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海月1
申帝尔克中将没有理会,已经玩弄着手中的一对核桃。半晌功夫后,才淡淡地问道:“你们还记得我们的祖宗是怎么建立奥斯曼帝国的么?”
众人直接傻眼了,奥斯曼帝国怎么建立的,在历史书上记录的清清楚楚。尽管美化了不少,但大致情况还是记录了。
不过这个问题,貌似和眼前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停顿了片刻功夫后,见无人回答,申帝尔克也不生气。
这年头奥斯曼帝国军官素质那是惨不忍睹,真正有能力军官本来就没几个,因为近东战争的缘故,不少人还背了黑锅,被追究责任——退役,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关系户。
申帝尔克这种出身显赫,又有能力的军官,从来都是凤毛麟角。
官场上的烂事,军队中其实更为严重。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在这里同样适用。
只要你要认真做事,就要做好被人攻讦的思想准备,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大部分人首先想的都是明哲保身。
申帝尔克这么快就声名狼藉,实际上也是竞争对手的手笔,要不然外界怎么知道,驱逐难民是他主导的呢?
面对残酷的现实,申帝尔克也不奢望手下有多精明能干,只要能够按要求完成他布置的任务,那就够了。
“弱肉强食,这个词你们不陌生吧?”
“当年遇到天灾,祖宗是怎么渡过的,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
归根结底就只有一条——减丁,无论是对外发动战争,还是进行内部清洗,本质上都是为了减少丁口,人少了粮食也就够吃了。
现在外面的难民那么多,我们想救济也救不过来。既然如此,那就采用最古老的办法——弱肉强食。”
众人神色大变,仿佛是经历了醍醐灌顶,突然醒悟了过来,纷纷拍起了马屁。
气的申帝尔克一拍桌子,话都到了这一步,还是没有人接茬。显然大家都是聪明人,不愿意承担责任,想要明哲保身。
“够了!传令下去,告诉难民我们的粮食不足,遵照我们祖宗古老的传统,只有强者才能够生存下来。
只有拿到五个人头,才可以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格。可以分批提交,派人登记造册,军营之外允许他们施展任何手段。”
申帝尔克懒得理会众人,怕承担责任能成什么气候?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执政的是奥斯曼青年党。
理想主义是最可怕的,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牺牲一切。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一帮难民呢?
声名狼藉,在别的国家或许是灾难,但是在奥斯曼帝国根本就不算什么。在统治者眼中,这种声名狼藉的将军反而更加可靠。
外面的难民那么多,奥斯曼政府没有足够的粮食救济,为了国内的稳定,必须要把他们挡在国门之外。
这种背景下,让难民自相残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要看申帝尔克说拿到五个人头,就可以获得生存下来的资格,存活率似乎有六分之一。
实际上,难民一旦自相残杀了起来,就很难再停下来了。最后能够活下来的,不要说六分之一,恐怕连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都不会有。
这些人就真的可以生存下来了?不要做梦了。提着五个人头活下来的都是狠人,要是让这帮对奥斯曼帝国有怨气的家伙活下来了,估计谁都睡不着觉了。
申帝尔克已经做好了违约的准备,也不算是违约。杀人是反法的,在奥斯曼帝国也不例外。
这种一连杀数人的存在,搁在什么地方都是重犯,直接处决掉也不算过分。
狠辣或许是吧,但是在申帝尔克看来,他这是在替帝国清洗隐患。要是不这么干,让这帮难民涌入奥斯曼帝国,整个国家都会被祸害完蛋。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善恶对错。在这个残酷的时代,大家都在为生存而努力。
心慈手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是活不下去的。
……
经过了长时间的逃荒,难民的神经实际上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甚至很多人已经崩溃了。
申帝尔克的命令传来,无疑是点燃了最后的疯狂。不知道是谁带头,难民营彻底的乱套了。
除了少数理智尚存的人,趁机向边缘地带逃去,大部分人都疯狂的向身边的人发起进攻,仿佛是要拿对方的人头,换取自己的一线生机。
人间地狱,也莫过于如此。
……
维也纳宫,看着手中的情报,弗朗茨也被奥斯曼人的骚操作惊呆了。他没有和外界报纸一起骂奥斯曼政府,反而在理性分析,总结其中的得失。
不得不承认,奥斯曼帝国能够辉煌这么多年,还是有一套独特的生存之道。
至少在狠辣上,欧洲各国是望尘莫及。他们不光是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就算是近东战争中入侵奥斯曼帝国的俄军,也忌惮国际舆论,不敢这么玩儿,然而奥斯曼政府敢。
不要看申帝尔克被骂得惨,在弗朗茨看来他就是被推出来背黑锅的,真正有资格做出决定的还是远在安卡拉的奥斯曼政府。
费利克斯首相:“我们还是低估了奥斯曼帝国,就凭这份儿狠辣,就不容小觑。
我提议加紧对奥斯曼帝国的打压,趁这次机会出兵干涉,支持亚美尼亚人独立,不给奥斯曼帝国留下任何崛起的机会。”
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这句话对国家同样适用,遇到一个不要命的国家,谁都会感到头疼。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就有几分不要命的意味。
奥斯曼帝国数百年建立下来的威名,没有这么容易散去。现在流出的狠辣,又让费利克斯首相回想到过去,情不自禁的提高了警惕。
弗朗茨摇了摇头:“奥斯曼帝国的狠辣确实不容小觑,不过经此一役过后,他们想要复兴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已经是工业时代了,人口是最宝贵的财富。奥斯曼帝国现在还有多少人口,其中又有多少青壮劳动力?
