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第48章

作者:炎垅

当两军骑阵相距不到五十仗时,张济的瞳孔因惊惧而聚敛起来。他从未见过这样的骑兵。

整个战骑连人带马,除了马腿的下方小半截,全部被鳞状铁铠裹的严严实实。成列的战骑将阳光反射为明晃晃的一片,晃的张济都睁不开眼。

那战马仅肩高就近六尺,比普通人还高一头。战马上的骑士最奇特之处不是全身着甲,而是他们除手持一仗三尺的马槊,马鞍旁还挂着一种钉满铁钉,约五尺长的大棒。他们居然不用斩马刀,反而用这种钝器!

这就是冯宇新解锁出来的俱甲重装骑兵。他们所乘骑的马是高级马场中培育出的重型大马,体格类似原世界中的夏尔马。

此马虽然速度和耐力上比鲜卑的矮种战马要差不少,与西凉马接近。但在负重上,它远超鲜卑马和西凉马。因为自身重量,冲击力自然也是后者几倍。

张济此时想撤,但哪里还撤的了。敌骑此时已近在三十仗之内。密集的箭矢已从空中纷纷扬扬的落下,重装骑兵背后的轻骑飞羽,开始向阵前进行覆盖式抛射。

张济的西凉铁骑,骑手甲胄若和普通军队比起来,堪称精良。但当下,也就勉强能挡住高速射来的箭矢。他们的战马可就不行了。时不时能见到因被射伤而惊跳的战马将骑手颠下马来。

咻…噗的一声,张济左前方的一名亲卫,坐骑瞬间扑倒在地。一支箭矢直接洞穿那战马的迎面骨。这名亲卫也向前飞出两仗,而后被万马踩踏的稀碎。

“挺槊,准备接敌!”张济鼓足勇气高喝起来,实际上他内心已是绝望无比。现在他庆幸的是,这一战没有将侄儿张绣拉来。

两军骑阵终于近距交锋了,重装骑兵的马槊轻易捅入对方人或马的身体后,便脱手扬长而去。

而西凉铁骑的马槊捅到重装骑兵的身上,往往是枪尖带着一溜火星,在铁铠上划过一道深深的划痕。

运气好的或扎的准的,能将枪头以接近垂直角度,凭借对冲的巨大动能捅入对方重铠,但自己也会被巨大反作用力掼下马来。

冯宇军前方重骑与对方错马而过后,那些轻骑飞羽已调转马头向后方跑去,边跑还边放箭后射。

当冯宇军的重装骑兵调转马头,摘下他们的狼牙棒时,发现张济残存的千余西凉铁骑已经溃散。

华雄冷哼了一声:“奶奶的,这么快就跑了!”他随即吩咐令兵以号角传令,让轻骑飞羽和骑兵斥候继续追击溃敌。

远方,大股的长安屯垦兵,华雄军团步兵营,以行军队阵列向黄白城下徐徐开来。他们中还夹杂着大量的辎重车队。

那些辎重车上装载着配重式投石机的构件。不过现在似乎用不着了,因为黄白城中的杨秋已经举了白旗。打扫战场时,张济的尸体也被找到,一支箭矢不偏不倚射入他的鼻梁之中。

半个月前,盘踞在京兆尹北部的杨秋在华雄打击下,连战连败,被迫带着残兵败将退入到黄白城。并请求来张济的援兵。

没想到今日张济就这么轻易败了,若不是杨秋亲眼所见,他都有点不敢相信。张济的军力可是在关中各路势力中数一数二的。

整个战斗过程,远处观战的杨秋也看得清楚。冯宇军重装铁骑那恐怖的战力,让他的心情反而轻松起来。因为他无需在降与战间继续犹豫不决。

华雄登上了这座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的小城。他的南面就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北面便是连接漠北,千沟万壑的黄土垅原。

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他就扫荡了京兆尹境内的梁兴与杨秋两部,但距离主公交给他的任务目标--控制黄河以西的关中平原全境,还很远。

