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807章

作者:名剑山庄

虽然不能说阿瓦城就是当年的旧城,想来是多少年层层加固的,

作为缅甸人核心文明区,抵抗自然很强烈。

再加上明军大炮都没有运上来,几十门大炮对于这样的坚城,也是杯水车薪,想要靠大炮破城,非要连续不断的轰上一段时间才行。

于是太子就带着各路大军,屯兵于阿瓦城下,持续不断的进攻。

这就是阿瓦城内外消息断绝的开始。

阿瓦城一时间难以攻下来,这让太子有些焦虑。

他最担心的就是阿瓦王朝的主力大军,毕竟十万大军,不管是什么样的军队,放在那一个时代,都是一个重兵集团。

于是汪直立即求太子,让他带兵在阿瓦城以北布防,抵挡缅甸主力大军有可能的回援。

太子本来不愿意的,但是觉得快速攻下阿瓦城有些不大可能。也就抽调了两万明军,与东吁一部,白古一部共有三万军队,北上驻守。

只是汪直是什么样的人?

他从来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所以他一被放出来,就好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做什么就由不得太子了。

汪直根本没有如同太子一般,在阿瓦城北部不远处布防,而是直接想抄了缅甸军的后路。

直接解决了缅甸最后的主力,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了。

而且他还截获了黔国公写给太子的呈文,这让他更加着急了。

在他看来,黔国公很可能带兵南下,阿瓦王临行之前的一些障碍。根本不能挡明军多长时间。

如此一来,这军功就要分给北路军了。

对,在汪直看来,阿瓦王的军队,只是一群会行走的军功而已。

只是汪直毕竟在敌国行军,毕竟谨慎,从白古部,与东吁部之中,挑选勇士,广派探哨,探明情况。而阿瓦王更多的精力放在整顿内部,毕竟缅甸军在之前的作战之中,损伤不小,特别是勇士。

不管是那一支军队都一样,能做全军夜不收的,都是最精锐的士卒,而这些士卒在之前的战斗损失不小,新提拔上来的,就欠了一些火候。

而东吁与白古两部,能在阿瓦王朝的压力之下,保持独立,特别是白古王朝与阿瓦王朝更是打了一场三十年战争。

在精锐军队上,双方近乎势均力敌。

于是在这一场探哨的战斗之中,白古部胜了阿瓦一筹。

从而给了汪直带来极大的战略空间。

这种敌明我暗的局势之下,汪直第一个念头都是伏击缅甸大军。

汪直细细在地图上寻找伏击的地点。

其实从麓川到密松之间,山峦起伏,有很多地方都是合适地方伏击地,但是都被汪直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地方不够大。

不能一举击溃十万。

十万大军,如果呈现行军队列的话,能绵延数里之长,这群山之中很难就容纳十万人列阵的地方。

汪直野心很大。

他不仅仅想小挫缅甸军,而是想一举灭了阿瓦军。

这就要一个能容纳他野心的地方。

他选来选去,终于决定就在密松。

按理说密松是处于平原与山林交接之处,根本不利于伏兵。也没有什么险地可以利用。但是可以将汪直手下三万大军全部摆出来。

而且一般人的心思,在山林之中,都会推高警惕,但是在走出山谷的一瞬间,就会放下警惕。

汪直要的就是这一瞬间。

还有就是,缅甸军在山林之中,汪直在外堵住,这会让缅甸军摸不清楚,明军到底有多少人。

汪直就要用这一张空弓,射下缅甸军,这一支惊弓之鸟。

虽然阿瓦王一直在想办法弥补军心士气的低落,但是最好弥补办法,从来是打上一场胜仗,除却胜仗之外,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管用。

汪直依然觉得,缅甸军最大问题,就是跋涉近千里,进攻麓川,伤亡惨重无功而反,军心士气受挫。

汪直就要抓住这个要点去打。

看上去是真刀实枪的厮杀,实际上是打在人心之上。

就在缅甸前锋走出群山的一瞬间,汪直的打击就如期而来。

第一波打击不是别的,是火药。汪直将大量火药埋在大路之上,选派死士潜伏在附近,等到缅甸军大军出来的时候,点燃了火药。

顿时一连串的爆炸,将缅甸大队人马炸的四分五裂。

一瞬间人仰马翻。

其实这个时代火药威力有限,而且汪直所部火器不少,携带的火药数量并不是太多,原因很简单,大量火药都在阿瓦城下,供应火炮攻城。

汪直只是要一个措手不及而已。

这一连串的爆炸,就是明军进攻的号角。

当然了,只是这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原因无他,是被明军炸怕了,特别是老将方瑛临终之前,一场爆炸葬送了缅甸军数千人,以及不知道多少人伤亡。

这已经成为缅甸军的心理阴影了。

以至于遇见这种爆炸之后,缅甸军死亡并不多,但是阵线完全乱了。

汪直不知道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知道,战机到了就行了。

汪直大喝一声说道:“骑兵出击。将他们敢回去。”

