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830章

作者:名剑山庄

汪直说道:“臣遵命。”

其实要说太子有万全的计划,倒也是没有的。

太子知道这一件事情,是万分机密,万万不能有一点点泄露,整个计划都是太子一个人细细折磨,慢慢成形的,这个计划用到谁,才通知谁,其余的一个不准备通知。之前这个计划,不过是一个计划而已。

只是今日,太子终于下令了决心。不再将希望屈居于朱祁镇的想法了。他要主动出击。

虽然太子知道这其中有不知道多少难题,需要他慢慢解决。但对于汪直这个问题,他还真有安排。

在北京发动,是决计不可能的。

太子太了解锦衣卫与东厂了,他与锦衣卫与东厂的人,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这是太子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在太子刚刚从北京出来,各处历练的时候。朱祁镇就将当地的锦衣卫交给了太子,让太子通过锦衣卫这一双眼睛,观察一个不一样的大明。凡是不能只看表明现象。而在太子在南洋羽翼丰满之后,当地锦衣卫与东厂的任务,却变成了监视太子。

太子很多事情都要瞒过锦衣卫做。

这些年打交道下来。

太子对锦衣卫与东厂的分布有很深的了解,太明白北京城是什么地方了。

汪直仅仅担心的是北京京营的战斗力,却忽略了这里是东厂锦衣卫大本营吗,可以说在这里顺便一个摆摊的人,很可能就是锦衣卫的暗桩。眼线。

即便没有京营大军,在北京搞事的难度之大,也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皇帝未必一直在北京。

而今就是一个机会。

皇帝出巡在外,身边只有两万骑兵,各地的锦衣卫千户所,可不如北京的南北镇抚司那么有能力。甚至这不是人员的能力,纯粹是人员的密度的问题,锦衣卫数万人,几乎有一半人都在北京。

各地锦衣卫哪里有这个人手了。

不过,太子还需要一个机会。

一个能回去,哪怕短暂回去的机会。对于这一点,太子有些觉得头疼,如果他猜想没有错误的话,皇帝是很难让他回去的,那么是暂时回去。

这个问题,与汪直商议却没有什么用处。

汪直打仗不错,但是对于朝廷内部那些勾心斗角,却是完全跟不上节拍的。

就在太子打发了汪直,心中慢慢揣摩该怎么办的,杨廷和就来拜访他,带来一个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消息。

杨廷和说道:“殿下,刚刚平江侯陈锐传来消息,和硕特汗国大军东进,似乎要进军,吉大港。平江侯那边兵马不敷用,请殿下派兵支援。”

“什么?”太子皱眉,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之前打仗的时候,太子将平江侯陈锐的兵马抽调了一部分,剩下多是水师兵。但是这个和硕特汗国,倒是是一个什么东西,而今实力如何,出兵多少?这一次想要攻打的吉大港还是其他的?

太子都不知道。

第九十章 和硕特汗国

第九十章 和硕特汗国

蒙古人世代更替要比汉人快一些。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和硕特汗国从拉萨城下下撤退之后,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二十多年。

从只有三四万骑,数万老弱妇孺的流浪部落,变成了地方纵横数千里,几乎完整的占据了北印度的强大汗国,甚至比起瓦刺,也不弱小多少。也让和硕特汗国这个名头真正戴在和硕特部头上了。

当然了。

和硕特部有这样的大发展,固然是和硕特汗国纵横数万里的跋涉,在雪域征战中磨砺出的强悍的战斗力,也有印度,特别是北印度那种诡异的民风有关系。但是即便如此,和硕特汗国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而今和硕特汗国掌权的人都是青壮派,大多不过二三十岁的年龄,老一辈要么在征战之中死了,要么就是因为年轻时候受到的苦楚,最后死在病榻之上。

而今和硕特汗国的大汗,乃是博贝密尔。乃是当初昆图的儿子,当年拉萨城下之战,他不过五岁而已。

他的童年是和硕特汗国最艰难的日子,当时从拉萨城下败退,虽然大明没有追击,范广也不可能追击。但是大自然就给了和硕特部最大惩罚,因为他们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诚然,喜马拉雅山,也不是都是山峰,也是有几个能够贯通南北的通道的。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地方的海拔也在五千米以上,终年积雪覆盖。

