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海月1
真要是翻了脸,等皇家海军只要深入东地中海,法国人就可以断掉他们的退路。
只要苏伊士运河一关闭,再拿下马耳他岛,皇家海军就被困在里面了。不是冲不冲得出去的问题,而是后勤物资补给该怎么办?
这个年代军舰续航能力可没有后世那么强,从东地中海到跑回英国本土,直线距离都有几千公里,实际航线距离更远。
大部分军舰携带的燃煤都是不够的,必须要进行补给,才能够顺利返航。
沿途还有法奥海军拦截,只能开足马力跑,换风帆也要看风向。何况很多军舰都放弃风帆动力,都没这个选项。
法奥海军都不需要和他们决战,只是袭击补给船就行了。或是断掉燃煤补给,或是消耗的弹药,都可以达到目的。
更何况这个年代的蒸汽机性能,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开足马力的,马力全开跑上一次,都要进行一次检修。
沿途没有港口停泊检修,可以说只要第一时间没跑出去,那就跑不出去了。丧失了后勤的海军,根本就不具备持久作战能力。
这年头没有无线电台,海上漂泊失联十天半个月,那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法奥两国封锁消息,可能这边都打完了,伦敦政府都收不到消息。
当然,这其中运气成分很重要。如果运气好,比如说遇到大雾天气,躲过了拦截舰队,携带的补给船又足够多,又没有触礁,还是有可能跑出去的。
至于击溃敌军拦截,强行冲出包围圈,想想就行了。打赢或许不难,问题是打赢过后,补给船还剩下多少?
自身有没有受伤,敌人的主力舰队有没有追来?要进行主力决战,一半皇家海军肯定是打不赢的。
没有足够的把握,英国人肯定不会赌人品,奥斯曼帝国还不值得他们冒险。成功了不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失败了就赔大发了。
现在已经进入铁甲舰时代,不是风帆战舰那么容易补充。皇家海军只要一次大败,海上霸主之位就会被动摇,英国人输不起。
世界老大就是这么拉仇恨,一旦露出破绽,就算群狼食虎的格局。
第一百五十章 道德绑架
经过了大家几百年的努力,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民间形象等同于恶魔,仇恨值遥遥领先后来者,霸占榜首数百年不动摇。
近东战争爆发后,维也纳政府又替他们宣传了一波祖上的丰功伟绩,直接导致了奥斯曼帝国在民间声望更好了。隔三岔五还有民众去奥斯曼使馆门口搞搞活动。
没有摸黑,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本身就够黑了。随便找点儿资料出来,都可以吸引一大波仇恨值。
有民间舆论支持,伦敦会议上胡梅尔公使可是理直气壮。各国政府谴责俄国人入侵波兰,却没有谁谴责奥地利入侵奥斯曼帝国。
这就是宣传的重要性。这个年代的欧洲大陆,黑奥斯曼帝国本身就是政治正确,只要稍加引导就够了。
原时空的俄土战争,沙皇政府照样被人喷得狗血淋头。除了沙皇政府没有搞好宣传工作外,还有就是他们自身的形象,也比奥斯曼帝国好不了多少。
当然,收复耶路撒冷也是政治加分项。近东战争爆发过后,奥地利军队立即发起了圣地收复战,就堵住了很多人的嘴。
弗朗茨本来就有耶路撒冷国王的头衔,这是受到欧洲社会承认的。现在要拿回自家的领土完全是合法的,不需要承担任何道德压力,连入侵都算不上。
不过决定政治走向的还是利益,奥地利有足够的战争理由,揍奥斯曼帝国一顿那没问题。
可是要灭掉奥斯曼帝国那就不一样了,欧洲社会可是非常忌惮灭国的。尤其是对众多欧洲小国来说,这种灭国行为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没有人领头的话,这些国家就算是再不满,也只能选择憋着。
近东战争是奥地利和俄国人群殴奥斯曼,他们没有参合的本钱。现在英国人肯出头,大家自然乐意捧场。
调停会议一开始,胡梅尔就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尽管各国代表的话非常含蓄,但他还是明显感受到了倾向奥斯曼帝国的意思。
大致意思是在劝说:为了世界和平,还是用谈判解决矛盾,尽快结束近东战争……
一个人不要紧,一群说那就不一样了。要是内心不够强大,那会很容易被带偏的。
胡梅尔摆了摆手:“诸位,战争的责任可不在我们。这涉及到了历史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需要我在这里普及了。
现在我们只是赶走侵略者、收回故土,难道不应该么?”