……

春光明媚的庭院中,冯宇正与自己妻妾,还有他的一儿一女在凉亭中休憩赏花。凉亭中还有另外三个妇人,她们分别是孙策的母亲吴氏和诸葛玄的两个堂嫂。

近十个孩童在院中互相追逐嬉闹着。让冯宇以为自己身在某个原世界的小学操场上。

这些孩童自然都是三位妇人的子女,包括诸葛亮和孙权。冯宇会时不时的邀请这两家人来自己府中游玩。

此时,蔡邕在仆人引领下,径直向凉亭行来。吴氏与诸葛亮的两位庶母,知趣的向冯宇告辞,然后几声招呼,将孩童们召唤近前后告退而去。整个庭院一下清净下来。

蔡琰笑着问道:“父亲大人,今日来筑阳,是来看女儿啊,还是和女婿谈国事啊?”

不想,蔡邕表情严肃的说道:“此次正是为国事而来。”

蔡琰见如此状况,知道蔡邕定是有要事与冯宇相商。便对冯宇道:“父亲与夫君有要事相商,妾身和妹妹就先行告退了。”说罢,她和魏丽儿两人,抱着各自孩儿有说有笑的走了。

此时,冯宇方才问道:“岳仗有何事与小婿相告?”

蔡邕伸出两根指头,说道:“两件事,一大一小。汝要先听大的还是小的?”

冯宇笑着答道:“那就先小的吧,免得吾先听了大的,因惊诧过度忽略掉小的事。”

“小事就是朝廷并没有同意刘表的推荐,因为朱隽和杨彪不同意,汝应该知道他们在朝中份量吧。相反他们认为朱隽之子朱皓更适合。”

“这我已有所预料,等下再谈此事。那大的呢?”

“大的是袁绍,袁术都现反意!”

“啊?!”冯宇吃了一惊,这果然是影响天下大局的大事。

第142章 诸侯乱则汉室亡

这年头,号令一方的使君令守们,与占山为王的盗贼匪徒一样,都是雄据一方,自成一体的割据势力。

若严格按十年前的大汉律法标准,冯宇系统面板显示的天下四十三家势力,包括冯宇自己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够格称的上朝廷反贼。所以,朝廷不可能再按之前的律法来“要求”诸侯。

那么蔡邕口中的“二袁已现反意”,就只能是指袁绍,袁术要公开僭越改元称帝,反叛汉室了。

若说只有袁术一人如此,冯宇根本就不会意外,因为原世界历史上袁术本就如此做过。但现在蔡邕说的是二袁都是如此,那这就和原世界的历史相差太大了。

不过冯宇也就是惊诧了一下,很快就会意过来。

自他诛杀李傕郭汜二贼后,历史走向就与原世界的走向偏差越来越大。甚至连朝廷年号出现顺序和时间都不一样了。按原历史,初平之后应该是兴平,而现在直接跳到建安年。那么袁绍试图僭号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下,冯宇想知道事情更多细节,于是问道:“朝廷从何处看出袁绍,袁术二人已有反意的?”

此时,蔡邕已在凉亭中坐定,一边品着茶汤,一边将事情从头到尾,原原本本的讲述了遍。

原来,就在冯宇从徐州返回不久。宛都的朝廷诸公就商定了一件事---派出朝廷使节,前往各个诸侯处授予符节印绶,承认他们的那些名号,官职。同时,向诸侯颁布休兵止战的诏令,内容是朝廷承认的诸侯之间不得私自刀兵相见。

这些名号,官职大部分都是被他人表奏举荐,却从未得到朝廷回复的。少部分是自封而来。也有极少部分是董卓把持朝廷时封任,却并没有经过正规拜授仪式的名号官职。

当然,不是每个势力都能得到朝廷承认。比如董卓李傕郭汜的西凉残部,就不在此列。还有实力过小的势力也被过滤忽略掉。

冯宇听到这,点点头。这个事蔡邕之前来筑城时也跟他说过。他也认为此举是朝廷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有利于他那个天下大局的规划。

