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388章

作者:新海月1

  只要把握住了这个机遇,我们就可以趁机击垮法国人的制造业,削弱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年头没有反倾销的说法,自由贸易才是时代的主流。法国人还是没有顶住压力,在半年前加入了自由贸易体系。

  “自由贸易”的核心就是: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阻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地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表面上来看,对大家都有好处,可以同时拥有全球市场,扫清了商品流通的障碍。

  实际上,企业和企业、国家和国家之间也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直接反应到了市场竞争力上。

  毫无疑问,资源匮乏的法兰西,在这一轮竞争中处于了不利地位。进口原材料的缘故,直接抬高了生产成本。

  为了削减成本,资本家们自然要压低工人工资,而意大利廉价劳工的涌入,又为压低工资这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近十年时间,欧洲人均工资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三点八,而大法兰西的人均工资仅仅只是增长了百分之五点四。

  这一背景下,法意民众之间的冲突自然是层出不穷,即便是巴黎政府极力压制,仍然收效甚微。

  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压低了人工薪水,大部分法国工商业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不高。

  没办法,谁让这年头人工成本便宜呢?除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绝大部分工商业制品人工成本不足总成本的五分之一,甚至是更少。

  占据生产成本大头的是工业原材料,不解决源头上的问题,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呢?

  市场是一个整体,在压低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削弱了市场购买力。

  尽管大法兰西有六千万人口,市场消费力却赶不上只有三千多万人的约翰牛。

  市场消费力不行,又反馈回了工业生产中,逼迫企业生产更廉价的商品,这是一个恶性经济循环。

  以煤炭为例,法国人工业用煤成本是奥地利的1.3倍,某些内陆地区甚至还超过了2倍。

  这只是一个开始,煤价格高导致发电成本上升,进而导致电费上涨,高昂的电价无疑是阻碍电力推广的最大障碍。

  一步慢步步慢,电力没有推广,以电为动力机械设备自然也无从谈起。

  受此影响,上游的电力机械设备生产商,发展受到限制,无力投资研发更先进的设备,在国际竞争中逐渐落后。

  下游的设备使用商,因为没有及时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力,在市场竞争中被对手超越、乃至淘汰。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落后就要挨打。法国人军事实力够强大,无缘无故没人去打他们,可是经济上就不一样了,大家是竞争对手,下黑手是必然的。

  只要能够击垮竞争对手,付出一些代价自然是值得的。在自由贸易体系下,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出现,各国就要拼工业实力了。

  这方面维也纳政府有信心,弗朗茨也有信心。因为奥地利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同时代完全的王者。

  不光交通发达,还是欧洲最早普及电力国家,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新兴产业领域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这方面英奥是两个极端,一家专注于新兴领域,一家着重于传统行业,都成了行业霸主。这就为两国之间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弗朗茨:“既然如此,那就让危机来的更猛烈一些!最好连同欧美各国的制造业一起摧毁掉,就当是大幕拉开前的清场。

  这一次可以和英国资本家们合作,让民间企业牵头,不要直接把政府扯进去。普俄战争一结束,就一起发动,掀起这场资本大战。”

  没有硝烟的战争,有时候还会更加残酷。带来的破坏,丝毫不比一场战争弱。

  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失业、破产,就会再一次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

  沉思了片刻后,经济大臣莱因哈特·哈尔德根:“只要是加入了自由贸易体系的国家,都很好办。

  美利坚合众国有些困难,他们依旧顽固的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想要撬开他们的大门非常困难。”

  吃一堑,长一智。美国资本家们就是被英国资本祸害了几次,现在已经吓着了,干脆关起门来自己玩儿。

  反正自身资源丰富,直接山寨欧洲各国的技术,除了自身市场小了点儿外,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弗朗茨:“这个问题交给外交部。在推广自由贸易的问题上,英国人可是急先锋。

  大家可以联合起来向合众国施压,加入进来就是半个自己人,如果他们冥顽不宁,那就没必要客气了。

  既然他们想要玩贸易保护,索性就让他们玩儿够,国际禁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实话,这年头合众国的工商业制品,真没有多少竞争力,很多产品连俄国人都比不上。

  如果不进行贸易保护,敞开门户进行竞争,他们绝对会死得很惨。

  弗朗茨不奢求合众国能够完全开放市场,只要打开一道门缝就够了,实在是不行走私也可以接受。

  在打击竞争对手的问题上,弗朗茨从来都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费利克斯首相:“陛下,如果我们再推一把的话,战后的经济危机恐怕会非常惨烈。

