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398章

作者:名剑山庄

最后,于谦认为松潘百姓困苦,虽然屡平屡乱,与汉人结怨已深,要平定松潘打通商道,不能单单用兵,以临之以威,示之以恩。

只要朝廷下旨,期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

朱祁镇对于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心中是有一些怀疑的。只是他想起了王翱的话,如果信而不用,不如不信,用而不信,不如不用。

所以,他直接照准了。

只是有些担心今年茶税整顿,能不能完成。

虽然而今东南方面茶水整顿,已经开始了,从南直隶,浙江一带开始,一个个县的清点茶树,确定茶树的数量。

而且何渊的奏疏之中,对茶树数量期望很好。

毕竟在开国之后,四川茶树都有两百多万株。要知道宋元之间战争在四川打的最惨烈,即便如此四川已经有两百多万株。

再加上近几十年太平日子,有很大的发展。

估计一年清点下来,最少要数千万株之多,但是茶叶这东西在国内并不是多值钱,即便是十分之一的税额,也不会要多少钱的。

唯独在西番,或者在北边才能卖出高价来。

所以,支撑百万两茶税,大部分都来从西宁的互市征收。

不过,曹鼐已经到任了,开始整顿运河钞关,想来也会有一笔格外的税收。再加上从前后收刮出来千万两之多。

大明财政危机暂时是没有问题的。

茶税的事情可以缓上一缓。

只是朱祁镇也明白,不管他如何美化,从民间征收越多,民间的压力也就越大。更不要说税收成本也要算上去。

为什么朱祁镇不管想什么办法,也不敢从田赋上想办法?无非是因为田赋影响最广,而且田赋征收赋税成本最高。

明末的三饷就是一个残酷的证明。

只是朱祁镇也明白,这是透支朝廷几十年积攒下的元气。

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

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

春暖花开的时候,施聚,李秉等武官员都来到了松花江畔。

在这个位置上,松花江从北边滚滚东流,往东北方向有大量的沼泽湿地,西南方向就是长白山余脉。

东南不远处就是兴凯湖,正当要冲之地。

具体,到这一带,又是松花江南岸一高地,忽儿海河也就是后世的牡丹江,从这里流入松花江之中。

而两河交汇之处,就是一处高地,两面临水,又居高临下。

两面临水,自然是易守难攻,又能以牡丹江作为退路,松花江作为进取之途。虽然而今大明在松花江上的船队,已经烟消云散了。

据悉在永乐年间,大明在松花江有船厂。但是根基尚在,虽然而今原本造船之处宾州,已经不在大明边墙之内了。

但是距离辽东也不是太远,一旦明军重建奴儿干船场,那么辽东与海西就能通过东北丰富的水系联系在一起。

如此一来,东北发达的水系,就成为大明进军最有力的帮手。

不是明军小看瓦刺,弓马骑射,明军上下都不敢小窥瓦刺,但是论水上功夫,大明从南方调来数千水手,在加上在这里打造的船只。瓦刺纵然有十万大军,也未必能奈何的了他们。

此处建城,看上去是防守,但是在战略形态上却是进攻。

居高临下又能避免洪灾侵害。

毕竟,东北的水系也不是太安稳的。

朱祁镇没有得到奏报,说黑龙江水系发大水,并非黑龙江水系不发大水,而是一来这里人少,二来,也不归大明直接管辖。

总要有洪灾,朱祁镇也不用赈灾。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临水建城,最担心的就是对方水淹七军。

不过,这里完全不用担心,就地势来说,松花江南北都是渐次增高的,从东西来说,也是西高东低。

特别是东面不远处,大量的沼泽湿地。更是天然聚水之地。建城之地,只要地势稍稍高一点,就不可能形成水淹的局面。

这一片高地,足够建立一做府城了。

几个人都觉得非常满意。

就开始修建城池。

李秉受命营造此城,施聚也在这里安营扎寨,先打上前站。等待源源不断朝鲜人来到这里。

不过地势绝佳,并不意味着就容易修建了。

这一带最大的问题,就是这里几乎是一片白地,即便有些女真部落,也在双方长期的拉锯之中,荡然无存了。

即便是有,这些百姓也不过是以渔谋生而已。

修建城池数万人,乃至即将到达的数十万,都不是这里可以负担的。

虽然粮食可以从后方运输。

李秉已经打通了一道交通线,那就是从海西上岸之后,一路向西。忽儿海河的上游,接下来就可以顺流而下,一路到松阴了。

李秉就这个道理,与王翱联名上书,要求修建一百四十里的驰道。

从海西直通牡丹江码头,而朝鲜百姓也不用直接来这里,而是一边修驰道,一边以驰道为中心,两侧屯田。

毕竟如果先开始修建松阴城,那么消耗太大了。

不过,从后面一点点的修建起来,减少粮食消耗,等驰道修好之后,粮食物资可以通过松花江吗,直接到这里。

甚至驰道两侧屯田,也是有所产出,可以支援前线。

至于,驰道本身,其实早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这几年朱祁镇没有怎么推进,并不是驰道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朝廷缺钱,缺马,钱都不用说了,至于马,于北方贸易中断之后,不管是什么马的价格都飞一般的上升。

