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36章

作者:抉望

  李靖点了点头,收起汤圆后问道:“太子殿下可是有事要求微臣?”

  无功不受禄,礼贤下士必有所求,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李靖知道,太子送自己东西,一定是有事情拜托他。

  被拆穿了心思,李承乾只能干笑:“让您看出来了,我就是想问问您,若是想让太子亲率上战场,需不需要走兵部的程序?”

  “原来是这个问题啊。”李靖捋了捋胡须,道:“自然是要走的,太子亲率虽然是殿下的亲兵,但是要想上战场,就必须到兵部报备,否则,擅自出动的军队,跟谋反同罪。另外,因为您是太子的原因,除非您亲自上战场,否则太子亲率要出动,您还得跟出战的主帅打好招呼。还有就是....”

  李靖迟疑了一下,才继续说:“上战场,就一定会有死伤,太子想要让亲率的士兵获得历练,就必须全权放手,能忍受死伤。否则,出战的主帅就算带着太子亲率,也不敢用他们。”

  说完,李靖疑惑道:“殿下,难道最近大唐要出兵?”

  军方并没有收到战乱的消息啊!

  李承乾干笑道:“我就是问问,您别在意。”

  说完后,李承乾拖着剑,回东宫洗漱去了。

  东宫制作了很多的汤圆,自己人是绝对不可能全部消灭的。所以洗漱完毕后,李承乾就将这些汤圆分成了几批,要方胜带人送出去。

  第一个要送的自然是太上皇李渊,在宫女的这件事上,李渊没弄假,送来的都是千娇百媚的处子,李承乾自然要回礼一份。更何况,作为“孤寡老人”的李渊,怎么说也需要关爱。

  第二个要送的自然是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娘了,李承乾不信,东宫这么大的动静,那两位会不知道,制作了美食却没送爹娘,被指责不孝就不好了。

  第三个是李恪,跟李泰不同,李恪虽然吃的也狼吞虎咽,但是走的时候没好意思带走一些。

  第四个,自然是老先生了,为此,李承乾专门吩咐厨房制作了一批个头特别小的,好照顾老先生的牙口。

  第五个,呵呵。

  看着盒子上摆着的空白纸张,李承乾提笔写下了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的府邸名。

  想办事,怎么也得给人家先送点礼。如果不出意外,过不了几天,尉迟恭和长孙无忌就要出征。太子亲率训练了这么久,怎么也有点成果了。只要上战场见见血,谁说就一定打不过玄甲军?

  再算上高府的一份后,李承乾便叫方胜等人出发了。

  有方胜等人的嘱咐在,收到东宫礼物的人家都从善如流,在上元节当天才食用了汤圆和元宵。

  第一次食用这东西,很是新鲜。

  尉迟恭自觉身份不够,所以只能让自家厨子研究怎么做出来。高士廉觉得汤圆这种食物很不错,牙口不怎么好也能享用,所以跟长孙无忌一样,差人到东宫要方子。不同的是,高士廉是直接开口,长孙冲登门却带了丰厚的礼物。

  至于皇宫....

  从东宫厨子被传唤回御膳房一整天来看,御膳房也知道汤圆和元宵怎么制作了。

  对于这件事,李承乾并不如何关心,而是专心致志的等着朝廷的震动。

  不出意外的话,正月十七,有个被巫婆忽悠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就该起兵造反了。

  罗艺,隋朝左监门将军罗荣之子。武德三年,奉表归顺大唐,被赐予李姓,预属宗室,封为燕郡王。以一外姓的身份得到郡王的封号,朝廷对他不可谓不重用。协助消灭刘黑闼后,他又被封为左翊卫大将军,出任天节军统制、泾州刺史。

  虽然他结交李建成,是太子一党。可是李世民登基后,却没有追究,拜其开府仪同三司,位比三公。

  位比三公啊,可以说已经登临臣子的极点了。可就是这样,这个蠢货还是不知足,选择了谋反。

  参考这人的升迁史,特别是被封开府仪同三司这段,李承乾很怀疑,罗艺的谋反,是被自家老爹一步步诱导的。

  大唐不杀功臣,但若是走上谋反的道路,那就怨不得旁人了。

  以一投降军阀之身快速登顶臣子巅峰,想再进一步,恐怕也只有谋反了。

  十六的这一天,李纲返回了东宫。

  十七的这一天,一切如故,一直等到天亮都没等到消息的李承乾,这才想起来这里是消息闭塞的唐朝。就算罗艺今天谋反了,消息也不会这么快的传递到长安。

  正月二十,就在皇帝诞辰前三天,豳州的消息终于传递到了长安。

  立政殿上,李世民愤怒的把红翎急报撕得粉碎,连御案都一脚踹开。

  “奉诏勤王?这罗艺还真能想的出来啊!朕待他不薄吧?想想史上率兵投降的,有几个得了好下场的?太上皇赐他李姓,封燕郡王,朕登基后,更是不计他跟息王的交情,提拔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一片真心,就换来了这?”

