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海月1
破城那一刻开始,大家就默认华沙易主。
华沙地区沦陷,也意味着波兰王国沦陷,普军主力已经撤离,军事上的影响还在可控范围之内,政治上的影响就大得去了。
这意味着显赫一时的普波联邦土崩瓦解,仅剩的普鲁士王国还撑不起大国地位,俄国人也不会给他们机会。
在大势之下,毛奇在波兹南地区的表现就不起眼了,即便是重创了俄第九军,也丝毫没有改变战场上的颓废。
……
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二世正在冬宫中举行庆功宴。
战争进行到现在,普俄两国都打累了,只是区别在于:普波联邦已经奄奄一息,而俄罗斯帝国只是疲惫,还能够再坚持一会儿。
和上一次回到圣彼得堡不一样,这回伊万诺夫受到了沙皇政府的最隆重欢迎,仿佛一夜之间他的人缘就好了起来,变得门庭若市。
没有心思理会这些繁琐事,在家中休息了一夜,伊万诺夫再次步入了王宫中,向亚历山大二世汇报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
亚历山大二世疑惑道:“元帅,你确定没有弄错,这个时候不乘胜追击,要休整部队?”
伊万诺夫肯定的回答道:“陛下,战争进行到现在,我们的士兵一直都在高强度作战,已经非常的疲惫。
尤其是主力部队,很多都减员严重,想要恢复战斗力,必须要进行休整。现在敌人遭受了重创,正是我们休整部队的最佳时间。”
亚历山大二世质疑道:“可是我们在这个时候停手,会给敌人留下喘息之机,增加接下来的战争难度。”
伊万诺夫解释道:“这不影响战争的胜利,普波联邦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仅剩下的普鲁士王国就更不是我们的对手。
战争进行到现在,普波联邦的士兵伤亡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仅阵亡人数就高达一百万,其中来自普鲁士王国的士兵占一半。
不论柏林政府怎么想,他们都打不下去了。敌人现在动员起来的士兵,质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就算是恢复了兵力,战斗力也会下降一大截。
现在我们没必要继续冒险,让部队休整一个月过后,集中上百万大军一起向敌人压过去,胜算要比现在高得多。”
不同的人说出来话份量是不一样的,收复了立陶宛、波兰地区后,伊万诺夫的“名将”形象已经扎根在了众人脑海中。
唯一令人遗憾的就是伊万诺夫用兵消耗很大,在胜利的背后,总是伴随着大量的物资消耗和人员伤亡。
不过这都无伤大雅,有了上一次普俄战争的教训,亚历山大二世的耐心强了很多,伊万诺夫这种稳健型将领正是他的最爱。
犹豫了一会儿后,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决定:“那好吧,先让部队休整一个月。
不过我的元帅,还是要尽快结束战争。时间拖得越长,越容易发生变故。
刚刚我们才拒绝了英国人的调停,接下来他们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列强一起向我们施压,政府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况且,政府的财政也非常糟糕,拖得时间太长,我们很可能会破产的。”
不是可能会破产,是注定会破产。柏林政府也是穷光蛋,想要从他们手中拿到战争赔款,根本就不可能。
为了这场战争,沙皇政府已经欠下了巨额的债务,光利息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刚刚收复的波兰、立陶宛地区,战后还要花费巨额资金重建。
从一开始,亚历山大二世就做好了财政破产的思想准备。一回生二回熟,都经历过一次了,他也不在乎再来一次。
遗憾的是这次不一样,大部分外债都是有抵押的,没有办法直接赖账。除非是迫不得已,沙皇政府是不会让财政破产的。
伊万诺夫尴尬的点了点头,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问题。保证提前结束战争,抱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战争又不是儿戏,岂是他说提前结束就能够结束的。这种事情可不是能够乱承诺的,万一影响了政府的判断,后果可是灾难性的。
具体可以参考“圆嘟嘟”,拿着“五年平辽”的神话战略忽悠皇帝,不仅坑死了自己,还搭上大明王朝的国运。
财政问题就更不用说了,政府都搞不定的事情,他这个军人就更迷糊了。有自知之明的伊万诺夫,对亚历山大二世期待的目光,选择性的无视。
第二百八十章 最佳盟友
华沙会战落幕的消息传开后,整个欧洲都沸腾了。报纸纷纷腾出版面,刊登这一消息。
要知道不久前普军才创下了“华沙大捷”,不知情的民众一直都以为普军在华沙地区占据上风,这样的惊人转折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尤其是对购买普波联邦战争债券的投机客们来说,更是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伦敦的街头已经出现了抗议游行的民众,证券交易所被愤怒的民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中间不知道还有多少层。
“被骗了”,自然要讨个公道。这些人只有一小部分是一开始就买入的,大都是后面被忽悠上船的高位接盘侠。
普军打出“华沙大捷”后,英国媒体纷纷看好普波联邦赢得战争,连带着柏林政府发行的战争债券大涨。
事实证明,资本家们的便宜不好占,普波联邦要是即将赢得战争,他们又怎么会离场呢?
