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81章

作者:新海月1

  自认为说服了好友的汉克斯,高兴的说道:“好,喝酒!”

  喝了口酒后,他又补充道:“如果你想要复刊的话,也不是不行。只要去新闻局备案,换成了奥地利语就可以了。”

  菲克文娜点了点头,报社虽然半死不活,那也是他身份地位的体现,能够保住自然是最好了,理想总是要和现实妥协的。

第五十七章 产业调控

  人心的变化是最难以琢磨的,发生佩斯城的小插曲,弗朗茨自然是不知道的。作为一名皇帝,只要天下太平就行了,个别人的想法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到了现在,奥地利政府官僚们已经习惯了三大考核指标:教化、稳定、经济。

  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社会稳定了,政府足够强势,地方实力派都安分守己,些许破坏社会稳定的不良分子处理掉就行了。

  其次,就是“教化”。规章制度在那里,配合教育部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推进就可以了。

  当然,想要在这上面做出成绩来,就必须要因地制宜,狠下一番功夫才行。

  最麻烦还是发展经济,繁华的大城市还好,现在国内的经济发展迅速,大城市更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只要制定适合的地方政策就行。

  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就要慢的多了。甚至有些地方,干脆就原地踏步。官僚们就算是想要努力,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了困扰奥地利政府的一个难题,还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弗朗茨对此也无能为力,不要说是现在,就算是一百年后、两百年后,这些问题依然是困扰着世界各国的难题。

  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交通、资源、气候、地理环境、人口……

  相比之下,最容易解决的反而是交通问题,大不了就是修路,只要舍得投入,早晚可以解决。

  人口问题也有办法解决,气候、资源、地理环境就不是人力可以解决的了,至少在19世纪还无法解决。

  看着手中的经济发展报告,弗朗茨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明知道政府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大城市中,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没有办法,这样做获得的回报率最高。要是投入穷乡僻壤中,连一个泡泡都不冒不出来,实在是令人绝望。

  “首相,这个水利工程投入,怎么全部都在平原地区啊?”弗朗茨关心的问道

  工业发展都在大城市,这没有问题,农业发展总不能也只考虑平原地区,很多山区同样也具备发展潜力。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政府再投资的时候,也必须要兼顾一下各个地区。

  费利克斯解释道:“陛下,主要是人口分布问题,目前奥地利的人口主要在平原地区汇聚,其它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我们先集中力量发展人口众多的平原地区,其它地区人口少、竞争压力小,对水利工程的需求量相对较小。”

  弗朗茨点了点头,从农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平原地区更加适合种植粮食,对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更大。

  山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种植经济作物更加合适。

  不要以为种植经济作物就更加赚钱,现在才是19世纪,民众们的生活水平有限。除了少部分需求量大的工业原材料外,绝大部分经济作物都不适合大力发展。

  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这个年代的市场需求真的很小,普通民众根本就消费不起,具有购买力的人太少。

  反季节农业,根本就没有推广的必要。光农场主们自发的生产,就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了,想要大发展,等大家有钱后再考虑吧!

  弗朗茨想了想说:“做一份全国性的农业生产报告,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点经济农业,有成果的再逐步推广,比如意大利地区就可以种植生丝。

  最近几年国内的粮食生产增长速度很快,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万一发生了意外变故,谷贱伤农就不好了。”

  粮食生产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不是建立了神圣罗马经济同盟,奥地利的农业现在就出现产能过剩了。

  在这种背景下,在某些地区推广一些适合的经济作物,就很有必要了。

  这个年代粮食需求市场的增长,可赶不上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盲目的增长粮食产量,并不适合奥地利。

  “是,陛下。”费利克斯回答道

  继续看着手中的报告,弗朗茨猛然间想起了后世的工业污染,他可不想让维也纳变成现在的伦敦。

  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但是污染什么地方,这个却可以人为控制。

  为了自己下半生的美好生活考虑,弗朗茨认为有必要限制维也纳的工业发展,那怕是牺牲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在所不惜。

  弗朗茨想了想说:“维也纳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要不了几年,城市人口就要突破百万。人口数量增加了,城市配套设施却没有跟上去,出现问题是早晚的事情。

  考虑到实际情况,政府要想办法分流一部分企业进入别的城市,污染性较大的企业,就不要放在维也纳了。”

  分流一部分维也纳的资源,投入到别的地区,又可以缔造一个新的工业城市出来,在弗朗茨看来是非常值得的。

  维也纳是一个内陆城市,把大量的资源集中到这里,实际上也是再浪费资源。

  城市发展并不是越大越好,更多还要考虑承载能力。在弗朗茨的规划中,未来的维也纳有两三百万人,就是极限了。

  人口过千万的巨无霸,奥地利不需要,也不具备承载这种特大城市的能力。

  费利克斯首相想了想说:“陛下,资本流入都是市场调节,我们这么人为干扰不好吧?”

