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抉望
此时偏殿里的摆设,分明都是皇帝的,感情皇帝放着正殿不住,把他的窝给霸占了!
螺旋楼梯上,皇帝就站在远景窗前欣赏美景。见李承乾来了,还不忘损一句:
“真是不孝顺,正殿那里只能看到行宫前面的一堆民房,你这东面偏殿反倒是最舒适的。也罢,朕就把正殿赏赐给你居住了,朕住在这里就好!”
事情就怪在这里,面对皇帝明显是土匪的行为,李承乾却只能躬身行礼,谢过皇帝老爹的赏赐。
再抬头,却见皇帝抱着兕子的襁褓,抱姿很是专业的样子。
第三百六十五章 孙思邈的报复
“看什么看,你小的时候,朕也这么抱着你来着。幸亏你母后和妹妹没事儿,不然朕扒了你的皮!”
此时恰逢一阵风吹起,李承乾赶紧上前几步,跟皇帝一起背对着风,为小兕子挡风。
就是这一个行动,皇帝就没了继续咒骂李承乾的想法,但是下楼梯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的碎碎念。此时此刻,他像一个傲娇老爹,多过像一个皇帝。
走下楼梯,可能是颠到了,兕子忽然大哭起来,惊慌的皇帝赶紧把孩子交给长孙,示意李承乾跟他一起到书桌前。
偏殿这里除了澡堂卫生间有隔板,余下的区域都是用屏风分割的,这样一来明明是大殿里面,却不会过于憋闷。这一点让皇帝很是满意,所以毫不犹豫的占据了这里。
分主次坐下,接过李涧递过来的茶水,李承乾不经意的手抖了一下,差点把茶水洒出来。
这样的小动作自然逃不过李世民鹰隼一样的眼睛,暗笑一声,道:“行了,朕没打你那几艘船的主意,不过你也知道利害,玩够了只要交给朝廷就行。朕急召你回来,其实是想考验考验你。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一年了,这一年的时间,你虽然没有走遍大唐,但是也路过了不少的州府。再加上朕年前把全天下的商业奏折,不分缓急全都交给你决断,你应该也差不多看出来商业的现状,有什么想法,就跟朕说说。
虽然你是用指定新商律的借口逃出长安的,但是新商律却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这一点,你应该很清楚。”
李承乾点点头,皇帝没有秋后算账的意思让他偷偷松了一口气。至于新商律,确实不是他一个人就够资格制定的。律法之所以具备威严,就是因为它是基于大多数人利益建立的,有的时候,甚至律法牵扯的东西,会威胁到皇帝的利益。
封建制度就是这么一回事,有的皇帝能够尊重律法,尊重大多数人利益,就能让天下安定;而当皇帝固执的跟律法对抗,藐视大多人利益的时候,揭竿而起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了。至于像李世民这样强势的皇帝,能够只是偶尔践踏律法,已经很不错了。
没有人能够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皇帝不行,太子也不行,所以这个新商律只能由朝廷的几位大佬制定,甚至,还需要邀请一些商人代表加入才行。
哪怕只是做个样子。
想到这里,李承乾才回答说:“父皇,之前儿臣说,繁荣商业能够促进大唐的发展,甚至最终达到农无税的地步,现如今看来,是完全可行的。只是,如何将发展中的商业完全控制在朝廷手里,而不是放任它自由生长,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钱财动人心啊!如果放任商业发展而不加以管制,那么,毫无疑问,最终天下财富都会慢慢收拢到勋贵家族的手心。这是绝对不行的,虽然现在咱们皇族在商业洪流中稳稳占住了要害部位,但是也不排除发生这种事情的影响。
自古以来影响政权的,一般都是权力,但是,毫不夸张的说,钱财也有着转换成权力的可能。所以,新商律必须重新给勋贵家族加上笼头,舔可以,张嘴大口撕咬就不行了。另外,不属于勋贵家族的商人,反而需要扶持。什么时候商业圈子真正是凭个人能力,而不是身份影响的时候,商业的发展才算是健康的。”
对于李承乾的回答,皇帝的表情很是欣慰:“你说的没错,没有什么比勋贵家族的财产甚至要超过皇家要更令人恐惧的事情了。别看朕现在对兵权抓得格外重,但是当有人的财产能够超过大唐一半以上的时候,就算那个人不想,最终也只有造反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朕听说你在郑州的时候,答应了商人,要为他们的子孙后代争取当官的权力?这不是胡闹嘛,先人之所以将商人在名声上打入贱籍,就是为了防止蚕食天下之人的出现。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陶朱公并非淡泊名利,而是追逐天下权力,恐怕轻易就能鼓捣出一个自己的政权吧。你也清楚,钱的力量有多大。”