而今博贝还清楚的记得,当时大批大批的人都在这个山口冻成了雕像,和硕特部放弃了所有辎重,所有粮食,所有奴隶,乃至于铁甲,只带了马儿长刀,这才通过了这里,翻越了大雪山的和硕特部几乎一无所有。

就好像是饥饿的狼群,什么也不敢,疯狂的劫掠当地。

他依然记得,他还没有刀高的时候,就被母亲绑在胸前,跟随大队人马一起在战场之上穿行,因为没有栖息地,没有羊群,没有牲口,没有奴隶,只有一把刀的和硕特部,只能在战争之上去拼一线生机。

不过,很快。不过一两年的时间之内。

和硕特部就在大雪山以南站稳了脚跟。但仅仅是站稳了脚跟,拥有了栖息地的和硕特部,也遇见过这样那样的危险。

不要看博贝密尔而今三十多岁,但他却是一员在战场之上纵横二十多年的老将了,没错,他十四那年,就上马作战了。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在老一辈将领都纷纷故去的时候,撑起了和硕特的大旗。

将和硕特带到了更加辉煌的地步。取得了与德里苏丹国的最后胜利,攻克德里。

这一次博贝密尔带来和硕特汗国的主力大军,大抵有十万铁骑,还有数万水师,数万步卒,浩浩荡荡东进。声势浩大,还没有到了吉大港,就让陈锐探明情况了,立即向太子禀报。

问是战是和?

如果战的话,恐怕要将整个大明在南疆的兵力全部调过来。

如果是和的话,就要想办法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一件事情。甚至放弃吉大港。

陈锐向太子请示。

其实也是一种暗示了。

大明这些年打仗,哪里问过战和,只问敌人在什么地方。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首先和硕特汗国是一个比阿瓦王朝更加强大的敌人。当年与他们交手的范广就在军中,即便范广也认为当初和硕特部汗国的坚韧与勇气,是不容小窥的,当时败给他,更多是武器装备的问题。

而缅甸军队与和硕特汗国的军队吗,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当然了,再怎么强大的敌人,也不过是大明的手下败将。

只是当年打败和硕特汗国的军队,是京营铁骑,并不是南洋的军队,南洋与云南的军队之中是有骑兵的,毕竟,而今大明拥有整个草原,马匹数量非常多,所以大明各部多配有马匹,有些仅仅是用来代步的。

而今南洋与云南这里的骑兵用处不大,自然不能与京营铁骑比战斗力。

虽然火器在大明已经迅速普及了,但是这个时代的骑兵,已经是时代的王者,特别是在广阔的草原之上作战的时候。

南洋各部已经灭了缅甸,接下来打和硕特汗国,却未必行了。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不是别的。

打赢了又能怎么样?

大明根本无力发动一场灭掉和硕特汗国的战争。

因为这样的战争与灭缅战争,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即便能灭和硕特汗国,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太子现在就在南疆坐不住了,难不成还想再打一场印度战争吗?

朝廷是没有准备。而太子是绝对不准备。

只是即便太子不准备打。却也不大好收场。

说实话,而今的吉大港对大明来说,近乎鸡肋。

对太子来说更不值一提,要不是某些人不自量力,太子才懒得动吉大港。如果将吉大港让给和硕特汗国的话,就能将这一件战事平息掉,太子是千肯万肯的,但奈何,是万万不能这么做的。

原因无他,这么多年来大明连战连胜,连灭数国。

朝廷上下都习惯了听胜利的消息,甚至对某些胜利变得漫不经心起来,无他,都已经习惯了。

败仗反而是大新闻。如果大明还没有打,主动将土地让给别人,更是朝廷上下万万不能忍的事情。

而今朝野上下舆论都是支撑太子,太子自然也要顾及舆论的想法。

果然,太子知道情况之后,立即点了三万精锐士卒,与大量物资后援。进驻吉大港。不管太子想不想打,总要摆出架势,这才有谈的余地。

吉大港。

太子一下船,立即问陈锐说道:“鞑子在什么地方?”

