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漂到失联 第137章

作者:一昔明月

  白川平静道:“蒙念端先生赞誉,在下惭愧!”

  念端和端木蓉当即眸现异色的看向白川。

  白川口上说惭愧,但面上却没有丝毫的惭愧之意,欣然承受着她们的目光。

  一边的惊鲵对于此针是白川所下,倒是不太意外,在她印象中,白川掌握了诸多神奇的手段,而且,当年他在与她交手的时候,也用过银针之类的东西。

  唯一让她意外的是,此门针法,竟然也是“太乙”系列的。

  太乙分光剑,太乙神针!

  难道他和道家之间,也还有什么渊源不成?

  提及“太乙”二字,让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道家。

  念端也没有去妄动白川刺在六指黑侠身上的银针,继续检查起了六指黑侠的情况,渐渐的,她的眉头凝然紧锁了起来。

  “他能够活着,实在是一个奇迹!”念端沉声道。

  “还有救吗?”白川问道。

  念端语气沉重,“我只能尽力一试!”

  ……

  墨家,机关城。

  清晨时分,朝阳未升,一片乌云笼罩在天空之上,显得分外压抑,看这架势,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有一场大雨要降落人间。

  荆轲和高渐离站在长廊旁边,看着外头的自然天地,山风浩荡,吹动长发,两人正在随意交谈着,突然之间,一声雷鸣炸响。

  轰隆隆!

  原本乌云笼罩的苍穹之上银电如龙,恐怖的天威肆虐九天,在向世人展露狰狞的獠牙,天象在一瞬间变得极为怪异。

  仿佛有什么不该出世的东西出现在这个世间,引来天谴一样。

  “这是?”

  听着天雷之声,随后,又有一股凶煞之气席卷天地,横扫而过,被其扫过者皆是身心冰冷,彻骨森寒,仿佛置身于炼狱杀场之间。

  高渐离和荆轲面面向觎,皆是诧异,随后,向着凶煞之气的源头望去,那边是铸剑池所在的方位。

  “是徐夫子他们?”

  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在燕丹继任墨家巨子,道出屠龙的目的之后,他们也明白,徐夫子母子要铸就一柄屠龙的剑,看这模样,难道是这柄剑已经出世了?

  荆轲和高渐离纷纷想着,其余诸多墨家统领也留意到了铸剑池方向的变化,想到了这一点。

  ……

  许久后,徐夫子神请憔悴的从关闭数日的铸剑池走出,双手之间,捧着一柄长剑,剑身呈苍青之色,散发着灼人的光芒。

  但最吸引人的却还是在剑脊上那一条蜿蜒的血色痕迹。

  荆轲和高渐离等人迎上去,还未靠近,就感觉一股前所未有的凶煞之意从徐夫子手中之剑传出,当即是面色微变,“这柄剑……”

  同时,他们更惊觉了一件事。

  “等等……徐夫人呢?”

  明明徐夫子和他的母亲是一道铸剑的,可现在,走出铸剑池的却只有徐夫子一人,徐夫人去哪了?

  徐夫子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的捧着手中的长剑,垂眸,一缕哀色一闪即逝。

  来到此间的玄翦注意到了徐夫子的神情变化,他也感受到了这柄剑身上的凶煞之气,曾为罗网杀手的他深谙人心,当即猜到了真相。

  “不愧为徐夫人!”

  这柄剑,仅从其上散发而出的气息来看,就胜过了他手中的那柄非命不知道多少,不愧为墨家老一辈的铸剑大师。

  “只是,可惜了……”

  可惜这柄剑的出世,本身就是一种悲哀,是为了让燕丹达成某些目的而出世的。

  那么,他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吗?