这是一笔烂账,历史根本就扯不清。时间过去了几百年,想要查证都做不到。
况且,这么些年来大家为了黑奥斯曼,也添油加醋了不少资料。
平常时期没什么,现在要是继续这个话题,奥地利人肯定会把这些艺术加工后的资料,当成对奥斯曼发难的理由。
更麻烦的是这些资料,很多都有老祖宗背过书的,获得了欧洲社会的广泛认可。为了政治正确,他们也不能跳出来推翻。
见气氛尴尬了起来,英国外交大臣麦克林侯爵接过了话题:“公使阁下,历史已经过去。
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再去追究也没有意义,现在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
这场近东战争,已经导致了八十万人死亡,三百多万人无家可归,数十座城市变成了废墟,经济损失不计其数。
无论奥斯曼帝国当年做过什么,这个惩罚都已经够了。要是继续下去,只能让更多的家庭家破人亡。
孩子没有了父亲,妻子没有了丈夫,老人没有了儿子,这些人间惨剧每一天都在上演。
可能你不知道,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是饿殍遍地,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倒下,甚至某些地方还出现了易子而食。
看在上帝的面子上,为了这些无辜的人,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吧!”
说这话的时候,完全入戏的麦克林侯爵,仿佛不是英国外交大臣,而是一名慈爱的神父。
在场的众人都明白了,英国人这是要玩儿道德绑架。想想也符合约翰牛的作风,目前的国际局势根本就无法武力干涉,英国人又想要保住奥斯曼帝国,自然只能另辟蹊径。
胡梅尔被恶心到了,谁都可以谈“怜悯”,唯独英国人没有资格谈。
作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统治着四五亿人口,每年受剥削压榨而死的人,都不只有这个数字。
不爽归不爽,胡梅尔还是控制住了情绪:“大臣阁下,这话你应该对奥斯曼人说。
大量的民众无家可归、挨冻受饿,这是苏丹政府无能导致的。你觉得他们可怜,那么你再看看这些照片呢?
这上面记录的是一个亚美尼亚人村庄,就是被这些可怜人屠戮一空的,苏丹政府的士兵也有参与。
还有这几张照片,记录的是他们打死了神父,捣毁了教堂……”
这些照片是情报组织花大价钱才弄到的,不要看近东战争已经爆发,停留在奥斯曼帝国的英国人、法国人仍然不少。
不管怎么混乱,都影响不到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有苏丹政府最严密的保护,只要不被天上的炸弹干掉,他们那就是安全的。
这是时代的特殊产物,即便是伦敦街头的小混混,到了奥斯曼帝国也是惹不起的“大人物”。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情报组织肯砸钱,自然就有人能够提供照片。反正他们在奥斯曼帝国是特权阶级,被逮住了苏丹政府也不敢动他们。
如果有专业人士在场的话,就会发现这里面很多照片不是刚拍下的,而是存放了几年的老照片。
不过这都不重要,照片证明了这些暴行真实发生过,那就够了。
麦克林侯爵头疼了,他已经能够想象这些照片出现在明天伦敦的报纸上,会出现怎么样的轰动。
“公使阁下,照片这上面的事情,我想奥斯曼帝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这些施暴者都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造成这些惨剧的原因,实际上还是战争导致社会秩序被破坏,政府丧失了对国家的控制。
我提议等战争结束后,大家组建一个联合代表团入驻奥斯曼帝国,专门缉拿这上面的暴徒。”
为了保住奥斯曼帝国,麦克林侯爵也是拼了。这让不远的处的奥斯曼外交大臣阿尔比亚奇非常尴尬,还没有问我的意见就决定了?
看到照片上的内容后,阿尔比亚奇的所有不满都消失了。平常时期这些事情不算啥,现在拿到了台面上来说,那就完全不同了。
当即表态道:“大家请放心,这上面的暴徒都会被追究责任。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绝对不存在宗教迫害,我们不会让这些暴徒逍遥法外的。”
停顿了一下,阿尔比亚奇又把带偏的话题引了回来:“发生了这种惨剧,我感到非常惭愧。
因为战争的缘故,政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战场上,忽视了对地方上的管理,才造成了悲剧发生。
为了弥补遗憾,不让类似的事情继续发生,我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为了世界和平,奥斯曼帝国愿意出一份力。”
在心里阿尔比亚奇已经骂开了,他实在是无法想象居然有蠢货,能够蠢到如此不可救药。
这个年头的照相机可是大块头,布置拍摄的动静都不小,想不被发现都难。这就意味着在拍照的时候,这些当事人根本就没有阻止。
无知者无畏,照相机还是新鲜事物,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奥斯曼人都没有见过这东西,更不知道照相机的作用,这才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
脑补过后,阿尔比亚奇还是决定回去就给苏丹建议,加强对照相机的管制。奥斯曼帝国见不得光的事情太多了,不小心不行。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进击的法国人
岁月匆匆,转眼又入冬。
凭借弗朗茨多年的经验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暖冬,往常这个时节格洛克纳山已经下雪,今年不要说雪了,就连雨都很少。
