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111章

作者:名剑山庄

朱祁镇听了,说道:“固然是先生知朕心思。此事虽然艰难,但是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堪称是我大明的郑国渠。”

“一旦河北钱粮大增,那么就可以就近支援大宁,开平,恢复漠南重镇。”

“瓦刺,何足畏惧!”

杨士奇说道:“臣今日想给陛下说的,就是这一件事情。”

朱祁镇听杨士奇这么一说,心中暗道:“来了。”朱祁镇心已经暗暗提上来,严阵以待,各种说法,在心中过一遍又一遍,时刻准备着应对杨士奇的攻势。

杨士奇说道:“陛下,年少登基,想要建功立业,臣是知道的。但是臣想知道,陛下到底先做什么事情?”

“因旧港宣慰司来使,陛下筹谋开海,以至于南京镇守太监王景弘最近一直想办法运输军械往旧港。”

“旧港宣慰使施长安,在正统元年夺位之后,广纳海盗,与爪哇从来不和睦,这三四年以来,双方大小交战数次。”

“最多的时候,双方兵力超过三万之众。”

“也是因为朝廷在新安开港,旧港才能支撑得住。”

“陛下又因为大水之故,起意治理河北水患,如果让臣来说,中国水患之最,非河北,乃是两淮。”

“两淮年年洪水。早已不堪重负了!”

“今日陛下想治河北水患,他日不会想治两淮水患,长江也时有水患?陛下又当如何?”

“麓川之战,陛下决以讨伐,应对瓦刺,陛下决计一战,对奴儿干都司,陛下也常常令亦失哈宣慰,以至于为了女真部落,辽东与朝鲜闹得很不愉快。”

“陛下又因为京师治理问题,起意将小吏纳入朝廷体制之中,改变陛下所言之,官无封建,吏有封建之格局。”

“今日又有分省之意。”

“臣不敢说陛下不对,然天下千头万绪,有如乱麻,陛下欲以快刀斩之,臣恐天下烽烟四起,陛下求治太急,用事太繁。”

“老臣受太宗,仁宗,宣宗三代重用,今日不得不请陛下说清楚,陛下,你到底想要什么?”

朱祁镇被杨士奇这么一说,顿时哑口无言。

朱祁镇对朝廷很多事情,都看不过眼。

不用别的,任何一个人在朱祁镇这个位置上,都觉得不舒服。

因为习惯了,后世的行政体系。即便什么也不懂的人,也能看出来,这样那样的毛病,而坐在皇帝位置上,似乎也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再加上外面有瓦刺蠢蠢欲动。

四方看似太平,但是各种隐患都在。

从大明开国以来,几十年的国力上升,或者说经济恢复性增长,掩盖了一切问题,但是而今,朱祁镇直觉的感受到,或许大明的经济还在增长之中,但是朝廷财力增长已经到了顶峰。

但是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激化。

大明用于各方开支越来越多。

如果他不想办法解决,不想办法改变,即便他当一辈子太平天子。活六十年。他也不过是大明朝的乾隆而已。

看得越明白,想做就越多。

但是被杨士奇这么一说,朱祁镇也明白,他做事太没有规划,几乎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朱祁镇说道:“朕自然是想为大明开创盛世。”

“陛下有此心,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杨士奇说道:“只是,朝廷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这样做太乱了。”

朱祁镇谦虚的向杨士奇请教,说道:“那么以先生之言,朕应该怎么做?”

杨士奇说道:“臣不知道。这个问题,陛下只能自己问自己。”

杨士奇才不会回到这个问题。

杨士奇已经看明白了,这位小皇帝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皇帝。如果年轻几十岁,定然想办法说服皇帝,按他的想法行事。

但是而今,他老了。

七十高龄能在内阁待上几年?

切不说,他的想法皇帝认不认,即便他能提出来一个纲领,他有能力实行下去吗?

岁月不饶人。他在内阁的位置上,很多时候,都是凭借他老辣政治嗅觉,来平衡朝廷内外,维持大船运行。

真要做什么大的改变,他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朱祁镇见杨士奇白发苍苍,走路都有几分颤颤巍巍的样子。心中也知道,这个老人,能为他站最后一班岗,就已经不错了。

想要更多,却是不能了。

正如太皇太后早就说过的,杨士奇不是他的敌人。不是杨士奇的权威不够重,不是杨士奇能力不够强,不是杨士奇没有政治野心。

而是杨士奇老了。

能打败天下所有英雄的,只有时间,也唯有时间。

朱祁镇躬身向杨士奇,行了一礼,说道:“学生受教。”

杨士奇不敢当朱祁镇之礼,说道:“臣不敢当。”

朱祁镇说道:“不,先生一言惊醒梦中人。学生知道错了。”

杨士奇说道:“陛下切不可在外人面前如此说,这乃是老臣之错。”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

朱祁镇知道杨士奇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圣明无过陛下。

皇帝从来是没有错,错的只是大臣。

这个政治原则从古代一直到现代,很多地方还有残留。

每一个皇帝承认错误,下罪己诏都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当然了崇祯不算。即便如此,崇祯下罪己诏,每一次都是很大风波。

