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抉望
伴随着一声爆炸声,本来还勉强维持着船型的返程船,甲板以上的部分全部垮塌了。
八牛弩的弩箭毕竟不是导弹,威力还是有限的,单单一根弩箭看,确实不足以毁灭一艘船。
用不着李承乾的教导,皇帝看到一个铁制的扳手,再看看“供给”的标注,毫不犹豫的扳了下去。
下一刻,甲板再次裂开,又是两根弩箭升了上来。
六根根弩箭,六次爆炸,那艘还能打一段时间渔的返程船,顿时大部分变成了碎片在海上飘荡。
放下八牛弩,皇帝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在他看来,六根弩箭炸毁一艘船,还是慢了点。如果这弩箭用于陆地战争,恐怕一些脆弱点的城门都能炸开了。
李承乾何等聪明,见皇帝皱眉,就戳了戳张亮。
张亮顿时也反应过来,走到皇帝身边拱手说:“陛下,其实海上作战,用不着将敌人的船彻底炸碎。炸掉他们的船帆、炸掉他们的船底,都能起到决定性的效果。海上作战,首要目标就是让敌人的船瘫痪。运气好的时候,一根弩箭就能达到效果,而这艘船上,标配的将士是二十人,一根弩箭就瓦解了二十人的战力,微臣不觉得有多亏。”
冷哼一声,李世民悠然道:“朕自然知道这个,用不着你说。朕现在在想的是,太子号上面的八牛弩,实在是多了点。有必要搭载二十多架八牛弩吗?”
听了皇帝的话,众大臣纷纷看向两侧,果然,太子号前面二字排开五架八牛弩,两侧则是一字排开,再加上船尾的,确实是二十架,再加上船舱里一定存在的替换八牛弩,一艘船上竟然搭载了二十多架八牛弩,简直是奢侈!要知道,单单这些八牛弩,造价估计就要有几万贯了。
长孙无忌现在才发现自己十五万的报价是多么的可笑,确实啊,十五万,一艘船都买不下来,更别说三艘船加一个造船厂了!
至于侯君集,早就选择了闭嘴,十五万是他和长孙无忌合计出来的报价,但是要换价格的话,还是长孙无忌开价比较合适。毕竟他是个大老粗,对金钱的概念属实有点模糊,很难给出一个正式的价格。
再或者....
侯君集期盼的看向皇帝,现在,也只有皇帝开口,才能让太子少要点了。
令他意外的是,皇帝并没有开口的意思,而是转身走进了太子号的舱房。
跟外面的肃杀不同,太子号的船舱里堪称整洁安静。最开始的两个舱房,都是医务室,每个医务室都有两个军医坐镇,有他们在,只要是抬到这里的将士,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别看旗语等东西地方很难接受,新式的救治方案他们却背的倒背如流。现如今,大唐所有地方州府,都在普及这些知识,基本上大部分的府兵,都知道了一些常见的急救方法。
医务室后面就是休息区,有的舱房里是木板床,有的则是吊床,供将士自由选择。
再之后是厨房、仓库,随后就到了船尾的部分。
一路走来,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让皇帝很是意外,转头问李承乾:“武器舱在哪里?为何朕没有看到?”
李承乾微微一笑,把回答的机会让给了李泰。毕竟,当初出这个主意的,就是他。
李泰从一边跳出来,嬉笑着说:“父皇,武器舱不在船舱,而是在船舱之下,必须得打开机关,才能出现到战船最底下的通道。武器舱跟生活区分开,能有效的减少明火的威胁。再者,虽然这铁皮舰船威猛无双,却还是有陷落的可能。若是敌人控制了舰船,留在最底下武器舱的人就会玉石俱焚,嘿嘿,父皇觉得儿臣这个安排如何?”
