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711章

作者:新海月1

  在蝴蝶效应的推动下,大名鼎鼎的“神风特工队”,就此提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飞机撞军舰,这玩意儿完全没有经验可谈,想培训都无从谈起。

  只要一头撞下去,甭管有没有命中目标,连人带机都得一起完蛋。

  ……

  1905年3月16日,神罗东非方面军攻破吉布提,残存的英军被迫放下武器投降,东非战役宣告结束。

  一夜之间,好望角成为了不列颠在非洲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一时间伦敦政府的压力大增。

  在一片不起眼的建筑物下面,临时改造出来的防空洞,就是英国的政府会议室。

  因为赶工期的缘故,会议室甚至来不及装修。或许是为了美观,又或许是为了方便,四周的墙面上挂满了军事地图。

  就连办公桌中心,都有一个巨大的沙盘。立身其中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军事指挥部中,但这里确实是政府会议室。

  室内的军事风格,都是被战争给逼出来的。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英国政府的主要职责就从治理国家转变为:替战争服务。

  殖民大臣科曼:“不能放任这么下去了!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就要永久失去非洲了。”

  失去非洲倒不至于,起码还有一个马达加斯加。不过一座孤岛,显然无法同一块大陆相提并论。

  好望角一旦沦陷,不列颠通往印度洋的航线,就相当于中断了。

  尽管可以绕路,但是打开地图就知道,这次要绕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没有了来自印度的物资,不列颠就只能完全依赖美洲了。从全局战略来看,这无疑是极为致命的。

  谁都知道保住好望角很重要,可是该用什么办法保住好望角,却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

  “陆军部已经派出援兵了,不过想要保住好望角,还需要后勤部、海军和空军的配合。”

  不是马库斯想要甩锅,实在是好望角情况特殊。不光风浪大,本身还缺水。

  在后世,开普敦可是号称“全世界最缺水的城市”。现在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被切断外界水源供应后,仅靠地下水还是难以满足需求。

  上一次南非战争中,开普敦殖民政府就体会过缺水的滋味,中途甚至还利用船舶为前线输送淡水。

  战后吸取了教训,殖民政府增加了淡水储备。可官僚这玩意儿,最擅长的就是三分钟热度。

  要储备几十万人的生活用水,可不是几个蓄水池能够搞定的,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是长时间的投入。

  除了战后首任总督蹭热度,高度重视外,后面的继任者都对这个出力不讨好的项目不感兴趣。

  计划宏达、投入大、持续时间长也就罢了,关键是出不了政绩。纵使完成了地下储水工程建设,大家也没有多少直观感受。

  与其填这个无底洞,还不如拿钱搞城市建设、改善交通,起码这些都是大家能够看到的。

  反正只要不爆发战争,开普敦就不会缺水。聪明的官僚,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可现在战争爆发了,伴随着防线的不断的收缩,水资源不足也成为了困扰着开普敦守军的难题。

  更悲剧的是敌人空军活动猖獗,天天在头顶上肆掠,白天船舶入港就如同是渡劫。

  不把后勤问题搞定,纵使援军派了进去,也只是给敌人增加战绩。

  感受到了众人关切的目光,空军大臣阿蒂利奥无奈的摆了摆手:“你们不要这么看着我,空军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要是能够压制住敌人,我们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伦敦天空的安全都无法保障,何况是好望角。就算是抽调战机过去,最多也就多拖延几天时间,仍然改变不了失败结局。

  好望角保卫战,本身就是以短击长。在陆地上同神圣罗马帝国交锋,阿蒂利奥完全不看好。

  纵使好望角再重要,打不赢就是打不赢。不列颠可以派出援兵,敌人同样也可以。

  一时间,失败的阴影涌上了大家的心头。众人第一次慎重思考,战争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

  见众人神色凝重,犹豫再三过后,军务部长西格蒙德缓缓说道:“还有更糟糕的,根据我们潜伏在神圣罗马帝国情报人员传来的消息,敌人正在筹划登陆作战。

  具体作战计划,暂时还不清楚。不过我们可以大致推断,敌人是准备让海军和空军一起掩护陆军登陆。

  如果无法瓦解敌人的空中优势,皇家海军要拦截敌人登陆,其中的风险非常大。

  搞不好这就是一个陷阱,故意引诱我们海军主力到特定战场,借助空军的力量进行围歼。”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战争进行到现在,双方都没有少给对方传递假情报。