现在只有五千兵力的朝廷,就算有冯宇鼎力相助。清除所有割据势力,将天下恢复到之前皇权集中的时代。在地广人稀的状态没改变之前,也不大可能做到。

更何况冯宇也有没匡扶汉室,让刘汉王朝恢复到之前皇权集中时代的这个想法。

朝廷即使不承认这些诸侯,他们也是现实存在的。如此反而削弱了朝廷已经缪缪无几的威望。

相反若是汉室效仿周天子,朝廷承认一些主要诸侯的名号和现状。将他们的割据现状演化为一种合法分封,以此换取他们对汉室天下共主地位的认同。无疑是汉室当下最佳的选择。

这样一来,汉室虽没有实力,也没有条件清除各个诸侯。但却能以天下共主的地位,引导整合他们达成一种均势平衡,维持现状。不至于让某个势力实力过大而取代汉室。客观上,也能让天下百姓休生养息,恢复人口。

蔡邕见冯宇只点头,并没发表自己意见,便继续讲了下去:

“不料,朝廷派往寿春袁术处的使节被袁术扣押,下入大牢。派往邺城袁绍处的使节没被扣押,但被重打五十军棍,驱赶了回来。”

“那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袁术那边不知道,但袁绍这边。据回来的使节所说,他刚到达邺城的前几日,袁绍还以礼相待。但后来突然召见他,声称如今宛都的朝廷是被几个公卿把持着,是傀儡朝廷,汉室实际已亡。他袁绍不承认宛都朝廷。”

蔡邕说到这,抬眼望向冯宇说道:“这都是袁绍的公开的借口,实际的原由肯定不是如此。贤婿能否猜到这二袁的真实想法?”

冯宇沉吟思绪片刻,答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些促使二袁野心膨胀,心怀异志。他们也非蠢蛋,尤其是袁绍,在时机成熟之前不会将此野心公开显露出来。”

冯宇喝口茶汤,继续说道:“但自朝廷迁都宛城后,汉室虽然不可能夺诸侯之权,集于掌中。但天下共主的地位日益增强,如此一来将大大妨碍二袁的野心实现。

尤其是此次朝廷公开派出使节,前往各诸侯处进行拜授仪式,颁布休兵止战诏令,取得天下诸侯共识的行为,更让二袁为自己野心无法实现而惶惶不安。”

蔡邕怒道:“所以,他们要在天下诸侯面前做个姿态,打击汉室的威望,瓦解诸侯与诸侯,汉室与诸侯间的共识。为将来他们实现取代汉室的野心铺路!”

“不错。若是汉室亡,则诸侯亡。诸侯乱,则汉室亡的天下共识达成,二袁的野心就不可能实现的了…”冯宇说到这,便将话语停住。

实际上,他藏在心中的后半段话是:

即使汉室亡了,也不是所有诸侯会亡,会剩下几家均分天下。二袁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像嬴政和刘邦一样一统天下。因为人口太稀薄。

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很好理解,一万人集中在一座城池之中,很好统治。将他们散布在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呢?散布在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呢?人都不一定能找到,如何集中统治他们的权力?

先周采用分封制而不是郡县制不一定是周天子没那个头脑,而是人口和交通所限,他有那个想法也不可能做到。

原世界历史上,看上去三国鼎立是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结果。但冯宇却认为以当时的人口密度和交通条件,最多能维持三分天下的集权统治。当下这个世界人口更稀薄,汉室若亡,怕是不止三国鼎立。

“那…贤婿啊,你看当下朝廷该如何应对?”蔡邕的问话将冯宇从思绪中惊醒回来。

“朝廷当然是应该诏告天下,号召诸侯讨贼。”

蔡邕听到这,脸色变的煞白,结结巴巴说道:“这…这二袁的势力有多大,汝…汝应该是知道的,还有那兖州曹操也和袁绍是盟友。汝要公开…要朝廷公开发诏讨伐他们?”

