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347章

作者:抉望

  李世民点点头,但是目光无巧不巧的看到了李承乾背后的起居郎周瀚,看到这家伙笑的可疑,顿时就来气了。不用说,这家伙必然是想起了之前自己要修改起居注的事情。

  虽然恨不得抽这家伙一巴掌,但是李世民还是忍耐了,挥挥手驱赶道:“行了,赶紧去准备元日朝会吧。”

  李承乾也注意到了皇帝的尴尬,回头看了一眼周瀚,顿时明白过来,也不多说什么,拱拱手,就告辞离开。

  李泰李治也想上朝看看,更何况这里是凝云阁,不是两仪殿,也跟着告辞离开。

  才出凝云阁,李泰就凑到李承乾的身边说:“父皇真是够宠溺这个女人的,在凝云阁过年夜不说,还找皇兄为她点评,皇兄您也真是的,干嘛不多作两首诗,好好打击一下这个女人。”

  李承乾无奈道:“不一样啊,这是父皇主动要让她闻名的,不是她自己要求的。如果是她主动要求的,不用你说,哥哥也会打击的她往后再不提作诗。”

  李治也凑了过来,一脸崇拜的说:“皇兄您写诗真厉害,我也试着作诗,但是根本凑不出句子来,您改天能不能教教我?”

  李承乾笑道:“其实作诗没什么难的,你要学,哥哥改天教你就是。对了,你们俩啊,要是想见母后,还是等母后到东宫的时候,去东宫见吧,徐惠这年纪,咱们得避避嫌啊。”

  李治皱眉道:“这有什么好避嫌的?难道还有人怀疑咱们会跟徐惠有染不成?”

  别人怀不怀疑哥哥不知道,但是你小子在原本历史上,可是真不够老实。

  见皇兄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李治一脸的疑惑。

  从凝云阁到两仪殿,还是很远的,不过,尽管李泰一阵抱怨,还是被李承乾硬拖着全程走过去的。

  太阳初升,群臣都在皇宫门口彼此拜会,上朝以后,他们对于皇帝依旧没有出现,已经有了预料,并没有多惊讶。只是,魏王和晋王也出现在朝堂上,还是让他们很意外的。

  元日大朝会,其实本意就是一场群臣对皇帝的新年朝拜活动,走个过场就结束了。但是,一番朝拜完毕,令群臣惊讶的是,魏王却站了出来。

  “启奏皇兄,臣弟有本奏!”

  对于李泰的目的,李承乾也猜到了,笑着说:“讲!”

  李泰转过身,面向长孙无忌道:“赵公,本王要求给科研院调更多的研究资金过去。今年,将会有一种很重要的材料,进入科研院,科研院研究的火车,预估有一两年就能投入使用。”

  长孙无忌出班,疑惑道:“年前大朝会过后,户部已经给科研院批了大笔的资金啊,为何殿下今日还要讨要?”

  李泰无语道:“你批的那点儿钱,塞牙缝都不够啊!皇兄曾经三令五申,要多给科研院批款,结果你就比前年多批了五万贯铜币?这点钱够干什么的?”

  听到这句话,不少朝臣都冒出了冷汗。五万贯啊,换成铜币就是五千万,这都不够?今天魏王是专门闹的吧。五万贯,都够满足一路军队单次补给的了。

  长孙无忌哭笑不得道:“殿下,五万贯还不够,您准备要多少?今年大唐各处停工的工程,即将重新启动,户部可是很吃紧的啊。”

  李泰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

  一什么?一万贯?不可能吧!

  看着李泰的手指,长孙无忌都不知道怎么应了。

  拱拱手,长孙无忌疑惑道:“殿下这是何意?一万贯?”

  “一百万贯!”

  听到这四个字,朝臣们都倒吸一口凉气,一百万贯?这特娘的都够打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了,为了带着工匠研究一个车,就要一百万贯?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长孙无忌顿时就怒了:“魏王殿下,您这是胡搅蛮缠了,一百万贯,官路维修工程,都用不了这么多啊!您是要拿钱扔着玩是不是?”

  李泰也怒了:“你以为火车是什么?装孩子的婴儿车?一百万贯都说少了,加上你去年批的,不过是一百二十万贯而已,算上本王的俸禄,都不够,本王都准备到皇兄父皇那里厚着脸皮赖钱了,要本王说,如果正常要,怎么也得两百万贯才行,只要一百万贯,已经很体谅户部了。”

  眼见李泰和长孙无忌吵起来了,魏征出班道:“魏王殿下,莫要多言了,怎么可能要两百万贯?国库的钱粮都是有固定用处的,怎么能全部倾斜到科研院呢?就算陛下太子殿下都宠溺于你,也不应该如此,还不收手。”

  对魏征这般的说法,李泰并不意外,跟这些人说科研院的事情,就像中原人跟夜郎人说中土多辽阔一样,根本没法讲明白啊!

