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 第350章

作者:七星肥熊

  王翦尚未来,一众将领已经聚集在桌前,研究着军情。

  秦军此次攻赵,依旧是南北两路齐进。

  一路过井陉,一路出河内,两路大军南北围攻邯郸。

  上一次秦军攻赵,李牧率领边军在北应敌,而派司马尚南下防御。这一次,也应该差不多。

  与秦国不同,赵国此时国力疲弱。十多万邯郸军被秦军覆灭之后,这么多年,还没有恢复,赵王室只能依靠边军御敌,

  面对秦军的战略进攻,李牧实际上能选择的方案不多。甚至可以说,只有一个方案。

  赵军必然会在邯郸北部占据要地,使得秦军去攻,从而寻找战机,击溃秦军。而在南面,司马尚依靠南长城,进行战略性防御。

  秦军前两次进攻,李牧都选择了这个方案。他手中的筹码原本不多,而现在,则更少了。

  可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出了李牧的不易与可怕。

  如今在秦军之中,旧有的派系大多不存。王齮、麃公、蒙骜等老将的逝去,加上樊於期的大败与安西镇军北戍,在关中,几乎看不到旧有派系的影子。

  如今秦军中一众将领皆是秦王亲信,由秦王一手提拔。

  不管是王翦这等持重的大将还是李信这等骁勇的猛将,都充满了锐气。

  也因此,他们对于伐赵之战,显得更加兴奋与激动。秦军的气象,也显得更加有朝气。

  伐赵之战,真正重要的,也是一众秦将在意的,则是北路一战。

  其中作为重要的对手,赵军的胡刀边骑。

  这支昔年由赵武灵王创立,如今在李牧手中达到一个巅峰的骑军。

  要与之相争,起码要有与之对等的骑军。

  大帐之中,一众秦将看向了蒙武。秦军不乏骑军,但是蒙家的骑兵素来骁勇,在整个秦军之中,都是数一数二。

  战事讨论到一个节点,蒙武见一众秦将看了过来。他缓缓开口。

  “赵军的骑军虽少,可是很精锐。李牧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犹重骑军。我听闻即使当年赵国边军被打压,日渐困难,不得不减编的时候,李牧都始终没有缩减这支骑军。要对付,不容易。”

  李牧能攻能守。无论是当年在边境覆灭了十余万胡骑,还是在寿地斩杀十万秦军,都证明了这一点。

  可如今,由于秦赵两国巨大的国力差距,李牧只能进行战略性防守,坚守壁垒,伺机破敌。

  这对于李牧能力的发挥有着限制,可同时,骑军这宝贵的机动力量,必然会成为李牧手中为不多的重要筹码。

  蒙武意识到了这一点,感觉并不轻松。周围,一众秦将的笑声传来。

  “这可不像是蒙大将军说的话。”

  “面对李牧,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蒙武一言,刚才的调笑声瞬时消失了。

  帐中氛围有些压抑,蒙武沉吟一声,说着。

  “若是汉阳君的金城骑能来,那么应对胡刀边骑,则更有把握。”

  蒙武一言,帐中压抑的氛围消失,取而代之的,更多的则是沉默与疑惑。

  这几年来,赵爽可谓很低调,低调到如今秦军之中的年轻将领都只闻其名。

  李信望了过来,有些慎重。

  “金城骑?”

  蒙家的骑军曾经北援上郡,与当时的赵爽一起对付匈奴,见过他手下的骑军作战。

  “其骑所用战马多为西方大马,与匈奴交战,同等数量下,胡骑根本无法与之为敌,连逃也逃不掉。”

  秦军骑军不少,主要的战马来源都是陇西、北地。河套地区的战马体型较为矮小,而河西走廊出产的战马,不乏高头大马。

  再加上,从月氏一战中,赵爽获取了大量的乌孙马,甚至是大宛马。在整个秦军中,赵爽麾下的骑军,都是数一数二的精锐。

  李信听闻此言,心中多有计较。

  月氏一战后,羽林军复归南郑地。匈奴之战后,世族一系的军队西戍。以至于如今,秦军之中,一些近两年提拔上来的将领、校尉,都不知道这位汉阳君。

  如今蒙武这么一提,李信心中也起了心思。

  正当此时,王翦从外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杨端和。

  “朝廷灭赵的策略已经决定。诸将听令。”

  “诺!”

  ……

  王翦安排好了具体的部署之后,一众将领退了下去。大帐之中,只剩下了王翦与杨端和。

  “此战之中,汉阳君欲如何?”

  “将军何以有此问?”

  杨端和在一旁,轻声问道。

  “太原五万军领命北防,牵制代地的公子嘉军。汉阳君这一手棋,让人捉摸不透啊!”

  “将军多虑了,这不过是寻常的调动罢了。公子嘉虽说与邯郸那边闹得很僵,但是赵国覆灭的话,他说不定会南下驰援,不可不虑。”

  杨端和轻声一言,王翦听了,也只是一笑,并不相信。甚至,心中起了胜负之欲。

  “如此,就看谁能先胜赵军吧!”

