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海月1
打压俄罗斯帝国是一回事,弄死沙皇政府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弗朗茨想做的是:在削弱俄罗斯帝国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保住沙皇政府。
具体计划就是:让芬兰、波兰、保加利亚、乌克兰、波罗的海地区、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都独立,最好将西伯利亚、远东也拆分出去。
计划归计划,现实归现实。即便是维也纳政府亲自下场,尼古拉二世也不可能接受这样丧权辱国的条件。
估摸着弄跨沙皇政府,换个资产阶级政府上去,妥协的概率还要更高一些。
谈不拢,那就只能想办法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再利用时间,逼迫俄国人慢慢接受现实。
望着沙盘上插满小旗的俄国地图,弗朗茨关心地问道:“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叛军有没有可能攻克圣彼得堡?”
既定事实也不是那么容易造成的,叛军活跃区域,除了少数几个地区有险可守外,大部分地区都是一马平川。
现在看似叛军势大,一旦沙皇政府缓过气来,局势很快就会逆转。
比如说:在印度的俄军主力回国,联盟对俄解除封锁。双方的实力对比,瞬间就会巅倒过来。
即便是有欧洲各国支持,叛军也很难干得过沙皇政府。除了少数几个地区能够依托天险支撑一二外,大部分区域都难逃俄国人的魔爪。
不管怎么说,在名义上俄国人都是盟友,维也纳政府不可能一直扣着印度前线的俄军不放,更不可能长期对俄实施物资封锁。
伴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这两个现实问题已经拖不下去了。如果想要肢解俄罗斯帝国,唯有在俄军主力回国之前完成。
人性是复杂的,最近几十年沙皇政府虽然经历了不少社会毒打,但是也取得了不少辉煌的胜利,心气正高着。
想要让他们接受现实,唯有先打掉俄国人的傲气。除了残酷的持续战争外,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让叛军攻克圣彼得堡。
政权一旦被颠覆,摆在沙皇、贵族面前的首要问题就不是维护国家统一,而是想办法复辟。
到时候,不管有多少傲气,为了完成复辟,他们都会自己找理由暂时妥协,将问题留到未来解决。
在以往的时候,这么玩儿自然没有问题。将国土暂时放在叛军手中,等实力强大之后,再完成国家统一就行了。
可是在20世纪初这个风起云涌的关口,恰好是民族主义的勃发,一旦完成了国家独立,民众就再也无法容忍继续被奴役了。
钱德勒首相:“俄国叛军现在声势浩大,主要是靠本民族的支持,离开了聚集区起义军的战斗力就会大降。
尽管有人帮助叛军完善了政府组织构架,但那也仅限于一地一域。各地的叛军仍然各自为政,没有办法联合起来对付沙皇政府。
因为距离的缘故,如果叛军想要进攻圣彼得堡,真正能够参战的只有芬兰、波兰、立陶宛地区的起义军。
而在东欧战场上,政府军和叛军实质上已经陷入了僵持状态,一时半会儿很难分出胜负。
除非有一支精锐部队加入,打破目前战场上的僵局,要不然根本就看不到攻克圣彼得堡的希望。”
精锐部队,自然只能是幕后支持者无私赞助了。随着参战人数越来越多,雇佣兵的名头已经不好用了。
十万雇佣军已经够夸张了,几乎全世界所有的雇佣军组织都“被”参战了,再多历史书就不好写了。
再增加兵力,所有人都知道欧洲各国出兵干涉俄国内战了。大家都是要脸的,暗地里搞事情可以,拿到台面上说就尴尬了。
要怪就怪俄国革命党不给力,拿了大笔的援助,起义还是失败了。
若是革命党能够在圣彼得堡,或者是莫斯科掀起革命浪潮,根本就没有现在的麻烦。
“谁知道呢?要知道早在1848年,法国人就组织了志愿军,准备支援波兰独立运动。
虽然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取消了,但是这种国际主义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最近法兰西的反俄运动高涨,无数法国人都想要迎回被俄国人抢去奴役的同胞,据说已经有人组织了志愿军。
尽管有法国人之前犯了大错,现在他们想要去解救自家同胞、支援俄国民族独立运动,我们也没有道理阻拦。
没准,什么时候法国志愿军,就杀到了俄罗斯帝国,为人类解放事业贡献力量去了。”
从腓特烈的夸张语气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现在迫切的希望看到俄国人倒霉,以至于连节操都不要了。
干涉盟友内战、企图分裂盟国,这些都是见不得光的事情,维也纳政府自然不能干。
在这种背景下,背锅侠就非常重要了。尽管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帝的新衣”,但是游戏也必须要玩儿下去。
至于法兰西志愿军存在与否,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关键要看维也纳政府现在是否需要他们存在。
