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3章

作者:新海月1

  “好吧,这是你的权利!不过考虑到你的年龄,在未来一年内我不会放弃母亲的监督权,你的大额开销必须要向我报备!”苏菲夫人想了想说道

  “没有问题!”弗朗茨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些都是小问题,只要能够拿回手中的财产管理权,报备就报备好了,反正自己的钱可以随便花。

  “嗯,那么弗朗茨带着你的财务人员来和我结算吧,扣除你这些年的花销,还有我对你产业的管理费过后,剩下的财产我全部移交给你!”苏菲夫人平静的说道

  母子之间也要明算账,这样可以避免因为金钱的关系,伤害到双方的感情,这方面苏菲夫人是早有准备的。

  “母亲,我想结算就不需要了,我相信你的为人!”弗朗茨讨好的说道

  对弗朗茨来说,钱财都是小问题,只要现在够花就行,未来他有办法获得足够多的钱财,完全没有必要纠结这些。

  当然这只是针对母亲,以他对苏菲夫人的了解,弗朗茨不认为她会坑儿子的钱。

  “弗朗茨,这是你的权利,如果放弃了,未来就不要后悔,我只会和你结算一次!”苏菲夫人认真的说道

  “当然了,母亲,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弗朗茨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

  1846年底,弗朗茨顺利的完成了财产交接,当年的几个作坊已经不复存在了,工业时代降临,作坊式生产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不过庄园和矿山都还在,目前的效益还不错,每年大约可以给创造近一万莱茵盾的纯收益。

  收入高开销也大,弗朗茨看一下账本,自己的花销比预想中的还要高,别的不说光那十几个私人教师,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还有仆人、侍女、侍卫、裁缝、车夫……

  这些所有的开销都是弗朗茨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问题,算了还是不要扯的好,自己有钱没有必要啃老。

  总之,这些年来他就没有存下多少钱,所有的现金加起来不过六万多莱茵盾,这还包括了遗产中的现金。

  果然是贵族作风,这么多的现金都存了下来,居然没有投资出去钱生钱,弗朗茨都懒得吐槽了。

  这就是奥地利贵族的现状,他们还没有完成由大贵族向大资产阶级的过度,在投资上大家都倾向于保守。

第六章 日常操作——挖坑

  维也纳自从13世纪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后,这里很快就成为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现在也不例外,反法战争结束过后,奥地利再次确定了自己的大国地位,拥有欧洲宪兵之称的可不是只有俄罗斯。

  1815年奥地利组建了神圣同盟过后,成为了复辟势力的代表,反对资本主义的急先锋,同样充当着欧洲宪兵的角色。

  可惜这辉煌的背后却是奥地利的不断衰落,到了1848年革命爆发,奥地利帝国的欧洲霸权就此终结。

  走在繁华的大大街上,弗朗茨的心情是沉重的,不经意间想起了杜甫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繁华的维也纳大街上,还不时有衣衫褴褛的人匆匆而过,看得出来他们身体还在瑟瑟发抖。

  偶有乞丐误入,迅速就会有警察前来将他们驱赶,或者是带走。

  这还是最繁华的大街,要是去了贫民窟,还不知道是什么样一副景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是童话故事,一路走来弗朗茨看到了太多的小孩叫卖着香烟、报纸、火柴……

  弗朗茨没有指责资本家们虐待童工,这个年代能有这么一份儿工作养活自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一个多月时间,弗朗茨走遍了维也纳的主要城区,见识到了这个日薄西山的帝国真实一幕。

  或许在一年后的维也纳大革命中,民众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什么宪政,也不是什么自由,而是需要可以裹腹的面包,和可以御寒的衣物。

  舆论落入了资产阶级和贵族手中,所谓的革命实际上沦为了他们争夺权利的工具,而普通的民众则成为权利斗争中的牺牲品。

  弗朗茨还记得后世一篇文章,写的是波兰民族主义者们,试图在一个村落说服农民起义,声称只要奥地利人被驱逐,他们就会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农民们却回答:

  不,尊敬的先生,事情不会是那样的。你们只是想要赶走这片土地上最仁慈的统治者(指哈布斯堡皇帝),然后让这个国家走向毁灭。

  我的祖父曾经告诉我,在波兰联邦还存在的时候,领主们可以肆意殴打农民,而农民们求告无门……

  如果你们把皇帝赶出这片土地,那么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想要尝尝称孤道寡的滋味,你们会像过去一样把我们变成奴隶!

