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19章

作者:抉望

  说完,阎立本就带着几个自己直系的属下开始调动工匠士兵,前去伐木。

  看着一个个的工匠和士兵忙碌起来,李承乾才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坐在轮椅上的李纲一直没有出声,直到李承乾将所有人派出去后,老先生才发话了。

  “承乾啊,你是不是想要伪造一批八牛弩,用来震慑突厥军队?”

  李承乾走到轮椅后,推着老先生朝军营内前进,边走边说:“是啊,您知道的,弟子只能指挥这两千人。两千人看起来很多,但是放到突厥二三十万军队面前屁都不是。想要震慑住他们,除了八牛弩以外没有其它的方法了。咱们在这一晚上的时间里制造的八牛弩越多,明天拥有的威慑力也就越强。”

  李纲呵呵笑道:“只是,你的八牛弩都是一个壳子,一旦突厥人不怕死,你该怎么办?”

  李承乾也笑了:“李师,您不知道,武器,特别是八牛弩这种武器,真正有威慑力的,不是它发射的时候,而是引而不发。等明日,突厥军队如果真的出现在渭水对面,只要我的八牛弩一字排开,嘿嘿,您觉得那个颉利敢试试?他不动则也,一旦动了,没准就是大军全灭。就算突厥人再如何勇敢,身陷必死之局内,他也得谨慎起来。”

  李纲点了点头,抚须大笑。他不想评判李承乾的计划如何,一个七岁的孩子在危机面前能够灵机一动,找出办法来,在他看来已经很难得了。

  “人是铁饭是钢,你今晚有的忙了。赶紧的,去给老夫把鱼料理了。”

  李承乾这才想起来老先生钓来的鱼还在鱼篓里。

  假八牛弩的制造,他根本参与不进去,不管是动手还是指挥,他都不如阎立本。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很有道理。李纲真的是一个智者,他说的好多话都很精辟。

  军营里也有伙房,河里的草鱼最适合直接炖,开膛破肚清理干净后,李承乾往锅里撒了足够的调料,就开始炖。

  炖鱼的香味儿,穿过伙房,弥漫到了军营各处,忙着工作的木匠和士兵们,都偷偷咽了一口口水。

  阎立本也嘴馋了一下,但是咽下口水后,他立刻大喊道:“都手脚利落点,太子殿下说过了,完成工作后,重重有赏。我跟你们说,太子殿下出手阔绰,随便给点赏赐就顶你们一个月的辛苦。”

  有了阎立本画出来的大饼,工匠士兵们工作的更快了。

  原始的木工,没有切割机的帮助,速度很慢。但是有两千士兵作为助力,速度却又提升了很多很多。一棵棵树被放倒,一块块粗木板被锯出来,刨花一团团的掉落在地。当长安的木匠们带着家伙事儿抵达的时候,已经有一批木板出现了。

  于泰还是挺靠得住的,虽然没有把长安的木匠全部包圆,但是七八成还是能达到。

  见工匠士兵们在工作,于泰就顺着鱼香找到了伙房。

  伙房里,李承乾已经把折叠桌展开,和李纲一起吃饭。

  见于泰进来了,李承乾指指饭盆,说:“来了就自己盛饭。”

  于泰连连摆手:“末将怎敢跟殿下和太子太师一张桌子吃饭啊!”

  李纲吐出一根鱼刺,嘟哝道:“让你吃就吃,哪那么多废话!皇帝怎么说?”