  玄翦所持有的,依旧是戏谑的态度,在他看来,燕丹始终只是一只跳梁小丑。

  外头,雷霆在肆虐半天后终究消散,乌云也是悄然散开,想象之中的大雨并未降落,随着骄阳浮现,一片火红色的云彩镶嵌在穹空之中。

  残虹乍现,宛若淋漓鲜血。

  ……

  秦国,咸阳宫。

  嬴政正在处理政务。

  忽而,他只觉得后背一凉,莫名的在这阳春时节里出了一身冷汗,仿佛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出世了一般。

  这感觉瞬间消失不见,但依旧是叫嬴政刻骨铭心。

第309章 出秦人选

  东风拂面,奔腾而下的河水肆意的咆哮着,似乎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自去岁覆灭赵国之后,王翦统帅二十万秦军就一直驻扎在易水河畔,不出意外,秦国下一个要攻伐的不是魏国就是燕国,早先在攻赵之前,秦国上下,曾因攻魏还是攻赵展开了一番争论,魏国这处险要之地,秦国自然不可能放过,同样的,燕国也是如此,随着赵国被灭,攻燕的门户大开,燕国又是一个和当初韩国差不多的软柿子,秦国当然想要捏上一下。

  只是不待秦国决定是攻伐燕国还是魏国,燕国这边,就先行一步怂了。

  燕王燕丹遣人将国书递与秦王嬴政,其欲主动献上燕南之地,以求订立罢兵盟约。

  燕国欲效仿当初韩国割地求和一事!

  当初韩国遣韩非入秦,献玺纳地,虽然最终依旧没有摆脱被秦国覆灭的命运,但当时的举动,确实是为已经达到强弩之末的韩国又争取了一段时间,当然,当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秦国需要休养生息,还没有做好灭国之战的准备,所以接受了韩国的投纳,让其苟存了一阵子。

  那么,此时要不要接受燕国的割地求和呢?

  王翦大军陈于易水之畔,燕国疲弱,若想灭燕,轻而易举。但反之,覆灭燕国看似轻松,可实际上对方再弱也是一个万乘大国,且代郡之地,又有残赵余孽苟存,若残赵余孽同燕国联手,仍旧可能会给秦国造成一些小麻烦。

  更重要的一点还是燕国地处偏安,覆灭了燕国,从战略位置上来看,对秦国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而魏国,从战略位置来看,则是截然不同。

  这也是如今庙堂之上,关于下一个灭燕还是灭魏亦或者攻楚的争端缘由。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两国同时攻伐,两面作战,让陈兵易水的王翦攻燕,让驻扎在韩国的王贲攻魏。

  以秦国的国力,只要不是去攻伐楚国这等大国,同时应付燕国和魏国,还是勉强能够做到的。

  这样的举措,好处则是不用去争论先灭哪国,且节省时间,坏处则是两面作战,对于粮草和后勤保障,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开战期间,若是不小心出了意外,也会带来一连串不好的后果。

  秦国虽然气势汹汹,先后覆灭了韩赵两国,一时间,举国士气正盛,但在灭国之战这等大事上,还是需要谨慎一些比较好。

  最后,在嬴政召集群臣,进行了一次久违的大朝会后,对于是否接受燕国求和一事,庙堂上下,也算是有了决定。

  那就是,可以考虑接受燕国割地求和一事。

  纵然早先还是燕国太子的燕丹从秦国逃离一事深深的恶了嬴政,但公是公,私是私,嬴政还是分得清的,与其覆灭燕国,倒不如集中更多的力量去攻伐魏国,亦或者……楚国。

  燕国本就疲弱不堪,就算因为它割地求和一事,让其又苟存了几年又如何?它依旧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只要等秦国抽出时间来,举大军从易水进军,覆灭燕国,攻破蓟城,不过旦夕之间。

  ……

  燕国,燕王燕丹很快也收到了来自于秦国的消息,秦王同意了燕国割地求和的请求。

  得知此事,他却并没有丝毫为燕国争取到喘息之机的庆幸感。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嬴政的野心,就算此番嬴政同意了燕国的求和又如何?无非是让燕国多苟存几年罢了。

  所以从一开始,燕丹的目的,就不单单是为了割地求和,缔结盟约,求和是假,屠龙……才是真!

  此事若成,则秦国如遭重亟,纵然秦国依旧为天下最强,然失去了嬴政的压制,潜伏在秦国之内的昌平君之流便会顺势而起,到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内乱将会在秦国内部掀起,那时秦国将无暇顾及他国,更没有心思掀起灭国之战,又有残赵、故韩遗民纷纷纷起事,整个战国的格局,也会因此大变,而燕国,也能够得到机会休养生息,以期变法图强。

  燕丹想得很好,至于此事失败会有怎样的后果,他则是从来没有去想。

  因为失败,无非就是激怒秦国,燕国覆灭罢了。

  什么都不做也是死亡,拼死博一把,屠龙失败也是死亡,两种结果看似一样,实则大不相同。

  毕竟拼死一搏,行屠龙一事,还有成功这个可能性。

  不,在燕丹看来,应该是一定可以成功,毕竟嬴政可不知道,秦国内部,还隐藏着昌平君这等想他去死的重臣。

  在剑铸造完毕,秦国答应燕国求和一事后。

  摆在眼前面前的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该以何人为使臣,让其出使秦国,行刺杀之事!