  只是这次不一样,一旦敌人进行登陆作战,纵使明知道有可能是陷阱,皇家海军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阳谋就是这么可怕,知道有坑也必须踩,英国政府不可能拿英伦三岛的安全当赌注。

  要是皇家海军不出动拦截,敌人假戏真做。一旦敌人登陆成功,大洋联盟马上就会土崩瓦解。

  甭管之前大家捆绑的多么紧密,牵扯到的利益有多大,生死关头大家还是要大难临头各自飞。

  事实上,若非这年头信息传递不便,各国只是沉浸于不列颠往日里的威名中,不清楚具体情况,恐怕已经有人开始割肉止损了。

  提前跳船固然危险,可那也比船沉没后,再挣扎求救生还的概率大。

  没有盟友在后面支持,仅凭大英帝国的实力,一旦进入到了短兵相接阶段,失败就是时间问题。

  海军大臣斯温丁狠狠的说道:“这肯定就是敌人针对皇家海军的阴谋,在没有取得海权前进行登陆,本身就是在冒险。

  即便是敌人拥有制空权,但空军也不是万能的,想要掩护大军登陆仍然困难重重。

  水面舰艇不便出动,还可以用潜艇。随便被我们击沉一艘运兵船,一个团的部队就没了。这样的损失,谁都不能忽视。

  真要是逼急了,我们还可以效仿日本人,组织敢死队用飞机撞击敌人的舰艇。

  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我们……”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有时候兵太多也是麻烦

  好的不灵,坏的灵。或许是嘴开了光,仅仅只过了一个星期,坏消息就紧跟着传来了。

  大股军队正在向法兰西沿海地区集结。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冲着英伦三岛来的。

  惊闻噩耗,斯温丁也顾不得拿捏,急忙向军情处长追问道:“敌人的军舰是否已经服役?”

  要登陆英伦三岛,就少不了海战。神罗有空军掩护,不列颠同样也有空军。

  即便是稍微弱了一丢丢,可一旦拼起命来,短时间牵制还是可以做到的。

  为了保护运兵船,神罗海军不得不战。以目前双方的实力对比,皇家海军的赢面仍然要大一些。

  能够改变这种局面的,唯有新军舰服役。虽然从建造时间上看略微有些紧张,但是敌人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班加点的干,提前完工也说得过去的。

  事实上,早在一个多月之前,海军军情处就收到过敌人主力舰下水的情报,只不过没有得到证实。

  从下水到服役,再到形成战斗力,肯定不是短短一个多月就能够完成的,可登陆作战不是还没有开始么?

  一场大战从筹备到发动,同样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准备工作完成了,没准训练也完成了。

  军情处长拉塞尔达点了点头:“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敌人至少有两艘无畏级战列舰服役。

  敌人的主力舰差不多都是同时间开工的,其它的战列舰就算还没有服役,恐怕也要不了多久。”

  得到肯定的消息,斯温丁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步慢,步步慢。

  不列颠的战列舰本就晚开工一步,造船厂中途又遭到了敌人的袭击,施工进度就更慢了。

  一旦敌人的这批军舰服役,在无畏舰这一档次,皇家海军将处于数量上的绝对劣势。

  虽说质量不够,还可以数量来凑。但无畏舰对普通军舰拥有掠杀能力,谁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够抹平这种优势?

  如果皇家海军没有必胜的把握,那么自己戏言的“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就将成为现实。

  死士好找,死士飞行员可不好弄。虽然同为岛国,可大英帝国毕竟不是日本,招募敢死队都有人抢着上。

  别的不说,看看伦敦空战就知道了。战机一旦出现受损,马上就掉头跑路,发现跑不掉,飞行员立即就跳伞。

  在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的同时,也浪费了许多飞机,很多原本还可以抢救的飞机都被舍弃了。

  不要指责,这些敢上天作战的都是英雄,还有一帮飞行员甚至拒绝出战。

  理由非常充分:飞机性能差距太大,不对称的战斗就是送死。既然是送死,自然不能去了。

  不列颠可不流行“视死如归”,前期的超高战损,让英国政府没有底气。

  除了现役飞行员躲不掉,必须要上战场外,业余爱好者、民航飞行员,都是有权利拒绝的。

  主要还是强制兵役法还没有出台,政府对拒绝征召的人处罚力度非常有限。

  ……

  就在英国人陷入慌乱的时候,国际局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接踵而至的坏消息,不断的消磨着大家对大英帝国的信心。

  印度保卫战已经打响,神罗从波斯、中南半岛两面进攻,虽然距离还有很远,可是大家不认为波斯人和一帮殖民军,就能够挡住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脚步。

  尤其是俄国人也从阿富汗出兵了,英属印度实质上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独自对抗世界第一、第二两大陆军强国,仅凭距离和地形可不够,除非英国人能够开挂,要不然根本就没有希望。

  英属非洲已经沦陷的差不多了,要是再没有了印度,那么大英还是“帝国”么?