  眼见房玄龄也站出来和稀泥了,李泰只能把视线投向皇兄....

  看到李泰那无语到了极致的表情,李承乾就来笑,这就是领先太远的代价,跟身后人说话,他们都听不清楚。

  干咳一声,李承乾开口了:“都肃清。”

  听到太子发话了,众人立刻闭上了嘴,就是长孙无忌,也不敢再多说什么。眼下的太子,已经跟皇帝没什么区别了。

  站起身,李承乾道:“魏相说的没错,不管是父皇,还是孤,对李泰都是宠溺的。但是啊,孤对他的宠溺,却是有原则的宠溺。青雀说的没错,如果真的要,火车的研发,怎么也得两百万贯才行。

  这不是大话,孤给你们说一个数字,你们就知道了。这些年,单单洛阳到长安的火车路线铺设,东宫就花掉了一千三百万贯。仅仅路线尚且如此,就更别说火车本体了。诸位试想一下,长安洛阳之间,一辆不需要考虑路况天气、日夜不休、一日之间能往返一次的车,究竟能带来多少的收益和便利。

  且不提货运的收益,对于边关,火车一样很重要。想一想,举世攻唐一战中,咱们给高昌供应补给耗费了多少?要是长安到高昌之间,有一条铁路的话,又会是什么样的?所以啊,不要被眼下的花费给吓到了,为了成果,怎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所以,科研院的批款,就批一百万贯吧,剩下不足的,孤来给科研院补足。今年除了北路,各个边关会放开禁制,再加上咱们是战胜国,那些出关的商人,将会创造跳跃式的收益。如此一来,今年的税入,绝对会让咱们震惊。这个时候,就不要小家子气了。”

  听到这些,朝臣们都沉默了。

  太子所言,必定非虚。如果真要是这样的话,一百万贯,真的值得啊。

  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说:“既如此,那户部就批科研院一百万贯!”

  终于等到了这句话,李泰差点哭出来。

  奶奶的,如果不是为了这点破钱,他犯得着在元日大朝会的时候,在这太极殿上说出来?要不是皇兄理解,鬼知道火车的研成,需要多久。

  朝会结束,李泰跟在李承乾的身后,好一阵感谢。

  回到后殿,喝了一口茶,李承乾拍了拍李泰的肩膀说:“用不着感谢哥哥,反倒是哥哥要感谢你啊。没有你的研究,大唐的火车出现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加油,不被朝臣们理解,也不要气馁,只要皇兄知道你的成就究竟有多厉害就行了!现在的郁闷算什么,等火车奔驰在大唐的土地上,你就算在朝堂上按个数落他们,他们也只能受着。”

  李泰点点头,恨恨道:“到火车正式启动的时候,我一定要把他们安排在第一节车厢,还不给关窗户的那种!”

  

第五百三十章 变动

  

  李承乾哑然失笑,以煤炭火车的尿性,不关窗户,里面的人,估计要变成黑色的。

  拍拍李泰,李承乾道:“待会儿吃饭的时候,记得给舅舅赔罪一下,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咱们舅舅,闹得太僵不好。”

  李泰鄙夷道:“在科研院的经费上,一直卡我的就是这家伙。每次我往上递奏折,都被他直接扣下来了,连房相面前都到不了,更别说到您面前了。如果换个人,您觉得他敢卡着我的奏折?还舅舅呢,谁愿意认这样的舅舅。”

  李承乾苦笑道:“走个过场而已,你以为我不烦他?当初如果不是父皇重新委任给他兵权,接管云州边防,哥哥想大手大脚的给边军持续供应都做不到。再忍忍,再忍忍,过段时间,哥就把他弄到尚书省去当仆射。

  独孤博接管户部这段时间,从没出现过大错,再不升官,恐怕他没几年就要致仕了。辛苦一辈子,连个尚书都混不到,也太惨了。”

  李泰惊讶道:“皇兄啊,父皇不在,您主持朝政的时候,怎么任命都没关系,如今父皇已经回来了,虽然还是您主持朝政,但是官员调配这种事情,您还是别跟父皇抢了吧。”

  李承乾无奈道:“操心还轮不到你操心,放心吧,这段时间,我对朝局的变动,父皇都会同意的。”

  说完,看向李治,李承乾道:“雉奴,听父皇说,你想要到学院当一个先生?”