“是。”汪直身边千余骑兵一声令下,飞驰而出。

第五十五章 密松之战

第五十五章 密松之战

大明铁骑一直是大明朝廷最重视的军种。虽然在南洋,南疆等地方,多丛林多河流临海等地方,骑兵用处不大。

但是即便这样,在太子麾下已经有一些骑兵。

不过远赴重洋而来,自然不可能运输太多的马匹,所以汪直麾下大概有数百骑是太子的仪仗护卫。另外一部分是当地临时征集的马匹组成的骑兵。

这些当地的战马,就类似于云南滇马,还有一些从印度贩卖过来的马匹,总共整合出一千骑兵。

正因为大明对骑兵重视,军中哪怕没有什么骑兵,但也不缺少能够冲锋陷阵的骑兵好手。

只要有足够的战马,就能拉起来一支骑兵。

虽然从缅甸本地拉过来的战马,在明军很多将领看来,大多是不合格的。

甚至从后面看,骑兵的阵型都有一些滑稽。

能很明显的看出两个不同阵型,冲在最前面的都是来自漠北漠南的骏马,虽然这蒙古马整体体型并不算大,但与后面这些当地杂乱无章的战马一比,就显得高大无比了。

在后面都是一些不管是体型速度,都不是太合格的战马。

一前一后,对比非常鲜明。

只是即便如此。这一支千余骑兵,在战斗力上,只有明军京营的几成,却如一柄利刃插进去,插入爆炸之后,混乱的缅甸军中。

这也显示出为首骑兵将领高超的指挥艺术。

缅甸先头部队,最少有一两万。

而明军骑兵只有千余而已。

即便是缅甸军中有些混乱,人数上的优势,就足够堆死明军。

而明军骑兵几乎见缝插针,就好像是在手指之间跳跃小刀,一刀刀的插入缅甸军的混乱之处。

将一点点的小混乱演变成为大混乱。

就好像是推倒多米若骨牌一样。

千余骑兵赶着两万缅甸军向后跑。

这个效果,也令汪直有些吃惊,他立即说道:“好,许状元,倒是有几分本事。”

领兵的许泰乃是十几岁的小将,却是武学第一出身,被人称为武状元。大明虽然没有武举,但是时人将武学前三甲,称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也就约定成俗了。

毕竟是太子的亲卫,虽然只是一个小将,却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当任的。

太子看似与朱祁镇的关系越来越远,但太子或许自己都不知道,他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在学习朱祁镇。

毕竟培养自己的亲信将领,就从自己的亲卫开始。

汪直就是从太子的亲卫开始一步步提拔上来的。

这位许泰也是如此。

汪直看来,这许泰年纪尚小,但却有几分大将之风。

汪直自然不会浪费许泰带来的战机,一声令下,伏兵四出,分成数路,向缅甸大军给逼了过去。

在密松这个地方伏击,又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缅甸军是决计想不到明军会在这里伏击。

坏处就是这里的地势其实不适合伏击,大军隐藏的地方,要远离主干道,否则很容易被发现。

也就是乘着缅甸军正在混乱的时候,才能逼近缅甸军。

为了快速接近敌军,汪直使用的是纵阵挺进。

也就是两万明军,四个营,在营官的带领之下,火器与长枪等冷兵器混编,近乎一比一,要逼近缅甸军再由纵阵展开为横阵。展开进攻。

汪直目光一直跟随者许泰的进攻,他目光微微一缩,立即下令说道:“鸣金,让许泰回来吧。”

汪直看得分明。

虽然许泰乘着缅甸军的恐慌,一步步的逼近敌人。

但是许泰的人马还是太少了,虽然缅甸军一副溃退的样子,一时间不可能重整旗鼓,但是刚刚混乱的不过是缅甸军的前锋,缅甸军大股军队还在后面。

有后续人马在,这样的混乱,是撼动不了缅甸军的大局。

当然了,让许泰在冲一阵子,会给缅甸军带来更大的伤亡。

只是明军骑兵的伤亡就会增大。

汪直自然知道慈不掌兵。

如果而今汪直手中有三千明军精骑在,他都要继续冲一冲。

而今他只有千余鱼龙混杂的骑兵。兵倒是好兵,但是坐骑的实力太差了。决计不能将这一支骑兵全部折损在这里了。

冲在最前面的许泰听了好令,不敢怠慢。立即被撤了回来。

被命令在明军阵后作为大军总预备队,立即休息。

许泰二话不说,翻身下马。掏出一个布袋,里面都是炒熟的豆子,有黄豆有黑豆,立即有还放了盐。

颇有滋味。

许泰抓了一把,放在自己的坐骑嘴边。许泰的坐骑就伸出长长的舌头,一口吃了。吃完之后,拱着许泰的身子,继续要。

许泰远远听着前方的动静,瞬间从马料之中,抓一把豆子,塞进自己的嘴里。然后再抓一把给马吃。

这几乎每一个骑兵都做过的事情。

平日时候,战马吃草就行了。

但是如果在大战的时候,战马吃的精粮,甚至要比骑兵吃得都好。每一个骑兵都负责照料自己的马匹,偶尔吃上一些也都惯例了。

“将军,我们冲得正欢,为什么要让我们下来?”许泰的几个属下来他身边问道。

许泰没好气的说道:“你们听令便是了,爪哇伯不会不用我们的,等候还有大战,你们且等着便是了。”

许泰虽然也不大清楚为什么要他们下来,但是却很知道一点。

这一场大战,不可能立即结束。

纵然是十万头猪,要全部拿下,也要一段时间。

更不要说十万大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