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359章

作者:抉望

  礼部尚书方柹焓肿プ×搜至⒌碌囊陆螅溃骸罢馐鞘裁矗课裁锤铱吹降纳杓仆疾灰谎俊�

  阎立德无奈道:“你问陛下去,这是陛下安排制作的。”

  方柺樟擦艘幌虑樾鳎实垡丫诔ぷ赖谋蔽唬凵推鹱约旱男铝危缓蒙钗豢谄樟松先ァ�

  “陛下,您为何要这般安排?莫非,今后我等上朝,还要坐着了?这成何体统?”

  “你们正常朝会的时候,不也是坐着的嘛。只不过,从席地而坐变成了坐椅子而已。而且,如果现在你们还席地而坐的话,朕实在怕你们得痔疮啊。”

  说完,李承乾就继续欣赏自己的龙椅了。

  崭新的龙椅,单单那亮瞎人眼的光泽,就是最诱人的美丽。而且,不同于以往的木质椅子或者是鎏金的龙椅,这把龙椅可是纯金打造的。划重点,纯金!

  整把椅子的用料,都是大唐周边各国一起进献的。而李承乾讨要黄金的理由也很正经:朕的旧龙椅,用料简朴,坐起来很不舒服,要是一直不舒服,就会发脾气。这人啊,只要一发脾气,就不定会做出什么事儿来。还是有一把全新的、纯金的椅子,坐起来才舒适。

  话是年前继位后不久说的,于是年后,黄金就送到了长安。

  历时几个月,这把椅子终于铸造打磨成功。

  黄金的椅子,说到底满足人心欲望的还是它的用料,所以李承乾把坐着的地方又加了厚厚的一层棉花。光板的坐起来,才是不舒服啊。

  另一边,方柍中曰笕聪氩坏酱鸢福荒茉谥诔季鹊哪抗庵校讼氯ァ�

  这一坐,就让他顿觉惊异。

  因为,石板的地面,竟然凉的不行。难怪,明明是盛夏,进来以后却感受不到一点暑意。

  阎立德作为工部尚书,自然是知道里面的门道的,伸手搀起方査担骸氨鹁攘耍蟮畹牡匕逑拢悸褡殴艿馈U庑┕艿老奶斓氖焙蚧嵫妨顾斓氖焙蚧嵫啡人源舜锏胶畈磺值男ЧA沟淖昧耍簧〔殴郑员菹虏呕嶙龀隽苏庋母亩�

  而且且,跟重新制定的官服一样,这些椅子的用料也有讲究,越是靠前,用料越好。不然,你觉得陛下闲着没事儿打造一把黄金的龙椅干嘛,不还是为了让咱们能心安理得地坐下?”

  看看已经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方栒獠琶靼坠矗话岩巫忧暗淖雷由希⒆拧袄癫可惺椤钡呐谱樱凸仙锨埃讼吕础�

  李承乾并不知道阎立德和方柕亩曰埃裨蚓曰崃澈煲幌隆�

  等所有朝臣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后,张赟才开口道:“上朝!”

  伴随着张赟的声音,诸朝臣都起身,拱手行礼。

  龙椅上的李承乾点点头,道:“都坐下吧,太极殿既然已经修建完毕,今后朝会恢复到太极殿举办。大朝会之时,也用不着跪拜了,今后只有祭天之类的礼节,需要跪拜。

  诸卿家也看出了太极殿用料的奢华,包括朕在内,既然享受到了这些,就要做出无愧于享受的成绩才行。相里玄奖,今年大唐各地的粮食产量如何?跟去年对比,有什么进步?”

  司农寺卿相里玄奖起身禀报道:“回禀陛下,夏收已过,但是司农寺还没有完成统计。仅仅长安周边,粮食产量大增。玉米的推广,最远已经到达了汴州,想要推广全大唐,不超过五年时间就可以实现。

  另外,根据农学院报告,土豆和番薯的选种,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努力,产量正在激增中。尤其是土豆,想必,陛下定下的亩产三千斤,不是不可逾越的目标。”

  相里玄奖此话一出,满堂震惊。

  占城稻、玉米的出现,已经可以展望到大唐不再有饥馑之忧的前景。如今,还要增加两样?

  李承乾点点头,示意相里玄奖坐下,开口道:“农业,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国之根本。不可轻视。这一点,诸卿家一定要牢记在心。马周,还有什么需要上奏的吗?”

  马周起身行礼道:“启奏陛下,新罗女王,百济王不日就要抵达长安,不知臣等应该如何应对?”