朱祁镇也不多说,亲自搀扶着杨士奇出了华殿。

朱祁镇送了走杨士奇之后。

回到乾清宫之后,王振将各方奏疏在朱祁镇的面前,分开来。

朱祁镇身侧有好几张桌子,分别是轻重缓急。

这些奏折,先以轻重缓急分放在四个桌子上,任何在桌子上,以军事,灾异,民事,六部,两京十三省,锦衣卫,东厂,分门别类的放开。

每当朱祁镇回到乾清宫之后,都能看见满满的好几张桌子的奏折。

朱祁镇每日都是将这些奏折过了一遍。

或者看累了,让王振读。

随即口授,让王振代为朱批。

甚至为了快速批阅,很多内阁意见无须推翻的话,朱祁镇就在奏折最后画一个圈。就代表同意。

王振不知道朱祁镇见杨士奇说了什么。来到朱祁镇面前,说道:“陛下,是否开始批阅奏折。”

朱祁镇摆摆手说,道:“先放着吧。”

此刻,朱祁镇对自己有些怀疑。

怀疑他之前那么勤勉的批阅奏折,到底是不是正确。

朱祁镇通过这些奏折,深切的了解了大明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但是也让看见了,千万个要解决的问题。

不管是刑部,兵部,户部,礼部,工部,户部,还是都察院,大理寺,还有五军都督府,地方上的问题,太多了。

朱祁镇之前的思路,只是想办法,见一个纠正一个,但是皇帝的精力就是浪费在纠正一个又一个问题上的吗?

之前,朱祁镇觉得是。

勤政,爱民。节俭,礼贤下士,就是一个皇帝。

但是而今,被杨士奇这么一说。

满不是这么回事。

他几次,近乎赤膊上阵一般,推进朝廷改变。

但是杨士奇怎么说?求治太急,用事太繁?

这话对不对。

说对,太皇太后在地震之中,放弃朝廷大权,安心在后宫做一妇人。朱祁镇不过几个月之间,就闹出好大风波。

这风波是各个方面的。

大方面,在整个国策之上。比如封建策,在小的方面,比如朱祁镇对北京治理的改变,让五城兵马司。处理六部与顺天府之间的矛盾。

等等。

在朱祁镇看来,他做的并不是太多,但是不要将后世官僚的效率,来要求这个时代的官员。在这个时代,京师之中,在册的京官才一万两千人了。

看起来很多,但是平心来问,负责大明两京十三省,国防外交军政民政等等事务的政治中心,一万两千人真的很多吗?

其中还有很多,一杯茶一本书,摇摇晃晃一整天的养老官职。行政效率能有多高。

杨士奇就是很明白,自己下面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改变不了下面的人,只能请朱祁镇改变自己的节奏了。

这就是现实。

但是朱祁镇真不甘心。

朱祁镇心中忽然想到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虽然不管事了,但是朱祁镇依然将太皇太后当做自己的靠山,遇见解决不了,或者说心中不解的问题,还是下意思的去见太皇太后。

朱祁镇说走就走。

不多时,就来到了慈宁宫。

却见慈宁宫之中,一副副画像,几乎将整个慈宁宫给挂满了。

朱祁镇心中有事,却也好奇的问道:“娘娘,你这什么,晒画啊?”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说道:“说什么啊 ,这就是当年靖难功臣那些不能封爵的功臣家中适龄的女子。”

“是给你选皇后。”

太皇太后圈定了朱祁镇的联姻范围,祖宗家法,不能娶大户人家。但是太皇太后还是想为朱祁镇谋求多一点政治利益。

靖难功臣乃是军中最大的团体。

可以说,但凡而今活跃在军中的将领,他们共同的履历,一定会有四个字:“靖难功臣。”即便不是靖难功臣,也是靖难功臣之后。

故而虽然不能娶大户,但是从中下军官联姻,还是能巩固朱祁镇的地位。

当然了,太皇太后觉得是中下,其实就与石璟家中差不多,石璟家里说不好,也有一个世袭副千户。

再往下面就不行了。

太皇太后不觉得一些世袭百户家里的女儿,真有多大的能耐驾驭得了六宫。

太皇太后对孙太后失望之极,他之所以让朱祁镇抓紧成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将后宫大权直接交给了皇后。

不想让孙太后染指。

朱祁镇这才发现,这些话都是人物画,近乎后世的仕女图。

一个个工笔画下来,非常传神。每一个女子或站在凉亭之中,或站在花草之前。各有仪态的。不能说画的不好。只是朱祁镇后世可是见过不知道多少美女照片,特别是那些真真假假的。但是不管是真假,但是最少在视觉效应之上,非常好。

照片比本人好看好几个数量级,难道不好吗?

朱祁镇对这画像上的美人并不感兴趣,但是对画本身却有一丝触动。

太皇太后见朱祁镇有些发愣,说道:“皇帝,怎么了?”

朱祁镇说道:“这是宫中戴大家的手笔吧。父皇在的时候,曾经向戴大家学艺,孙儿看得眼熟。”

在明初画坛上风行这浙派,而戴大家,就是戴进。也是其中风云人物,并成为宫中待诏。一等一的大画家。

宣宗皇帝也常常与这些宫廷画家讨论,习画。

只是朱祁镇登基之后,太皇太后将这些人都遣散了。

毕竟太皇太后从来不觉得画画是什么正途,特别是对于皇帝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