  纵使皇家海军再怎么厉害,也扭转不了陆地上的败局。何况,他们还输了马六甲海战。

  直布罗陀海峡保卫战已经打响,被胜利刺激的西班牙人,终于鼓足了勇气向直布罗陀发起了进攻。

  估摸着是准备复制上一次反法战争的胜利,借助战胜国带来的声望红利,重回列强行列。

  列强可不光只是一个名头,背后还蕴含着大量的利益,对贸易大国来说尤为重要。

  比如说:合众国和联盟国的综合国力都不弱,可因为没有列强的名头,在国际上就是没有发言权。

  西班牙的实力虽然不济,但是这年头的名声依旧响亮,在国际上发言权仅次于英奥俄三国。

  当然,这只是反法同盟胜利初期。后面因为菲律宾战争声望大损,接着又在镇压殖民地战争中消耗了国力,连带着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下降了不少。

  俄西两国都加入了进去,欧洲的墙头草们自然也坐不住了。顺风仗,一贯都是大家的最爱。

  何况,维也纳政府还许以重利,直接拿出“印度”做诱饵,让各国政府如何能够忍得住?

  在各国的积极支持上,大陆联军已经有了雏形,只差最后的整合。等这些工作完成,就是该进行决战了。

  相比大陆联盟成员国的集中,大洋联盟的成员国就要分散的多,一个个都在天南地北,想要集结起来都要漂洋过海。

  力量整合难度,大了不只一个档次。

  尽管英国政府已经非常努力了,可受限于距离,大洋联盟的整合进度慢了不只一步。

  如果战争持续个两三年,大洋联盟的力量自然可以汇聚起来;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敌人肯定不会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

  眼瞅着敌人的力量不断壮大,战场上的局势对大洋联盟越来越不利,各国政府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各国的海军已经参与到了护航运动中,空军也抽调了精锐飞行员增援不列颠,陆军也开始了集结。

  只是想要击败大陆联盟,这些仍然不够。集结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力量,在这年头就是无敌的。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卷入这场战争,就是一个错误。

  只可惜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参加战争容易,想要退出来就难了。

  明面上,大家还是不列颠的好盟友,正在为这场战争而努力,私底下却已经暗流涌动。

  一切都看最后的决战,如果不列颠能够在粉碎“海狮计划”的前提下,同时保住印度,那么大家还是好盟友。

  但凡是其中之一发生意外,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忍痛割肉以止损。

  只能说经验主义害死人,最近两百年每一次欧陆战争,英国人都是最后的大赢家。

  长期以来的胜利,给大家带来了信心。再加上皇家海军拥有海权优势,各国又孤悬海外,预料中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不败不胜。

  按照英国人的许诺,纵使不败不胜,大家也可以瓜分神罗、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海外殖民地。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就如同迟暮中的老人,再也不复往日里的活力。

  ……

  国际上外交风云再起,战场上也是四面开花。随着马六甲海战的失利,英国人不得不在远东地区进行战略收缩。

  除了中南半岛依旧在战斗外,其它地区都已经忍痛割肉。可这还是不够,大陆联盟没有给他们喘口气的机会。

  意气风发的威廉总督,现在是痛苦并快乐着。男儿都有一个驰骋疆场的英雄梦,现在统帅大军的机会终于来了,威廉却头疼了。

  不是谁都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能力,起码威廉总督就没有统帅百万大军的能力。

  如果不是战争爆发,恐怕谁也不敢相信,大陆联盟在南洋地区居然能够动员出上百万大军。

  然而,现实却真实发生了。荷兰人出兵十万、西班牙人出兵八万、葡萄牙出兵三千、加上奥属南洋直属部队十三万,会同陆陆续续赶来的贵族联军、民间武装,总兵力硬是突破了百万大关。

  这还不是全部,每天都有新加入的部队,仿佛是源源不绝,搞得威廉总督都头大。

  不同于非洲那种组织框架完善,直接按照之前的预备役构架编制就行,南洋这边大都是散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