  要是危机持续时间太长,搞不好欧洲大陆的局势还会再次被打破,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人祸是最可怕的,尤其是这种只能操纵开头,无法控制结局的人祸,破坏力更胜一筹。

  随着工业时代的降临,经济对政治局势的影响越来越大。因为经济恶化,导致局势动荡的多不胜数,导致战争爆发的都不在少数。

  弗朗茨摇了摇头:“没有那么多时间准备,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准备充分的,等我们准备好了,机会也错过了。

  况且,我们不采取行动,不等于英国人也不会行动,与其被动应战,不如主动出击。”

  年龄大了就趋于保守,倒不是说保守不好,事实上对一个大国来说,保守往往也意味着国运长久,激进才是一个国家的灾难。

  只是机会太难得了,一旦错过了这次机遇,再想要采取行动,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说白了,弗朗茨也不是安分的住。除了在军事上不敢冒险外,在经济领域,他还是不介意尝试一下。

  成功了,固然是最好;失败了,倒霉的也是投机者。维也纳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伤不到国家的根本。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能闲着

  要打贸易战,不等于就要放任工业疯狂发展。无数案例都证明了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危机来临时是最先倒下的。

  大而不强工业,在国际竞争中很难立足。奥地利已经过了盲目追求数量的时代,现在需要的是质量和数量并重。

  为了让市场冷静下来,1879年圣诞节前,奥地利政府发布了《市场风险预警》,共有三十九个行业被列为了产能过剩行业。

  同时还提高了投资准入门槛,除了要求注册资本外,还提出了技术要求,资本家们想要投资这些行业,必须要采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

  这些门槛对资本来说,实际上并不算什么难题。除了高科技领域外,别的行业只要有钱,什么技术都可以轻松买到。

  弗朗茨不指望投资者们会听从政府的劝告,在利益面前,人们总是喜欢忽视风险。

  强迫大家采取了更先进的生产力,增加了产品竞争力,主要还是为了让这些后来者,在危机爆发时,能够多支撑一段时间。

  这非常的重要,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危机一旦爆发,企业拼得就是综合实力,成本和资本将决定谁能够活到最后。

  胜者为王也是剩者为王,最后活下来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赢家。

  对国家来说也是一样,谁活下来的企业更多、实力更强,谁就是新的工业霸主。

  或许在危机爆发初起,英奥两国资本会联手干掉竞争对手,到了后期两国工商业还是少不了要做过一场。

  只不过两家都是殖民帝国,自由贸易归自由贸易,殖民地市场还是自留地。有这么一个泄洪通道在,再怎么也不至于全线崩溃。

  火热的市场,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钱好赚了。几乎每个行业都享受到了战争红利,移民产业是唯一的例外。

  没错,在奥地利移民也是一项产业。受大移民战略的影响,每年移民数十万、乃至于上百万人去非洲大陆,从运输到安置,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

  遗憾的是移民业从来都和经济发展成反比,只有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的时候,移民业才能够繁荣起来。

  随着大量的热钱涌入,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暴涨,在本土就能够赚到钱,愿意移民海外的民众自然就减少了。

  维也纳环城大道,有一座充满文艺复兴气息的古建筑,已经不复往日的喧嚣,工作人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懒散的晒着太阳。

  如果不是大门口的招牌,谁也不敢相信这里是奥地利政府部门,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移民署。

  如果是别的政府部门出现这种情况,早就被监察部门找上门了,移民署是一个例外。

  忙碌的时候,这里可以昼夜灯火通明;闲暇的时候,上班十分钟搞定一天的工作,剩下的时间自然就没事干了。

  普通工作人员闲下来了,署长戈尔德就犯愁了。都闲下来了,大移民战略怎么办?

  就算是内阁政府理解他的难处,不追究责任,可是没有完成任务,政治上的污点永远也抹不去。

  会议室内,戈尔德放下了手中的报告:“诸位,从普俄战争爆发开始,申请移民的人数就锐减,今年的移民计划已经完不成了。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的话,明年的移民工作,恐怕也不容乐观。

  一年推一年,这么持续下去,政府制定的大移民战略就要夭折了。

  移民战略失败,将会直接影响到殖民地经济发展,以及非洲本土化进程,这个后果,不是我们能够承担的。

  从现在开始,大家都必须要动起来。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尽可能的为移民做宣传。”