  李承乾笑道:“终于快来了啊,看样子,张顗带着他们没少逛圈子。至于如何应对,你们认为现在还是贞观朝?以为新罗百济是吐蕃突厥?弹丸之地的王,为他们操心,犯不着啊。朕已经安排了商王李元亨接待,最多,就是准许他们觐见朕一次罢了。觐见结束,就把扶余义慈和金庚信还给他们吧。”

  李崇义起身,惊讶道:“陛下准备将金庚信还回去?这个,微臣以为不妥啊。父王曾经说过,新罗百济穷山恶水,能出金庚信这样的人才绝对是祖宗积德。昔日父王和郧公固守卑沙城,都给出了金庚信很大的评价。

  若是他并非仅仅统领新罗一军,而是统领三军,恐怕卑沙城都有破城的危险。如此人物,不应该除之而后快吗?陛下为何还要将他放回去?”

  李承乾伸手虚按示意李崇义坐下,笑道:“就算高丽死灰复燃,三国拧成一股绳又当如何?我大唐营州囤积的兵力超过了二十万,甚至不需要朝廷支援,就能将他们彻底粉碎。小小的一个金庚信,还不成气候。朕将他放回去,也只是要新罗的百姓看看,看看面对大唐,只有臣服才能苟延残喘。

  高丽境内煤矿众多,单单目前,工部勘探发现的就有十几处。两国每年出共计十万的劳力,根本不够用啊。所以,我们还要招工,许以适当的报酬,让两国人争着为我们工作,岂不是好事儿?毕竟,朕可舍不得把大唐的百姓,送去挖矿啊。”

  李承乾的话,引来了一片笑声。就是如此,大唐的百姓都金贵的很,谁舍得让自己的百姓,去做这么危险的工作?

  马周道:“陛下的意思,是短时间里,不动新罗百济了?”

  “不只是新罗百济啊,倭国人在鞭子底下,也挺卖力的。既然他们有用,就没必要将他们亡国灭种。且让他们先留存着吧!”

  众大臣,都是点头。

  现在的新罗百济倭国,就像是大唐砧板上的肉,什么时候蒸煮,完全是大唐说了算的。

  曾经,这种别国国王前来大唐朝觐,必然会动用大礼节,来展示大唐广纳百川的胸襟。但是现在,完全没必要....

  小朝会结束得很快,而坐在纯金龙椅上的李承乾,也满足了自己的新鲜感,果断地离开了太极殿。

  一言而令天下动,一言可定一国之兴衰,这就是大唐,这就是大唐的皇帝。

  不过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李承乾,每次回到东宫,都会脱下那层威严的龙袍。

  威严是给外人看的,威风也是给外人耍的,把这些带到家里,脑子不是一般地瓦特了。

  秀秀又怀上了孩子,所以李承乾只好到苏媛三人的宫中来回的晃荡。

  梦安、梦颖、梦霄还小,因为孩子就在室内,搞得每天晚上,李承乾和媳妇做一些爱做的事情时,都有一种浓浓的羞耻感。问题也很好解决,再纳妃子就行了,但李承乾实在是没有老牛吃嫩草的心,哪怕想想都觉得刺激。

  如今是延兴元年,不知不觉间,第二次的人生,已经活到了二十六岁。

  前世还在打拼的年纪,如今,孩子都已经能背诵诗词了。

  看着窗外的夜色,李承乾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想前世的事情了。

  一条嫩藕般的手臂,攀上了他的胸口,凉被下,钻出一张娇俏的脸。

  伸手在皇帝夫君的胸口画了两圈儿,武媚疑惑道:“您怎么不睡觉啊,明天虽然没有早朝,但有河间老王妃的寿宴,您怎么也该出席的。”

  伸手捉住武媚另一只手,李承乾叹息道:“我发觉,越是习惯‘朕’这个称呼,就越是容易遗忘以前的事情。好多的事情,一旦真的忘记了,不知道要损失多少。曾经,因为担心时间线的变动,我一直有担心,担心某一天,自己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祖母悖论啊,虽然尽力的克制自己不去想它,但这个理论确实有它的可取之处。涉及到时间空间的问题,哪怕是....也是在盲人摸象。不过,如今大唐已经改变的这么彻底,你甚至也出现在了我的被窝里,一直到如今,看样子,时间线是真的延伸变动,进入了另一个路口,不再跟正常的时间线交接了。”

  武媚眨眨眼,皇帝夫君说的每一个字她都明白,但是重叠起来,却怎么也听不懂了。什么是悖论,什么是时间线?夫君到底在说什么?

  可是,不等她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就感觉到一股子炽热,逼近了自己。

  她不知道,她那根画圈儿的手指,已经在导火索上晃悠好长一段时间了....

  第二天一大早,再起床的时候,李承乾已经把那些忧虑,彻底的抛诸于脑后。

  人都是活在当下,背着沉重的包袱,还活个什么劲?