  有了李纲的邀请,于泰才敢拿起饭盆,给自己装了满满一盆子的小米饭。

  憨笑着坐到桌子边后,于泰无奈道:“陛下说,如果太子是自己出钱胡闹的话,他不管。而且突厥兵临渭水这种事,简直是天方夜谭。”

  

第四十章 李靖

  

  听到老爹的答复后,李承乾也只能苦笑。

  唉!说到底当了皇帝的人,心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天方夜谭?一件事,就算发生的概率很低,难道就真的不理会了?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突厥真的能突破重重重围,一直抵达渭水边,威胁到长安了。

  原因就是对对手的低估。

  大概,皇帝大人还以为突厥只是照常的南下劫掠,弄到点东西就回到草原了呢。

  叹了一口气,李承乾放下了筷子。虽然草鱼被炖的极为美味,可是此时的他实在是难以下咽。

  于泰就没有那么多的心事,鱼汤泡到米饭上,吃的格外酣畅淋漓。

  见他吃的这么畅快,李承乾便把自己的大半条鱼放到了于泰面前。于泰也不嫌弃,而是充满感激的回了一句“谢殿下赏赐”,然后继续大吃。

  李纲看出了李承乾的心不在蔫,叹息道:“已经是意料中的结果,你还有什么可惋惜的?你不是有了计划了?就算突厥没有抵达这里,在老夫看来,你也是积极的做了一件事,没人可以指责你。防患于未然,也是一件功劳。”

  李承乾拱拱手表示受教,但是依旧没有食欲,放下饭碗离开了伙房。

  虽然指挥的人不是他,但是既然是他把工匠们叫来的,他也得出现在工地上。

  长安—显德殿

  因为太极宫被太上皇李渊霸占的原因,作为皇帝的李世民也只能将显德殿作为朝会的场所。

  此时大殿上摆放着一面巨大的边防图,一众武将就坐在地上,听着皇帝的讲解。

  竹竿点在高陵,李世民沉声道:“突厥兵力集中的消息,已经确定,估计就在今明两日,他们必定有所行动。而他们想要南下,高陵是第一道防线,诸位卿家,你们说朕该派谁去戍守高陵?”

  程咬金跟尉迟恭几乎同时出列,沉声道:“末将愿往!”

  李世民看了二人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着他登基,这些老部将也得以一飞冲天,各自得到了国公的爵位。本以为突如其来的富贵会消磨他们的勇气,没想到这个时候他们依旧站了出来。

  高陵是第一关口,防守成则扬名立万,破则遗臭万年。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得功劳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区域。

  “好,那知节,朕就命你前往高陵,就算防守不住,也不要死扛。敬德,朕封你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泾州的兵力远胜高陵,若是高陵抵挡不住,那就将突厥人放进来,在泾阳打垮他们!”

  程咬金和尉迟恭同时领命,并立刻走出了殿门。

  看着那些窃窃私语的武将们,李世民微微一笑,机遇从来都不是给予的,而是自己把握的。

  如今好多人一跃成为国公、国侯之类的高位,安然享乐的想法占据了他们的脑海。殊不知,得爵容易守爵难,没有看的过眼的后续功劳怎么行?

  高陵、泾阳都派遣了大将,几乎可以安心了。至于太子说的突厥兵力长驱直入,直逼长安,想想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

  就在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武将最前排一个长须武将发话了:“陛下,微臣以为,是否再将长安的兵力调集到泾阳?泾州兵力不过三万,恐怕很难抵挡突厥的进攻。”

  李世民微怒,可是看到说话的人后,却松开了眉头。

  这个世界上能够在行军一道上指点李世民,却不会被迁怒的,恐怕也只有李靖一个了。虽然愤怒于李靖在玄武门前的摇摆不定,但是字啊兵法上,李世民却也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他。

  “用不着,在朕看来,突厥这一次应该也是照常的南下劫掠。以往,突厥都是劫掠到泾阳一带,就心满意足的回去了。这一次,恐怕还是这样。虽然朕这么说可能很对不起高陵、泾州的百姓,可是在国库空虚,经不起大战的现在,咱们能不开战,就不要开战了。”

  听了皇帝的话,武将们都低下了头。

  世间最让人无力的两个字大概就是“没钱”了,人只要没钱就没有底气,平民如此,国朝亦如此。虽然拥有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军队,可是在国库空虚的现在,空有军队没有粮草,也没法开战。

  敌人挑衅到面前却不能还击,对武将们来说,没有比这个更耻辱的了。

  看出了武将们的想法,李世民坐下,叹了一口气道:“朕何尝不知道你们的想法,朕也是军伍里出来的,这个时候也是满胸愤懑。但是,大唐的国力不允许。朕跟你们保证,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朕一定对外开战!”