负责代理发行普波联邦债券的“卡尔玛咖证券公司”除了几名一线工作人员,企业高管早就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砸了它!”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投机者们,冲破了安保人员的拦截,尽情的开始发泄,留下的几名倒霉蛋工作人员成为了替罪羊,惨遭众人蹂躏。
好在证券交易所是伦敦警方的重点防区,发生在卡尔玛咖证券公司的暴行,很快得到了问询赶来警察们的制止。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资本大鳄离场的大背景下,又岂止证券市场遭到重创,股市同样也难逃一劫。
毫无疑问,承接普波联邦贷款的银行,成为了这场风波的重灾区,股价一路狂跌。
普波联邦还没有战败,伦敦就已经先乱了。这年头的英国政府,还是很有执行能力的,本杰明首相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安抚人心。
大致意思是:债主还在不要担心,伦敦政府会想办法保住柏林政府,大家手中的债券不会变成废纸。
如果要深入解读,也可以理解为:债主还在,不过现在很穷,什么时候能够还钱就知道了。
战争债券嘛,肯定不可能马上兑付,时间最短的那也是三五年后,长的十几二十年后都是正常的。
到时候英国政府早就换届了,要操心也是后面政府的事情,本杰明首相不介意先开空头支票。
不过英国外交部还是加快了行动的步伐,不断游说欧洲各国介入这次普俄战争,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葡萄牙、荷兰、比利时三国附和了伦敦政府的停战提议。
……
就在不久前,奥地利政府也收到了柏林政府调停邀请,弗朗茨一直在犹豫中,随着华沙会战的结束,事情再也拖不下去了。
“不能再这么等下去,普俄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要不然局势就失控了。”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提议道
确实快要失控了,真要是让沙皇政府吞下了普鲁士王国,再想让他们吐出来就难了。
以目前的国际局势,沙皇政府很有可能利用奥地利的民族主义,拿普鲁士王国的领土充抵债务,把维也纳政府架在火上烤。
更悲剧的是俄国人这么干了,维也纳政府不仅要自己吞下苦果,还必须要感谢他们,至少明面上是如此。
普鲁士王国现在有啥?
答案是——债!
奥地利现在接受普鲁士王国,不仅借给俄国人的钱收不了回来了,搞不好还要再补沙皇政府一笔钱。
不光是如此,柏林政府欠下了巨额债务,战后肯定无力偿还,现在接下了普鲁士王国,同样也意味着接下了巨额的债务。
除了债务外,战后的经济重建也需要一大笔钱,毫无疑问柏林政府出不起,中央政府必须兜底。
这还只是经济上的,政治上的麻烦更多。万一外交工作做得不好,就会陷入众矢之的。
明知道是一个烂摊子,奥地利又不是冤大头,自然不可能这个时候跑去接盘。
干涉成为了最佳选择,只要不让俄国人占领普鲁士王国,后面这些麻烦自然不存在了。
债务再多、困难再大,那都是柏林政府自己负责,实在是还不起钱还可以赖账,反正还没有统一,又不会影响奥地利的信誉。
“还是太早了,普波联邦的实力犹存,必须要借俄国人手给消耗掉,不然未来将是一个大麻烦。”费利克斯首相反对道
作为大德意志主义的领袖,费利克斯首相从来都把统一德意志地区放在第一位,普鲁士王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显然不利于国家统一。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提醒道:“首相,我们的第一国策是非洲本土化,统一德意志地区只能排在第二位。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非洲战略已经完成了大半,除了法国占据的埃及外,就只有一个半死不活的奥斯曼帝国。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稳定欧洲大陆,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寻找机会先解决奥斯曼帝国。”
奥地利的国策实际上还有很多,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现在就剩下这么两个了。
比如原来的近东战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直接变成非洲战略中的一部分。
这也是被逼出来的,非洲本土化后,和本土的联系就成了重中之中。走海路确实很方便,可惜到了战争年代安全性就没有保障。
皇家海军的优势太大,奥地利海军根本就没法比。短时间不要说追赶英国人,就连法国海军都压了奥地利海军一头。
既然海上不行,那就只能陆地上想办法了。中东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落入了奥地利手中,维也纳政府想要把本土和非洲连成一片,横在中央的障碍只有法属埃及和奥斯曼帝国。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法国人实力不弱,维也纳政府暂时没有打埃及主意的意思,不过奥斯曼帝国这只弱鸡就悲剧了。
