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第233章

作者:维汉

李牧晕厥,仿佛为围困函谷关的赵军掩盖上了一层阴霾。

这几日,军心日益下降。

赵国将领,也是人心惶惶。

他们都不清楚,和谈到底能谈到什么地步。

反正,函谷关,他们是决计拿不下了。

白白浪费这么久的时间。

六月初。

夏日炎炎。

秦赵两国之间,正是开始于潼水一带展开和谈。

赵使也并非是酒囊饭袋,他这次来,也是带着为国争光的任务来的。

首先,便提出了让秦国割让十五城为代价,才可让赵军撤出函谷关地界的提议,否则,那就没得谈,只能接着打。

赵军将领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又觉得朝廷行了,相邦所派之人也并非是昏庸无能之辈啊!

然而,人家秦使根本就不鸟赵使。

一直是在拖着时间。

数次面临赵使的逼问,蒙毅也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并且,在和谈期间,后者还送给赵使不少的秦姬,皆是罕见美女。

这让赵使很高兴,一来二去,渐渐地,他也不催了。

和谈持续四五天左右的时间了,一直没个眉目,赵使不急,躺在床上静养身体的李牧也急了。

离国日久,军心受损,再这样拖下去,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于是,他便让身边副将去潼水一带询问赵使和谈进度。

得来的回答只有一个,“秦国都不急,我们为什么要急?你们是缺兵了,还是少粮了?”

好吧...

听到这个回答,李牧又晕过去了。

咸阳方面,嬴渊已经将所有的粮草辎重,都悄悄转移在了前线。

随后,从骊山大营、蓝田大营中,各抽调精兵五万,准备开拔函谷关。

行军打仗,首先必要的条件,就是要保障后勤。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此理。

为了将粮草悄无声息的运到前线,嬴渊动了很多手段,也耽误了较长时间,所以才会百般叮嘱蒙毅,一定要死死拖住赵使,而且还不能让他们看出任何端倪。

大军出征之际,嬴渊向季末吩咐道:“告诉蒙毅,就说我们拒绝赵使的要求,同时,命令他们的将士迅速离开函谷关,不得踏入秦土半步,否则,后果自负。

如若他们不肯,则在派遣一名使者,以最快速度,前往赵国邯郸,向赵王偃以及郭开,传达一句话。”

“什么话?”季末感到好奇。

嬴渊面色凝重,目露杀机,气壮山河道:“勿谓言之不预也!”

[131.第一百二十八章:打他个天崩地裂]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已经将丑话说到前面了,以后遭遇任何突发状况,都不要怪我事先没给你讲清楚。

后来,嬴渊的这番话,被华夏人广泛应用于外交语言当中,每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就代表着,大秦或者后世之华夏,就要开始对敌人动武了。

由于这句话逐渐在未来被扩大影响,也被世人称之为宣战之前的警告。

潼水。

蒙毅接到冠军侯的指示后,开始与赵军进行新一轮的友好商谈。

这一次....

两边差点没有打起来。

部分人都已经打算拼命了。

一开始,赵使听到蒙毅要主动商谈时,心中是十分高兴的。

暗想他还是懂些规矩,不至于让自己这几日白等。

可是,在会议中,蒙毅明确指出,大秦疆土,不容有失,别说十五座城池,哪怕是一步之地,都不可能割让给赵国,还对他们做出最后通告,三日之内,必须将函谷关四周将士全部撤出,然后退出秦境,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赵使听到这番话,神情异常古怪,脱口而出道:“蒙毅,你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你难道不清楚,我们赵国的军队,已经视函谷关为囊中之物了吗?一旦开战,你知道这意味这什么吗?”

他很难理解,本来和谈进行的好好的,为什么秦国突然变得强硬起来?

“贵使,稍安勿躁,总之,我大秦的意思,已经向你转达了,至于是战是和,全在你一念之间。”

言尽,蒙毅缓缓闭上双眼,似在等待着他的答案。

但是这件事情,他又不能独自做主。

毕竟,赵军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才打到函谷关,这个时候,什么也不要就退兵?

于国如何交代?

于那些战死的英灵,又当如何交代?

他冷哼一声,“既然如此,也请蒙兄稍安勿躁!此事,在下还需要与李牧将军商谈,等得出最终结论,再另行通知蒙兄,告辞!”

语罢,拂袖而去。

蒙毅也离开此间,准备返回住处。

一日后。

赵使来到兵营,见到了李牧。

现如今,后者正躺在床上,身体抱恙,神志不清。

“李牧将军老当益壮,怎会突然如此?”赵使大吃一惊。

军中参将冷漠开口道:“军医说,元帅这是怒火攻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