  这个年代,欧洲各国的经济都是市场自然调节,奥地利算是一个例外,政府亲自干预了经济发展。

  不过这种干预,并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而是制定一些经济发展政策引导市场,或者通过国有企业实现的。

  现在弗朗茨提出的,就是让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干预市场,这在全世界都很少发生。

  弗朗茨摇了摇头说:“对外解释一下好了,就说维也纳的承载能力到达了极限,人口增长速度太快,我们的资源供给无法保证。

  让媒体宣传一下,因为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不良后果,比如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下降、物资供应不足等等。

  政府再出面给资本家们做工作,已经建立起来的工厂不管,还没有建设起来的,就让他们搬家去其它城市。

  未来五年之内,维也纳不再批准任何一家工厂建立。已经建立起来的工厂,也必须进行严格审核,不得从事重污染行业。

  关于企业污染问题,政府可以根据对环境的危害性,设定一个等级,在工厂建设中,进行优化配置。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重污染行业,还会继续增加下去,如果不进行综合考虑,一家工厂就可能毁掉一座城市。”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弗朗茨不希望再增加一个工业中心。

  奥地利比维也纳适合发展工业的城市多的是,完全没有必要让工厂扎堆入住。

  想在维也纳投资可以,建立工厂就算了,从现在开始弗朗茨不欢迎了。

  现在谢绝入内,总比未来工厂建立起来了,再把人往外面赶,要好的多。

  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个年代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是造成的危害,还不严重。

  “陛下,没有这么严重吧,一家工厂就能毁灭一座城市?”费利克斯首相难以置信道

  “这很困难么?比如说我们的钢铁厂,如果产能足够大,光排放的工业废水,就可以污染一条河流。

  一座城市的水源被污染了,这座城市还能够存在下去么?”弗朗茨反问道

  这不是危言耸听,后世因为水源被污染,最后毁灭的城市也不是一座两座了。

  并不是说工业废水排入河流中,就只会污染河水,实际上地下水同样不能够幸免。

  别的地方污染了也就污染了,可是维也纳不行。弗朗茨没有准备迁都,防微杜渐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现在维也纳的污染还不严重,如果过上个几十年,那就不一定了。随着化工业的发展,一座座化工厂掘地而起,那后果就严重了。

  伦敦就是一个反面例子,巅峰时期每年都有上万人死于雾霾。那种环境弗朗茨是生活不下去,换了他估计早就搬家了。

  “是,陛下。”费利克斯回答道

  理解不了,就慢慢回去理解好了。反正“环境污染”后果很严重的概念,已经被他记在了心里。

第五十八章 倒计时

  君士坦丁堡

  自从谈判开始,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心情就没有好过,刚刚被俄国人威胁了一番,现在奥地利代表又上场了。

  梅斯特塞是纯粹的外交官,没有缅什可夫那么咄咄逼人,奥地利的胃口也没有俄国人那么大,还可以谈下去。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坚定的说道:“梅斯特塞先生,贵国的要求太过分了,摩尔达维亚公国和瓦拉几亚公国都是奥斯曼帝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对不能够割让!”

  (备注:瓦拉几亚公国在今罗马尼亚南部地区;摩尔达维亚公国今罗马尼亚北部、摩尔多瓦、以及乌克兰的部分地区)

  不过说这话的时候,底气有些不足,谁让他们现在同时被俄国人和奥地利盯上呢?