  

第五百四十七章 无力感

  

  河间王李孝恭,尽管只是郡王,但是他在皇族中的地位,一直是跟李泰这种亲王同等级的。作为军方著名的将领,并且贞观以来一直鼎力支持太上皇李世民,所以尽管李孝恭退隐,将爵位传给了李崇义,但河间王府的地位依然。

  老王妃大寿,自然是一片喜气。

  虽然李承乾现在已经贵为皇帝,但是给长辈拜寿,还是很有必要亲自出席的。

  伴随着“陛下驾到”的一声,王府内的宾客,包括老王妃本人,一齐出来迎接。

  跳下马车,李承乾上前扶住老王妃说:“今日是您的大寿之期,给朕行礼,可要折损朕的寿数了。”

  说完,李承乾看向矮了一大截的人群,尤其是跪倒在地的李崇义说:“都平身吧,朕今日只是作为宾客来拜寿的,不必拘礼。”

  皇帝亲自前来拜寿,这是给足了河间王府面子,李崇义作为儿子,自然要跪迎。

  听到皇帝这样说,众人才散去,仅余李崇义和老王妃作陪。

  马车里,又钻出一个身影,是苏媛。

  在李承乾的搀扶下走下马车,苏媛从宫女手中接过毯子,双手奉上道:“老王妃大寿,晚辈没有什么送的出手的,唯有跟宫中姐妹一起刺绣的祥瑞薄毯,献给老王妃,愿老王妃寿比南山!”

  “多谢皇后娘娘,老身能得此薄毯,才是今日最大的喜事啊。”

  老王妃也是双手接过,展开看了看,顿时招来一片喝彩声。莫说这礼物出自皇后之手,本就华贵,就是上面刺绣图案的精巧,也可见这礼物的珍贵。

  见老王妃满意,苏媛才道:“晚辈今日前来只为献礼,宫中尚有孩子需要照顾,就不叨扰了。”

  苏媛要走,老王妃极力挽留,当然,也只是做做样子。

  等苏媛走后,李承乾才被老王妃拉着手进入了王府。

  今天带苏媛来,主要是因为李承乾实在没什么拿的出手的礼物,直接送钱吧,太俗,送香水什么的,也不太合景。只有苏媛她们准备的毯子,既有寓意又有心意,最为合适。

  进入王府,才发现李泰李恪都来了。李泰这些天往返于长安洛阳两地,晒黑了不少,尤其是衣袖一撩,皮肤的色差对比,就更是滑稽,成了兄弟们取笑的对象。

  “得了,有什么好笑话的。青雀晒黑的痕迹,可是他努力的象征,哪像你们,整天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是躺在王府享乐。”

  听到皇兄的话,李泰顿时腆起了肚子,一副得意的样子。

  诸位藩王公主之类的,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但是毫无疑问,他们还是没办法进入顶级皇族的圈子的。

  纪王李慎、赵王李福等人,跟李恪他们还能说两句笑话,但是碰到李承乾,就顿时变成了三好学生。这跟相处的经历有关,当时李承乾实在不愿意跟冒着鼻涕泡的他们一起玩,所以兄弟之间一直也就不怎么熟悉。

  等到李承乾入座,李恪才笑着说:“您可别调侃臣弟和雉奴,我们在文武院,可没有白吃饭。我们教书育人,青雀研制火车,对大唐都有贡献啊,您不能厚薄彼此啊。”

  李泰撇撇嘴说:“论辛苦还是我辛苦,每天跟媳妇办事儿都忙忙活活的。不过话说回来,雉奴,学院这一期的毕业生中,真的有不少好苗子?”

  李治点头说:“确实不少,尤其是那个叫狄仁杰的,更是杨老先生他们的宝贝疙瘩,别人都是成绩不好被留学,他是因为成绩太好了,才被硬留下来沉淀。要我看....”

  不等李治说完,李承乾就说:“停停停,狄仁杰这个人,朕已经有了安排,你们别动心思了昂!”

  皇帝都发话了,李治也只好笑着挠挠头,不说话了。

  皇帝这位压轴人物都登场了,宴席也就开始了。

  河间王府这些年的积蓄也是很可观的,老王妃寿宴,自然安排的很是豪奢。

  宴席间,觥筹交错,却怎么也少不了窃窃私语声。

  李崇义按桌敬酒,最后才来到李承乾的这一桌。按理说,这是很不合规矩的,皇帝既然在,怎么也得第一才是。

  敬酒过后,李崇义就坐了下来,举杯对李承乾笑道:“陛下,您猜猜他们都在窃窃私语什么?”

  李承乾也笑了:“还能是什么?因为朕把他们一直留在长安呗。话说回来,宗正寺调查的怎么样了?”