陶朱公称帝?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不是,陶朱公有多大的本事?看起来这家伙是古代财神一般的人物,但是,一样的手段放到后世,都是小店铺老板玩剩下的了。
一,注意选择经商环境,把握有利时机,运用市场规律,做事有准备,不盲目。
二,知道要打仗,所以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知道货物何时需用,才懂得货物的价值。只有把时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搞清楚了,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
三,抓住现时得时无怠,因为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其三是从时而追。处于这种境况要讲究一个快字,指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
四,销售理论,贵出贱取。贵出如粪土,当商品价格涨到最高点时,要果断出手。贵上极则反贱。贱取如珠玉,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要像珠玉一样买进,贱下极则反贵。
五,三八价格,农末俱利。
六,要合理地贮存商品,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货物质量。
七,薄利多销。
就这七条而已,想想后世的形象代言人、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这些还真只是经商中的基础。
“富可敌国”一直以来都是伪命题,最出名的就是沈万三,钱再多能跟钢刀对抗?当皇帝不讲理的时候,只需要一个“莫须有”就能铲除一切后患,顺便把这家伙的财产取走八分充国库,二分散财于民,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不过像沈万三这样不知道进退的人,终究是少数,或者说,像朱元璋这样的皇帝也是少数。对于更多非家族的商人而言,基本上只要家产积累过多,就会主动分家,免受猜忌了。分家以后,想要复合有多艰难,根本不用说。
所以,皇帝的担忧,明显是一时生出的警惕而已。
不过,大家族和勋贵提防一下,李承乾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父皇说的是,可是,儿臣在给他们许下子孙可为官的事情同时,也跟他们强调了律法的威严。这么说吧,新商律关于偷税漏税的处罚,将会森严到极点,最大罪责,甚至有可能斩首。父皇,您觉得这样高悬着利剑,会有效果吧。再说,儿臣觉得,商律的制定,不应该像之前的律法那样一定多少年,而是随时可以变动。只要及时的亡羊补牢,给商人一个机会,也不无损失啊。”
斩首,死刑。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在刑罚已经被大量废弃的贞观时期,已经很了不得了。因为大唐的死刑现在只有两种:斩和绞。一个砍头不留全尸,一个能留下全尸。
“难说啊,为了不切实际的追逐抛弃性命的大有人在啊!不过,暂时先按照你说的这样吧。不过咱们可说好,要是真的出现了富可敌国的人物,朝臣因此而弹劾你,朕可不帮你。”
笑了笑,李承乾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严肃的谈话到此也就结束了,长孙出现的永远是那么的准确。
一壶热茶倒给皇帝,再把茶杯放到李承乾面前,长孙这才坐在皇帝身边说:“难得您一路顺流而下,匆忙间赶到了登州,兕子这丫头还没有取名,您是当父皇的,就给她取一个小名和名字吧。”
按理说,取小名也应该是当父亲的权力,可是听到长孙的话,李世民却皱了皱眉,说:“小名就叫兕子,挺好,朕看这个丫头身子瘦弱,又是不足月就出世的,有个壮实点的名字就挺好,至于名字嘛...”
皇帝想了好一会儿,才说:“就叫明达吧!”
