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139章

作者:新海月1

  经过了一帮神学家兼职气象学家的神父研究过后,最后这个黄道吉日定在了1855年3月12日。

  筹备工作已经开始了,弗朗茨也不得不偶尔去过问一下,以示他对这次联姻的重视。

  结婚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和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好吧,弗朗茨承认自己对海伦公主的感情一般,可是对一个皇帝来说,能够娶一个不讨厌的人做妻子就算是幸福了。

  弗朗茨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添堵的事情就来了。

  “陛下,我们收购黄金的计划失败了,国际市场上的黄金价格暴涨了百分之二十,如果继续买入就太亏了。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这次国际市场上黄金涨价是由英国人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扰我们买入黄金。”财政大臣一脸疲惫的说

  看得出来,他应该好些日子没睡好觉了。

  在币值改革的关键时刻,英国人抬高黄金价格,阻碍奥地利买入,显然是不怀好意。发生了这种事情,主导币值改革的财政大臣压力可想而知。

  弗朗茨眉头一皱,正常情况下英国人没有道理阻扰新神圣罗马帝国币值改革,金本位体系的成员增加,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查清楚英国人这么做的目的了么?”

  弗朗茨问道,他可不相信英国人这么干,就是为了牟利。如果只是为了抬高黄金价格,从中捞上一笔,那么将单价缓慢就行了。

  只要涨幅不是太大,为了增加黄金储备,维也纳政府也就认了?

  一下子提高了百分之二十,这么悬殊的差距,白痴才会继续买。

  强行提高黄金的价格,也不是没有代价的。炒作黄金价格的资本家们能否赢利姑且不论,但是黄金升值后,和黄金挂钩的英镑也跟着升值了。

  这相当于英镑一下子升值了百分之二十,这么大的涨幅,英国的工商业产品成本自然跟着大幅度提高,在国际贸易中想要继续保持竞争力就难了。

  难道英国资本家们活腻了,准备要自己玩死自己?

  自始至终,弗朗茨都没有想过这是伦敦政府策划的。这么干完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谁干啊?

  卡尔一脸为难的回答道:“据说是为了阻止我们收购黄金,让我们无法筹集到足够的黄金做储备金。”

  这个说法,他自己都不信。奥地利也是老牌帝国,传统的底蕴还是有的。如果政府愿意付出代价,在国内都可以筹集金本位的黄金储备。

  只要政府的信誉够高,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就算是黄金储备略有不足,一样可以完成金本位改革。

  说到底发行纸币,还是要靠政府的信誉,俄国人就是反面例子,他们不担心储备金不够,可是他们之前发行的纸卢布还是没人买账。

  英国人总不能直接击垮市场对新神圣罗马帝国的信心吧?要是他们有这实力,近东战争时期他们早就拿出来威胁维也纳政府了。

  弗朗茨冷笑着说:“继续查,买不到黄金就算了。反正我们早有准备,币值改革的黄金已经勉强够了。

  剩下的缺额不大,大不了去使用金银的国家兑换,英国人有实力抬高了欧洲黄金交易市场的价格,我不相信他们有能力抬高全世界的黄金价格。

  不过还是要做出继续买入黄金的架势,让英国人继续维持黄金的高位,看看他们能够撑多久!”

  信息不通畅是这个年代最大的弊病,在消息不灵通的地区,金银比价依然维持着原样。

  要抬高全球的金价,除非英国人维持黄金高位数年时间,不然欧洲之外的很多地区,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要是英国真这么干了,弗朗茨就笑了。大不了金本位改革时间往后拖上几年,这个又不着急,晚一年早一年又不致命。

  就是不知道英国的工商业能不能撑得住,因为币值上涨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势必要大幅度削减英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然,这个年代海外贸易的利润都比较大,弗朗茨相信资本家们冒着那么大的风险进行远洋贸易,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还是有的。

  不涨价保持商品竞争力,还是可以做到的。不过欧洲大陆上的贸易,利润就未必有那么大了。

  即便是英国人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可并不是说每一个领域他们都能够占优势,这些产业可受不了这个打击。

  弗朗茨甚至一度生出了要炒高英镑,打击英国工商业的念头,瞬间又被他掐灭了。

  就奥地利这点儿资本,真要是在金融市场和英国资本正面博弈,输的可能性几乎是九层九。

  伦敦

  格兰维尔内阁傻眼了,抬高黄金价格是他们干的,可是他们没有准备一次抬升这么多啊!

