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主播 第7章

作者:一杯牛奶不加糖

  丞相!

  

第15章 第二份答卷

  

  其实在直播间中,这道题对于诸位皇上而言,简直小菜一碟。秦始皇攻略六国,讲起整军备战,颇有心得,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

  曹雄也相信,把这一大堆写在考卷上,定然也会得到曹操的高分。只不过,曹雄考虑这个问题,不能只从答题上看,要从曹操的心思上看!

  曹操,自建安元年,奉天子以令不臣起,11月,汉献帝就封曹操为司空。如今都建安13年了,曹操还是司空!

  换做谁,在一个公司干久了,哪怕你是名义上的大股东,你也期望职位往上挪挪吧?

  正好,借着平定北方,即将南下攻荆州之际,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对于鼓舞三军,意义再重大不过。

  便是这个原因。

  曹雄才婉拒了历代皇帝们的真知灼见!大胆的只书写了两个字。

  “丞相!”

  曹操将这张考卷收起后,扫过赋诗阁!确定诸位公子、侍卫都好端端的站在原地后,才又提了起来,缓缓打开!

  这次的答案可不关答得好,或者答不好!

  实在是这两个字太过震撼!曹操哪里没有想过,废三公,自己去做丞相。可是,这北方的政权,可不是他一个曹操说了算哪。

  好歹你要顾虑下汉献帝的面子吧,顾虑下紧紧站在汉献帝周围的汉臣的面子吧!

  西汉哀帝到东汉建安十三年,这中间二百年多年,都不设丞相,你曹操说设就设,说当就当!你这岂不是打汉朝列祖列宗的脸?你让汉献帝刘协的面子往哪放?

  兹事体大!

  实在是兹事体大!

  曹操足足盯了这张考卷一炷香的时间,诸公子便坐在那里,盯着曹操看了一炷香。

  诸公子实在想知道,谁的文章这么出彩,能让父亲,一看这么久,且时而叹息、时而惊赞、时而闭目沉思、时而扬天大啸!

  能让大司空曹操这样的,恐怕这文章一定精彩!不光精彩,还得出众,不光出众,甚至得能让与父亲内心产生共鸣!

  诸公子中,曹植洋洋得意,他对自己的文章,向来有信心。而且这篇方略,他也是言辞华美、意寓非凡!他相信,曹操看到后,就应该出现惊异!

  不过,面前曹操的表情,是不是有点过了?

  曹植的文章中,最起码不至于让父亲叹息吧?

  曹丕也很自信,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次南下荆州中部分环节,准备的不充分。

  他相信,父亲曹操看到后,定会欣慰。

  其余诸位公子倒是没有这些心思,曹冲年龄尚小,自然答不好这些备战环节中的细节。曹彰则惯于冲锋陷阵,笔杆子书写这些,更是一窍不通。

  恐怕,他们想破头颅都不会想到,曹操细细品味一炷香的考卷,上面就书写了两个字:丞相!

  又过得片刻,曹操似乎有所觉悟。

  悄悄的将那张考卷放回诸公子的答卷中。

  去细细品读其余公子们的方略。

  不得不说,在看过了五子曹雄的两字方略后,无论其余诸子的方略写的多好,思虑的多么周全,曹操都觉得有些乏味。无非是那几条:筹措粮草、训练水军、募集士卒。

  曹植,还加入在外交中,对于攻取荆州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在诸公子中算是十分出众。曹丕更是详尽的指出了每个环节的漏洞!

  偏偏这么多精彩的答卷!

  曹操就是觉得差点意思!比起那两个字“丞相!”,这些试卷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第16章 第三张答卷

  

  迅速的将诸公子的答卷扫过。也不过才用了寥寥半柱香的时间。

  这样一来,倒是让诸位公子,更想知道,曹操第一份答卷看的是谁的?

  曹操站起了身子,有些头疼。

  毕竟一上午又是考察诸子的学业,又是堂会,何况曹操本就患有头风!

  曹操吩咐许褚将诸公子的第三份答卷『如何为三军做贡献』收起。

  临走时,吩咐下去,将诸公子第二份答卷抄成若干份,在明日堂会中传阅。并要求,明日堂会,所有在邺城的文臣、武将尽数参加!

  诸公子的答卷,特别是五公子曹雄的答卷,在明日的堂会上,可是大大的重要。

  一时间曹操对这个第五子曹雄,十分感兴趣。

  难怪他三道题答得如此快,整个第二道题,其他公子洋洋洒洒写一整张,他两个字就完事了。

  偏偏还溜了回去。

  美其名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此子着实有意思!

  诸公子考察算是完毕,曹操分别赏赐了曹冲、曹丕、曹植,同时也赏赐了教导他们学识的师傅,在此之后,便让他们退下了。

  坐在赋诗阁的正座上,仅许褚在旁守护。这时候,曹操又忍不住取出五子曹雄的第二张答卷,聚精会神的看着这两个字。

  丞相!