长孙在一边连连拍手:“明达好,佛教中,明指三明,达指三达。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则叫做三达。象征智慧,对世事了悟通达。陛下为公主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这丫头聪慧伶俐。有佛祖的庇护在,也能让这个丫头平安长大。”
都说夫妻一心,听了长孙的话,李世民哈哈大笑。他的本意就是这样,这种心贴心的感觉,可不是那些年轻的妃子,或者别的嫔妃能够给他的。
办公桌对面,李承乾偷偷撇撇嘴。兕子是在月光照在大殿之前的那一刻出生的,叫李明月也比明达好听啊,这个名字怎么听怎么像是男孩子的名字。
不过,给兕子取名字是李世民的特权,不容他人染指。哪怕他这个当哥哥的,也没有资格指手画脚。
说起兕子了,李世民又转头看向李承乾,皱眉道:“说起兕子,小子,你离开长安的时候,可是把太子妃苏氏、侧妃阿史那什么的还有那个良娣一起带出来的。如今李恪都有孩子了,你这个当太子的竟然还没有孩子。皇家无私事,已经有大臣上书询问东宫的事情了,不是朕说你,孙思邈那个老杂毛让你十八岁再破身,你就一定要遵守?”
“老....老杂毛....”
李承乾很想笑,却忽然觉得笑出来很是失礼,只能憋着。这样憋笑,没一会儿肚子就疼起来了。
至于一边的皇后,早就尴尬死了。
因为,就在皇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孙思邈才从卫生间里出来,回来禀报。
看粪便判断孩子的消化情况,长孙自然早就是大师级别的了。不过,有孙思邈在,自然是询问更加专业的人士才稳妥。
所以,每三天,孙思邈都会来检查一下兕子的情况,特别是粪便,更是重中之重。
皇帝跟李承乾谈话到尾声的时候,他就在皇后的安排下悄悄的进来了,谁知道前来汇报的时候,正好听到皇帝的话。
眼角的余光撇到孙思邈,就算脸皮厚李世民,都不由得变红了。
“哎呀,朕正念叨着孙道长呢,没想到孙道长您就到了,真是巧啊。数月不见,孙道长神采依旧,真是可喜可贺。”
慌乱之下乱七八糟拍马屁的话就顺嘴说了出来,可是当察觉到说了什么的时候,李世民就更尴尬了。
这也就是孙思邈,换个人过来,恐怕他会把“杂毛”再说一遍。没办法,就算他是皇帝,对于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还有孙思邈这样悬壶济世的、纯粹的善人,都必须予以尊重。真正的普世法则适用于任何人,自然包括皇帝。
孙思邈拱拱手道:“陛下不用惊慌,杂毛的称谓,贫道也听了不是一次两次了,不妨事。小公主身体健康,因为不足月的原因,吃的很少,皇后娘娘不妨多喂几次,也好让她快些生长。”
长孙连忙蹲身感谢。
“另外....”
孙思邈上前几步,对皇帝拱手道:“陛下,长安人是内陆人,身体属土,而登州地处海边,身体属水,您自长安一路疾驰而来,恐会水土不服,轻则头昏脑热,重则卧床不起,还是让贫道为您把把脉吧!”
水土不服?本来没什么,可是被孙思邈这么一说,李世民顿时觉得浑身难受起来,只好起身拱手道:“既如此,有劳道长了。”
见孙思邈一脸严肃的走过去,李承乾只好转过头去,抓紧时间笑两下。很明显,老孙这是想报复了,虽然俩人相处的时间零散之下不是很长,但是他很熟悉孙思邈的性子。除非是真正亲近的人,否则他不会主动去看病。如今突然要给皇帝号脉,估计是要报复一下。
不过想来也是,这几天听说老孙实验几种海菜的时候,吃坏了肚子,差点一命呜呼,用尽浑身解数,仍旧没有效果。后来,用登州的土方才捡回一条命。自己一身医术比不上土方,正让孙思邈郁闷呢,如今被皇帝叫“老杂毛”,自然心情很是不美丽。
号了一会儿后,孙思邈才说:“陛下今日可感腰眼疼痛、昏昏欲睡、精神不济且难以集中?”
听到孙思邈说的这些,李世民惊讶道:“确实如此,朕本以为是舟车劳顿所致,想着正午的时候睡个觉,听孙道长的话说,可是水土不服的症状?”
“非也非也,陛下这是肾水不济,昨夜通宵行房事所致。岁月不饶人,陛下元阳本就破的早,登基为帝后不仅要操劳国事,还要照顾后宫嫔妃,长久以来、旦旦而伐,自是不妥。要是还不引以为警,恐怕四五十岁的时候,就没有精力喽!”
