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坚
反正从赵括个人来说,他是不觉得西方人能做,咱们东方人就不能做。
再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异族不拿来征服和奴役,难道还请回家当爹供起来不成?
对华夏化的自己人,可以宽容。
但对异族,必须严厉,犹如雷霆火焰一般严酷!西南轮战,就是在这种考虑下搞出来的。
将来,等到赵括的征服范围更广之后,可能还会有北方轮战,西方轮战等等等等。
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华夏的扩张和强大!赵括征服秦国之后所做的安排,相较于征服其他国家而言,动作都要更加的大。
这一方面是因为,秦国是赵括获得统治权力之后所征服的第一个国家,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消灭了秦国过后,赵括确定统一天下再无阻碍,可以为了将来向华夏之外的扩张而做一些谋划了!带着无数的财富和荣耀,赵括一路浩浩荡荡,回到了邯郸城。
这一次,邯郸城之中万人空巷,无数人走上街头,为了赵括和众多有功将士而欢呼。
秦国,这对于赵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国家。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赵国和其他两个邻居魏国、韩国一起,那是一直都生活在秦国的阴影之中的。
即便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大起来之后,秦国也同样飞速成长着,并且击败了楚国,多次威逼赵国。
一直以来,赵国人都把秦国看成是最大的敌手。
自从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所有成长,那都是一次次的击败秦国之后所取得的。
现在,这个曾经强大得似乎根本无法击败的对手,终于彻底的灭亡在了赵国的手中,赵国民众心目之中的欢欣鼓舞就可想而知了。
“武信君万岁!”
“赵国万岁!”
“大赵必将一统天下!”
无数邯郸民众振臂高呼,欢庆这来自不易的胜利。
赵括站在战车之上,微笑着朝着两旁的民众挥手,每一次的挥手都会激发人群更大的欢呼声浪。
终于,赵括一路来到了宫城的面前。
在这里,依然有一座御驾在等候,但御驾之上已经没有了赵王。
在御驾之后,无数赵国的武百官站立,朝着赵括恭敬行礼。
“恭迎武信君凯旋归来,灭亡秦国!”
赵括露出微笑,走下马车,跟面前的几名心腹握手,简单寒暄。
“本候不在时,诸位替本候主持赵国大局,都辛苦了!”
许历、庞煖等人闻言,赶忙回答:“主君言重了。
我等身为主君臣子,理当为主君效劳!”
在赵括的身后,吕不韦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羡慕莫名。
原来,这就是武信君的威风!赵括呵呵大笑,上了马车,朝着宫城内部驶去。
在赵括之后,赵国的武百官紧紧随行。
宗庙面前,赵括交还斧钺。
随后,宦者令出列,手捧一份旨意,高声宣读。
“武信君赵括,此次平灭秦国,为大赵更增新域,于国于民,皆有大功!今日起,封赵括为汉王,可开府,上殿免礼,武百官皆受汉王节制!”
这句话说出来,在场的赵国武百官们心中顿时震惊。
这一次,赵括终于成王!汉王,这是赵括给自己拟定的王号。
为什么是“汉”?
这个想必只要是一个华夏人都能够知道。
赵括虽然是赵国王族之后,但归根结底,他并不是王族的嫡系,而仅仅是王族的远支。
所以从血脉的角度来说,赵括确实有资格继承赵国王位,但是那些真正认同赵国王族的人,却又未必能认同赵括。
于是,在一些心腹的劝说下,赵括也想开了。
本候为何一定要继承赵国?
说白了,这江山是赵国王族打下来的吗?
其实还真不是,是本候打下来的!那么,就让本候亲自开创这个王朝吧!这就是汉王的由来。
毕竟,赵括现在都已经掌控了权力,而且也巩固了权势,完全没有任何必要继续向赵王称臣了。
而且这样一来的话,将来汉王朝取代了赵国,赵括也可以不用杀掉赵王。
不然,赵括想要继承“赵王”这个称号,就必须要把现在这个赵王弄死才行。
在这样做之后,赵括就是放了赵王一条生路。
而且,这种做法其实当年赵国的先祖也做过。
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水岭就是“三家分晋”事件,也就是赵韩魏三个国家瓜分了晋国。
在这个过程中,晋国的国君其实是没有被废除的,晋国也同样还有着名义上的土地,只不过赵韩魏三个国家逼迫周天子把他们从臣子升格成为和晋国国君平等的诸侯而已。
晋国真正的灭亡时间,那是在战国时代开启之后的好几十年后了。
现在的赵括,同样也是这个操作,自封为汉王,从此和赵王平起平坐,但是并没有废除赵王。
听起来很奇怪,这怎么有种脱裤子放屁的感觉?
但对于这些古代的贵族们来说,他们还真就吃这一套,觉得这一套才是真贵族所为。
既然大家都吃这一套,那么赵括自然也就顺水推舟了,反正只要能稳固统治,都行。
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庞煖突然第一个跪了下来,高声开口:“老臣见过汉王,恭喜汉王!”
这下子,其他的赵国大臣们也总算是回过神来,纷纷下跪,齐声道:“臣等见过汉王,恭喜汉王!”
看着面前黑压压跪倒一地的群臣,赵括露出了笑容。
十几年的穿越和奋斗,终于有了今天。
从现在开始,本候不,寡人,也是大王了!赵括咳嗽一声,淡然道:“诸位,平身吧!”
