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迪巴拉爵士
我盯着他看?
姜红衣恨恨地瞪了他一眼,昂首而去。
这个女人去何处?
贾平安使个眼色,“去跟着。”
有百骑跟了去。
“武阳伯,陛下召见。”
贾平安进宫,宰相们也在。
李治颔首,“说说吧。”
褚遂良说道:“逻盛炎突然请见臣,说大唐给的兵器钱粮太少。”
“他说……”褚遂良看了贾平安一眼,“他说武阳伯对南诏颇有敌意,可见大唐对南诏的心不诚,若是如此,南诏宁可独自抵御吐蕃人的爪牙。”
逻盛炎为何突然翻脸了?
贾平安想到了那日的见面,逻盛炎刚开始颇为主动,大概是觉得大唐不敢舍弃南诏这个挡箭牌,随后被他一番话试探出了来意,后续并无问题啊!
敌意,那天逻盛炎是说过这话,但那是被揭穿后的恼羞成怒,当不得真。
“……那本是鸿胪寺之事,贾平安却横插一脚,如今事情麻烦了。”
褚遂良颇为不满的道:“若是南诏生出了怨气,悖逆了大唐,陛下,西南糜烂就不远了。”
贾平安冷冷的道:“那逻盛炎定然是在虚张声势。”
所谓独自抵御吐蕃的爪牙,就是在暗示大唐:若是大唐不再支持南诏,那么南诏也会自行寻找出路。比如说吐蕃人。
南诏投靠吐蕃,得了吧,贾平安对他们的心思一清二楚,南诏的目的就是一统其它五诏,建立一个国家。
若真是要投靠,那还不如投靠大唐!
这些事儿后世的历史上记载的很清楚,所以贾平安心中颇为镇定。
“虚张声势?这是国之大事!”褚遂良怒了,“陛下,武阳伯此举坏了南诏的局势,臣请严惩。”
“褚相怎知南诏局势就坏了?莫非能预知后事?”
褚遂良书法顶级,但对于这些事儿却只是普通。而若论对南诏的想法,满朝谁都比不过贾平安。
褚遂良突然微笑,“如此,解铃还须系铃人。陛下,臣请此事让贾平安去办。”
事情一旦被你贾平安弄坏了,回过头褚遂良就能收拾你!
贾平安看了他一眼,微微挑眉。
“陛下,臣愿意去解决此事。”
第453章 大唐丢不起这个人
贾平安当即接下了此事。
回到百骑后没多久,朱韬就来了。
“此事我也颇为不解,那逻盛炎为何突然翻脸。”
朱韬的经验是很丰富,可……
“但凡这等商议,一旦决断了就不能反悔,否则朝令夕改,以后你把条件说的天花乱坠也无人搭理。”
这便是外交规则!
你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是一方势力去谈判,答应了什么条件就是什么条件,咬牙都得去做了。
这便是国家信用。
若是你经常朝令夕改,那么外界对你的各种对外政策自然就失去了信任,不论你说什么,都是听其言,看其行。
这便是失去信用的后果。
“此事我与你一起应对。”
朱韬很果断。
“多谢朱少卿。”
老朱是个纯粹的外交人,醉心于各国事务。
等他走后,程达皱眉道:“南诏那边我也听闻过,那里说是气候不同于中原,民风彪悍,那使者既然是南诏首领的儿子,定然不会轻易低头,武阳伯,此事不该接。”
“胆小!”明静鄙夷了程达的稳,“那个什么逻盛炎既然盛气凌人,那便威胁就是了。难道大唐还怕了他们?”
那边多山!
真正被平定还是在大明开国初期。
大唐后来几度出兵西南,结果损兵折将,国势越发的衰微了。
这让贾平安想到了一个地方:交趾!
明初大明对交趾的统治并不稳当,当地豪族频繁揭竿而起。没办法,大明只能不断出兵,渐渐的交趾就成了大明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最后只能舍弃。
南诏这个地方邪性,所以贾平安也不敢建言出兵攻打。
再说了,现在那地方偏僻,若非靠着吐蕃的另一边疆土,大唐压根就不带多看一眼的。
“……若是我出手,定然是十万大军南下,随后灭了六诏。”
“明中官高见。”
百骑之耻在拍马屁。
明静有些小得意。
“武阳伯以为如何?”明静觉得自己有些名将的天赋,就想请教这位厮杀汉。
“然后呢?”贾平安随口问道。
他在琢磨着此事。
六诏以洱海为界,亲近吐蕃的五诏一会儿说俺对大唐忠心耿耿,哄些好处回去,一会儿又说吐蕃欺人太甚,求大唐做主。靠近大唐这一边的蒙舍诏因为在五诏之南,所以也被称为南诏。
那五诏和南诏是死对头,而且他们的身后有吐蕃的支持,所以和南诏一直争斗不休。
上一篇: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一篇: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