  李崇义低声道:“您给微臣的名单,其中八成以上的人都有问题。他们在封地期间,没少给自己麾下笼络商队、田产,其中几个,王府一年的所得,甚至超过了俸禄。而且,宗正寺配合百骑司,现在正在查验他们各自的家产,很快就有一个结果了。”

  李承乾点点头:“这就好,今年的年宴,可有乐子了。朕倒不是不近人情,只是他们这么干,也太过分了一点。你继续盯着点,别让他们跟封地的人串了气儿。”

  李崇义答应一声,这才端着酒杯离开。

  刻意留下这些人一年,就是为了清查他们的家产。如果是正当来路,李承乾不仅不会在意,没准儿反而会夸赞他们生财有方。但若是威逼利诱,就太过分了点。

  趁着喝酒吃饭的时候,李承乾碰了碰李泰,询问道:“火车的进度怎么样了?”

  李泰叹息道:“已经修改过十几次了,但是速度依然没办法再提升,承载也增加了一些,最近的一次修改过后,已经好久都没有进步了。”

  “没有进步就没有进步呗,你研究各种东西研究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碰到了难关,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攻克的。要哥哥说,你就应该好好的放松一下。父皇回信说,他现在跑到了岭南,整天跟老冯盎一起在南海钓鱼,玩得不亦乐乎,要我说,你干脆就上一艘最好的蒸汽船,乘船南下,去找父皇,一起玩一段时间,岂不美哉?”

  李泰惊讶道:“您的意思是,让我休息一段时间?”

  李承乾点头说:“是啊,想想你这些年,什么时候认真的休息过?相信我,青雀,没准儿你休息一段时间,能找到更有意思的研究课题呢?”

  听到这个诱人的建议,李泰犹豫了很久,才最终点下了头。

  确实啊,是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能好好休息过了。不仅是自己,科研院的那群疯子,也得休息休息了,过刚则易折。火车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再想进步,至少在现有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长舒一口气,李泰就像是放下了万斤包袱一样,端起酒杯,畅快的喝了一大口。

  见李泰想开了,李承乾也高兴。说到底,李泰走上了这条路,都是他这个当哥哥引导的,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当初这么做,就是让李泰的想法远离皇位。毕竟,真正的科学家,连各种头衔都嫌烦,怎么可能想当国家总统?

  一味的紧绷,对身体是没好处的,对于这个连火车都鼓捣出来的弟弟,李承乾是真心希望他长命百岁。

  王府的寿宴结束两天以后,新罗女王和百济王为首的使节团,抵达了长安。

  这一路上,作为迎接代表的张顗,专门挑一些繁华的州府停靠。从登州到长安,他们已经发出了不止一次的惊呼。

  尽管从地图上就能看出大唐的疆域辽阔,但是疆域辽阔和繁华,却不是挂等勾的。他们这一路上,看到了大唐寻常百姓的安居乐业,看到了大唐商业的繁荣。甚至,再张顗的刻意安排下,他们还见识到了辛苦训练的大唐士兵,见到了受到旱灾后,毫不惋惜的将农田收割,然后坐等救济的灾民。

  看到的越多,他们就越是恐惧。内心里已经不止一次的诞生出回过去抽自己一巴掌的想法。

  跟这样的国家为敌,是有多想不开!

  洛阳的繁华让他们感叹,而到了长安,更是令他们无言以对。

  如今的长安,已经彻底是一座集政治和商业一体的大城市。长安内从初一到除夕,一直都进行的事情只有一个——盖房子。

  除了太平坊等几个坊市依旧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外,余下的坊市,在得到礼部公布的要求以后,都开始了翻新。如皇宫一般水泥为基、木板为表的建筑,成为了流行。一体数层的高楼,成了寸土寸金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一层作为商业店铺使用,楼上则作为住房使用。

  最令新罗女王和百济王目眦欲裂的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路边的酒楼,将客人剩下的菜汤,倒进了木桶里,没有一点怜惜的意思,而售卖粮食的店铺,门可罗雀,各种粮食的价格,低的让他们几欲发狂。

  这不是真的,大唐的粮食怎么可能是这么低的价格?

  看出二人心目中的疑惑,负责接待的李元亨道:“二位不要怀疑,大唐还不到打肿脸充胖子的程度。现在糜子已经没有多少人吃了,更多的人吃上了谷子。就是稻米,也让本王吃的发腻,不得不下令让厨房变着口味的做饭才行。

  接待二位的午宴,本王已经准备好了。午宴结束,二位可以住到礼部在崇仁坊设立的客舍里,好好歇息几天。”

  新罗女王焦急道:“我们想要尽快接回金将军,不知道今日可否就去拜见大唐皇帝?”

  李元亨撇撇嘴说:“金庚信和扶余义慈,已经送到了崇仁坊,特别是扶余义慈,胖了几十斤,百济王一会儿可要好好确认一下。至于陛下,陛下忙于政事,什么时候有时间接受你们的觐见,得等消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