赵括话音落下,众人立刻起身。
赵括淡淡说道:“从今日起,所有赵国书一律改成汉国,所有赵国臣子一律归属汉国。
从今往后,这座宫城乃是赵王领地。
出了这座宫城,皆是我汉国领土!”
这就是赵括,只要去做,那就雷厉风行。
当了汉王之后,赵括直接瞬间全盘继承赵国所有一切,只给赵王留下一座宫城。
从今往后,赵国也是名存实亡,全新的汉国诞生了!面对赵括这个命令,群臣自然纷纷轰然应是,并且在庞煖、许历的率领下再度下跪。
“臣,汉国臣子,见过大王!”
以前的大王,指的乃是赵国大王,赵偃。
从今往后的大王,指的乃是汉国第一任开国大王赵括!赵括放声大笑。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笑声中,群臣跪拜,天下慑服!赵括笑声渐渐停歇,看了一眼宦者令,淡淡开口:“大汉宦者令,你可以为寡人宣读大汉的第一份诏书了。”
曾经的赵国宦者令,如今的汉国宦者令恭敬应是,拿出一份诏书,高声宣读起来。
“寡人既已开国,当改革旧制,重新设立天下官职。
封许历为正丞相,为武百官之首。
封庞煖为左丞相,领司寇官职。
封李牧为右丞相,领太尉官职,撤销大将军之职,大将军官属所有官员转太尉麾下。
设财政部,封郭纵为财政部长,庞建为副部长。
设外交部,封苏厉为外交部长,李斯为副部长。
设情报部,封毛遂为情报部长,韩非为副部长。
设农业部,封吕不韦为农业部长,许行为副部长。
设参谋部,封司马尚为正部长,项燕为参谋长。
设”伴随着宦者令将一份长长的名单念出,在场的所有赵国群臣内心之中也是开始渐渐的激动起来。
这一次的大改革,绝对是翻天覆地一般的存在啊。
三位丞相,十几个新的“部”,再加上一大批新的将军、郡守、郡尉等地方重要大臣的上任,整个赵国、不,是整个汉国的将来必然是焕然一新!
第1095章 赵括准备迁都
赵括的总体政治制度设计,主要是参照了历史上各个朝代,以及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之后,融合起来的一个设计。
首先,以丞相为首的官应该成为主流,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为什么官成为主流?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官对赵括这个王权的威胁很小。
华夏的历史朝代上,官掌权的王朝主要是宋朝和明朝,在这两个朝代,基本上很少出现权臣能够侵占王权的情况,唯一一个权臣应该就是张居正了。
这是因为官就算掌权,但是他手里没有兵,没兵就不能造反,也就威胁不到王权。
但是武将掌权的朝代,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就比如东汉末期,也就是俗称的“三国时代”就是其中的典型,各种掌控军队的武将自立,汉朝皇帝名存实亡。
唐朝也是一样,各种掌控军权的节度使藩镇,最终灭亡唐朝的也是其中的一个节度使朱温。
官掌权,官治理平时的军务,武将只负责领兵打仗,打完仗之后就和军队再无关系,这就是宋明两朝被证实过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现代社会常用的办法,后世的米帝也是这样的。
其次,赵括采取的是丞相制度,但是丞相制度其实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如果碰到一个很强势的丞相,他可能会直接把大王给架空掉。
赵括当然是不可能被架空的,但是后世赵括的子孙后代会不会被架空?
这谁都说不好。
所以,赵括直接把丞相的权力分成三份,正丞相、左丞相、右丞相。
其中正丞相是最大的,总领武百官,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丞相。
左右丞相作为正丞相的辅佐,同时这两个人分别领有司寇、太尉这两个关键的职位,这样的话左右丞相也拥有着很强大的权力,虽然两人都是副职,但是加起来足以制衡正丞相了。
接下来这些什么外交部、情报部、内政部,都属于是现代化国家常有的部门,自然也就不必赘述了。
至于更下面的郡县制度,赵括就没有进行什么大的改动。
郡县制度其实一直到现在的变化都不大,只不过是由于现代化的人口更多,所以增设了更多的官职,并且对一些部门进行了更加的细分,以汉国现在的人口规模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新框架已经是完全被树立起来了。
对于赵国而言,这是一次看起来似乎只是换一个国家和官员名字,但实际上却是翻天覆地一般的改变。
也有一些忠于赵国的官员对此十分激烈的反对,甚至上奏章直接弹劾赵括,声称赵括是赵国的叛徒。
对于这些家伙,赵括也是直接无视,解除了对方的官职,然后让他们回家凉快去。
毛遂对于这件事情其实有着不同的想法:“大王,为何不直接把他们杀掉算了?
若是大王担心承担责任的话,那么臣可以让这些人死得悄无声息,绝对没有任何人能够怀疑到我们头上。”
赵括闻言,不由失笑:“不,就让他们活着吧。
他们觉得,赵国是一个更好的国家,寡人并不需要一定改变他们的想法。
他们可以继续的批评寡人的汉国,但是寡人也会让所有的汉国子民知道,以后的汉国将会比之前的赵国更好,更强!子民们有了更好的生活,谁还会怀念汉国,谁还会听从他们的话呢?
如果等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还想要继续批评汉国,继续批评寡人的话,不需要寡人亲自出手,汉国的子民们自然就会教他们做人了。”
赵括的意思很简单,你们不是一直说赵国好,汉国不行吗?
那寡人就留着你们,让你们亲眼见证汉国越来越强大的过程,啪啪的痛打你们的脸。
杀人?
这种方式太低级了。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三国: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