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主播 第150章

作者:一杯牛奶不加糖

  二校为裨,二裨为军。(每个‘裨将军’管1600名士兵,‘大将军’管3200名士兵)

  当然,这个制度由西汉发展到三国时期,由于诸侯连年混战,各方势力均大肆的扩充兵力,各官衔管辖的士兵,也就出现了超编的情况。

  比如曹操这边的‘大将军’夏侯惇。

  按理说,只应该管辖3200名士兵,可实际上,他手下的士兵超过三万人!

  再比如说,讨伐董卓时,曹操自称“行奋武将军”。

  编制照理只应有两个裨、四个校尉,八个部,但实际上却有几十个部。

  超过编制数量的部,就被称为“别部”。

  曹操势力中,夏侯渊就担任别部司马。

  军衔的全称为“行奋武将军别部司马”。

  讲完了东汉军队的编制制度,我们再来看一下五公子曹雄。

  若是赐给五公子曹雄千余士兵。

  那最起码得授予他一个“裨将军”的头衔。

  照理说,有身为丞相的曹操支持,应该不难。

  只不过。

  曹操起兵之初,便在军队中,制定了严格的军纪、制度。

  所有官衔的授予,必须匹配足够的战功,这个战功,是实实在在上阵拼杀的战功。

  比如,斩下敌人多少首级;

  夺下敌人大旗;

  刺伤敌人统兵武将等…

  也正是因为曹操这些赏罚分别的军纪,才让他麾下的大军能够摧城拔寨,一统北方。

  只不过,即便是曹操也没有想到。

  这鲜明的军纪,却成为了五公子曹雄统兵的掣肘。

  杨修借故军令、军纪,对曹操赐给五公子曹雄千余名虎豹骑,表达了反对意见。

  一时间,得到了不少文臣,武将的支持。

  特别是与三公子曹彰、四公子曹植要好的官员,一个劲儿的用军纪制度去提醒所有臣工,也提醒曹丞相。

  这种时候,即便是身为大将军的夏侯惇,也无话可说。

  毕竟,制度是丞相曹操亲自制定的,哪怕是因为五公子曹雄,一意孤行,那就只会伤了万千将士的心。

  这中间的利害关系,不由得曹操去慎重权衡。

  曹操细细沉思,心中暗想。

  “难不成,真要让本丞相,冷了五子的心?”

  一想到,五公子不辞劳苦,奔赴北三城讨到三百三十万石粮草,曹操心里就觉得十足的愧疚。

  连带着想到,自己这五儿子的性子,若真是他曹操违约,恐怕以后这丞相府,就要永无宁日咯!

  鸵鸟肉?

  呵呵!

  恐怕,本丞相得把所有进贡来的珍奇动物,都转移出丞相府了…

  一想到这里,曹操只觉得一阵头疼。

  整个麒麟阁寂静无声,大家均在等待曹操的回复。

  其中,与曹丕、曹彰、曹植关系亲近的官员,均暗自窃喜。

  欣赏五公子曹雄的官员,则均摇头表示遗憾。

  

第310章 司马懿的出手

  

  “也罢…”

  曹操正想说话,却被一头戴冠帽,鹰视狼顾的男子打断了。

  “曹丞相,杨主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五公子当领一支千人部队!”

  咦?

  竟然在这种状况下,还有人敢帮助五公子曹雄。

  曹操抬头一看。

  说话者乃是司马家二公子,新征辟来的“文学掾”司马懿!

  他这短短的一句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就好像五公子领兵是理所当然,众望所归一般。

  司马懿出头。

  杨修可不干了,反驳道:“文学掾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藐视曹丞相定下的军纪、军令!”

  “何以见得?”司马懿微微一笑,朝着杨修问道。

  见两人争锋相对,曹操反而眯眼一笑,坐回正席。

  杨修一捋长袖。

  “文学掾的意思,难道不是直接任命给五公子一个‘裨将军’的官衔?”