  (未完待续)

  

第518章 玄武

  

  金城。

  秋风吹起,落雨菲菲。

  赵爽站在窗前,看着错杂的雨势,耳边是噼啪作响声。

  城中的建筑渐渐被雨势所笼罩,看不真切。太阳下山,寒气从窗外侵袭而来,与屋中青铜炉中散发的热意冲撞。

  乍暖还寒,在这种天气之中,尤其容易生病。

  随着这座城池的规模扩大,催生出不同产业的同时,人口也在逐渐增多。

  与初时不同,人口的增多,则需要引入律法与更多的管理人员,来管理这座城池上上下下。

  从城门的守卫,到居民区的治安,再到市集商铺的交易出入和战略物资的管控,还有税收,这一切都需要一套官僚系统。

  赵爽并不缺少这样的人才。无论是自己部族之中的血亲,还有关中世族中子弟,亦或是华阳太后往他这里塞的楚系年轻一辈。

  在赵爽整个封地之中,像是金城这个级别的城池有两座,还有一座便是南郑地的主城,都是十万人口以上级别的大城。

  再加上周围的城邑与胡羌山夷等部落,赵爽封地实际的控制人口在百万左右。

  十年之间,赵爽的封地人口从二十万到一百万,实力增强了四倍。金城与南郑地主城都是大城,但作用不同。

  除了必要的军事需求,一个主要掌管贸易,而另一个更加注重农业。只是,两城相隔千里,并不能互相呼应。更像是两个轴心,以各自为中心,吸引着附近的城邑与人口。

  赵爽的私兵,维持在一个很低的程度,只有两万左右。虽然都是常备军,其中还有大量的骑军,但是相较于这等级别的大城的军事需求,其实数量并不多。

  因为更多的,这两座大城周围的军事压力,是由秦军来承担。

  房门缓缓打开,墨鸦从外走了进来。看起来,他是刚刚从外面而来,身体上还有些许的潮湿。

  “主上,照夜传来的消息,罗网在赵国有异动。”

  随着秦国并吞天下,不只是秦国的国力在增强,便是站在秦国一边江湖势力也是一样。

  罗网,自然不会放过个机会。

  “看来是时候了。”

  赵爽转过身,看向了墨鸦。

  “李左车如何?”

  “他已经回到了赵国。”

  赵爽点了点头,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墨鸦的身旁。

  “这一次,你不必跟随而去。”

  墨鸦有些诧异,抬起了头,却听得赵爽说着。

  “于领地之中,已有一军两骑的编制,我欲再设立一卫,名号玄武,便由你统领。”

  墨鸦一愣,面容上出现了一丝担忧,拱手道。

  “那主上身边的护卫该如何?”

  赵爽拍了拍墨鸦的肩膀。

  “无需多虑。人手、营房、据点与物资,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光靠墨家的力量,管控这里的江湖势力还是有些不足。玄武卫最为重要的,还是守护好领地,照管南郑地到这里的通道。”

  “属下遵命!”

  ........................

  赵国。

  “少将军!”

  一众将领围拢过来,数年不见,李左车英武了许多。

  如今赵国经历了地震与饥荒,国力大衰,可是今日的一众边军,想较于过去,则是好了许多。

  普通的士卒不再穿破了的鞋子与衣服,将军的甲胄与武器也终于换上了新的。

  在邯郸朝廷认识到了这数万边军的价值,尤其是认识到了这数万边军是防御秦军的唯一选择时,还是花费了不少,用以支援和武装。

  “祖父呢?”

  “武安君正在屋中中研究军情。”

  “如何了?”

  李左车问道。在邯郸军团数次被秦军歼灭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大损的同时,所剩余的军事资源其实已经不多了。

  韩国灭后,其地被设置为颍川郡。之后,秦军一鼓作气,经过短时间的休整,关中的大军再度东出,南北两路钳制邯郸。

  王翦亲率大军将上地,出井陉。杨端和则率军出河内,过邺地,兵临漳水。

  这一次,秦军精锐尽出,意欲一举灭赵。

  而赵军一边,也没有因为上两次的胜利,而显露出一点轻敌的意思。

  身为兵家,最为重要的便是认清敌我形势。而秦与赵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邯郸那边这一次是倾力支持。不过,即使如此,要打赢这一仗,依旧很难。”

  李左车与众将来到屋前,却见房屋之前,有一人正在叫嚣着。

  “我乃是大王的使者,欲见武安君,你凭什么不让见?”

  被挡在屋外的是大臣韩仓,跟随在他一旁的还有郭开的族人郭其。

  “武安君已经说了,粮草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

  “好!好!”韩仓气极,挥了挥袖子,“我们走!”

  两人正欲离开,郭其忽然停了下来。

  “李左车,你不是辞官了么,怎么出现在这里?”

  “这是我李氏的宅邸,我为何不能在这里?”

  韩仓看了一眼李左车,甩了甩袖子就离开了,还留了一句。

  “老的小的,都是不近人情的东西。”

  郭其一下子被韩仓甩开了,也不及得细想,小步跟了上去。

  “怎么回事?”

  李左车问着,一旁的将领则解释着。

  “这韩仓,吃空饷吃惯了,这次吃到我们头上,碰了一鼻子灰。”

  “这次邯郸给的军粮,本就不多,按照他的意思,这仗我们还打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