  夔国公刘弘基单膝跪地:“吾皇威武!”

  丘行恭、李靖、张公瑾等人也一起单膝跪地:“吾皇威武!”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吩咐宫女去准备宴席。

  如今突厥犯边在即,武将们需要留宿皇宫,随时准备出战。就连他这个皇帝,此时也只能睡在显德殿,随时准备接收消息。

  战况的讨论结束,武将们也就不再跪坐,而是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聊天。

  以往,孤家寡人一般的李靖绝对没人搭理。但是这个时候,围住他的反而更多。

  郧国公张亮边喝着茶边问李靖:“突厥犯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哪怕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停止劫掠,为什么这一次,你的反应这么大?”

  李靖叹了一口气:“不是反应大,面对敌人,老夫习惯将他们设想的难以对付,狡猾如狐。高陵到长安这一条线上,兵力并不充沛,说实话,老夫几次都想进言加强兵力,只是....”

  李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众人已经理解了他的意思。

  作为卫国公,武将中顶级的爵位,李靖可谓风光无限。但是因为“墙头草”的属性,却又让他在新朝处于尴尬无比的地位。

  嘿嘿一笑,刘弘基道:“李靖你就是习惯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天底下哪来那么多阴谋诡计,两军交战,不还是人数和战力说的算?”

  随着刘弘基的话,周边的武将们都笑了出来。

  在一片笑声里,李靖也只能苦笑。

  

第四十一章 清晨

  

  在一群“初高中毕业生”里,偶然混进一个“博士生”,大抵就是现在的情况。

  李靖作为韩擒虎的外甥,得到了舅舅的悉心教导。别的将领只会计算敌我战力以多欺少以强欺弱的时候,他却能排兵布阵,准备计谋,做到以少胜多。

  玄武门的事儿,他选择了两不想帮,所以李世民上位后,他就处在很尴尬的位置上。

  论功劳,他几乎是军方第一,得封卫国公这个正一品的官职+爵位,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论兵法谋略,他自称第二的话,恐怕没人敢自称第一,连好大喜功的程咬金,都不会去闹这个笑话。

  但是,站位问题,却让他没法在这个新旧政权交替的关键时刻,崭露头角。

  看着嘻嘻哈哈的将领们,李靖偷偷叹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八月,并不是突厥最合适的南下时机,可是他们偏偏就这么做了。究其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玄武门事变。这么考虑的话,这一次的南下,突厥恐怕不只是单纯的想要劫掠一点物资。有很大的可能,是要长驱直入,做拓跋帝第二。

  想到这个恐怖的可能,李靖告罪一声,起身就要回家。

  在这个兵危战凶的时刻,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将军必须守在皇宫,但是所有人都在展现自己的积极性。一片等战的人里出来一个退缩的人,却并没有人嗤笑。所有人,都微微发笑,目送着李靖离开。

  武德年间军方第一人的李靖,这个时候落马,正合了他们的心意。

  对于李靖的离开,李世民也没有多加干涉。不属于自己一系的人手,李世民天生就有点反感李靖的存在。这个时候李靖的自暴自弃,正合了他的心意。

  穿过宫门,上了自家的马车,掀开车帘,李靖沉声对自家的家将说:“吩咐所有的人手,全副武装,咱们到渭水之滨去。既然满朝武将都不认为突厥人有可能兵临渭水,那咱们就去堵着。便桥,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毁掉便桥,就算这种事儿真的发生,咱们也能给朝廷制造出调集兵力的时机。如此,也算尽力了。”

  马车边的家将点头领命,也不跟车,骑上战马就飞奔而出。

  ....

