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毕竟这个制度出来后,不管你多么有才华,都必须要从办事员开始做起。然后熬履历刷政绩慢慢上升。凡事有利必有弊,后世为了刷政绩,把地方经济弄得一团糟的可不少。
这个时代,却认为有才能的,应该得到更高的位置。甚至觉得这样是对他的尊重,人才也能更忠诚的为你服务。
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可扣除他这个穿越者,一个人站在他的面前,他有什么才华,一般来说谁知道?一个不了解历史的人,穿越到三国,看到郭嘉吊儿郎当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你怎么确定这个人是有才华的?
然后问题就出来了,万一其实郭嘉没有才华,给他军师的职位,结果他把自己带到坑里,而且还是巨坑,一下子把自己的家底都给坑没了……
又比如,郭嘉有才华,但没有给他合适的职位,于是这位直接就跳槽走人了。历史上这位投靠过袁绍,后来由荀彧引荐给曹操。换个角度,如果不是前面戏志才才能让曹操惊艳到,在问‘谁能替代他’时,又是荀彧这样人才举荐郭嘉,曹操会重用郭嘉吗?
量才适用,谁都懂,做就非常难做。把不合适的人安排在不合适的职位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人的职位越高越容易出问题。
所以后世,只要不是致命的错误,最多都是换个岗位。考都考上公务员了,那至少会有个岗位适合他的。高层不行,基层还能考虑一下嘛!
最后稳定了,哪怕没有出色表现,但至少能适应,那也就这样。万一真的找到合适的,然后迅速累积政绩上来了,自然会感慨:好在没有错过一个人才!
在这个角度来看,刘韬其实觉得后世的公务员制度,还是有可取性的。只是监管方面,还需要加强而已。至少把纯粹刷政绩的行为,杜绝一下。
至于这个时代,能不能在他这一代实施公务员制度,还要看后续发展如何。
反正现阶段不合适,二十年内不合适这样搞……
在云中待了一天,刘韬依然用铁路回到晋阳,然后再开始南下。一路上的崎岖让他很不适应,铁路或许也会抖几下,但比起这个已经好很多。
这样几天颠簸下来,刘韬甚至觉得,有必要把铁路在全国铺开。这样不仅可以更好调动全国各地的资源,也能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掌控。
“感觉怎么样?”回到洛阳之后,刘韬突然看向简雍问了句。
“陛下所谓,莫非是铁路?”简雍这几天一直在观察,刘韬从晋阳乘坐御辇开始,神色就有些不自然。
原因他当然也清楚,毕竟之前跟着刘韬尝试了一下铁路运输,发现这玩意快,而且没有那么抖。回来的路上,用的是马车,结果不仅慢了许多,而且还抖得厉害。
不知道铁路的话,习惯了无所谓。可乘坐过铁路运输之后,再这样很不习惯,突然觉得铁路或许还能搞个客运,想来不少南来北往的商人,应该会不介意出点钱乘坐客厢。
“这玩意如果能在全国铺开,会不会很好?”刘韬随口问道。
“当然不错,只是过江的地方怎么办?”简雍提出疑问。
“建造一个铁路桥……只要我们的技术足够,构筑一个吊桥横跨长江黄河,问题应该不大。”刘韬想了想。
后世没有钢筋水泥之前,外国却建立起跨江大桥,用的就是吊桥的构造。大桥完全依靠钢缆来固定,以此来增加承重。
再说水泥也不是那么难做,摸索一下慢慢做出来问题不大,重要的还是冶金技术还要进一步提升,现阶段的产量明显不够。
不过沟通南北的铁路可以先不做,但河北,中原,西北的铁路可以先做,尤其是西北,那种多山,且地广人稀的环境,没有铁路真的发展不起来。
更别说,之后还涉及到丝绸之路的大战略。
“如果修铁路的话,现在正好有一批劳力……”把工部和户部的主官找过来问了问,结果荀彧在听说铁路的便利之后,立刻表态,“灭晋之战和中原大战,我们收获了一大批的俘虏,人数在五万以上。”
都是袁绍麾下,孙坚麾下,袁术麾下和张超麾下。
投降的另外说,没有投降的加起来也的确有五万,约定劳作五年后贬为庶民,到时候从军也好,或者做其他什么都好,随便他们。
原本也就是在各地修桥铺路,修筑大坝什么的,尤其合肥那边的大坝,之前毁掉过,包括合肥县城内部,都需要重新修缮。
不过那玩意也话不多少时间,还有个把月,差不多就完工,还想说接下来要怎么安排,才能利益最大化……
还有一点,就是那边的官员,已经把铁路试运营的数据汇报上来。听说刘韬还亲自体验了一次,他自然上心,看了看,测算了一下,发现这玩意的确有前途。
只是最大的问题,首先要把铁轨的成本给降下来……
第627章 所谓藏富于民