只见弗朗茨微微一笑,显然他对儿子的适应能力表示满意。今时不同往日,世界霸主的神罗和欧洲霸主的神罗是两个概念。
欧洲霸主的神罗还有竞争对手,维也纳政府必须要团结更多的盟友,在政治外交上不能太过霸道。
世界霸主的神罗就不一样了,行为出格一点儿是应该的,没有直接撕毁俄奥盟约,那就算有节操了。
纵使有人心里不满,现在也只能憋着。能够推出一个背黑锅的,已经是给俄国人留面子了。
要不然现在亲自下场干涉俄国内政,沙皇政府也只能被动接受现实,根本就不要想有人出来主持公道。
略加思索之后,弗朗茨缓缓说道:“腓特烈,今后俄罗斯帝国的事物,就由你负责主持,内阁负责配合。
不光是这些,接下来的善后工作,你也一并给接手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准备在年底退位。”
“退位”,这无疑是一声惊雷。传了出去,在世界政坛都会引发大地震。
作为当事人的腓特烈,直接就懵了。尽管做了五十年的皇太子,可弗朗茨的身体一直很好,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现在就要继位。
在这个问题上,古今中外都一样,很少听说有皇帝自己要退休的。但凡是提前退位的,几乎都被迫的。
弗朗茨现在的情况明显不一样,刚刚带着神罗击败了大英帝国,夺取了世界霸主之位,正处于人生巅峰,根本就没人能够逼迫他。
看着陷入懵逼状态的众人,弗朗茨继续补充道:“不要大惊小怪,我只是感觉累了。想要趁着身子骨儿还能动,出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众人更加懵逼。大家实在是难以将“出去看世界”和“退位”联系到一起。
第一百七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自然没有收回的道理。尤其是皇位更替这种大事,更是开不得玩笑。
既然做出了决定,甭管其他人怎么劝说,弗朗茨都不准备改变主意。
任何职业干得时间长了都会腻,皇帝也不例外。权力固然诱人,可是连续手握大权五十多年,弗朗茨早就没有了最初的激情。
看看最近十几年的表现就知道,将大量的政务推给了腓特烈,美其名曰锻炼“皇储的政治能力”,实际上就是为了偷懒。
再怎么偷懒,皇帝还是皇帝,需要为这个国家负责。弗朗茨可以不处理具体事物,但是关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外交还是要他亲自制定。
事实上,弗朗茨早就不想干了。都七八十岁的人了还在岗位上奋斗,简直就是劳模典范。
主要是之前群雄逐鹿,国际局势不明朗,弗朗茨不确定腓特烈能不能兜得住。
现在尘埃落定,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神圣罗马帝国大势已成,对君主的个人能力要求已然大幅度降低。
作为一个巨无霸,神圣罗马帝国的容错率还是非常高的。只要不瞎折腾,按部就班的走下去,霸业至少能够延续上百年。
弗朗茨的年龄大,腓特烈的年龄也不小,都五十岁的人了,早就过了爱折腾的年纪。
何况,还被弗朗茨磨练了二十多年,政治上刀光剑影、尔虞我诈,全部都见识过,棱角都磨平了。作为一名守成之主,正好合适。
退位,也不是说退就能够退下去的,权力移交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在此之前,弗朗茨还必须要将一些麻烦事处理掉,省得腓特烈刚继位就被搞得灰头土脸。
比如说:分封邦国。
别看神罗现在占的地盘多,中央政府已经统治不过来了,可是反对拆分的仍然大有人在。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看到殖民体系会崩溃,在大多数人眼中,殖民统治仍然是最省事的办法。
反正之前都是这么过来的,继续延续下去也没有什么不好。
包括之前的非洲本土化进程,如果不是弗朗茨强力推行,根本就通过不了。
大家反对本土化,主要是统治成本会大幅度上升,并且无法继续肆无忌惮的掠夺财富。
不过本土化能够增加中央政府的权力,同时增加封封贵族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反对的主要是资本家,推行下去难度并不算大。
分封邦国就不一样了。
从本质上来说,海外邦国的建立,获利最大的还是皇室和海外封地贵族,其次是当地移民。
对中央政府来说,这就不友好了。看似邦国没有脱离帝国,肉还是在锅里。
可是邦国拥有大量的自主权,直接分割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影响到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涉及到了自身利益,争是必然的。面对强势弗朗茨,这些家伙就算是想要闹腾,也会三思而后行,换了腓特烈就不一定了。
人性这玩意儿是经不起考验的,弗朗茨可不认为下面的每一个官僚,都是忠臣孝子。
很多时候的反对,不需要具体做什么,只要让你干的事情干不成就行了。论起拖后腿的本事,所有的官僚都一样全是专业级别的。
在弗朗茨看来,臣权和君权既是相辅相成,同时又是相互对立。
没有哪个君主喜欢强势的大臣,同样也没有哪个大臣喜欢强势的君主。
无良一点儿的想法:皇帝都那么能干,还要大臣干什么?