费利克斯首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们核心战略是非洲本土一体化没错,但这和德意志统一计划并不矛盾。
要解决奥斯曼帝国我们有的是机会,普俄战争过后沙皇政府会安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精力和我们在近东地区竞争。
可以说在未来十年之内,对奥斯曼帝国动手都会以我们为主导,俄国人不会阻止我们将铁路延伸到苏伊士运河。
反倒是普鲁士王国更加麻烦,我们不能够亲自动手,现在不解决他们,未来就很难找到机会了。”
老大不是好当的,尤其是爱护自身形象的老大。即便是德意志地区发生了分裂,大家还认可奥地利的领导地位,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维也纳政府数十年如一日的经营自身形象。
好不容易才缔造出来的好名声,自然不能在内战中毁了。尤其是对弗朗茨这个皇帝来说,宁愿让德意志地区无法统一,也不能砸了自家的招牌。
要不然就会尴尬的发现,好不容易国家统一了,自家的皇位也折腾没了。
类似的案例可不少,弗朗茨不认为自己的后代都是牛逼哄哄的主,能够镇的住场子。
不想拉仇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德意志统一进程中少流血,就算是真要流血也要先找好替罪羊顶缸。
从这方面来说,俄国人真是奥地利的好盟友。南边的宿敌奥斯曼帝国被俄奥一起干趴下了,北边野心勃勃的普鲁士王国正在被沙皇政府收拾。
每次俄奥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只要想想沙皇政府的贡献,弗朗茨的心态一下子就平和了。
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为了俄奥友谊。君不见上一次沙皇政府宣布债务违约,奥地利政府都没有发飙。
弗朗茨打断了两人的争吵:“调停普俄战争可以先缓缓,派人试探一下沙皇政府的底线。
如果他们有意拿普鲁士王国抵债,想要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就立即和英国人合作,干涉这场战争。
除此之外,别的情况都好商量。一个弱小、甚至是分裂的普鲁士,才是最好的普鲁士。
只要不是太过分,我们可以默认沙皇政府吞并普鲁士王国的部分土地,只要不涉及到德意志地区,别的都好商量。”
打手都要出场费,何况是俄国人呢?人家辛辛苦苦一路打过来,付出了数百万士兵的伤亡,打得债台高筑,总得有些回报才行。
在弗朗茨看来,普鲁士王国最近几十年过得太顺了,已经变得忘乎所以,居然想要自成体系和奥地利分庭抗礼,这种情况必须要进行打击。
不杀一儆百,后面的德意志邦国学样怎么办?
比如说:跃跃欲试的汉诺威王国,对现在的德意志联邦帝国还不满意,仗着有英国人撑腰,在暗地里捣鼓不知所谓的南北德意志计划。
维也纳政府没有寻他们的晦气,那是汉诺威还停留在想象阶段,计划做了不少,却没有采取实质上的行动。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事实证明,英国人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在奥地利沉默、法兰西消极怠工的背景下,欧洲各国干涉普俄战争的意愿,没有他们预想中那么强烈。
外交上大家都高举“和平”的旗帜,积极呼吁普俄停战,到了需要武力干涉的时候,一个个都不在线了。
“出兵”不存在的,即便是英国人只是提出让大家做一个姿态,恐吓俄国人,大家都不愿意买账。
本质上大家想要限制俄国人,就是担心威胁到自身的国防安全。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随着奥地利的复兴,俄国人想要西进根本就不可能。
没有足够的利益,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不高。英国人的面子,也只够大家外交上喊几嗓子,算是给沙皇政府施压。
伦敦政府积极干涉,那是他们在普波联邦投入的资源太多,牵扯到的利益太大,伦敦政府舍不得放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不列颠在欧洲影响力下滑的结果。法奥两国的存在,削弱了英国人的霸权地位。
没有法奥两国的配合,仅凭英国人的力量还无法让沙皇政府妥协。国际调停变成了真的“调停”,没有左右普俄战争的能力。
英国人承诺的国际干涉,迟迟没有到来,想要全身而退的柏林政府急了。
波兰地区已经丢了,波兹南地区已经沦为战场,东普鲁士地区似乎也坚持不了多久。
强盛一时的普波联邦,现在仅剩下不到30%的领土、不足40%的人口,国内的民心士气也下降到了冰点。
最近一段时间,罢工、罢市、抗税……等恶性事件,不断在普鲁士王国出现。
为了这场战争,普鲁士民众已经付出了太多,沉重的负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柏林已经戒严了,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威廉一世担心自己某一天被送上断头台。
这是“伊斯兰主义”的弊端,军费开销比例太高,严重影响到了民生。
上一篇: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下一篇:红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