  李治没想到自己的梦想就这么被透露出去了,红着脸点点头说:“是啊皇兄,教书育人,本来也是好事儿。文院毕业以后,我实在是找不到有什么事儿可以做的。以前还想着帮青雀皇兄,但是他那些东西我根本不明白。思前想后,或许只有当学院的先生,既能排忧解闷,又能获得朝野的赞颂,好事儿啊。”

  虽然李治这么说,但李承乾还是更愿意相信他这是兴趣使然。

  “当先生没什么不好的,既然你这么想,那副院长的位置,就给你来做吧。实话说,哥哥这个副院长,挂名的时候更多。”

  李治惊讶道:“这怎么行?皇兄,我只当一个普通的先生就行啊,怎么能跟您抢位置?”

  李泰一个脑瓜崩弹在李治的脑门上:“笨啊,你成了副院长,皇兄不久成了正院长了?”

  听到这个,李治才觉得释然,拱手道:“谢谢皇兄。”

  李承乾笑着点头说:“那就这么定了,走,咱们回两仪殿吧。”

  兄弟三个结伴而行,离开了太极殿。

  接任文院正院长的事情,是皇帝特意叮嘱的。这是通过接任正院长,给外界一个模糊的信号,那就是太子离正式即位,已经不远了。如此一来,李承乾对朝中的一些变动,也不被反抗的太剧烈。

  正月十四的这一天,阿史那雪给李承乾又添了一个儿子,因为临近上元节,所以李承乾毫不犹豫的给孩子取了“李梦霄”的名字。给孩子取名字,确实是个力气活儿,尤其是孩子多了更是如此。既要好听,又要有寓意。所以当武媚也怀上孩子后,李承乾只觉得头都要秃了。

  上元节以后,朝廷恢复正常的秩序。同时,太仆寺的变动,最先确定。

  废除内地牧监,仅在草原设立一处,不再养马,只负责在草原甄选合适的马种,委任牧民放养,成战马后,再次挑选,送由兵部分配。驾部职权作废,不再登记天下马匹,仅监督是否有人大量豢养战马,有谋反的嫌疑。

  如此安排,太仆寺立刻裁了大量的官员,地位大降。

  同时,府兵制度的变革,也有了结果。

  废除卫尉寺,卫尉寺相关职权,归拢到兵部。天下军州,定为:江南越州、岭南高州、剑南嵩州和益州、陇右松州廓州和沙洲、关内丰州、河东代州、河北幽州一共十个。解除各州都督的职权,仅赋予募兵权。

  十个军州,招收常备兵力,一切训练日常所耗,皆由兵部供应,为天下将士发放俸禄。常备部队除了日常训练以外,还有抢险救灾、帮助修建道路的责任。

  同时,为了避免新制度出现问题,暂时不彻底废除府兵制,边境开战,依然征兵。而民间府兵的装备,待到新的兵制万无一失的时候,再行征缴。

  ....

  朝堂之上,房玄龄将最终整理出来的新兵制念了出来。

  待到房玄龄念完,李承乾询问道:“还有哪位卿家有补充的吗?”

  良久,兵部尚书赵子安站了出来:“启奏殿下,微臣以为,兵制变革,兵部的权力一下子多了许多,如此不妥。”

  李承乾笑道:“怎么不妥了?莫非你觉得自己贫寒出身,跟兵部尚书的职位,不匹配了?得了吧,收起你这个想法,朝堂中要不得那些嫉贤妒能的人,你有能力,那就可以升官,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兵部的权力,确实变多了很多,所以孤想了一下,兵部只有一个兵部尚书,已经不妥了。所以,兵部左侍郎、右侍郎,跟兵部尚书之间,再无统辖关系。兵部尚书仅留参与朝政之权,具体职务,由左侍郎右侍郎分担。

  同时,左右侍郎增加对政令的封驳之权,如此一来,任何政令的出台,也能稳妥许多。赵卿,你觉得如何?”

  仅剩下参与朝政的权力?这不是完全架空了吗?

  虽然惊讶,但赵子安还是立刻答应下来,他一介寒门出身,并不在乎权力被剥夺。答应的时候,他全然没有看到周围各部尚书对自己使的眼色。

  见赵子安答应,李承乾立刻敲定道:“那就这么定了,退朝!”

  说完,李承乾毫不犹豫的就离开了朝堂。

  朝会结束,赵子安立刻就被李大亮等人围住了。

  长孙无忌皱眉道:“你怎么就答应了?你难道看不出,这是太子的一个试探?今天是你被架空,明天就是老夫。参与朝政之权,虽然重要,但是具体的职权没有了,尚书之职还有什么用处?”