  渭水河畔。

  此时已经是午后,秋老虎依旧在这片大地上肆虐,锯木头的士兵和工匠们都汗如雨下。尽管很累,但是没人出声抱怨,因为尊贵的太子殿下就守在大锅边,给做工的人们烧水煮茶。

  都是草身革命的,什么时候享受过这样的荣耀,就算说好的工钱到时候没了,也不会有人有怨言。

  大锅烧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李承乾发现,这个时候的人们卫生意识简直低的令人发指。做工累了,直接就趴在河边,对着河水狂饮。还有些人干一会儿活就会到河边洗把脸,不是热的,而是因为汗水把头发上的泥冲了下来,蛰眼睛。

  为了他们的健康着想,李承乾只能拿出自己秘藏的茶叶,给他们烧热水煮茶。

  所谓秘藏的茶叶,就是没有被碾碎成粉末的茶叶,虽然没经过炒制,还有一股子草腥味,但是比起茶叶末来,不知道好了多少。

  李纲对这种茶叶很是喜欢,先苦后甜的味道在他看来比加入葱姜蒜那七滋八味的煮茶要简单、恬静的多,很符合文人的意境。

  看着烧水之时依旧坐立不安的李承乾,李纲推着轮椅走到了大锅边,安慰道:“你用不着太着急,说到底这种事只是你的一个推断。在老夫看来,你这一次的预防,多半是无用功。之所以不劝你收手,是因为老夫很赞赏你这种预防所有可能的习惯。现在,放宽心,别突厥人没到,你先把自己急得病倒了。”

  吧干柴投进炉灶里,李承乾拿着小树枝在地上边戳边说:“您不知道,小子有很强烈的预感,这种事没准真的要发生了。”

  对于李承乾的“预感”言论,李纲不置可否,预感这种东西,有的时候能够力挽狂澜,但是更多的时候却连一朵浪花都翻不起来。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李承乾对一件事这么的上心。作为太子太师,这个时候他只需要静静等待,待到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场空后,再安慰、教导就好。

  本来乱哄哄的工地,在李承乾“流水化作业”的指导下协调、快速了很多。

  终于,在经过组装后,第一架“八牛弩”被制作了出来。

  看着安放在马车上、威风凛凛的“八牛弩”,李承乾心中大定。

  拍了拍弩身,阎立本道:“太子殿下,这已经是下官能够造出的极限了,外型上,除非是常年掌控八牛弩的士兵,或者八牛弩的制造工匠,否则不可能有人能认出真假。铁匠木匠合力打造出来的弩箭,是真正的攻城凿,只是不可能被发射出去就是了。树皮揉成的绳索,一旦真的发力,刹那间就会崩断。”

  “已经足够了!”

  指指一边的油布,李承乾命两个士兵抬起油布,将八牛弩遮盖起来,只露出尖端的攻城凿。乍一看,还真的像极了八牛弩。

  便桥两端相隔足有一百多米,这样的距离下,如果有人能看出端倪来,李承乾愿意把名字倒过来写。

  有了第一架,就有第二架。流水线的工作方式让阎立本受益匪浅。

  太阳落山的时候,于泰调来的一百多辆马车上,已经都安装了一架“八牛弩”。

  一百多,依旧达不到李承乾的要求,于是,河岸边点燃了堆堆篝火,工匠们在深夜里依旧坚持着劳作,继续制造。没有了马车,就造出一个平板,安装上四个小轱辘。这样的“八牛弩”,虽然机动性比不上马车上的,但是“威力”依旧。

  整整一晚的时间,没有人休息。就连李承乾,也辗转反侧,没有睡过一个时辰。

  晨光熹微中,篝火已经变成了冒着微烟的碳堆。大半天加一夜的劳碌,让很多人都开始河马般的打呵欠。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针强心剂,帮着他们精神精神。

  在下令将所有的弩车推到渭水边一字排开,特别是便桥上重点照顾后,李承乾下令让士兵掀开了一辆马车上的油布。

  

第四十二章 坏消息

  

  明明太阳还没有升起,只有一点天光照亮了大地。但是看到马车上的物事后,好多人都两眼冒光起来。

  那是一串串铜钱!而且个个完整饱满,被人手磨得发亮。

  “好了好了,赶紧的站队,排队领钱。不用担心得不到,孤做出的承诺,必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