  ……

  历史上维也纳起义失败了,以爱国自居的资产阶级遭到了重创,民众们的生活却切切实实的变好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讽刺,口口声声喊着打倒剥削阶级口号的人,居然是一群资本家,作为被革命对象的皇帝,最后居然干起了革命工作。

  想到了这里,弗朗茨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在政治上永远都是正确的。

  在弗朗茨看来,义务教育完成之前,任何宪政改革都是非常扯淡的,超过了民众接受能力的改革,最后只能是伤人伤己。

  “劳尔,去首相府!”弗朗茨平静的说道

  不会搞事情的穿越者,一定不是真正的穿越者,这是弗朗茨的座右铭。他已经改变了主意,打算去搞事情了。

  一个小时过后,弗朗茨出现在了首相府中,因为没有提前预约,首相梅特涅并不在家中。

  弗朗茨没有感到意外,首相的工作一直都是很忙的,尤其是梅特涅这样的权臣。

  欧洲和东方不一样,即便是梅特涅这样的权臣,权利实际上也是有限的,他主宰奥地利的政治靠的还是国王的支持。

  “大公,请稍待休息,我们已经派人去通知首相了!”管家八面玲珑的说道

  那意思非常的明显,首相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了,至于首相什么时候回来,那个就不知道了,你们大人物之间的问题,可不要拿我们这些小角色撒气。

  弗朗茨微微一笑,他可没有拿人出气的习惯,原主和梅特涅首相的关系还不错,穿越过后这种关系也保留了下来。

  在弗朗茨的认知中,自古以来权臣都是拿来坑的,奥地利帝国想要改革,也是需要背锅侠的,而已经臭名昭著的梅特涅首相就是最好的选择。

  债多了不压身,想必他也不介意为了奥地利再多背几个黑锅。

  一直等到了傍晚时分,梅特涅才赶回来,弗朗茨也没有生气,反正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没有人敢怠慢他。

  “抱歉,让你久等了!小弗朗茨,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梅特涅慈爱的说道

  没错,弗朗茨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晚辈,梅特涅也是老臣了,从他爷爷时代开始就是首相,一干就做到了现在。

  “尊敬的梅特涅先生,麻烦你把那个小字去掉,我已经16岁了!”

  弗朗茨没有先回答问题,而是稍微表示了一下心中的不满。

  “好吧,尊敬的弗朗茨大公,你今天来有什么事?”梅特涅笑呵呵的问道

  “梅特涅先生,我今天是为了改革的事情来的!”弗朗茨开门见山的说道

  “改革?弗朗茨你怎么会对这个感兴趣,还是说有人对你说了什么?”梅特涅诧异的问道

  “没有人说什么,最近一个多月,我在对维也纳实地考察,心中有些疑问,想要向你请教!”弗朗茨淡定的回答道

  “哦,什么疑问说来听听?”梅特涅故作感兴趣的问道

  “梅特涅先生,现在外界宪政改革的呼声非常的高,可是我看到的工人们却麻木不仁,每天都在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难道对他们来说工作比尊严还要重要么?”弗朗茨故作不知的问道

  “不,弗朗茨!他们是在为生存而努力,一天不工作,他们可能就要饿肚子,在生存面前什么都不重要!”梅特涅斩钉截铁的说道

  “哦,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改革为什么不向他们倾斜呢?至少先让他们拥有足够的面包!”弗朗茨故作天真的说道

  “弗朗茨,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资本家们是不会答应提高工人待遇的!”梅特涅摇了摇头说道

  “是么,那真是太糟糕了!”弗朗茨故作叹息的说道

  ……

第七章 布局舆论

  点到即止,弗朗茨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

  资本家们也不是好惹的,就算他们还没有在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所拥有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站在弗朗茨的位置上,提出疑问可以,要他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去冲锋陷阵,和资产阶级硬抗还是算了吧!

  这个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弗朗茨已经决定交给贵族阶级保守派了,梅特涅首相就是人选之一。

  或许有一天,资本家们在要求开放选举权,实施宪政,解放农奴;贵族老爷则要求制定劳工保护法,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了。

  不过,等这两帮人把口号喊出来过后,奥地利民众大概就要傻眼了。

  这也是奥地利的实际情况决定的,贵族还停留在封建阶级,和资本家们是天然上的利益冲突,双方还没有来得及合流。

  要是等到了20世纪初,贵族和资本家们结成了利益集团,那就真的是除了推倒重建外,再没有办法了靠政治手段搞定了。

  除了在梅特涅面前煽风点火外,弗朗茨还有其它的准备,他可不认为自己的话,就能够打动梅特涅这个老狐狸。

  不要看他们的关系很好,可在政治上,大家从来都是不看交情的。

  在闲聊的同时,弗朗茨还拿到了开办报纸的资格,在1848年3月革命前,奥地利帝国都是实行的书报检查制度。

  截止到1848年3月维也纳大革命前,奥地利全国一共拥有79种报纸。这是报纸,不是报社!