  李大亮也说:“这就是提高了左右侍郎的地位,贬低了尚书的地位,权力分散,变成了三个人的,看样子太子有意在三省六部都推广这种做法啊,之前我还疑惑为什么太子敢把权力下放,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

  赵子安惊讶道:“太子竟然是这样的想法?可是,这又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呢?”

  豆卢宽皱眉道:“我们做官做到这等程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能增加家族的影响力?如今尚书的职权要是削弱了,那咱们的尚书职位,岂不是跟侍郎一般无二了?两者之间的差别,一在青天一在地啊!”

  豆卢宽话音才落,戴胄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为官者,当大公无私,你们如此说法,还当个什么官?要老夫看,诸位现在所言,可有点德不配位了。”

  见戴胄都这么说了,张亮连忙说:“我们也就发发牢骚,你当什么真啊!”

  一群既得利益者中进入了一个另类和没得到过利益的,谈话也就没必要持续下去了。

  叹息一声,众人就散伙了。

  六部尚书中,只有长孙无忌并不是真的关心,因为,他马上就要去尚书省,担任仆射了,杨师道准备告老,朝中只有他是挂了仆射的名,轮也轮到他了。更何况,皇后回家省亲的时候,还专门跟他提过一嘴。

  不管太子怎么折腾朝堂,他都支持。

  接下来,正如李大亮预言的那样,很快,户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也进行了兵部一样的变动。伴随着变动,原本好多属于皇帝的权力,确实下发了,但是,却被一分为三,基本上就属于没什么变化了。

  最令他们无奈的是,侍郎也开始了变动。之前的朝堂是流水的尚书、铁打的侍郎,但是现在变成了铁打的尚书、流水的侍郎。一部尚书,越来越像一个名誉职位了。

  六部完成了改变,接下来就是九寺。九寺遇到的变动更狠,卫尉寺先前跟兵部合了,所有人都认为是应该的。但是谁知道这竟然是伏笔,光禄寺、太常寺、鸿胪寺跟礼部合了,大理寺跟刑部合了,太府寺跟户部合了。就剩下司农寺、宗正寺、太仆寺。九卿,直接变成了三卿。

  而司农寺本就不怎么重要,伴随着农学院喜讯频出,司农寺越来越像是摆设了,某一天,它没有合,而是直接废除都不会让人疑惑。宗正寺,就是宗正府,本就是皇族的地方,而太仆寺,早在马政更改的时候,就已经被削弱了。

  太子固然下放了权力,因此原本的尚书阶层,增加了人数。但是伴随着鸿胪寺等跟六部的融合,却也失去了大量的低级官位。一时间,朝中官员的品级,几乎都要整体上涨半级了。

  尽管李承乾如此的改动,依然没人敢提出异议,只能老实接受。

  因为,就在光禄寺跟礼部合体的时候,光禄寺卿王阔上书反对了一下,结果直接被贬官流放了。

  这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是,下达贬官流放命令的,是皇帝....

  这说明,太子对朝堂的变动,是有皇帝为之站台的。

  

第五百三十一章 你还想谋反是咋滴!

  

  皇帝虽然不理朝政好久,但是,威严仍在。况且,皇帝腿伤的情况,没有隐瞒朝臣,都知道皇帝现在很容易喜怒无常。

  各家都有子弟在贞观学院读书,或许寻常百姓家的学生对于人事调动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各家的子弟,却很在意。当初贞观学院初立,皇帝作为贞观学院的院长,本就是一种挂名行为,强行占了学生一个“师生”的便宜而已。

  而太子作为副院长,虽是真正的掌舵人,但是一般也是挂个名而已。学院实际的操持者,其实是祭酒杨度杨老先生。

  当然,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副院长变成了晋王李治,而院长,则变成了太子!

  如果是平时,这样的安排,大家也不会怎么在意,不过是一个挂名的变化而已。而这个变化发生在现在这个时期,就很耐人寻味了。

  莫非,皇帝准备禅位给太子不成?

  虽然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却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毕竟,现在皇帝的态度实在是太反常了。越是推敲,就越是觉得皇帝和太子是在唱双簧。太子在前面大肆改革,皇帝在背后专门背黑锅。

  六月,长孙无忌的生辰,寻常从不办寿宴的长孙无忌,一反常态的大搞特搞,从正午一直热闹到了晚上。李承乾不过是过来拜寿,奉上礼物,连饭都没吃就回东宫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的政务格外的多,如果不抓紧时间处理的话,恐怕要搞到半夜了。

  而就在李承乾、魏征、戴胄这类的刚正不阿的朝臣,还有李孝恭等一众武将离开以后,这次宴会的真正目的才显露出来。

  后院,长孙无忌的书房里,几乎只要是数得上号的人物,都齐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