和硕特部乃是蒙古一部,称之为鞑子,自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对于普通将士来说,他们更愿意这么样定义,因为大明军法之中,对于打鞑子奖赏最重。

陈锐一边将太子引入阿拉干苏丹的王宫之中,将这里当成太子临时的府邸,一边说道:“殿下,鞑子情况有些不对。”

太子一边走,一边问道:“什么地方不对。”

陈锐说道:“鞑子战意似乎不强。”

陈锐将当地的地图摆在桌子上,细细为太子分析说道:“鞑子停留在香江以西,不肯东进,而且臣细细分析了一下阿拉干附近地势,这里根本不适合陆战,反而适合水战。和硕特汗国虽然拥兵二十多万人,但是在这里与我们交战,胜负之数,仅仅是数万水师之间。”

“之前和硕特汗国没有打阿拉干,为什么要打我们?”

“难道以为我们与阿拉干更加容易对付?”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香江并不指香港那一条河,而是布拉马普特拉河,也就是雅鲁藏布江下游。不过在而今他不叫这个名字。

大明对西域的地名进行改易,影响很大,新得之地,都普遍的将当地的名字改为汉名。

雅鲁藏布江在藏地有很多名字,藏王将以为这些名字之中,以香江最雅,也就改名香江了,虽然雅鲁藏布江下游,当地人另外有名字,但是对大明来说岂能用当地人的名字,自然是将这一条河用藏王起的名字。

也就是香江。

而香江与恒河在出海口不远处交汇在一起。奔流入海。

阿拉干地区,总体上在出海口之东,是一道狭长的地带,在地理上距离缅甸更近一些,仅仅相隔一道山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缅甸将阿拉干大部分地区都纳入统治之中的原因。

恒河东从西向东,香江从北到南,再加上这里有无数的支流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非常复杂水网。

这里特殊的地形决定了,要在这一带决出胜负,依靠的并不是谁有几十万铁骑,而是谁的水师强悍。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大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首先,这里复杂的水情,对于和硕特汗国是一个麻烦,对于大明来说就不是一个麻烦了吗?

同样是一个麻烦。

其次兵力上太过悬殊了。

和硕特汗国主力加上附庸,有几十万之众,但是太子带来的援军,吉大港不过四万而已。

在战争之中,数量优势永远有用。

这里的特殊环境,导致了这一片土地对于印度来说,从来是一块不容易控制的地盘,即便是到了现代,这一块土地,也是一个单独孟加拉,从印度之中分裂出来,其中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之前和硕特汗国可是没有与阿拉干大战的意思,而今这是来向大明寻仇?

太子对而今和硕特汗国的举动,默默的推敲着。

说实话,在打仗之上,太子资质并不是太高,但是奈何是一个人民币玩家,但是在勾心斗角上面,却很有天赋。他默默思索片刻,似乎猜到了一点什么, 似乎又没有猜到什么,问身边的大臣道:“杨卿,你以为如何?”

杨卿自然是杨廷和。

杨廷和在缅甸作战之中表现出色,被太子带在身边成为侍从之臣。



第九十一章 杨廷和出使

第九十一章 杨廷和出使

杨廷和沉吟片刻,说道:“臣以为和硕特部并不是来寻仇的,虽然九世之仇,犹可报也,但是执掌家国大政,最忌感情用事,臣看过这个大汗的一些资料,看出来也是一个大将之才,不会如此不智。我大明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不会轻易退出去,他今日即便拔了吉大港,又能如何?”

“可伤我大明之一毛乎?”

范广说道:“那杨大人觉得鞑子是来做什么的?”

杨廷和说道:“而今还不知道,但是臣请出使和硕特部,探明究竟,看看他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或许有是隐秘之事。”

太子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有太多的事情内部矛盾无法化解,只能弄出让人看了很愚蠢外部战略。如果和硕特汗国真是如此,太子也不介意在这里来一场赤壁之战。当然了,对太子来说,能不打仗,最好是不打仗。

太子说道:“那就有劳先生了。”

随即太子令人为杨廷和找来一对精锐水师,选了当地一艘船,向西北而去。

杨廷和顺着恒河出海口逆流而上。只觉得天地茫茫一片,水天一线,极目远望,很难看见两岸,让杨廷和有几分惊叹。

他是四川人,当年上京也是顺江而下。

可以说饱览长江景色,但是此刻来看,纵然长江之广阔,也未必能胜此河。行不过一日,就到了香江流入恒河之地,却见两河浩荡无垠冲在一起,激烈的水流冲刷出好几个沙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