两袁加一曹,即使有冯宇做后盾,南阳宛城的朝廷也难以抵挡。又有哪路诸侯敢去惹他们?

第143章 层叠交错

冯宇看到蔡邕如此紧张,笑道:“岳丈放心,曹操断不可能与二袁为伍,即使他认为二袁赢面大,也不会如此做。因为他和他那帮幕僚都是聪明人。相反,他一定会响应朝廷诏令,奉旨讨贼。”

顿了一下,冯宇又提醒说:“当然朝廷还是应该派个使节去联络下曹操。现在岳仗应该想想怎么说服朝堂上诸公。要让他们知道,若朝廷不出面联合诸侯讨伐僭越的二袁,天下诸侯必乱,诸侯乱,则汉室必亡的道理!”

蔡邕头一歪道:“这倒是个艰巨的任务,不过老夫我自信还是能说服那帮老家伙的。”

紧接着,他又想起来什么,说道:“贤婿,你还忘了与老夫讨论豫章郡这桩事,若刘表因为此事,在这节骨眼上不站朝廷这边,该如何是好?老夫是不是也该劝劝太尉杨彪和朱隽,让他们收回朱皓的豫章郡太守任命,不过这个就很难成功了。”

冯宇认真了想了想,说道:“可以试试,不过劝不了也无所谓。刘表之前已经和朝廷达成了默契,如今他自食其言,将手伸到邻州,本就理亏。放心,刘表此人最多置身事外,他绝不会因此事站到二袁一边。”

翁婿二人又谈论了一番,蔡邕方才起身告辞。冯宇将其送走后,吩咐左右:“去将荀国相和贾令君唤来。”

不多时,冯宇与荀攸,贾诩在府邸中的书房相会。言论一番后,三人对着桌案上的地图,细细研讨起来。

贾诩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口中长篇大论已出:

“主公,光把曹操拉来还是不行。你看,这袁绍已占据四州大部,雄据黄河之北。周边的势力都无法与之匹敌,唯一能打的公孙瓒已经退守到易京,败亡已是旦夕之间的事。

袁术占据整个淮南汝南。他的南边都是些江东豪族构成的小势力。扬州刺史现在也空着,他们的力量也整合不起来。那么二袁就可以专心致志南北夹击曹操。当然东边的陶谦还能支援曹操,但这二人不是才刀兵相见吗,还有杀父之仇。怎么如此就轻易化解干戈,并肩作战…”

冯宇打断他的话道:“不错,光将曹操拉来不行,我们还要分解袁术的势力。让分解出来的势力整合江东。”

荀攸有点疑惑“分解袁术的势力?什么势力?”继而,他立刻恍然大悟道:“主公可说的是孙策?”

“不错,正是孙策。据九江方面的消息。孙策如今已被袁术派到江东,为其攻城掠地。孙策是有自立之心的,只是他还未找到机会。一但袁术公开僭号称帝,他必然乘机自立。”

冯宇说完,盯着案几上那张地图。未来天下形势已在他脑中形象的表现出来。

从北到南,袁绍,曹操和陶谦,袁术,孙策。如同鸡尾酒般,敌我层叠交错。

……

建安元年四月,初夏时节。许昌城府邸一间大堂之中,十几个人正会聚一堂,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居于这些人上首席位的正是曹操,他将自己的所有核心幕僚,武将召集而来。

曹操向堂下扫了一眼,见人已都到齐,方开口施施然说道:“诸位,近日邺城方面和宛城方面都向我们这派来了信使和使节。具体情况会前都已通报给大家了,想必汝等已然看过,了解清楚了吧。对此,汝等有何看法?”