  考虑到一家报社可以同时发行几份报纸,那么报社的数量只会更少。

  看看这一组数据,就知道在这个年代,想要办报纸是多么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对弗朗茨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对书报管制那是为了遏制革命思想的传播,谁都可能支持革命党,唯独他这个皇位继承人,不可能支持革命党革自己的命。

  弗朗茨还是非常有道德修养的,急民众之所急,忧民众之所忧,所以他的报纸名字就叫《我们要面包,我们要奶酪》。

  这家报纸的定义,也和名字完全一样,为了报社的安全,他决定要把报社放在警察局门口。

  这个年代开报社也非常的麻烦,就算是弗朗茨可以省略最繁琐的手续,但是人工、场地总是需要自己找的。

  最重要的还是报社编辑和记者,这些人必须要有热血,敢于直面这个残酷的社会,同样又不能太热血,连吃谁的饭都忘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19世纪中期奥地利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文人墨客,这些人有的坚持创作,有的中途改道跑去玩了政治。

  不管怎么说,笔杆子们宣传的功力不是贵族能够比拟的。

  比如说那位律师出身的匈牙利政治家科苏特,就是一位宣传强人,1847年拉开了匈牙利独立的序幕,还一度成为了匈牙利共和国的元首。

  当然了,他也具备文人的通病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制定的计划往往脱离了实际情况,起义自然是被镇压了。

  弗朗茨对科苏特没有兴趣,就算宣传能力再强,也架不住他是一位极端民族主义者。

  双方在天然上就是对立的,当然了如果想要收买的话,也未必不能够成功,只不过弗朗茨没有这个兴趣。

  在他的用人观念里,忠诚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能力,最低的用人底线,也必须要保证不是敌人。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在纸片上写了几个名字,然后吩咐道:“劳尔,派人查一下名单上面的这几个人,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以报社的名义给他们寄一封邀请函!”

  “是,大公!”随从劳尔连忙说道

  这个年代想要招人可不容易,大学还是象牙塔,里面没有普通人,身份最低的父母也是小资本家。

  所谓的励志故事,都是用来骗人的,高昂的学费根本就不是勤工俭学能够凑齐的。

  社会上的文人墨客,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落魄,当然家道中落的是例外。

  想要招人,要么在人流大的地方挂个广告牌,要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更多的还是通过熟人介绍。

  熟人介绍,这肯定不适合弗朗茨,他接触的人就没有混得那么落魄的,龙不与蛇居,自然不会认识那些普通工人。

  不过这个还不着急,招聘普通工人还是很容易的,相比其他行业,在报社上班还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不怕没有人来应娉。

  反倒是招聘记者和编辑需要时间,弗朗茨邀请的人都是现在社会上知名的文人墨客。

  来不来都无所谓,这只是在告诉他们现在奥地利又多了一家报社,他们也多了一个发表文章赚取稿费的地方。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抛头露面,虽然很多人都会知道他是这家报社的幕后老板。

  如果不是考虑到经济上的问题,弗朗茨不介意一次性开几十家报社,明火执仗的去争夺舆论主导权。

  考虑到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弗朗茨果断的怂了,掌握一家报社平时指点江山,需要的时候可以带节奏就可以了。

  奥地利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啦,现任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就曾经是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只不过现在他已经里外不是人了,国内的资产阶级嫌弃他的改革力度不够大,没有能够全部满足他们的利益。

  贵族保守派,同样也排斥他这位首相,作为贵族利益集团的代表者,他主张解放农奴损害了贵族集团的利益。

  就连维也纳宫廷,实际上对他这个改革派的首相不怎么感冒,原因非常的简单,口号喊得太久了,改革却没有看到成效。

  弗朗茨可能是这个时代最能理解他的人了,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奥地利帝国就像是一所虫蛀了的房子,如果移动一部份,谁也不知道会倒塌多少。

  出于谨慎负责的态度,梅特涅进行的改革非常小心,唯恐一个不好就玩崩了。

  这种缩脚缩手的改革,自然是不能够成功了,没有流血的改革,怎么可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