明明是很十八禁的话,但是在孙思邈的嘴里说出来,却是坦坦荡荡。
这话,说得皇帝脸更红了,一边的长孙更是偷笑不已。
皇帝这一次出来,虽然一路赶路,但也没闲着。出宫的时候就带了一个年轻的妃子同行,如今才到登州,就有了身孕。结合孙思邈的诊断,嘿嘿嘿....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中指
李承乾抬头看天的离开了书房区域,很明显,接下来的话他是不能参与了。也不知道老孙会不会给皇帝开点壮阳药?估计不会吧,毕竟老孙一直以来都秉承“没病不吃药”、“能自愈尽量少吃药”的准则,最多也就是告诫一下皇帝而已。
从偏殿出来,在偏殿到正殿的中间,一个属于行宫宦官居住的地方,李承乾见到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
这一次朝堂中的大佬们几乎倾巢而出,三省六部重要的官员也一路相随。毕竟这是少有的皇帝掏钱公费旅游机会,没有人会拒绝。如今朝中各个机要大臣和附属都随着皇帝抵达登州,驻扎起来,跟把皇宫搬到登州来没什么区别。
见到长孙无忌几人无论如何也是要上前打打招呼的。
跟那些住帐篷的官员不同,他们几个才是真正的简在帝心。虽然只是鸠占鹊巢,房间里很是拥挤,但是这里是行宫,皇帝做出这样的安排,只会让他们感觉荣耀。
“太子殿下!”
待到几人行礼,李承乾才回礼,笑道:“房相,舅舅,你们几位刚刚抵达,还是多休息休息的好,怎么也没睡个午觉?”
房玄龄无奈道:“没办法啊,当上中书令,就是变成了劳碌命,之前我等才在兖州处理完政务,如今抵达登州,这一路上积压的政务都送到眼前了,不处理完,可没法睡觉啊。我等在这里聊天,不过是偷到一丝空闲的机会罢了。”
唐俭也在其中,见李承乾来了,不顾站位上前几步拱手道:“殿下来的正好,我们正在讨论关于天竺那边的事情,正好询问一下您的意见。”
询问意见?
李承乾连忙道:“孤现在还没有正式参政,不过是辅助父皇处理有关于商业的奏折,暂且为父皇分忧罢了。既然几位想要说说政事,孤在一边听听,说错了话,几位一笑了之就好。”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暗暗的点头,毫无疑问,李承乾的这一番话对他们而言是最喜欢听到的。
太子作为东宫之主,确实有参与朝政的资格,但是,这得是正式参政以后。朝中分控诸多权力的,是他们几个,真正拿主意的,也是他们。如今太子没有轻蔑他们的存在,反而抱着一丝尊重,很是难得。
挥挥手让身后的张赟去取茶水,李承乾也“入乡随俗”的靠在墙边,等着听唐俭说明情况。
唐俭看了看长孙无忌等几人,见没有拒绝的,就对李承乾解释说:“自我大唐成立以来,鸿胪寺就一直没有停止对外使节的派送。使节上的交锋,是所有国家之间,最常见的交锋手段。高丽、新罗、百济、突厥,甚至是上去后九死一生的吐蕃和大海另一面的倭国,我大唐都派出过使节。
刺探敌情、宣扬国威、缔结盟约,这就是使节要做的事情。如今,我大唐周边的国家,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而西域的国家,极西之地,还有南洋、天竺那边的国家,我们却还没有详细的了解过。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能摸清楚敌人的情况,对我们而言,就是损失。所以,微臣提议,应该朝天竺、南洋这些地方派遣使节,宣扬我大唐的国威,招使这些国家臣服,这样一来,我们大唐才是真正的宗主国,万国来朝,指日可待!”
听完这一番话,李承乾忽然觉得唐俭有点蠢。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身在其位,唐俭就是半英明半愚蠢的。遇到这种涉及到他政绩的事情,他就会朝着腐儒的一面靠拢。
宣扬国威?有必要吗?强行装b,易遭雷劈,无形装b,最为致命。只有真真正正、明明白白,光明正大装的b,才是最震撼人心的。当然了,这个时候的装,同时也是实力的代名词。
强大,不一定要宣扬的人尽皆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个祖训,还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人若是犯我,我必犯人这样的处理方式,很是不妥,应该是人若犯我,我整死他!