不过,这对海西影响不大,毕竟海西本身就是一个产马地,或许数量上比不上漠北漠南产出。但是也是家家户户养马。

如果不是因为海西之战场,朱祁镇早就从海西抽调马匹补充京营了。

有钱,有马,有人力,有成熟技术,修建一道驰道并不困难。

不过,松阴城并非一点事情,也不做的。

李秉首先利用东北丰富的木材支援,修建出一座木城来。

所有城墙都有坚硬的大木修建好,远远的看过去,并不比夯土城墙差劲。再加上开挖护城河,借助丰富的水利资源,李秉在木城外面挖出宽一里多的护城河。

他是一心一意要将松阴城修建成大明在东北牢不可破的堡垒。

只是东北也有东北的坏处,那就是漫长的冬季,停滞了一切的工程,不管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人们的保暖不足,在东北根本不用想在冬季施工这一件事情。

所以,算起来,松阴城真成为一座雄城,估计要在正统二十一年秋季了。

这就是为什么孟瑛想要肇州城坚持三年的原因。

只是也先并不是傻子。

刚刚开春的时候,对这么大的动静,还不是太了解,但是等到夏季的时候,各方消息都传到了也先的耳朵之中。

也先再也坐不住了。

说实话,也先对明军的坚城还是有些发憷的。

故而,也先并不想攻明军的坚城。肇州虽然好像一根刺,插在也先心头,但是也先未必想要在今年动手。

毕竟,大明的日子不好过,也先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不仅要面对内外的政治危机,好要吞下兴凯湖之败的苦果。

还有经济上的困难。

大明与草原断绝贸易,就能让朱祁镇为战马感到烦恼。而草原更是什么都缺,粮食,铁器,布匹,等等等。

与大明断绝贸易,对瓦刺来说,是更加困难。

甚至可以说,瓦刺连绵不断的内乱,未必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危机,引发了政治上的动荡。

而今的也先,需要的是一场胜利,一场可以让瓦刺在经济方面获得利益的胜利。他已经有了目标了。

不是,宣大,也不是辽东,而是西北。

无他,宣大乃是大明的防御重点。可以说是铜墙铁壁,而东北是朱祁镇战略上进攻节点,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唯独西北,不管是,甘肃,宁夏,河套,比起了宣大,东北相比,就要差了很多。

毕竟西北贫瘠,各卫所之艰难,也是以西北为首的。大明看重东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忽略西北方向。

所以,也先准备从西北下手,狠狠从大明身上捞些好处。

毕竟不管是西北再穷,也比瓦刺富裕多了。只能能打赢,还是有好处的,打西北还是分散北京的注意力,打乱明军的步调。

这么多好处,也先是何乐而不为?

只是东北来的消息,却让也先难以入眠。

一旦明军在东北站稳了脚跟,将松花江流域,也就是东北平原一带掌控在手中,漠北与明军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数百里。

单单一座肇州,不过是孤城而已,并不值得也先多关注。

但是如果松阴城修建好了,肇州与松阴之间水路相同,甚至还能借助水路建立起一系列城池,牢牢锁死东北方向。

瓦刺的战略纵深就减弱太多了。

这就是北宋攻西夏用的手段,浅攻进筑法。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估计数年过去,东北地区,就形成了辽东,宣大,等边墙内的局面。

有城池河流由点到线的支撑,再加上明军精锐骑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区域之下,瓦刺骑兵回旋余地太小。

恐怕也先必须退出几乎整个东北。东北一旦为明所有。那么大宁,开平,会宁等地,未必不能恢复明初的局面。

这也先是决计不允许。

不过,也先想不想,愿不愿意。他都必须东进,拔掉肇州,攻陷松阴。

第六十二章 肇州

第六十二章 肇州

正统二十年五月,也先摔数万步骑,在肇州城下寨,号称十万大军,遍召各地女真部落来会。

各部落都遣使恭贺,但并没有一兵一卒到。

与此同时,朱仪知道也先要来,征召各地女真卫所入城护卫,但是大多都没有到,只有附近依附肇州城生活的女真百姓,一千余户,壮丁一千多人,愿意为大明效力。

肇州城虽然是一座旧城,甚至说是废城,但是在明军进驻之后,也是下了大功夫修整的。

再加上后方源源不断物资供应,肇州城中,有五千士卒吃上三五年的粮食,至于其他布匹,火药,弹丸,乃至火铳,火炮,等等。

都是应有尽有。

出手阔绰的明军,自然引起很多当地百姓的投奔。

有人一直觉得在明清时期,东北这一片土地上没有汉人的。

这却是大错特错了。

不管是唐代对东北的统治,还是金元之间,都有大量的汉人来到东北,只是在东北的部落体制之中,只能成为部落的一员而已。

而今明军重新进驻,也引起了不少汉人已经失去部落的女真人。

这一千多户百姓都是这样来的。

他们几乎每家都有女儿嫁给汉人士卒。

当然,未必是嫁了。

毕竟朱仪这一支军队虽然在肇州驻扎,但是还是属于明军京军序列,每年十二两银子,更不要说绝域危城,苦寒之地。

自然要是加钱的。

所以,士卒们出手都很阔绰,同样的十二两银子,在这里的购买力是北京的好几倍,故而这些士卒一个个都很富有。

这些士卒有的是没有娶亲,在这里讨一个老婆,有的是已经娶亲,在这里再纳一个,也不为过。

反正这里的女人都很便宜。

朱仪也很明白,真要遇见残酷的攻城战,城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力量。他一直拼命招揽人口。

对这一件事情,也睁一支眼,闭一只眼,甚至以身作则,将附近部落的贵女纳了好几位,希望能得到他们父兄的帮助。

只是,这些人都是老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