  按照原计划,他们只是抬高几个点,让维也纳政府知难而退,接受他们的条件罢了,可没有准备让黄金价格飙涨这么多。

  很遗憾,他们忽略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群体——投机者。

  英国国内资本过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现在美国、奥地利经济的高速增长,都离不开英国资本的帮助。

  这次政府抬高黄金价格,又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不就蹭蹭的上去了。金银比价迅速上升,然后就超出了控制。

  摆在伦敦政府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立即抛售一批黄金,平息资本市场上的价格风波;要么把白银贬值,白银价格下跌了,那么现在的高兑换比也就正常了。

  现在大家热捧的黄金的一个原因就是——新神圣罗马帝国金本位改革。

  一旦维也纳政府完成了币值改革,新神圣罗马帝国肯定不会持有那么多白银,这些白银流入了市场,造成银价大跌是必然的。

  投机者们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通过手中最基本的资料,判断出了未来白银价格会下跌,就开始行动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算是伦敦政府什么也不做,这种情况还是会发生,金银兑换比上涨是大势所趋。

  这个决定不好做,牵一发而动全身。

  抛售黄金平息风波稳定英镑币值,那么阻碍维也纳政府买入黄金的计划就破产,未来想要拉新神圣罗马帝国加入他们的英镑——黄金体系,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伦敦政府会在这次行动中赚上一笔,可以弥补他们受伤的心灵。

  让白银贬值也要考虑后果,最直接的就是银本位国家货币贬值了,反应的经济上的就是这些国家商品出口,将变得更加有竞争力。

  此消彼长之下,又会波及到英国国内的工商业产品出口,进而影响到英国经济。

  格兰维尔首相焦急的问:“财政部有什么计划,平息这一场风波?”

  没有任何犹豫,财政大臣乔治·格雷给出了答案:“首相阁下,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抛售掉我们买入的黄金,让市场回归正常化。

  这是对国内经济影响最小的做法,由于我们是低价买入的,现在抛售还可以赚上一笔。

  并且还必须要快,现在维也纳政府仍然没有放弃购买黄金的计划,这简直就是在刺激投机者们的神经。

  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计划,现在故意做出势在必得的架势,就是为了看我们的笑话。

  如果拖的时间长了,更多的投机者加入了进去,到时候我们想要平息这场风波就难了。”

  政府买入的黄金和发行货币的储备金完全是两个概念,甚至还是由两个不同体系进行的。

  在金本位时代,政府是不能想当然的决定减少储备金,或者是增加储备金,这些都必须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冒然采取行动的后果,伦敦政府已经感受到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引发投机者们的蜂拥而至,最终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谁让黄金是通硬货币,在很多人看来根本就不会大贬值,就算是砸在了手上,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犹豫了再三,格兰维尔首相做出了决定:“不管怎么样,都先要平息金价风波,稳定住英镑的币值。

  财政部立即开始抛售黄金,和国内的财团沟通,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

  尽管知道这要付出不少代价,格兰维尔首相还是选择寻求财团帮助,不然单凭伦敦政府的力量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平息风波。

第五章 大婚

  事实证明,格兰维尔首相想的太美好了,黄金价格暴涨的最大黑手就是英国财团,投机者们只是明面上冲锋陷阵的小卒子。

  这些金融财团不知道盲目抬高黄金价格带来的后果么?显然这是不可能,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可不是内阁政府那几位业余爱好者。

  可是为了利益他们还是干了,甚至格兰维尔内阁政府做出炒高黄金价格,阻碍维也纳政府买入黄金的决策,背后都少不了财团的影子。

  只不过英国毕竟不是美国,金融财团还做不到一手遮天,所以做的非常隐晦,只是收买了政府智囊团成员提出了这个建议,并没有直接站到台面上来。

  这还不算什么,历史上还有人在内阁大臣经常看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进而影响到英国的政治。

  没有办法,选举出来的政客,不可能是全才啊!在很多领域,他们都是门外汉,就和众多吃瓜群众处于同一水平,想要忽悠住他们真的不难。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很多时候被忽悠了,政客们自己都不清楚。不少白痴政策,就是这么制定出来的。

  财团抬高黄金价格自然不可能是为了赚取那么点儿差价,更多的还是想要因此打击竞争对手。

  黄金价格上涨,带动英镑币值上涨,自然会影响到了国内的工商业。对家大业大的企业来说,这种短期的波动他们撑得住。

  对大部分中小资本家来说,无疑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大家都在进行扩张,成本突然暴涨,短期内很多企业进入了亏损状态,这一亏损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

  财团的机会也就来了,要么接受他们的条件,要么就准备破产吧!无论怎么选择,这都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资本盛宴。