他话音未落,就有一个脆亮的声音响起:“主公,袁绍,袁术二人殴辱拘押朝廷御使,公然口出僭越之语。如今又来信要与主公所谓共分天下,这就是明目张胆谋反,公开做汉贼了。我等岂能与他们为伍。”

曹操放眼望去,原来是荀彧。曹操没有回话,只是笑了笑。已有人接过荀彧的话道:

“荀令君此言差矣。如今汉室已是名存实亡。既无汉室,又何来汉贼之语?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袁绍如今已占据四州大部,袁术亦盘踞淮南汝南,占据数郡之地。二人合起来拥兵二十万,悍将上百,我们若以区区数万兵力与之相抗,岂不是以卵击石?”说话的人是幕府功曹毛阶。

曹操还是笑问道:“孝先此意是要某与二袁一起反汉?”此言一出,堂中数人已现忿忿之色。

毛阶连忙回道:“主公,阶并非此意。吾的意思是我等置身事外即可。毋须为这个有名无实的汉廷操心劳力。”

此时一个年轻人悠然说道:“若我等真能置身事外当然好,可惜不能!”

曹操循声望去,眼睛一亮:“奉孝,汝此话何意?”

那人正是曹操的军中祭酒郭嘉,郭嘉说道:

“若那袁绍袁术真的僭号称帝,他们会如何做呢?只能做两件事,一是扫平他们周围还未归附他们的势力,其二是攻破宛都,灭汉室。这两件事谁在先,谁在后,我等都不能置身于事外。因为我们就夹在二袁之间,挡在南阳之侧。”

曹操呵呵一笑道:“若是二袁先去围攻南阳宛城,冯宇必定去相救,两者就会交兵。让冯宇与二袁先行拼杀一番。我等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郭嘉还没来及回话,荀彧暗自冷笑一声就抢着说道:

“主公,这汉室若是被攻灭了,冯宇就近往山中一缩,袁军也拿他无可奈何。属下早年曾经观看过筑阳的防御,袁军绝对不愿意先行去啃那种硬骨头,必然会先行回师扫平中原。

予时,主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孤军奋战到底,因为没有人再能号召诸侯抗袁,也没有人敢来支援主公。二是屈身二袁,做他们的臣子,了此一生,此后主公的生死富贵,妻女婢妾得失皆由二袁中一人来定夺!”

曹操听闻此言,脸色一变,但却不是生气的表情。

郭嘉不失时机的补充道:“主公也切莫幻想,二袁攻灭汉室以及其它诸侯后,互斗时,我们便能从中取利。此前,袁绍能与我们结盟是为了对付公孙瓒,免于背后受敌。当下,公孙瓒被困易京,覆灭在即。以后就没这个条件了。

另外,二袁此时既然能不约而同的做出僭越之举,显然早已化敌为友,事先勾联好了。他们甚至可能已经谈好刮分天下的计划和条件!

当然他们互斗是迟早的事,但在此之前一定会先攻灭我们。”

曹操脸色沉重起来,久久没有说话。

第144章 二袁称帝

冀州邺城,一个新搭建的祭坛耸立在城池的东郊。五月天的早晨,此处的阳光依旧柔和,不像南方那么毒辣。祭坛在大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祭坛周边早已是兵甲林立,刀枪森严。兵甲之外等候着大量官吏士族。再外层,就是稀稀疏疏看热闹的平民百姓。一条黄沙铺就的道路从祭坛延伸到城门之内。道路两旁同样布满了戒严的兵士。

城中隐约传来鼓号礼乐喧鸣之声,一大队车轿乘舆在步骑的前呼后拥下,出了城门向祭坛而来。队伍行过之处,兵士们便喝令两侧百姓跪拜,山呼万岁。

片刻,车舆就到了祭坛跟前。从最奢华的一乘车舆上下来一人,玉冕龙袍,身长高大,白面长髯,浓眉细目。

上一篇:大秦工程兵

下一篇:大唐最强驸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