在弗朗茨时代,皇帝太过强势,纵使大家心里有想法也只能在心里憋着。
换了腓特烈上位,就很难说了。一个处理不好,就会伤及君主威望。
尼古拉二世就是现成的反面教材,维也纳政府的官僚或许没有那么大胆,可是趁机搞一个下马威还是很有可能的。
要是新君继位,第一件大事就搞砸了,往后就甭指望在大臣们面前拥有多高的威望了。
从这方面来看,古人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还是很有道理的。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有了三年的缓冲期,政治局势稳定了,君主威望上来了,再想要做事就要容易得多。
将日常政务扔给了腓特烈,弗朗茨就拿着神罗地图画起了圈圈。分封从来都不是轻松事,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千头万绪。
不光要考虑政治、经济、战略,还要考虑当地的人文、社会背景,以及受封者的个人能力、意愿。
都是自家人,弗朗茨也不想因为这个问题闹得不愉快。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的,封国注定有肥瘦之分。
……
伴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里斯本再次恢复了往日里的繁荣,只有遗留下来的破损建筑物,告诉世人这里刚刚经历过一次内战。
毫无疑问,葡萄牙共和派是被革命党坑惨了。因为“被造反”的缘故,直接被平叛的盟军给一并收拾了。
现实就是这么喜剧,长期以来卡洛斯一世都受制于国内的利益集团,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掌控国家权力。
没有想到,经历一波流亡、复辟之后,利益集团遭受重创,卡洛斯一世反倒是真正掌握了国家权力。
“改革”,再次摆上了日程。只不过这次效仿的对象,不再是英法,而是再次登顶的神圣罗马帝国。
在正式改革之前,葡萄牙政府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伴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非洲已经完全变成了神罗的非洲。葡属非洲殖民地,一下子变得尴尬了起来。
和霸主做邻居,绝对不是什么轻松事。整个非洲大陆都被神罗占据了,谁敢保证维也纳政府对葡属非洲没有想法?
就算是现在没有想法,也不等于未来没有想法。一旦维也纳政府对葡属非洲产生兴趣,对葡萄牙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作为一个小国,能够在欧洲世界立足,葡萄牙靠得就是识时务。
与其等到后面被抢,还不如主动拿出来换好处。反正葡属非洲也不是什么好地,年年都在亏损。
卡洛斯一世问道:“谈得怎么样,奥地利人愿意出什么价?”
改革是需要钱的,葡萄牙虽然是老牌殖民帝国,但是长期已经殖民地都在利益集团手中,政府不仅没能从中赚到钱,反而年年都要往里面贴钱。
如果是之前,卡洛斯还会担心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现在不需要愁了,那帮人已经在之前的复辟战争中见了上帝。
盟军做得那么干脆,自然也少不了利益交换。听听革命党的宣传就知道了:暴君卡洛斯出卖国家利益,勾结外国势力镇压共和政府……
“暴君”,实在是冤枉人了。就卡洛斯一世的表现,完全和“残暴”沾不上关系,无非是自身能力不济。
出卖国家利益更是扯淡,哪有国王想卖国的,还不是因为实力不济,不得不对外妥协。
就比如说现在,卡洛斯一世的积极表现,很难不让人怀疑他同维也纳政府在暗地里做了交易。
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除了漏网的革命党、共和派,其他人都选择了看破不说破。
这是小国的无奈,面对世界霸主葡萄牙实在是太弱小了。甭管存在什么交易,只要达成了协议,就必须要履行。
“维也纳政府给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他们一次性出资5000万神盾,买断我们在非洲的殖民地;另一种是进行殖民地置换。
在这个问题上,维也纳政府还是很有诚意,他们拿出了三块殖民地,任由我们选择。
分别是:中南半岛的安南、原波斯帝国东部地区、以及南美原哥伦比亚南部疆域。
根据维也纳政府提供的资料,这三块殖民地都有各自的优势。安南地区的人口最多,经济条件最好。
波斯东部地区和我们印度的殖民地相连,而哥伦比亚南部疆域的优势,则是疆域面积最大。”
看得出来,弗兰克对这次的交易非常满意。无论最终国王选哪一种交易方案,外交部的这份答卷都足以向国人交代。
上一篇: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下一篇:红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