  眉毛微挑,杨修目光直视司马懿,仿佛他的想法,自己早就看透了一般。

  “我有说过么?”

  司马懿反问道。“杨主薄哪只耳朵听在下说过,为五公子任命军衔?”

  “你……”

  杨修登时语塞。

  严格意义上讲,司马懿的确没有说过帮五公子曹雄讨要i官衔,可不要i官衔,如何就能拥有一支部队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见杨修说不出话来。

  曹洪站了出来,怒斥道:

  “你这厮,胡言乱语!明明就是为五公子讨要兵马,却又不授予军衔?难不成也学那黄巾军?系个头巾,就能统帅士卒?”

  曹洪对司马懿本就没有好感。

  此时因为司马懿站在曹雄那边,更是一脸的嫌隙。

  面对曹洪的厉声斥责,司马懿只是微微一笑,反问道。

  “敢问都护将军统帅多少士卒?”

  曹洪“哈哈”一笑。

  “两万三千名!”

  曹洪随后又补充道:“本将军随曹丞相陈留起兵,大大小小历经数战,这才讨到将军的军衔,属下两万三千名士卒,均对曹丞相马首是瞻!你这厮,这又有什么好问的?”

  “不对!”司马懿立时打断了他。

  “曹洪将军手下士卒,应该是两万三千一百一十二人!”

  咦!

  听到司马懿的话,曹操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心中暗道:“难不成,司马仲达要用这多出的一百一十二人做文章?”

  只见曹洪一脸不屑。

  “本将军有亲兵一百一十二人,这又有什么干系?”

  “干系可大了!”司马懿的提问,如连珠炮一般,继续问道:“曹洪将军为何配有亲兵?”

  “全赖曹丞相恩赐。”

  司马懿“哈哈”一笑,“那下官,倒是想问问,曹丞相能配给你亲兵?为何就不能配备给五公子曹雄一支亲兵呢?”

  唔!

  原来埋伏在这儿呢!

  曹洪倒吸一口凉气。

  的确,所谓亲兵,乃是指身份贵重的官员身边的随从护卫。

  虽说将军身边的亲兵更多一些。

  但是严格意义上,在汉朝,亲兵并不是军队中的专属。

  比如,荀彧荀令君,也配有一百三十名亲兵,保护着他的安全。

  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就在于。

  将原本争论焦点的军队制度,引到了,超脱于军队之外的“亲兵”上。

  

第311章 亲兵

  

  这样一来,曹操赐给五公子曹雄一支部队…不…是一支亲兵!

  不会违背任何一条军队的制度。

  自然,官员也拿不出任何理由反驳。

  同样!

  司马懿的这一番话脱口,曹操十分的畅快。

  想不到这个向来高傲的司马仲达,竟然会为五儿说话。

  一想到这里,曹操不由得对司马懿更高看了几眼。

  能选择五儿,就凭这份眼光,也的确足够他另眼相看。

  “诸位,本丞相的五儿子曹雄,不辞辛苦,于北三城讨粮三百三十万石!立下大功。

  解除了咱们南下荆州,最后的顾虑!

  本丞相要赐五儿曹雄,一支亲兵!诸位将军,诸位臣工,可还有什么异议?”

  曹操这一番话,说道最后,声音忽的加大了不少。

  特别是“异议”两个字,更是久久在麒麟阁回荡。

  其含义不言而喻!

  “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五公子填饱了咱们南下三军的肚子,奖励一支亲兵,臣双手赞成!”

  “兄长所言甚是,我夏侯渊也赞成!”

  ……

  夏侯惇、夏侯渊,连带着夏侯家的所有武将,尽皆表示支持。

  这一番表态后,不少原本中立的文臣、武将也纷纷站队,表示支持。

  之前,他们所在意的。

  无外乎就是违背了军队的制度。

  现今已经可以绕开这个,那以“亲兵”的名义,奖励立下大功的曹雄,也并无不可。

  至于亲兵的数量,那更是曹丞相大笔一挥,想是多少,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