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而且刘韬可没有好心,让他们回去,还给他们提供路上需要的粮食……所以到了最后,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只是希望,能在云中县周围居住,至少繁华一些,希望大一些。
“无聊的日子啊……”刘韬看着手中的公文,“什么时候才能有场大仗可以打?”
第364章 188年到来
或许是平淡的日子过得会比较快,毕竟每天都在重复差不多的事情。刘韬有时候在梦里醒来,都有些搞不清楚,自己是在昨天还是今天……也有睡迷糊的因素在内。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从186年9月,来到12月。冬季的时候下了大雪,步度根派人过来,希望能够用肉食和皮毛什么的,换取一些粮食,甚至一些煤炉,当然还有蜂窝煤。
细问之下,才知道草原那边暴雪,冻死了不少的牲畜,同时供暖问题也很严峻,继续下去,估计会有不少族人被冻死。
换了以前,估计为了生计,不得不南下劫掠一番,顺带转移一下族人内部的矛盾。大概这就是历史上186年12月,鲜卑南下的主要原因。
只是现在因为开边贸的关系,步度根就有了新的选择。或者说,目前还没有,倾尽全力和刘韬开战的能力。
交易是在十天后进行,大量冻成冰棍的牲畜被送了过来。那天刘韬吃了一顿羔羊肉,平时虽然有条件,也不舍得那么浪费。
“看来当初提出边贸,是非常明智选择……”步度根在自己的大帐之中,烤着火,烧蜂窝煤的炉子火力很猛,烧饭烧水很方便,散发出来的热量还能供暖。
前段时间,刘韬表示在草原上也有煤炭,大概指出了一个地方,步度根已经派人去找。找到之后,估计可以发动一些人去挖。不管是供部落使用,还是出售给汉人都很不错。
其实何止是煤炭,铁矿都有,后世包头市下辖的白云鄂博矿区,刘韬还是很感兴趣的,只是目前这矿区还在步度根的地盘里。
刘韬记得没错的话,那边的铁矿储备高达14亿吨,是华夏重要的铁矿产地之一。湖北的大治铁矿,安徽的马鞍山铁矿,和四川的攀枝花铁矿都离他地盘太远了……
只是这个铁矿,他不会告诉步度根,那就是资敌。什么时候打下这片草原,并且开始建立城市开始治理这片区域,什么时候,他才会开始开发这片矿区。
还有一点,就是冬天保暖措施还要跟得上,毕竟一般来说,七八月份之后,这天气就有些冷。这年头的气温,比两千年后要稍微低一些……说真的,拿一个全球变暖的时期,和一个这个时期比也不对。
“收拾一下,准备打仗!”步度根很快就有了决断,这个冬天,他很糟糕,那轲比能一样会很糟糕,这个时候打仗,是最合适的。
劫掠一番,这样才能更好的弥补他麾下各部落的损失。仅仅依靠边贸,显然不够!
这些和刘韬就没有太大的关系,冬天大家更愿意躲在暖炕上面,在保暖手段,比如毛衣和羽绒服推广之前,实在没有在冬天作战的能力。
除非,每天一次净化之光,把他们冻伤的手恢复,并用治疗术进行治疗。是的,必要的时候,他还是会打!
开春的时候,步度根又过来交易了一波,这次有大概三千多个奴隶交易过来。看得出来,去年冬季的那一仗,步度根部大获全胜。
这一次贸易,药材,主要是止血药的采购占据大头。看得出来,他们部落虽然大胜,但同样付出了代价。就说这三千奴隶,能出售,也意味着他们看不过来。
又过了两天,蔡琰临盆,整个太守府乱成一团,到底是第一次,包括刘韬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从卯时开始出现征兆,然后等了三个时辰,子宫口才开始扩张,分娩花了半个时辰,产房里面不断传出蔡琰的痛呼和憋力的声音。
“哇哇哇……”随着一声强而有力的哭声,一个新的生命诞生。这个八斤重的孩子,差点折腾死他的母亲。
“家主,是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随侍的丫鬟,走了出来,激动的宣布。
“蔡琰怎么样了?”刘韬却更关心蔡琰的情况。
“夫人一切安好!”丫鬟一愣,随即笑着说道,“只是有些脱力,需要休养。”
老刘家的嫡长子,也就在这个时候诞生。名字方面,刘韬和老丈人有些分歧,蔡邕选的名字是‘琮’,这也是一种美玉,这很符合他老人家的取名习惯。
长女蔡琰,次女蔡瑛,名字其实都是玉,结果他外孙,居然都打算用这一招。
最初刘韬是拒绝的,毕竟刘琮这名字感觉有点败家。耐不住蔡琰喜欢,以及这位有那么点产后抑郁症的倾向,或许文学少女本身就容易多愁善感……
没办法,只能妥协,刘琮就刘琮吧!反正现在自己还年轻,可以慢慢教导刘琮长大,让他懂事,怎么都不可能成为外戚的傀儡……可以的话,他不想做出废长立幼的举动。
又过了一个多月,长女也出世,七斤多,不过过程同样有些惊险。主要还是任红昌的年纪,稍微还有些小,身材也偏苗条。七斤的娃儿,对她同样是一种负担。
然后按照蔡邕的取名规矩,取名刘琼,也是一种美玉……刘韬突然想把刘元起接过来,蔡邕这老头倚老卖老甚是可恶!