李世民微微一笑,伸手在李泰的头上揉了揉说:“好一个玉石俱焚,确实如此啊,咱们大唐人从来没有投降之说,甚至不应该让敌人缴获到什么。你这个安排很好,回头到长安,朕再赏赐你。”
李泰笑着接受了皇帝的夸奖,然后退让到了一边,把谈话的机会让给皇兄。
得知武器舱的重要后,皇帝也就没有了参观的心思,而是重新走到船尾看着宽阔的海面出神。
皇帝出神,敢打扰的自然是一个没有。
好久之后,直到一条鱼跃出水面,李世民才从幻想中挣脱出来。
回过头对众人说:“朕之前总是觉得,统一中原,开拓疆土,就是超越先人了。现在看来,咱们的视线不应该盯在陆地上,大海上一样应该开拓。看地图,渤海面积之大,甚至超过了几州之地。这些日子来,诸位爱卿应该也看到了海上的产出。海边的百姓,靠着大海至少能衣食无忧,而他们将海产品卖到内陆,还能凭此发家致富。
登州刺史上书给朕的时候说他想要两手抓,既要清理盐碱地,又要发展渔业,让登州百姓过上好日子。仅凭海边的产出,就能养活一州百姓,更别说这么广阔的大海了。张亮跟朕说,他这些年来做的事情,就是跟高丽人争夺这片海洋的所属,拼尽全力才不过夺得一半。
说实话,在朝廷不如何关注东海水师的情况下,他已经做的很好了。”
听到皇帝的话,张亮单膝跪地,感慨万千。他就知道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会得到皇帝的赞赏,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早而已。
亲自把张良扶起来,李世民道:“张亮,朕亏欠你良多啊。来人,传朕旨意,着升相州都督、郧国公张亮为吏部尚书,检校兵部尚书,追封张父为益州都督,封柳国公!”
这个安排一下,张亮顿时又跪倒在地。
他这个相州都督,其实就是虚衔,如今一跃而成为吏部尚书,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了。最难得的是,他出身贫寒,祖上几代都是老农,虽然没有奢望过,但是皇帝追封他已故的父亲,这是给了张家极尽的荣耀。此刻,他恨不得以死相报皇帝的知遇之恩。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在张亮起身后,纷纷上前恭喜。张亮成了吏部尚书,算是正式加入了朝堂的高级圈子,不管如何,还是要好好亲近亲近的。
李承乾也很为他高兴,历史上张亮的谋反,不排除拥功不得赏而心生怨恨的可能。如今皇帝来了登州,实地考察了他的工作,给出了赏赐,估计这家伙现在恨不得把重孙子的命给卖给老李家。
就在张亮一一回礼的时候,李世民坐在李涧搬来的椅子上,低声对身后侧面的李承乾说:“张亮能得你的举荐,看样子你对他很是认可啊。你跟朕说说,你给朕密信诉说张亮的辛苦,不是因为他过年时候送给你的几车鱼?”
李承乾微微摇头,靠近皇帝的耳边低声说:“确实有那一丝关系在,但是,主要还是张亮确实有功。虽然他卡着海关,也给自己家搂过钱,但是,他是真的在巩固海防方面奋斗了。咱们大唐沿海一直没有受到侵扰,就是他的功劳。再说,恐怕儿臣不给他说好话,他也会被您调回长安的吧。儿臣不信您会把三艘船交给他掌控。”
李世民嘿嘿一笑,并未言语。的确是如此,看到太子号的威猛以后,他就有了这样的盘算。张亮虽然忠诚,但是,还是不够格让他拥有这能够在海外立国的力量。虽然火药被他控制住了,但是这船本身的威慑力就足够了。
如今,将张亮提拔到吏部尚书的位置,既打发的他乐呵的,又能把东海水师的位置腾出来,何乐而不为之?
船上终究不是道贺的好地方,所以在皇帝的命令下,文臣和大部分武将都坐小船回到了岸上,船上就留下了张亮、李靖、李道宗,还有赶过来的张俭。
虽然才赶过来,但是看到皇帝留下的人,张俭心头一片火热,很明显,皇帝这是打算对高丽做点什么啊!他固守辽东这么多年,除了实验火药武器那一次外,基本没对高丽人动过手,已经快要憋疯了,如今皇帝又有了想法,如何能不兴奋?