  单独对上一个,有英法的支持,他们还可以强硬一回。以一敌二的话,不要说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怂了,就算是英法两国亲自上阵都没有底气。

  分化俄罗斯、奥地利两国,就成为了他们的当务之急。不然战争一爆发,奥斯曼帝国就差不多要完蛋了。

  梅斯特塞淡定的解释道:“陛下,这两个小公国可不是贵国的故有领土,不过是两个附属国而已,为何不可转让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贵国根本就没有能力保住这两个公国,如果出售给奥地利帝国,你们还可以减少和俄国接壤的防线。”

  好面子不光是大清的专利,奥斯曼帝国也不遑多让。“转让”、“出售”,这是梅斯特塞在尽可能照顾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面子。

  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出售土地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这要比单纯的割让,更加能够让人接受。

  如果奥地利是真的想要购买这两个公国,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也不介意卖掉,反正战争爆发这里也守不住。

  虽然这两个公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可是因为紧邻俄罗斯和奥地利,奥斯曼人根本就没怎么开发,卖了也不心疼。

  “贵国肯出多少钱?”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期待的问道

  不管怎么说,有的商量比没有商量好,那怕只是为了妥协时间,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也要和奥地利扯皮下去。

  梅斯特塞铿锵有力的说道:“陛下,奥地利政府愿意出资一亿盾!”

  这个价格非常的有诚意了,反正在这个时代,没有开发出来的土地都不值钱。

  不待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回答,梅斯特塞又补充了一句:“不过现在奥地利政府财政困难,无力一次性支付这么一笔巨款,我们准备一百年内付清。”

  一百年内付清,这不是在扯淡么?通货膨胀就不说了,以双方的实力,奥斯曼帝国有能力收到钱么?

  只要稍稍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梅斯特塞嘴上在说购买,实际上根本就不准备给钱。

  百年付清,完全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只要时间没有到,就不能说是奥地利违约。

  这么长的时间,中途两国一旦发生点儿矛盾冲突,或者是打上一仗,一分钱都不用给了。

  就算是百年后收到了钱,也没有什么卵用。现在的一个亿能买下这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百年过后能不能买下二十平方公里土地,都是一个问号。

  欺负人不待这样的,如果被恐吓一番,就这么让步了,那不是在告诉全世界:奥斯曼帝国已经没落了,想要瓜分遗产——速来。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质问道:“梅斯特塞先生,你没有开玩笑?全世界都没有这么滑稽的生意!”

  梅斯特塞笑而不语,奥地利政府根本就没有准备出钱买,他提出来也不过是给苏丹政府一块遮羞布。

  通过谈判手段拿到多瑙河流域两国公国,梅斯特塞还没有那么天真。要是这么容易的话,还要动员军队干嘛?

  国内的底线很明确,随便谈就可以了。就算是能够谈妥,也不能现在就达成协议,不然接下来的戏怎么演?

  如果和奥斯曼帝国和解了,奥地利要不要停下备战的步伐?停下来的话,前面的准备就全功尽弃;不停下来的话更惨,战略目的暴露了。

  到时候南德意志邦国都有了准备,加上列强们的干预,西进战略的几乎作废。

  为了让谈判陷入僵局,继多瑙河流域两国之后,梅斯特塞又对奥斯曼帝国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领土要求,一口气圈走了大半个巴尔干半岛。

  那怕是英法极力调解双方的矛盾,同样是无功而返。当然做戏做全套,梅斯特塞也开始缓慢让步。

  ……

  在君士坦丁堡谈判开起的时候,巴黎也热闹了起来。议会派和总统派的斗争已经白热化,再也没有办法缓和了。

  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终于做好了准备。

  在英国人的支持下,1851年6月1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巴黎发动了军事政变,强行解散了议会。

  不甘心失败的议会派,同样组织军队进行了反扑,因为遭到叛徒出卖而失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掌握了大权。

  政变的消息传到维也纳过后,弗朗茨没有丝毫吃惊,尽管政变的时间提前了半年。

  蝴蝶效应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法国都被波及了,未来世界的走向,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先知先觉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弗朗茨已经有所准备了,他的到来可是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影响世界局势是必然的。

  这次巴黎政变过后,要不了多久,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就要复辟了,英法这对组合也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弗朗茨没有出手阻止,相比之下,拿破仑三世这位好大喜功的君主还不算太难对付。

  法兰西的底子厚,出现一名爱折腾的君主不可怕,要是出现一名爱种田的君主,对奥地利来说才是真正的灾难。

  高利贷帝国还是让他们继续放高利贷好了,发展工业的事情,奥地利代劳就行了。

  巴黎政变过后,英国人的压力瞬间小了一大截,有了法兰西这个打手,他们在欧洲外交上的发言权更重了。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是最深有感触的,来自法国的支持力度增强了,即将复辟的拿破仑三世给他派出了军事教官,帮助训练奥斯曼帝国军队。

  不过这种支持,并不足以改变现在的不利局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代表亚历山大·缅什可夫公爵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