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数沙人
张喜良思索了起来,片刻之后,说道:“上报吧,这件事情纸里包不住火,早晚会泄露出去。咱们这次击毙,俘虏了这么多的敌军,有这些功劳在手,说不定责罚会轻一些。”
“是!”
………
在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李小三来到了御书房里。
此时的赵文正坐在御书房中,查看着张东送上来的军报。
这些军报是张东昨天送过来的,内容主要是前天的内容。
至于昨天的情况,还要等到今天下午或者明天早上才能送上来。
但是,这并不代表赵文就没有办法提前知道战况。
在赵文登基之后,设置了殿前司和三军司这两个衙门。
殿前司监管文官,三军司监管军队。李小三在军队中布置了大量的密探,赵文通过李小三,将现在军队中的所有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
“大人,有新的情况。一个叫做张喜良的预备役营长在昨天的时候战场抗命,无视张东的军令,率领手下的士兵冲进涿鹿山追杀敌军。
就在他冲进山之后,敌军突然出现在防线前面,对防线发起了进攻。张喜良听到枪声之后,急忙赶了回来,配合防线上的守军,全奸了这支敌军。
他在给张东的军报上,将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写了。”
李小三站在御书房的大厅中,从怀里取出一封军报,交给了走下来的陈东来,同时将昨天张喜良的那件事情大体上给赵文说了一遍。
赵文没有直接回答,他从陈东来手中接过这封军报,详细的看了起来。
在张喜良的队伍中也有三军司的人马,所以这件事情才能这么快的到达赵文的手中。
赵文看完军报上的内容,将手中的军报放了下来。
“小三啊,你怎么看这个张喜良?”赵文看向李小三。
“陛下,张喜良此人是营长,却在战场上抗命不尊,私自领兵进山。
往小的说,是贪功冒进,往大的说,就是目无王法,不知新朝法度。”李小三恭恭敬敬的回道。
“哈哈!”赵文摇着头,轻笑两声,“贪功冒进是跑不了,可是这个目无王法,不知道新朝法度就有些严重了。
张喜良这样做,朕能想明白,毕竟这些预备役常年驻守在当地,没有立功的机会,所以才会格外的重视这次的机会。
如果张喜良没有进山的话,那么这些敌军军队不敢进攻防线。要是敌军不进攻防线,那么张喜良就没有办法得到这么多的斩获。”
赵文忽然脸色一变,正色道:“但是,这不是他战场抗命的理由。虽然他斩获甚大,可是他战场抗命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功给他记下,但是过却不能不罚。至于怎么罚,让张东看着办吧。”
“遵命!”李小三冲着赵文行了一礼,随后退了出去。
等李小三退出去之后,赵文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次的事情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偶然,赵文心里明白这些预备役士兵心里想的是什么。
在这个冉冉东升的新朝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士兵不想立下功劳。
而且宣镇又是赵文的老巢,这里除过洪承畴的那次之外,就只剩下这次。
而洪承畴的那次,还是赵文手中的正规军办的,所以说,立功的机会就只有这次。
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这样一来,驻守在宣镇附近的这些预备役士兵就无法建立功劳。
这样一来,赵文也能想明白张喜良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
时间长了,这些士兵心里肯定会不得劲。
赵文想了很多,好长时间之后,赵文长出一口气,喃喃说道:“这些预备役的兵马也要动动了,不能让他们一直无事可做,也要让他们打打仗。”
赵文说罢,便让陈东来将齐青田叫到了御书房中。
齐青田来到御书房之后,和赵文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
最后,赵文决定,等这次的战事结束之后,将驻守在宣镇周围的这些预备役往云贵地方调动。
让他们作为大军的先遣队,在云贵地区先行,为以后大军前进做好准备。
陕西和四川,也要让预备役驻守。
等云贵战事结束之后,就将他们充入正规军。
至于将他们调走之后的空缺,就重新征召新的预备役士兵。
这样一来,赵文手中的兵力将会再次膨胀。
可是,对于现在的赵文来说,手中的兵力多也不见得不好。赵文的目光可不仅仅是这片神州大地,日后还有海外大陆。
这些地方都需要用兵,手中的兵力充足,以后行事就方便很多。
……
随着时间的进行,战事已经来到了尾声。
孙承宗手中的兵马在这几天里不停的对张东设置的防线发起进攻,可是,没有一个防线被突破。
随着战事越来越不利,孙承宗也越来越着急起来。
最后,孙承宗集结手中优势兵力,全力攻击几处防线。
可是,结果依旧不容乐观。孙承宗依旧无法突破防线,他手中的大军依旧被挡在涿鹿山中。
随着粮草越来越少,以及战事的不利,孙承宗军中的军心也开始越来越动荡起来。
孙承宗站在大帐的门口,看着天上即将西沉的太阳,脸上满是灰败之色。
昨天的时候,军中负责粮草的将领告诉他,军中剩余的粮草只能坚持五天时间,五天之后,大军就要面对断粮的风险。
孙承宗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让军需官封锁了这个消息。
“大人,今天又跑了五十多个。”这时,曹变蛟来到了孙承宗的面前。
曹变蛟是曹文诏的侄子,在历史上的明末,两人被称为大小曹将军。
历史上的曹变蛟屡立战功,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
可是在赵文存在的现在,曹变蛟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的他,只是孙承宗的亲卫营统领。
“粮草不足,军心不稳,防线攻不破。要是再这样下去,我军必败。
我现在终于明白,赵贼的兵马为什么不冲进涿鹿山和我军血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只需要将出涿鹿山的出口封住,就能将我军堵死在涿鹿山中。”孙承宗长叹一口气,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kanquanben.net)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
第666章 准备决战吧
“赵贼的兵马完全不用进山和我军拼杀,光是困就能将我军困死。”孙承宗一脸无奈的说道。
现在的他已经看清了这次战事的结果,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的话,估计这场战事失败,似乎已经成了定局。
“通知下面的那些将领,一定要看好麾下士兵,不能再有士兵逃亡了。要是再这么逃下去,我军可就真的没有出头之日了。”孙承宗看向曹变蛟,沉声道。
最近的接连失败,孙承宗军中逃亡的士兵越来越多。
要是在平原,孙承宗还能派人追回,可这是山区,山高林密,逃兵虽然往某个地方一躲,追兵就很难发现。
曹变蛟拱拱手,随后带着孙承宗的命令退了下去。
晚上的时候,孙承宗将麾下所有千户以上的军官都集中了起来。
在孙承宗的大帐中,摆放在桌头上的蜡烛静静的燃烧着。
蜡烛的火光照在这些军官的脸上,站在大帐中的这些军官们脸上满是无奈以及担忧。
这些军官也看到了未来是什么,战事进行到现在,他们实在想不通,这仗还打什么意思?