就坐在船头甲板上,张亮拿出了等比例扩大的地图,展开在甲板上,指着地图开始讲解渤海湾的地形。虽然不舍,但这场战斗是他最后一次统领东海水师了,如果能用一场胜利践行,他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
“....就是这个样子,陛下,高丽浑水湾的船要是不毁掉,等咱们正式进攻高丽的时候,海上的通道就会被牵绊,一旦陆地上遭受了全面的阻挡,恐怕进攻之事,又要不了了之。可是,如果咱们干掉了浑水湾的船队,等有朝一日对高丽动手,东海水师就能运一批兵力直驱半岛,直取高丽京城开京。这样一来,就能让高丽人不战而乱,对辽东的局势也有助力作用。”
李靖作为参谋,也点点头说:“直捣黄龙确实是个好办法,偷袭半岛的军队用不着多强悍,也用不着攻取哪里的城市,只要登陆,胡作非为一段时间,就能彻底打乱高丽人的部署。”
张俭追加道:“微臣固守辽东多年,对高丽人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么说吧,别看高丽士卒都很坚毅,高丽将领也都很顶,但是他们的贵族,特别是高建武这个人,实在是窝囊。微臣甚至敢下断言,只要有大唐军队出现在平京附近,他就会立刻下令辽东军队回防。”
第三百六十九章 渊盖苏文的威胁
张俭的发言,至少在针对高丽方面,几乎算是大唐以内第一人了、。他都这么说了,就说明浑水湾这个地方非攻不可了。
最令李世民满意的是,张俭和张亮是从预防角度提出出战的。这样一来,恐怕就连朝臣们也没办法阻拦这一次出战。
看到皇帝逐渐上扬的嘴角,李承乾苦笑不已。
得,本来是为了满足他这个太子好动心的作战,现在被皇帝给共享了。错过了草原之战,错过了高昌、吐谷浑之战,十年以来都在长安窝着的皇帝,这一次指定是铁了心的想要参战一场。哪怕,这次的战斗是他从未经历过的海战。
不过,正是没经历过,才让他更加的向往吧。
“没事儿撇着嘴干什么,莫非你有别的想法?”
李承乾回过神来,只见皇帝回过头,表情很是恶劣,连带着李靖几人都惊讶的看着他。
急忙恢复镇定的表情,李承乾拱手道:“父皇,儿臣并非不赞成出战,只是想起了高丽的一个人,所以才出神了。”
“高丽人?谁?”
“渊盖苏文。”
听到这个名字,这一次换成皇帝撇嘴了,什么盖什么文,他连听都没听过。
李靖和李道宗一起看向张俭,如果说有谁对高丽了解的透透彻彻,那肯定是张俭。
果然,张俭瞪大了眼睛,起身拱手问道:“殿下,不知您这个时候想起渊盖苏文干什么?”
李承乾道:“自然是想着怎么干掉他,连城侯,您常年驻守辽东边境,对高丽的形式很是了解,孤来问你,你觉得渊盖苏文这个人,跟高建武比起来如何?”
李世民没想到太子竟然拿渊什么的这个人跟高丽王做比较,高丽竟然还有这么一号人?
想了一会儿以后,张俭才缓缓坐下说:“渊盖苏文这个人,我没见过,但非要拿他跟高建武作比较的话,我只能说高建武不如他。内政方面,高建武虽然励精图治,颇得百姓拥戴,但是涉外方面,就不行了。谨小慎微,就是高建武的性子,国土方面他宁可不求进取,也要求平安。
高丽境内,对于大唐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联合各国成立联盟,共同抵御大唐有可能的入侵,一派主张亲近大唐,彻底的臣服,渊盖苏文这个人毫无疑问是反大唐的。但是,最有意思的是高建武,他居中,两派他哪个都不加倾斜。”
两边都不倾斜?听到这句话,李世民眉头微皱,不由得又看清高建武几分。作为一个国君,最忌讳的就是左右摇摆,在面对大唐这件事上,不管是卑躬屈膝还是奋起反抗,都是正常的选择,可是摇摆不定算是怎么回事?
张俭的声音继续响起:“渊盖苏文这个人出现在高丽的时间还不长,他是继承了他父亲的地位,成为高丽的大对卢,相当于咱们大唐的宰相,但是却拥有部分兵权。不说别的,单单他对辽东边境的安排,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好战之心。
如今统领高丽与大唐边界的将领,是金俊贤,金秀的同母弟弟,当年,金秀因为大唐的攻城惨死,金俊贤对大唐可以说是怨恨万分。这个人担任边境将领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我做的安排尽数摧毁,如果不是有火药武器的威胁,没准儿他都敢一路打过来。
除此以外,他调到边境来的将领,都是对大唐充满了愤恨的人。由此一来,这人对大唐的态度,就不言而喻了吧。”
李靖和李道宗都点头,到了这个程度,要是还说明不了渊盖苏文的立场,还要怎样?
想了一下,李世民回过头看向李承乾,说:“到前面来说话,你站在朕身后是规矩,但说话的时候让朕总是回头,多费劲?说说,你为什么要提起渊盖苏文这个人?”