奥斯曼帝国想要发展起来,非得要有数十年的功夫不可。这还只是理论上数字,完全不考虑国内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
现在支持亚美尼亚人独立,看似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实际上还是帮了苏丹政府的大忙。减少了一块国土,也缓解了国内的民族矛盾。
与其如此,不如暗中支持亚美尼亚人独立运动,让他们在内部消耗奥斯曼帝国的实力。
顺便增强一下英法的信心,让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投入一部分进入奥斯曼帝国这个巨坑中,免得天天盯着我们。”
不是弗朗茨看不上奥斯曼帝国,而是现实数据告诉他,奥斯曼帝国已经丧失了崛起的可能。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还有没有一千万人口,都是一个未知数,这其中还包含了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等内战结束后,人口还会进一步降低。
想要进行工业化,奥斯曼帝国不光要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国内的宗教问题。
等他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时间已经过去了。没有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前,即便是有英法扶持,他们最多也只能建立一支明面上看起来颇有战斗力的军队。
原时空有太多的案例证明,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必须是全方位的强大。仅仅只是训练一支新军,实际上起不到多少作用。
第一百六十八章 奋斗的……
全欧洲的目光都聚焦在西亚大陆,唯独普鲁士政府例外。没有办法,自家一堆烂事都没有处理完,哪来的精力关心别人家的破事。
即便奥斯曼帝国是普鲁士王国潜在的盟友,也没有任何作用。英法敢出手扶持奥斯曼帝国,普鲁士政府是万万不敢插手的。
站在普鲁士王国的立场上,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固然符合他们的利益,可一旦支持了奥斯曼帝国,就要得罪奥地利。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英法实力雄厚,不怕奥地利的报复,背后捅刀子也就捅了。
普鲁士王国就不行了,俄国人的威胁已经让他们坐立不安,再去招惹奥地利,明显是不智的选择。
现在国际舆论非常有意思,大家非常的统一,那就逮着波斯政府和奥斯曼政府一起骂,两者共同分担了火力,一起臭名昭著。
但国际政治上就不一样了,直接分成了两派。英法支持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和俄罗斯支持波斯政府。
总得来说,这次还是奥斯曼政府事情做得不道义,波斯除了手段过激了一点儿外,实际上本身也是一个受害者。
欧洲大部分小国都更加同情波斯,不过这没有任何用处,涉及到了大国博弈,小国根本就不敢胡乱表态,自身的意愿在这种时候并不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调查团组建了起来,双方都在拉拢普鲁士王国,只要他们肯站队,几乎可以一槌定音。
不过精明的威廉一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中立。没有办法,同样是“拉拢”,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表现。
看似英法奥三国都在争先拉拢普鲁士王国,实际上都不肯出价,所谓的“利益许诺”实际上只是画饼,看得见却又吃不到。
没有足够的好处,普鲁士王国自然不会跳出来战队。威廉一世非常的清楚,英法奥三国的斗争实际上是有限度的,根本就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不要看这次西亚危机,双方似乎闹得很僵,实质上也就在国际调查团里打打嘴仗,三国联盟依旧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三大国“斗而不破”的情况下站队,那就是真的活腻了。人家都没要求必须站队,就主动送上门去,不是自讨苦吃么?