大管家当久了,虽然变得越来越抠门了,但眼光的确也是越来越高。开始跳出一些条条框框,从大数据就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趋向进行预计。
哪怕是主张落袋为安,不过只要概率达到七成以上,那么就有赌一赌的把握。
当然,荀彧的七成把握,在多人那边,估计已经是十成十的把握了。毕竟人在制定的计划,或者目标的时候,难免会有些自信膨胀,导致判断失误的情况。
十成十的概率,其中容错率大概在1%到30%之间。所以经常有人说,制定一个计划之后,要再制定一个补救方案。
铁路计划,在荀彧的眼中,已经有八成的盈利率,而且可以消化多余的劳动力。
这年头农业人口比例比较大,这意味着农闲的时候,往往每年都会有那么两三个月,大量的百姓会出来打个小工赚点钱,补贴一下家用。
作为户部尚书,每年看到那么多的劳动力不能很好的调配起来,感觉就是亏了几个亿。
这也就是在新汉朝,换了以前,这个时间段是要发徭役的,哪有时间给你去赚外快?不仅要服徭役,而且干粮还要自备。
如果是远一点大一点的工程,累死在徭役之中都有可能。服徭役回来,又要开始抢收作物,佃农的话还要缴纳地租和税赋……
现在大汉朝廷规定,地方服徭役,要从财政收入里面支付,同时要管饭,官员挪用徭役为私用要被处罚。可如果有修缮的地方,结果没有修缮好,那么官员一样要被处罚。
于是自然有一些小县令,开始抱怨现在大汉的官员,是越来越难当了。
当然,这些就不是荀彧需要担心的,不想当官就换一批人来当,没什么好废话的。
唯一不满的地方,就是这冶铁的成本太高,铁路大量铺设的话,开销就是不是一个小数目,任何一个政策,配套技术才是关键,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的。
“慢慢来,我们的时间非常充裕。”刘韬随口说道,应该说太充裕了,整个中原一大堆烂摊子需要管。
更别说这两年的资金,其实都重点投资到水利建设方面,主要针对兖州和豫州。
时间充裕,但是技术和资金,甚至人口都不充裕。刘韬不打算做穷兵黩武的事情,治国的标准是建立在大数据上,为此组建统计司,虽然以前就有类似的这样的部门。
“荀尚书……”离开偏殿之后,苏双找到荀彧,“其实很多人,包括下官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不和以前一样,直接征调徭役……”
“这个啊……”荀彧闻言,也没有太多意外,其实很多官员都有抱怨,什么地方都要钱,好像国库里面永远存不了钱,“的确,现在各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花好每一分钱。”
毕竟国库没什么钱,所以每一分钱都必须要用到位。锦衣卫和户部都盯得比较紧,所以花钱这种最愉快的事情,突然变得痛苦起来。
“陛下这是藏富于民,对比山西省那边的情况,会发现那边的民间消费有所提升。一些年轻人为了改变未来,已经不断买书学习。”荀彧简单解释了起来。
说到底手里有闲钱,是存起来娶老婆,还是用来改变未来。老人无所谓,年轻人谁希望一辈子耕地?尤其不少人考科举当了官,自己为什么还要耕地?
有了榜样,结果自然有不少人去读书学习,再不济也要把体魄锻炼好,然后去参军。
并州,后者说现在的山西省,可是刘韬的龙兴之地,这里的百姓已经习惯,要么从文,要么从武。反正不管那个,以现在大汉的情况,都能有不错的未来。
从文就要读书,于是文化方面的产业发展很迅速;要从军就要体魄,于是养殖业和粮食行业就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后当了官,参加一些文会什么的,于是娱乐业也开始发展。
这些行业有了钱,自然也会扩大产业,于是各种开销会增加,最终会变成税收回馈朝廷。荀彧现在做的,就是把这五年,以晋阳为例的财政开支情况,告诉苏双。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晋阳的财政每年都在不断提升,还远远没有到达顶峰。地方官府用新增的税收,招募百姓在农闲的时候从事工作,不仅让效率比以前有所提升,同时百姓赚到钱,考虑到宽松的政策,不少人只会存很少一部分应急,大部分还是会拿去提升自己的生活。”荀彧解释道。
于是商业进一步提升,同时财政收入也进一步提升。
之前服徭役,义务工作不说,而且还要自己准备干粮,百姓干活没什么力气,每天都在消磨时间不认真工作。打骂太厉害,还会产生对官府的憎恶,容易被小人利用。
上一篇:三国:开局拒绝出借赵云!
下一篇:大唐扫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