孙承宗坐在主位上,将大帐中的这些将官的反应看在眼里。
“诸位!”孙承宗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都在想些什么,战事进行到现在,战败似乎已经成了定局。”
孙承宗说罢,便静静的看着大帐中的这些将官。
这些将官们将脑袋低下,对于孙承宗的这番话好像没有什么反应。
孙承宗深吸一口气,说道:“这次的战事是本官给陛下提议的,要是这次的战事成功,那么朝廷就能一挽颓势,可要是这次的战事失败,那么朝廷将会陷入不可挽回的深渊当中。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明白,这次的战事对于朝廷来说,乃是国运之战,为了此战,陛下已经将朝廷最后的家底赌上了。此战,咱们不能轻易言败。”
孙承宗的这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
可是,站在大帐中的这些将官们依旧没有什么反应。所有人就这样静静的站在这里,一言不发。
孙承宗将这些反应看在眼里,他陷入了沉思当中。
孙承宗想到了很多,想到了朝廷,想到了自己的家小,想到了陛下。
孙承宗的目光逐渐的坚毅起来。
孙承宗再次开口,“我明白你们心里都在想着什么,此战不能再拖了。本官决定,三天后,进行决战。”
孙承宗的这番话就像是平地起惊雷一样,惊的大帐中的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大帐中的这些将官们实在想不明白,战事都已经到达了这种地步,孙承宗怎么还要和赵文决战?
此时决战,不就是给赵文的兵马送功劳吗?
“大人,您这是何意?”一个参将看着孙承宗,一脸疑惑的问道。
他实在不敢相信孙承宗会在这种时候和赵文决战。
“我知道你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你们肯定想的是,如今我军连连失败,军心士气全无,我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和赵贼决战?
我告诉你们,正所谓哀兵必胜。这次,我不打算采取之前的方法。这次,我要将所有的兵马全都集中起来,分成两个部分。
然后,用这两部分兵马分别攻打东北面和西面面的防线。
根据这几天的战事来看,赵贼在涿鹿山外面布置的兵马数量确实不多。
只要咱们能击中优势兵力,攻击赵贼的薄弱防线,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到时候,第一支兵马率先攻击,因为不再是之前的决策,所以这支兵马出动肯定能吸引赵贼兵马的注意。
说不定,赵贼还会将其他防线上面的兵马往过调动,阻拦第一支兵马的攻击。
这时,第二支兵马再次出击,用尽全力攻打另外一处防线。
双管齐下之下,要是赵贼兵马回援,第一支兵马说不定就会趁此机会冲破赵贼的防线。
要是不回援,第二支兵马也有可能攻破赵贼的防线。”孙承宗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大帐中的这些将官。
大帐里面的这些将官看着孙承宗,若有所思了起来。
“诸位,这次的战事乃是国运之战。要是成功,本官绝对会在陛下那里为诸位请功。到时候,陛下肯定会封赏你们为与国同休的勋贵。
到时候,你们肯定会像麒麟阁凌烟阁里面的功臣一样,名传千古。”
孙承宗的声音在大帐中不停的回荡着,孙承宗不停的给这些将官打气。
其实,孙承宗之所以在三天之后就对赵文发起决战,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军中没有粮食了,只剩下五天的粮食。
“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之后,让军中的士兵敞开了吃,等拿下宣镇之后,你们吃到的只会更好!”
……
第二天早上,孙承宗的大营里升腾起了道道炊烟。
今天的饭菜比之前的要丰盛不少,最起码粥也不像之前那样,只是些清汤寡水。
士兵们不知道这一切代表着什么,可是却吃的高兴。
随着决战的时间一点点推进,在决战前一天里,孙承宗让曹文诏率领着第一支兵马率先出发,攻打之前曹文诏攻打的那道防线。
在决战那天,孙承宗率领着剩余的兵马,攻打另外一处比较主要的防线。
与此同时,崇祯坐在御书房里面,右眼皮突然跳了起来,也没来由的开始心慌。
崇祯深吸几口气,可是却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自从孙承宗领兵出去之后,最初的时候孙承宗还让人每隔一天传回军令,可是后面,好几天才能见到一封军令。
孙承宗在军令上并没有说明战事的详细情况,只以一句“战事一切顺利”代替。
孙承宗之所以这样做,不是说他害怕崇祯的责罚,其实孙承宗这人也不在乎崇祯的责罚。
孙承宗这样做,更重要的就是让崇祯安心,也是让朝廷安心。
上一篇: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下一篇:新军阀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