鼓腹咝蝰这种毒蛇,从来都是很好的伪装起来,不动则已,动则一击致命,正因为如此,它反而比眼镜蛇等招摇的毒蛇,更加致命。
在面对远离大唐的国家时,也当如此,自己宣扬的强大,怎么也有点装b的意思,夜郎自大的故事就是如此。但是,旁人宣扬出去的强大,就不一样了。试想一下,要是吐蕃人、突厥人都承认大唐的强大,他们周边的国家,哪个会小看大唐?
所以,宣扬国威根本就是没用的。不过,刺探敌情却比较重要。
想到这里,见众人都在看着自己,李承乾尴尬道:“众位为何如此看孤?”
房玄龄拱手道:“刚刚见殿下似有所思,可是有什么看法?如果有的话,殿下不妨直说。”
见唐俭也瞪着眼睛看自己,李承乾只好说:“孤哪能有什么看法,其实,孤是觉得,宣扬国威这一点大可不必,缔结盟约也大可不必。说句不好听的话,盟约这个东西,虽然强者有随便撕毁的权力,但是有朝一日咱们大唐主动撕毁掉,怎么也不好看。
如今我大唐国力蒸蒸日上,一眼=看不到尽头,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荣耀去招揽一群小国家的尊敬。说实话,很没有必要,当我们对他们能形成有效威胁的时候,用不着咱们主动招揽,他们就服软了。但是现在咱们对这些国家鞭长莫及,就算他们投诚,恐怕连街角的小孩子都明白这种臣服是多么的脆弱。
这其实就跟市井中的流氓招收小弟一样,要是流氓头子自己没有实力,那些小弟还会跟随吗?恐怕除了树倒猢狲散,就是取而代之这两个选择了。
宣扬国威和缔结盟约就算了,一个没意思,一个是自缚手脚。但是探查情况,还是很有必要的。这几年来,先是西突厥,再是高昌、吐谷浑,之后,说不准下一个会是谁。当我大唐的实力足够威慑所有国家的时候,就能予取予求,对于这些取之无用去之可惜的鸡肋国家,还是有必要探查探查的。”
说完这些话,李承乾对着唐俭眨眨眼睛,好像这些不是他说出来的一样。
房玄龄几人偷笑不已,他们之前一段时间都是在奉劝唐俭打消这样的念头,旁敲侧击的,看样子远远没有太子拿流氓说事来的效果好。没见,唐俭已经低头沉思了?
好半晌之后,唐俭才苦笑一声,拱手道:“殿下的话糙理不糙,确实是如此啊。既如此,微臣这就去写奏折!”
再次拱手施礼后,唐俭才离开了。虽然他也是国公,但是不到长孙无忌几人能住在行宫房屋里的程度,不过他也比住在帐篷里的那些好一点,因为皇帝并没有阻拦他们这些人在外面找地方住。靠近行宫的好多宅院,如今都被官员给租了。
唐俭走了,房玄龄显然没有回去继续上班的意思,反而哀叹一声后说:“唐俭好运气啊,封地就在山东,不像老夫,封地靠近僚地,地处莽荒,要是有朝一日去那个地方当刺史,还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
杜如晦笑道:“扛不住也得扛啊,谁让梁洲是你的封地的?”
长孙无忌在一边也开口了:“老杜就不要挤兑老房了,咱们三个里面,就你的封地最好。莱州紧挨着登州,盐碱地虽有,却并不太严重。等你在家里呆的烦闷了,走不多远就能到这里来,看看海,钓钓鱼,不比我们几个自在?”
三人看似在讨论,但是视线都有意无意的往李承乾这边瞟。
听到这里再不明白几人的意思,李承乾可就白活了两辈子。
显然,在分封刺史这件事上,皇帝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估摸着,已经在他们的头衔中安上了某某州的刺史。
安上归安上,上任是完全不可能的。谁不是娇妻美妾一大群的要养活?上任了跟贬谪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所有人都把皇帝的分封当成空气的现在,谁要是当真,可就真是得罪所有人了。
上一篇:穿越山贼做皇帝
下一篇:三国:开局拒绝出借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