模,到了战时动员起来,至少能出动一万人,差不多就是一个师的兵力,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要想实现这个标准,还要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起来才行,在农业社会绝对做不到。
正在奉军大肆招收难民的时候,北洋军和辫子军的战斗也到了最激烈的时候,段祺瑞指挥着手下,几次冲到了辫子军的阵地上,眼看就要把他们击败了,但是辫子军突然使用了两种武器,对北洋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