  众人脸色发苦,显然这是一件苦差事。这一刻大家都在怀念经济危机时期,都不用自己开口,就有一帮人主动找上门来拉关系。

  一名资深官员反对道:“署长,这恐怕很难起作用。我们已经将移民宣传广告贴遍了全国,即便是在最闭塞的小山村,也可以看到。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宣传,移民早就深入人心。可是故土难离,民众们不愿意离开本土,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移民。”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折腾,很多年长的官员,在丧失了更进一步的可能后,对这种政治任务已经不感兴趣了。

  这还不算什么,只要命令下发了,大家还是会执行的。

  令戈尔德头疼的是这句“很难起到作用”,如果不能起作用,就算是把人全部派出去宣传也是白搭。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戈尔德狠狠的说道:“本土不行,就去其它德意志地区国家宣传,只要是德裔移民,都可以算你们的政绩。

  尤其是正在进行战争的普鲁士王国,可以当做重点宣传地区,就算是被逮住了,外交部也会保释你们。

  大家商议一下,定一个目标,分组展开工作。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员,都将是宣传小组负责人,包括我也不例外。”

  没办法,奥地利移民署在德意志地区已经是臭名昭著,各国政府对他们都是严防死守。

  像普鲁士王国早就把他们列为不受欢迎的对象,只要是移民署的工作人员,连签证都办不下来。

  不过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移民署也是政府部门,捏造一个新身份,蒙混过关再正常不过了。

  宣传移民又不犯法,就算是被逮住了,柏林政府也无权处理他们,通常都是通知奥地利外交部领人。

  奥地利够强大,柏林政府明面上不能做什么,可暗地里让他们吃点儿苦头,还是少不了的。

  戈尔德也不想这么干,可是没有办法,要是不做出一副竭尽全力的样子,怎么让外界知道他们再努力呢?

  努力过和没有努力,最后战略计划没有完成,那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亲自带头跑一趟,不管成果怎么样,也比看着一帮手下天天晒太阳强。

  养老,戈尔德还不到四十岁呢?作为殖民部下属最重要的移民署负责人,他还有很长的政治生命,完全可以更进一步。

  弗朗茨自然不知道,当初制定的大移民战略,给移民署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实际上,不光移民署工作压力大,奥地利很多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都很大。

  这年头公务员没有后世那么泛滥,可是工作任务却没有少太多。

  以移民署为例,全部工作人员加起来不足一千五,工作范围覆盖了整个欧洲大陆,巅峰时期一年最多组织过一百三十万移民,前往海外殖民地。

  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殖民公司已经组织的,移民署只是统计数据,协调各方关系。

  人手不足怎么办?答案自然是加班了。八小时工作制不要做梦了,忙碌的时候,能够九九六都算是下早班了。

  没有什么不平衡的,在全社会都流行加班的大环境下,没有啥好抱怨的,要知道工厂加班实际上更加严重。

  根据维也纳政府统计的数据,城镇职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是9.1小时,这个平均是按一年365天计算的。

  如果扣除节假日、休息日后,很多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2小时,工作强度是相当的大。

  当然,资本家们不会承认的。很多企业计算上班时间,还扣除了中途的必要休息时间、吃饭时间、上厕所时间,甚至还有扣除机械间歇时间的。

  目的非常明确,少给加班费。换一种计算方式,每天的上班时间就减少了1~2个小时,数据一下子好看了很多。

  移民署的愁,影响不到奥地利民众,大家还沉沁在收入增加的喜悦中,为梦幻的明天而努力。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和正处于战火中的普俄两国相比,和陷入资源困境的大法兰西比,和众多朝不保夕的小国相比,奥地利民众自然感受到了幸福。

第二百四十章 山寨时代终结

  没有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还只是一座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

  在奥地利众多城市中,丝毫不起眼。尤其是在竞争波黑行省省会失败后,就更加不起眼了。

  这还要和维也纳政府的政策说起。为了避免资源太过集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工业中心通常都不会扎堆。

  萨拉热窝是波黑行省的陆运交通枢纽,工业发展的也不错,又是历史古城,这些优势都成为了他竞争省会城市的劣势。

  知名度虽低,但萨拉热窝的经济发展一点儿也不慢,尤其是波黑成为奥地利又一个重工业中心后,当地的经济更是一飞冲天。

  凭借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萨拉热窝在奥地利众多城市中,也可以排进前二十。

  萨拉热窝乌尔禾大道一座写字楼内,作为五金配件领域巨头菲克集团总部就在这里。此刻,执行总裁亚诺尔正在向老板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