暖冬+干旱,几乎已经宣布来年的农业要减产。奥地利是一个工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维也纳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农业生产,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国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已经趋于完善,有了一套完善的灾害应对体系。
通常只要不是波及全国的大范围灾害,弗朗茨是不会过问的。现在引起了他的注意,主要是发生在了维也纳。
农业大臣霍尔斯:“陛下,目前的情况还不算太糟糕,根据各地监控的数据来看,灾情波及到的范围并不是很大。
主要集中在维也纳周边、波西米亚地区,这些地区工商业相对发达,民众的抗风险能力较强,冬麦减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这是工业时代带来的好处,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在农闲时期入城务工,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增加了收入来源,自然也增加了抗风险能力。要是还处于农业社会,政府就要提高警惕了。
弗朗茨只是随口一问,一定范围内的粮食减产,在奥地利的承受范围之内,“赈灾”都不需要。
减产又不是绝收,每亩地少收百八十斤,还不足以令农民破产。除非灾情是持续性的,才需要政府救济,要不然的话,民众自己就可以度过灾情。
……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刚刚从巴黎传来消息,法国人准备出兵护送伊莎贝拉二世之子回国,西班牙王位之争要落幕了。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判断,英法应该达成了协议。外交部认为可能和近东战争有关,伦敦政府在西班牙王位之争的问题上让步,换取法国人在近东问题上对他们的支持。”
没有出乎弗朗茨的意料,英国人想要保住奥斯曼帝国,就必须要拉上法国人。
巴黎政府虽然内斗不断,可是他们同样不想看到奥地利拔掉背后的钉子。英国人在西班牙王位问题上让步,法国人选择支持他们并不奇怪。
奥地利想要一个稳定的后方,法国人何尝不是如此呢?西班牙不同于奥斯曼帝国,法国人就算是想要拔出这颗钉子也做不到。
不是打不打的赢,关键是没有办法采取武力。欧洲各国或许会可以接受奥斯曼帝国完蛋,却绝对不会放任西班牙被吞并。
既然打不死,那么就拉拢好了。现在的西班牙也是一个烂摊子,内部问题一大堆,扶持一个亲法、且弱势的政府,完全是符合法兰西利益的。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名声早就臭了,连带着儿子阿方索十二世也跟着声誉受损,想要坐稳王位就离不开法国人的支持。
一个弱势亲法的政府,未来很长时间内,法国人都不用担心来自西班牙的威胁。
弗朗茨:“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准备收场了。发电给胡梅尔,英法一旦全面介入,就和奥斯曼帝国谈判,底线是拿下我们的实际控制区,外加耶路撒冷。
俄国人那边,外交部也安抚一下。他们能够获得多少收益,就看沙皇政府自己的外交能力了。”
弗朗茨心中清楚,这可能是俄奥同盟的最后一次联合军事行动。按照目前的国际局势,奥地利和俄国人结盟已经是弊大于利。
亚历山大二世固然是雄才大略,把国内各方势力压制得死死的,完成了初步社会改革,但外交上的表现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
一方面是俄罗斯帝国的历史包袱太重,端着欧陆霸主的架子,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另一方面就是太过看重领土,和所有邻居关系都不好。
并不是说重视领土不对,问题是俄罗斯帝国的很多领土都是抢来的,就和殖民地差不多。
强大的时候,无论怎么重视都可以。衰落的时候,就该注意方式方法了,该让步就必须要让步。
遗憾的是沙皇政府没有那么做,上一次普俄战争俄国人战败,实际上就是败在了外交上。
如果沙皇政府收拢一下野心,别的不说至少中亚和远东不会出问题。要不是战前沙皇政府的扩张,把人家惹火了,普鲁士也拉不到盟友。
按理来说,受到了一次社会毒打,沙皇政府应该醒悟过来,主动修好邻国关系。有什么问题,等打垮了普鲁士后再慢慢处理。
遗憾的是沙皇政府并没有转变过来思路,把邻国收回故土当成是敌人入侵,认为自家才是受害者。
没得说,这么玩儿肯定不会有朋友。弗朗茨非常怀疑下一次普俄战争,俄国人也是被人围攻的命。
因为俄奥同盟的关系,搞得奥地利和这些国家关系也不好。当然,奥地利实力足够强大,即便是关系不好,列强待遇还是有的,没有影响和各国的贸易往来。
费利克斯首相提醒道:“陛下,不如先通知沙皇政府,给他们留下缓冲时间。”
俄奥同盟还没结束,坑队友的事情还不能做得太明显。近东战争能够打出目前的局面,主要是奥地利在提供战略物资。
要是奥地利退出了战争,沙皇政府可负担不起这笔开销。同样的战略物资,对不同国家来说成本也不一样。
相对而言,自身具备生产能力的工业强国,战略物资的成本要低一些,而需要进口的农业国承担的费用则高得多。
以武器弹药为例,俄国人需要付出的成本要比奥地利高三分一,这还是平常时期的成本,要是到了战争时期就算是高出一半都有可能。
这里面涉及到的因素很多,比如说: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官僚系统的廉洁性。
要是现在维也纳政府摆俄国人一道,或许奥斯曼帝国什么都不需要付出,沙皇政府也只能撤军。
俄国人的主要敌人是普鲁士王国,沙皇政府不可能倾国之力和奥斯曼帝国打下去。
战争进行到现在,沙皇政府削弱奥斯曼帝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就算是奥斯曼帝国浴火重生,二十年内也无法威胁到俄罗斯帝国。
提醒一下俄国人,又不需要付出代价,弗朗茨自然是从善如流。
上一篇: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下一篇:红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