  皇帝暴怒之下,大臣们都大气不敢喘。

  李靖同样低头沉默,只是,在沉默之时,他也在迷惑。

  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巧的事?上元节之前太子刚询问他太子亲率出兵的事情,正月十七,罗艺就反了。

  他是怎么知道的?

  

第八十章 亲率护卫

  

  李靖自认自己并不笨,可罗艺的谋反,也没什么先兆啊。太子的先见之明,简直就像预言一样。

  “尉迟恭,长孙无忌!”

  “朕命你二人率兵征讨不臣,大军平荡豳州后,长孙无忌留下安民。若有随罗艺谋反者,不需上报,就地严处!”

  听到皇帝的话,大臣们都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很明显,平乱是尉迟恭的事儿,长孙无忌不仅需要安民,还要全权处理谋反的案子。不需上报朝廷,谋反部众就地处决,这已经属于生杀大权了。

  果然,皇帝还是向着长孙一族啊。

  叛乱之地绥靖后,总能空出很多的官位,除了一州刺史别驾等重要职位需要皇帝做主外,余下的长孙无忌就有权利任命。

  这样的美差,真是羡煞旁人。

  任命完成后,李世民气咻咻的离开了立政殿,连一句退朝都没说。

  朝会结束,众大臣开始有序的撤离,尉迟恭因为受到了皇帝的点名出征,正大笑接受武将袍泽的恭喜。这样的太平年景,能够领兵出征的机会,实在是罕见。如果不是罗艺谋反,一般的叛乱甚至用不到这些高级将领。

  长孙无忌是孤零零一个人行走的,没人过来祝贺他。

  跟尉迟恭不同,尉迟恭出征,最多换来皇帝的封赏,而且荣耀的性质更重一点。而长孙无忌,这一次可是得到了扩张家族影响力的机会。

  朝堂的事儿跟家族的事儿又是两码事了,如果只是升官,彼此之间没有深仇大恨的,互相恭贺一下并无不可。可这样能够强大家族的好事,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

  家族家族,一个人在朝堂占据高位是没用的,只有一个家族多数成员占据大唐机要位置,才能成为皇权都要慎重对待的集体。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以上便是大唐传承最久,硕果仅存的“七望”,这五个姓氏,不仅掌握着传承文化,在各部任职的族人也有很多。这样的家族,哪怕是跟皇帝硬顶,明面上也不会落在下风。

  没人不以光耀强大家族为己任。

  长孙无忌也知道自己这一次捡了大便宜,所以也不露出兴奋的样子,只是沉默着,边走边盘算怎么利用这次得来不易的机会。

  自立政殿而出,经门下省后,便是承天门。

  让长孙无忌意外的是,他居然在承天门门口见到了李承乾。

  一身太子淡黄袍服的李承乾,站在承天门的阴影处,格外打眼。他打量着走承天门的朝臣,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当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的时候,长孙无忌明显看到了太子眼中的欣喜。

  这小子在等我?

  带着疑惑,长孙无忌依旧不紧不慢的走路,一直走到了李承乾面前。

  躬身一礼,李承乾道:“许久不见舅舅,不知舅舅近来可好?”

  因为是在承天门前,长孙无忌认真的还了一礼,皱眉道:“太子为储君,怎可先外臣而礼?此处不是私下,太子当自重些才是。”

  李承乾点头表示记下,随后从善如流,用正式的口气道:“孤听闻罗艺谋反,父皇震怒,派遣赵公跟鄂国公带兵平叛,就是不知道赵公准备带多少护卫?”

  长孙无忌虽然纳闷太子问这个干嘛,但还是回答道:“此次出征,陛下并没有任命总管,所需两万兵力,当自由调用。不出意外的话,鄂国公我们两个,应当是在数十家将的护送下,到豳州附近的折冲府调集府兵。殿下问这个干嘛?”

  李承乾微微一笑:“是这样,刚刚兵部尚书莱国公路过,孤询问后得知,太子亲率不归兵部统辖,若是出兵,则需要移交出征将领指挥,并在兵部报备。赵公此次出征,孤担心的紧,所以特派两千亲率士兵给赵公,护赵公周全。”

  说完,李承乾眨了眨眼睛,露出了手里的半个虎符。

  看着李承乾一脸期盼的样子,长孙无忌只是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好小子,是想让自己的太子亲率历练一下啊!

  曾经军旅出身的长孙无忌,也很好奇那练兵之法能打造出怎样的军队,所以也不推脱,接过了李承乾手里的虎符。

  拍拍身后于泰的腰,李承乾道:“于泰,从今日起,你就跟着赵公,赵公但凡有所闪失,你也就不用回来了!”