偏偏老丈人,也算半个爹,刘琮都出来了,刘琼似乎也就可以接受了。
这或许是187年最大的事情,毕竟其他的任何事情,甚至都没办法引起刘韬多少关注。西凉的平叛,也随着贼人龟缩在金城郡,同时物资匮乏而不得不暂时停止。
当然,也离不离不开董卓的消极怠工。张温已经开始明白,他根本驾驭不了董卓!
刘宏打算换下张温,但又担心说频繁换将,于战不利,于是打算给张温最后一次机会。
这一年没什么稀罕事,最多是八月前后,云中县落成一座书院,名为‘师范书院’,次月又建立另外一座书院,名为‘鸿都门学’。
大家都很好奇两座书院,到底是教导什么的。细问才知,师范书院,专门培养授课的老师,以后会在各县开设蒙学和县学,授课的老师都由师范毕业生担任。
鸿都门学,却是传授各种职业技术,比如农艺、木匠、匠艺和医药等技艺。这玩意刘宏就开设过,只是最初只是传授歌舞乐理,刘韬将其扩充起来而已。
甚至打算专门开个农业大学,专门研究作物和牲畜的培育和改良。只是缺乏教员,只能先并入鸿都门学,作为里面的一个学院。
转眼时间来到188年,刘韬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仿佛被人一笔带过似的……
第365章 刘韬的目标
“主公,洛阳传回急报……张纯及同郡的张举起兵造反!”三月份的某一天,洛阳的一封急报,打破了平淡的生活。
和历史一样,张温打算调三千乌桓突骑作为援军。而根据情报内容来看,张纯当时就在军中,所以主动请缨为将。张温应该担心,张纯会和董卓一样难以控制,就没有答应。
同时调公孙瓒为将领,统领这支骑兵。而张纯却不爽,觉得这支突骑是自己组建训练,凭什么让给别人,也有可能是意识到战况焦灼,天下大乱局势已成什么的,就起兵造反。
想想也是,张温不在并州就近调集边军支援,反而要调集幽州的军队,多少会给人一点错觉:朝廷是不是已经无兵可用了?现在起兵,是不是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了?!
张纯却不知道,张温没有在并州调兵,只是没这个颜面,再调刘韬部过去。毕竟当初赶刘韬回去是他,现在要别人再来,不管刘韬愿不愿意来,他开不了这个口。
只能说信息不足,导致了张纯的错判,最终导致造反。
“这样说起来的话……”刘韬却觉得有些郁闷,“这张纯之所以会造反,和我还有那么点因果关系?!”
“此人能造反,那自然心中没有什么忠义可言。现在不造反,以后也保不准会造反,兄长也没必要纠结。”卢琰闻言,稍微出面安慰道。
“现在的关注点,应该是如今幽州的情况。”荀彧出面,“那边的消息,经地方官员传递到洛阳,大概需要五天左右。而朝廷收到消息,然后传递过来,也需要五到六天左右。”
转眼过去十多天,反叛到底已经进行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
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实在是让人最诟病的地方。想要知道一个地方的情况,有时候还需要另外一个地方进行中转,期间不知道浪费多少时间。
按说从幽州和冀州传递消息过来,应该更快,至少比通过洛阳中转要快个五六天。不过那也要有商队,正好知道这件事情,然后过来的时候提及才能知道。
想要消息的获得,只有两个办法:
首先,就是以云中郡为中心,把官道和驿站修建起来,然后通过驿传系统,不断把前线的消息收集起来。目前洛阳就是那么做的,它的位置能够最快获得全国各地的消息。
这也是洛阳,取代长安成为东汉都城的原因之一。
然后可以组建大量的商队,驯养信鸽,通过南来北往的商队,以及大量的情报人员,来了解全国各地的情况,通过信鸽迅速传递消息……
这两个办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国家工程,地方势力要做到这个,只能一点点的,在自己的势力范围慢慢来。同时,情报成本的投入,会占据一部分财政收入。
真正建立起来,获得消息的速度,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快的。至少不会出现,比如洛阳刚刚传来消息的同时,结果敌军已经从幽州过来,把云中县都给包围的情况……
上一篇:三国:开局拒绝出借赵云!
下一篇:大唐扫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