  伦敦股市一贯都是英国经济的晴雨表,黄金价格的波动首先就波及到了股市,最先倒霉的就是投机者们。

  大起大落的黄金价格,让杠杆玩家们成功的赔了底朝天。

  原本受到了热捧的金矿企业,一日之间蒸发了百分之三十的市值,相关产业也跟着倒了血霉。

  按照经济专家们的说法,新神圣罗马帝国采用金本位制度过后,市场上对黄金的需求量大增,金价上涨是必然的。

  在股市暴涨的时候大家信了,既然是利好的消息,企业自然要扩大生产了,只要扩大生产才能在市场圈更多的钱。

  现在金价暴跌,市场受到了刺激,股价狂泄不止,投资者们被坑的不要不要,财团们成功的完成了第一轮收割。

  不光是这些相关企业,别的行业也受到了影响。英镑币值的迅猛波动,直接让很多企业赔掉了裤衩。

  尤其是从事海外贸易的,英镑币值先上涨百分之二十,然后恢复正常,光这个汇率上的损失,就够大家哭的了。

  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这个波动直接要了他们的命。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被财团收购,很多业绩不好、利润微薄的企业直接进入了破产模式。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大英帝国就有两百余家企业被兼并改组,超过三千家企业直接被破产清算。破产潮来了,大垄断时代来了。

  后知后觉的格兰维尔政府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事情都发生了就算是让财团收手,政府也没有办法给这些企业续命。

  唐宁街10号

  格兰维尔首相一脸憔悴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显然最近的事情对他打击有些大。

  雄心壮志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严重挫伤他的信心。

  整理了一下思绪,格兰维尔首相说道:“诸位,我们这次被财团们耍了,完全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恐怕从一开始,就跳入了他们的陷阱中。事已至此,追究责任的事情先揭过,现在我们该怎么善后?”

  众人沉默以对,除了捏着鼻子认了外,他们还能怎么办?找幕后黑手算账么?

  人家只是幕后推手,在规则范围之内,谁让他们自身判断力不行,自始至终人家都没有出过头,想找人算账,他们都知道该找谁。

  被格兰维尔首相盯的发毛的财政大臣乔治·格雷,硬着头皮回答道:“首相,现在还是要尽快救市,让市场恢复信心,避免情况恶化下去。”

  尽管这次破产的企业,大都是没有多少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可是带来的失业人口,引发的股市危机都是真的。

  要是不快点儿善后,要不了多久现在的股市危机、破产潮,就会引发全国性的经济危机,那就真的无法控制局面了。

  格兰维尔首相皱着眉头问道:“你的意思是继续求助于财团,不怕被他们给吞噬干净了?”

  财政大臣乔治·格雷用非常冰冷的语气说:“可是我们别无选择不是么?如果不尽快摆脱危机,那么我们就要一起被钉在耻辱的柱子上,成为历史书上的反面教材。

  或许他们会写,白痴的内阁政府为了阻止维也纳政府收购黄金,进行金本位制度改革,就人为的制造了一场经济危机。

  至于财团的问题,不是还有秋后算账么?如果他们好好配合我们,把这次危机压下去也就算了。

  要是他们继续放肆下去,那么在我们完蛋之前,拉着他们一起下地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得不说格兰维尔内阁运气好,英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不然他们这次骚操作就要永垂不朽了。

  如果英国经济危机爆发,那么奥地利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只要英国资本抽回资本,维也纳政府要稳定国内经济,自然就丧失了币值改革的机会。

  但对英国人来说,维也纳政府完成金本位制度改革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这有助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因为阻止奥地利改革,引发国内的经济危机。那就是为了损害大英帝国的利益,然后制造了一起经济危机。说他们是外来间谍,估计英国人都信了。

  至于解释?他们不可能有机会解释的,作为失败者是没有发言权的。财团要是不能把自己洗干净,那就不是财团了。

  就算是解释清楚了,英国历史上最愚蠢的内阁之一,他们也是当之无愧。

  不要指望有人帮他们洗地,如果他们是在损己利人,没准未来大家为了政治需要,还会帮他们洗白。

  甚至是被吹成最伟大的一届政府,都是有可能的。这种操作,他们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事情已经发生了,理智的政客自然想要把影响降低到最低,继续和财团合作,就不可避免了。

  甚至为了逼迫财团出力,乔治·格雷连威胁都摆出来了。同归于尽虽然不至于,但是他们不惜代价的反扑,重创财团还是做得到的。

  说白了,这个年代的财团还在成长中,远远没有达到巅峰时期,政府中还有官僚集团、贵族集团,可以制衡他们的势力。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大战过后,伦敦政府为什么会出台一系列白痴政策,打击在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军功贵族阶级,看起来政府就像是大英帝国的掘墓人。

  这也可以看成是权利斗争的延伸,取得了优势的资本家们,趁贵族集团虚弱的时候,断了他们的力量来源。

  作为资本集团推出来的执行者,自然也收回了丰厚的回报,在历史上获得了高度赞誉,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格兰维尔首相无奈的点了点头,他还不想灰溜溜的下台,那么妥协就不可避免了。

  ……

  英国爆发危机的时候,弗朗茨的大婚也开始了。没有标新立异,完全遵照哈布斯堡王朝的传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