  曹操无意废汉自立,因此,丞相这个称谓对他而言,那是何其的重要。

  越看越觉得,原本遥不可及的两个字,被五子曹雄摆到明面上,反倒是多了几分希望。

  只不过,也伴随着一些风险。

  曹操唤许褚取出曹雄的第三份答卷,其他公子的,他倒不慌着看,可是这个五子的答卷,曹操现在一刻也不想等。

  许褚命两个下人,翻了出来,递给曹操!

  嘿,这什么玩意嘛?

  与其说这是一张答卷,倒不如说是一副画,还是画功及其低劣的那种,

  大概就是画的是一个既不像猫又不像狗的东西。更像是用无数个长方形拼成的一般。

  这个五子?还真是每张试卷内藏乾坤呢。

  敢情,还是那首诗转折败笔的结尾那个意思?

  不想争世子,你好歹随便写几句话啊,真不成,照着第二张考卷,写两个字也好啊,你这画个猫不猫,狗不狗的玩意?

  逗你爹玩呢?

  曹操只觉得,略感头疼,便唤许褚和他出去走上一圈。

  出门时正好遇到荀彧带着七个文人。

  这七个文人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世称之为建安七子。

  原来曹操与建安七子有约,今日要比拼文才,还请了荀彧作为公正。

  七子在司空府“文才阁”等不到曹操,便来“赋诗阁”这边寻他。

  曹操对文人向来尊重,让七子先入赋诗阁,自己则去溜达一圈,舒缓下。

  回来时,七子已经在赋诗阁吟诗作赋。

  恰巧阮瑀吟出,“丁年难再遇。富贵不重来。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

  这两句,表明的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到最后,终归一钵黄土,寓意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情词并茂、慷慨悲凉,算得上佳作。

  曹操听罢,则觉得差点意思,摇了摇头。

  七子见曹操摇头,纷纷询问:“曹司空,这两句,弊在何处?”

  曹操哈哈一笑:“太过凄凉!”建安文学除了曹操父子外,其余作品大多走的都是这个凄凉的风格。

  这又有哪里不好了?

  十分顽固的阮瑀有些不服,“那曹司空可否还是这个意境,做一首不凄凉的诗词?”

  以“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为寓意。做一首不凄凉的诗?

  

第17章 建安七子

  

  曹操刚想一笑代过,算是认个输,翻过篇去。却猛地想到五子曹雄做的那首新流派的诗词,刚好应景。

  当下,吟道:“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曹操并没能把整首《再别康桥》记住,可偏偏这两句,给他印象及其深刻。竟不想,只听过一遍,就可以脱口而出。

  两句一出。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细细回味了一番。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轻轻地走,轻轻地来!

  一钵黄土!挥挥衣袖,不带走云彩!

  化繁为简、新颖、好一个新流派极简的诗词!

  妙哉,妙哉啊!”

  建安七子其余六人本还在细细回味,听得孔融的讲解,顿时觉得也是妙哉二字。

  “言简意赅,诗风清秀,比起老夫的哀凉、凄婉可是高了不止一个层次。司空大才!”便是无需荀彧评判,阮瑀已经甘拜下风。

  陈琳一捋胡须,还在回味:“曹司空新创的这个流派?不拘格式和韵律,诗形自由,意涵丰富,完全突破了如今诗风中的‘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当真是简而不凡,当真是妙哉、妙哉。”

  曹操正想解释是五子曹雄所作。

  建安七子却先一步齐齐跪下,“司空大才,我等甘拜下风!”

  感情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让这群文人如此钦佩。

  本担任评判的荀彧,也拱手道:“竟想不到司空百忙之中,还能创出一种新的诗风。实在是令在下佩服佩服。”

  曹操挥手请七位大臣起身,其实他这会儿心里特高兴。能让这群固执的文人下跪认输,可不比攻城略地容易多少。

  孔融继续说道:“司空如此大才,却为何不把这新流派的诗词教给我等?是我等才疏学浅,不配做司空的徒弟么?”

  曹操听罢十分尴尬。

  收你做徒弟?谁收我做徒弟呢?

  难道作为曹雄他爹,还得给这五子奉茶拜师?

  回忆起曹雄借故放风筝早早离开了考试。

  曹操心中苦闷:“这逆子留下怪诗,好歹给我解释几句啊!现在我吟出来,倒是怎么跟这七个固执的读书人解释一番?

  当下强忍怒气,故作一笑。

  借故头痛,赶忙离开了赋诗阁。

  时辰尚早。本来,曹操整个晌午打算与这些文人比拼才学,没想到因为一个新流派诗词的拜师问题,把话聊死了,建安七子跪也跪了,认输也认输了。

  这个时候,曹操总不能哈哈一笑说,你们不是输给我,是输给我第五子,曹雄!要拜师,别找我,去找他。

  这得多尴尬?

  照着这群文人的性格,嘴上不说,私下里也少不了讽刺自己。

  曹操与许褚走出赋诗阁,迎面一阵大风,见曹操立住不动,许褚询问道:

  “司空去哪?”

  曹操问道:“五子曹雄的住所在哪?”

  许褚也不清楚,随手抓了个下人过来,得知答案,乃敬轩阁。

  曹操倒是觉得这个名字十分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