李承乾听从皇帝的命令,走到前面,接过李靖递来的垫子,谢过以后,坐下就回答说:“因为这个人的难缠,父皇,高建武执政这么长时间以来,从来没有表现出自身的军事素养,但是渊盖苏文继承地位以后,一出手就直捏咱们海上的命脉。
现在高丽人还只是筹备造船,一旦他们将海上船队造出一个规模来,毫无疑问就能对大唐的辽东、山东半岛形成有效的威胁。就像张亮说的那样,一旦高丽浑水湾的船队建立完毕,日后咱们大唐想要通过海上出兵骚扰高丽内地,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个人能够如此精准的拿捏到咱们大唐的短板,并不计代价的付诸于行动,可以说谋略与行动力兼备。高丽出现这么一个奇才,不容易啊,还是毁了比较好。既然咱们出战平灭高丽浑水湾的船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儿臣觉得,最好的结果,是把渊盖苏文这个人结果在浑水湾。连城侯,渊盖苏文现在是在浑水湾没错吧。”
张俭点头道:“没错,浑水湾的造船厂,一半是高丽国库出钱,另一半却是渊盖苏文筹备的。而且,渊盖苏文有目的的在把自家家族的实力从高丽各地转移到辽东来,大有跟高建武划清界限的意思。为了探听出这个结果,微臣手下和鸿胪寺手下,损失了不下二十个精英探子。
不过,这些损失是值得的,消息并没有透露,渊盖苏文应该也不会离开浑水湾。就微臣看来,渊盖苏文这个人,还是干掉最好!”
“既如此,那就下令吧,不过,最好是活捉,朕很想看看这个人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以至于让几位爱卿和太子都这么提防他。”
皇帝下了令,张亮自然答应下来。要知道他之前给东海水师下达的命令可是见到渊盖苏文格杀勿论,不可留他性命。一同领命的还有李承乾,皇帝老爹这么说了,他也只能将传达亲率的命令更改掉。
会议到此就算是结束了,李靖等人回去歇着,张亮却开始忙碌起来。很明显,这一次皇帝要御驾亲征,本来太子要参战就已经让他忧虑万分了,如今皇帝太子爷俩一起上,他这个东海水师的统领却要愁白头。
海边到行宫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李承乾本来想走路回去,却被李涧拎到了皇帝的马车上。
才进马车,就看到了皇帝的一张臭脸,李承乾心跳都错漏了一拍。
好家伙,老子好像没惹到你吧!
果然,就在马车开始前进的一刻,李世民咬牙切齿的说:“几十万贯啊,你们三个还真敢造,太子号要是比寻常海上舰船超出一些也就罢了,你竟然造出了这样的庞然大物,搞得朕都不敢让张亮继续统领东海水师了。说清楚,你这么干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玩乐的话,用不着闹这么大的阵仗吧。青雀你们三个胡闹已不是一次两次了,没有哪次闹得这么凶,要朕看,你就是离了长安,没了朕的看管,飘了吧!”
“冤枉啊....”
李承乾顿时惨叫出声:“天地日月可鉴,儿臣三人这一次虽然是为了玩,但是更多的确实为了国朝分忧。父皇,儿臣只问你一句,咱们大唐海上力量存在短板,这句话您赞成不?”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确实,虽然朕没见过其他国家海上的力量,但是如果就是那几艘破船的话,咱们大唐海上的力量,确实寒颤了点。”
在心里给张亮点了个赞后,李承乾继续说:“儿臣在登州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不只是增强大唐海上的力量,您也知道,岭南的造船厂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等那里的造船厂木材阴干完毕以后,也会开始制造远航的商船和护卫船。
实话讲,虽然在冯盎的带动下,岭南的地方势力都选择向中原臣服,但是这份臣服还只是口头上的。咱们在岭南建造海港和造船厂,一个操持不好,没准儿反而会被人家一窝端。正因为如此,北方,必须得在有足够力量威慑岭南的情况下,岭南那边才能开始建造。
况且,有这三艘船在,就算岭南那群土家族有点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也得考量考量后果,虽然巨舰不能上岸,但是有它们在,咱们随时都能大军开进。中原跟岭南之间的烟瘴地带,再也不能成为阻碍中原南下进攻的阻碍了。”
李承乾刚开始说的时候,李世民还板着脸,但是随着叙述的推进,他板着的脸却慢慢的变得柔和,直到绽放一丝笑容。
一直到最后一句话说完,李世民才欣慰的说:“你能够考虑到这么多,这很好。坦白说,朕一直犹豫要不要让你正式参政,现在看来,是时候了。眼界上,你已经不弱于房玄龄他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好多时候你还要比他们看得更长远。这次回长安以后,你就到尚书省担任主官吧,朕把控着尚书省这么长时间,也是时候把权力放出来了。”
李承乾虽然拱手领命,但是心里还是很卧槽的。
尚书省的主官啊,在朝堂中正式担任某个官职,代表他正式参与朝政了。不同于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虽然是负责将决策具体实施的部门,但跟门下省一样有复核之责。一旦政令的施行出现了差错,首先要被问责的就是尚书省。如果尚书省没有行使错误,才会向上追溯。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担任尚书省主官以后,他的童年生活,就算是彻底宣告结束了。虽然比不上996,可是....