……
柏林王宫中,威廉一世脸色阴沉的可怕,仿佛谁都欠了几千万马克,显然最近的烦心事太多了。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汇报道:“陛下,德国人又在催促了,这是他们发来的外交照会。”(德意志联邦帝国简称:德国)
威廉一世:“不是还有大半年时间么?告诉德国人,我们会在规定期限内进行交接。
首相,莱茵兰地区的移民工作必须要加快。还有要尽可能动员更多的企业搬迁,现在的搬迁工作进展太慢了。”
普德两国签订了土地交易合同,莱茵兰地区已经属于德意志联邦帝国,只不过这种大面积领土交易,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
柏林政府要撤走的机构、人员很多,所以双方交接期限是一年,从1875年6月15日~1876年6月15日。
现在已经到了莱茵兰地区的交接时间,只是普鲁士王国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撤离,自然拒绝交接了。
站在德意志联邦帝国的立场上,当然是越早交接越好。尽管这次交易有欧洲各国背书,不用担心普鲁士人反悔。
可是现在普鲁士正在努力操控莱茵兰地区,而这些资产理论上也可以算是属于德意志联邦帝国。早一天完成交接,德意志联邦帝国都可以挽回很多损失。
被国王挑剔“搬迁工作慢”,毛奇首相也是欲哭无泪。不是政府不努力,而是移民搬迁真的很麻烦。
这不是把人弄回来就行了,还必须要进行最基本的安置,给他们找到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
要不然的话,就算是回到了普鲁士,人家还是会再次离开。
普鲁士王国可不禁止人口流动,这年头前往奥地利移民的办事处遍布整个德意志地区所有大城市,只要报名后续费用都有人承担。
特殊技能型人才,还附赠一次实地考察机会。不满意可以拒绝移民,同样会报销往返的费用,这个服务绝对到位。
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柏林政府不努力怎么行呢?尽管本土的生活条件更好,可是也得让民众有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啊!
柏林政府不是没有打击过这种抢人行为的移民,只是明面上的移民窗口被关闭了,暗地里的移民窗口仍然存在。
不要说现在了,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各种地下移民渠道都存在。只要有利益存在,就无法被真正取缔。
鼓动资本家搬迁就更难了,向来都是赚钱的生意大家抢着做,赔本的买卖无人问津。
莱茵兰地区,煤铁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各种产业配套设施都是现成的,搬回普鲁士就不一定了。
已经开发完善的土地,当地的地头蛇早就崛起,现在插手进去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没有开发出来的波兰、立陶宛地区,各项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急待改善,资源分布大家也不了解,最关键的还是市场变化。
在莱茵兰地区的时候,资本家们的工商业产品除了本土销售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出口到了奥地利、法兰西、比利时、德意志联邦这些邻国。
搬迁过后,受交通运输的影响,这些传统市场都要和他们说拜拜了。或许未来波兰、立陶宛地区发展了起来,当地的市场会很不错,但是资本家们等不了。
现实不是网络段子,所谓的培养市场,对绝大部分资本家来说,都是一杯“毒鸡汤”。
在培养市场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生存下来。如果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未来的市场再大,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资本家们都是聪明人。即便是柏林政府许诺的优惠政策再多,也改变不了搬迁带来的风险。
毛奇:“陛下,移民工作政府已经竭尽全力了,我们每个月都要安置十万移民,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很多移民家庭,我们都只是解决了一个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为了让民众们能够生存下去,政府还不得不额外发放一部分补贴。
国内的企业早就人满为患,为了解决移民就业问题,我们不得不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人为的制造就业岗位。
学校、医院、铁路、公路、城市改造、水利工程……几乎所有需要消耗大量人工的基础产业,我们都在大规模投资。”
这是事实,柏林政府表现出来的执行力已经震惊了世界,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近百万人的移民安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纪录。
这和奥地利当年操控东普鲁士不一样,奥属非洲地盘足够大,四处一分散,到了下面每座城市也就千儿八百号人。
没有足够就业岗位,还可以直接安排去种地、挖矿,所谓的安置压力根本就不存在。
资本家搬迁的问题,毛奇提都没有提。这是真的没办法,高风险本来应该对应着高利润,然而这次产业搬迁只有风险。
波兰、立陶宛地区不是没有资源,至少在工业革命的前期还是够用的,问题是你得先把路修通啊!
在地图上看,波兰地区河流众多,且大部分河流都适合通航,看起来似乎航运发达。
实际上地图上的毫厘之差,到了现实中那就几十、上百公里的差距。看似距离不远,然而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已经非常致命了。
柏林政府正在努力修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会不复存在。但是资本家们不会选择和国家共患难,他们只能共富贵。
第一百六十九章 重视人才
进入工业时代,柏林政府已经认识到人口的重要性,尤其是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劳动力。
普鲁士王国是全世界最早完成义务教育的国家,莱茵兰地区又是普鲁士王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当地汇聚了一大批基础人才。
这些人才恰好是普鲁士王国眼下最需要的。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不大,反而是对普通技术工人需求量最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后,奥地利能够反超英法,并不是说奥地利的技术有多先进,也不是弗朗茨的先知先觉能力有多大,最核心的因素还是工程师数量多。
没有足够多的基础人才,无论技术如何先进,都无法快速转化到工业生产中。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基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后世各国都在搞义务教育,就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上一篇: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下一篇:红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