  墨家统领秦舞阳在知道巨子燕丹的谋划之后,倒是第一时间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然而并不是燕丹看不起秦舞阳,而是平心而论,他认为以秦舞阳的实力,难成此事,所以他顶多只能做一个副使。

  在墨家诸多统领之中,他最心仪的正使人选无疑是玄翦,首先,玄翦实力强横至极,其次,他曾为罗网天字一等杀手,杀人无算,深谙刺杀之术。

  若是他肯出手,此事成功的概率极高。

  燕丹第一时间就尝试去游说玄翦,可惜,玄翦拒绝了,他直言不讳,言称自己有妻儿在旁,并不愿意去冒此风险。

  对于玄翦的拒绝,燕丹当然很是失落。

  不得已,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向着另一个人选而去。

  不同于玄翦的无欲无求。

  另一人这些年来的执念,他很是清楚。

  “荆卿!”

  机关城一处静室之中,燕丹看着荆轲,轻声开口。

  “巨子是想来说服我出使秦国?”对于燕丹的目的,荆轲很是清楚,如果是以往,他为了报濮阳之仇,或许会主动请缨,出使秦国刺杀嬴政。

  但在经历了诸多事情,尤其是亲眼见证过那些在战争之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他深深的明白了墨家为何要提倡非攻了。

  他不认为刺杀嬴政是一个好的办法,这样的手段,无疑是会让天下陷入更大的混乱,更多的百姓因此遭受苦难。

  “不错!”燕丹也不隐瞒自己的动机,他开口道:“我知道,出使秦国一事危险重重,荆卿可能不愿意答应。然秦国暴虐,数年以来,已经连续覆灭两国,无数黎民百姓因此饱受战争苦难,因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屠龙一事,并非是为了一家一国,实乃是为了整个天下众生!”

  燕丹语气激昂,显得大义凛然。

  然而荆轲始终不为所动。

  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少年了,对于天下苍生,也渐渐有了些自己的理解,越是理解,就越能够体会到墨子祖师是何等的伟大。

  燕丹也知道,单靠这些话语是无法说动荆轲的。

  自他当初入秦为质归来之后,原本和他关系亲密的荆轲,就不知何故,和他渐渐生疏了起来。

  所以,在意识到天下苍生之言无法说服荆轲后,他转而拿出了另一套说辞。

  “这些年以来,荆卿还在寻找丽姬姑娘的下落吧?”

  荆轲闻言,面色不由微变。

第310章 荆轲之决

  燕丹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荆轲的心底的痛处。

  自当初师妹公孙丽姬失踪以来,他就从未放弃过寻找师妹下落的事。

  不过因为亏欠墨家良多的缘故,他并没有将此事告知给墨家,让墨家去帮自己寻找师妹下落,而是独自一人,在天下间四处行走,一边帮助困苦之人,一边则暗自寻找着师妹的踪迹。

  奈何,自齐国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找到一丝一毫师妹的踪迹。

  时至今日,此事已经渐渐演变成了荆轲的心病。

  他难以置信的看着身前的燕丹,怎么也没有料到对方竟然知道此事,旋即其心底又生出了几分戒备之意,恐怕,眼前之人,很早就盯上了他。

  燕丹深谙人心,感受到了荆轲一瞬间的态度变化,他神情依然,平静道:“荆卿不必紧张!”

  “我只是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了一些你和丽姬姑娘的事情罢了。”

  “燕王究竟知道多少?”荆轲声音微冷。

  这一刻,他对燕丹的称呼,也是变成了燕王,生疏了不少。

  燕丹道:“不多!”

  “我只知道丽姬姑娘乃是荆卿的师妹,当年曾跟随荆卿一道来过机关城,后因某些缘故,她离开了机关城,在齐国独居,再之后,她就神秘失踪了……”

  荆轲闻言,面上渐渐浮现出了一丝伤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