没等李承乾想出推辞一下的理由,皇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朕戎马十多年,一般都是陆战,水战海战从来没有经历过,你们三个就顾着自己的玩乐,也不知道给朕也造一艘船,真是不孝。”
“父皇啊,且不说一艘船的造价有多高,就是这三艘船都是极尽速度赶工中,才制作出来的。这已经是造船厂的极限了。再说,我们的船都是用自己的身份命名的,到了您身上,用什么名字给船命名?皇帝号?一旦有朝一日这艘船被敌人攻破,或者倾覆在大海上,多不吉利啊。您虽然想,但是朝臣们不可能同意的。”
郁闷的撇撇嘴,李世民顿时不说话了。
马车穿过闹市,依稀能听到道路边“陛下万岁”的打招呼声。在经过最初的紧张后,登州的百姓已经适应了在路上见到皇帝的座驾,拱拱手叫一声万岁,也算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听到这个声音,李世民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吩咐马车直接驶入行宫,转头问李承乾:“朕虽然想要御驾亲征,但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座舟,还是有些难看吧,小子,要不先把你的太子号改改名,让给朕用用?”
李承乾张了张嘴,一口唾沫差点噎死自己。
“不是,是,不是,那啥,父皇,不是儿臣舍不得,实在是因为三艘船是一起建造出来的兄弟船,您的皇帝号跟魏王号、吴王号一样的大小,您不觉得寒颤?这样吧,名头上算是儿臣亲征,您作为父亲督战,如何?”
见李承乾严词拒绝,李世民冷哼一声,不等马车停稳,就窜了出去。
说实话,在见到太子号的那一刻起,他就有给自己也搞一艘的想法了。用自己的名字给无敌的战争巨舰命名,这种想法他以前从未想过。
想想就觉得刺激啊!
无可奈何的跟着皇帝下了马车,看着皇帝依旧气咻咻的背影,李承乾只能九十度转身,也不去给长孙请安了,直接去自己的正殿。
皇帝钻进牛角尖,那可就不是几头牛能拽回来的了。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普天之下,只有皇帝有这个特权。但是,不管影响一意孤行,是种病,得治!
今天在海边呆了一天,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可是令李承乾意外的是,正殿门口竟然有人等着自己。
长孙无忌!
远远的,长孙无忌就躬身行礼。看到他这样,李承乾只好端着架子,走近了才拱手还礼。
“赵国公傍晚拜访,可是有什么要事?”
第三百七十章 深坑
正殿门口的长孙无忌一身官服穿的一丝不苟,表情肃穆。
这个样子的长孙无忌,只能在朝会的时候见到。他越是正式,李承乾心里就越没底,天知道这家伙一本正经的到这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再次拱手施礼,长孙无忌严肃道:“殿下今日劳累,微臣本不应该傍晚时分还来叨扰,只是事求极速,只能如此了。”
李承乾点点头,延臂邀请长孙无忌入殿。
才入殿门,就看到了已经准备好的桌案,两个宫女将温度刚好的茶水放到桌子上,施礼后就退出去了。
苏媛现在在皇后那里作陪,做出这些准备的就应该是秀秀了。不过秀秀跟苏媛不同,甚至没有资格跟长孙无忌见面行礼,只能隐身在后殿。
分别落座后,李承乾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一口抽干,才看向长孙无忌:“舅舅,礼仪这种东西,就是给外人看的,如今咱们已经在正殿里了,用不着那么正式了吧。相信您也没吃饭呢,我让厨子准备一份饭食,咱们舅甥俩边吃边说呗?”
上一篇:穿越山贼做皇帝
下一篇:三国:开局拒绝出借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