  于泰嘿嘿一笑,很自然的站到了长孙无忌的身后。

  掂量掂量手里的虎符,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漫步离开了承天门。

  到底是亲外甥,加上之后长孙家族也需要下一代皇帝照顾,长孙无忌对这样送上门来讨的人情,哪有不送之理。

  目送着长孙无忌离开后,李承乾又在人群中寻找起尉迟恭的身影来。

  自承天门出来的朝臣,就算有事行走匆匆,看到这边的淡黄色,也会停下脚步,施礼后再离开。他今日刻意穿着太子的袍服,要的就是减缓这里的人流速度。

  没多久,就看到了尉迟恭那标准的大黑脸。

  此时尉迟恭身边围绕着武将们,看他们兴致高昂的样子,很明显,今天的饭局有人买单了。

  看到李承乾,尉迟恭也不得不停下来抱拳。

  还了一礼后,李承乾笑道:“鄂国公,孤听闻您府上的厨子上元节后一直在研究汤圆的制作方法?您有所需,跟孤讲就是,孤自然会把方子双手奉上。”

  说完,李承乾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尉迟恭。

  接过纸张,尉迟恭大笑道:“上元节之时,太子送来的汤圆,微臣倒是觉得一般,可家里夫人格外的喜欢。能得太子惠赐,已经是福分了,怎敢上门讨要方子啊!”

  李承乾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此次鄂国公和赵国公出征,孤将太子亲率两千人也派给赵公当护卫了。不过,若是战事艰难,您大可以调用太子亲率。虽然没验证过,但是想来孤的亲率,战斗力也不会太低。”

  看了看手里的方子,尉迟恭苦笑一下,明知道上了太子的贼船,但还是点下了头。

  主要是家里的夫人,是真的喜欢汤圆这种吃食啊!贫困征战半生,如今好不容易过上了富贵一点的日子,尉迟恭对自己的婆娘几乎是有求必应。

  再次施礼后,尉迟恭带着袍泽们离开了承天门。

  

第八十一章 推测

  

  用汤圆和元宵制作的方子要挟尉迟恭,李承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跟尉迟恭不熟,就算身为太子,尉迟恭也有很多的理由拒绝他。

  本来上元节送汤圆,只是抱着一点希望,可是尉迟夫人对汤圆的喜爱,倒是给了他一个好机会。

  哼着小曲顺着宫城皇城之间的通道往东宫走,完全无视了身后那两个侍卫滴溜溜瞎转的眼睛。

  毫无疑问,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在承天门门口做的事情,就要被制成报告,送到皇帝面前。

  可是,调动太子亲率,本来就是太子的私事。既然皇帝明确表示这支队伍不归兵部统辖,那么他这么做,并无过错。

  年节已过,东宫门口却比平日好看多了。

  以前一进门就能看到穿梭来往的老太监,如今终于能看到袅袅聘婷的宫女们。

  虽然宫女们的服饰不像电视剧里面那样衣着清凉,甚至露出小半的馒头,但是身段柔美,干活儿精细的宫女,怎么也比单一的一群太监要好看。

  马不停蹄的回到书房,学习的时间请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见李承乾回来了,李纲也不问他干嘛去了:“回来了?”

  李承乾点点头,脱掉外袍,换上粗布衣服,坐到了书桌前。

  本来他就算穿外袍也没什么的,但是自从李泰和李恪过来后,只要在书房,他就不得不换上这粗布衣服。他练字的时候,笔墨从来都是整整齐齐,从不会低落一点,可是李泰这俩混蛋,墨水都能洒遍书桌。

  年后归来,老先生并没有讲解古籍,而是让他们三个自由练字。

  自高士廉那里敲诈来的书籍,老先生一直没有看完,就算废寝忘食,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扫一遍的。

  练字而已,有后世的经验在,李承乾干脆请老先生写了一本字帖,然后临摹。

  三个徒弟静静练字,当师父的则抱着书籍看,虽然没有声音,但是这一幕被人看到也不忍打扰。

  有老先生的威望和李承乾在,李泰和李恪也不敢搞小动作,而是专心的练字。

  看了看李泰那比狗爬好不了多少的字,李承乾跟李恪一起发出了嗤笑声。

  练字一直连到晌午,直到宫女带着膳食进来,三人才停下,净手吃饭。

  自从皇帝做出不干涉东宫财政的决定后,李承乾的日子就好过了很多,倒不至于顿顿山珍海宴,但是自己决定吃什么还是没问题的。

  今天的午饭是白米饭,大唐的稻米虽然颗粒小,比不上后世,但是味道却比后世的强多了。纯天然的稻米,还是新米,在大唐恐怕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吃得起。

  连端了三碗白米饭,又干掉了半盘子拌黄瓜,李泰满意的打了一个嗝儿,说:“皇兄,在您这里吃饭就是痛快。我就纳闷了,明明温汤监有产出,可是御膳房还是一直用干菜,搞得我当初打嗝儿都是一股子干菜味。问母后,母后说温汤监产出有限,供应太极殿就已经是极限了。您这的黄瓜是怎么来的啊?难道是跟皇爷爷讨要的?”

  李承乾饭量小,早就吃完了,见李泰发问,就说:“当然不是,你觉得我会去皇爷爷那讨要东西?黄瓜是宫外一个卖菜商人种出来的。冬日种菜就跟冬日里室内种花一样,不是无迹可寻。只要找对方法,谁就规定冬天吃不上青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