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限极品大礼包 第229章

作者:鹿尘埃

不就影响地方官的政绩了吗?

所以,人们取得过所之时,都会少不了被地方官府刁难。甚至于,受一肚子气。

最要命的是,若是旅途中出了什么意外,死了。地方官府可不会体谅死者的苦衷,还是会牵连他的家人。

想到这过所之苦,现场八十万人深有体会!

现在可好,刘偃直接把发不发过所,从地方官府的权力,变成了地方官府的义务!

大家不用再受地方官府的腌臜气了!

不用再担心家人受牵连了!

非但如此!

百姓自由迁徙,意味着什么?

商业的迅速发展!

各地的货物,将更容易通行天下。对于商人来讲,是赚钱的机会更多,路子更广。对于非商人来说,就是各种货物的价格迅速下降啊!

如此大赏,简直太贴心了!

圣君深知民间疾苦啊!

百姓们当然非常激动!

刘偃继续道:“朕对天下百姓的第二项赏赐,是金子!是银子!是铜钱!当然,这些财物,不是直接发给你们,而是在原东夷、北胡、南蛮境内,存在着大量的金银铜矿。

稍后,朕会把这些矿藏的地址,公布天下。朕公布这些矿藏,都是富矿。所有我华夏子民,皆可前往开采。一应产出,与朝廷均分即可。”

“什么?陛下准许吾等自由开采金银之矿?多谢吾皇慷慨啊!”

“多谢吾皇厚赐!”

“哈哈,金子!银子!俺来了!俺这回可要发财了!”

“有愿意同去辽东的没有?咱们一起去辽东开金矿,博个富家翁出来!”

“我要去南蛮之地!说实话,只要有钱赚,哪怕是天涯海角,都拦不住咱啊!”

……

刘偃此言一出,铜雀台下顿时欢声雷动。

在这个时代,山河湖泽都归皇帝的少府所有。百姓们无论是狩猎、捕鱼、制盐还是开矿,都要经过少府允许。没有通天的路子,根本不可能!

即便得到允许了,还需要缴纳重税。

尤其是金银之况,税率直接达到了八成左右。

别嫌贵,全国才有几座金银之矿啊?

更多的人,是有钱都找不到路子!

现在可好,皇帝直接直将金银之矿税率降低到了五成。而且,指明了位置,不需要申请,还都是富矿!

什么是天下掉馅饼啊?

这就是天下掉馅饼!

百姓们能不激动吗?

虽然到了最后,真正愿意背井离乡,远赴蛮荒之地的人并不会太多。

但是,有没有开采金运矿的权力,和大家用不用,完全两回事儿啊!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在某人想要告别过去,奋发图强时的一条大路。

刘偃对百姓们的反应非常满意。

事实上,他将这些金银铜矿拿出来,既不是单纯给百姓们好处,也不是稀罕那点子税收,而是另有所图。

后世镁国西部大开发,是金矿引发的。金子挖了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西部彻底开发。

现在,刘偃让出些许金矿的收益,让有志向的华夏人,离开中原的安乐窝,去边疆发展,将蛮荒之地彻底变成华夏热土!

所以,刘偃出让的是边疆之地的金银矿,而不是中原之地的金银矿,

紧跟着,刘偃又说出来,自己对天下百姓的第三个赏赐。

刘偃道:“第三个赏赐,从明年开始,朝廷要开科举!什么叫科举呢?就是自认为有学识,并且有志于为国效力之人,尽可以来洛阳,参与朝廷举办的考试。

考试的详细内容,稍后会由礼部进行公布。考中之后,就会由朝廷授予官职。朕会用十年时间,进行过度。十年之后,凡是我大汉官员,必需科举考出!”

没错,刘偃要开科举了!

换言之,刘偃要让天下英雄,入其彀中!

在这个时代,人们当官的途径,是查举制。也就是说,由朝廷官员、贵人,选择贤良之人,向朝廷推荐。

如此一来,当然弊端丛生。

不是世家大族之人,几乎不可能被举荐。

是世家大族之人,则无论本身学识如何,几乎一定被举荐。

以至于有人叹曰: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

现在可好,刘偃直接将查举制,变为了科举制。

直接将世家大族和普通人,拉到了公平竞争的考场上。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普通百姓,也有希望碾压贵人子弟,牧守一方!

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即将诞生!

还有这种好事儿?

刘偃话音落地,全场的气氛为之一凝。

紧接着,百姓们欢声雷动,全场再次沸腾!

第371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吾皇圣明!”

“谢陛下隆恩啊!”

“从今开始,黔首亦可为官矣!”

“我明白了!陛下第一个赏赐,是让天下黔首中的商人,可以更容易获利。陛下第二赏赐,让天下黔首中既无经商能力,又不读诗书的普通人,有奋发图强的机会。

陛下的第三大赏赐,是让天下读书人,可以一展宏图!陛下对天下黔首之恩,至深至厚矣!”

“天啊!如此以来,岂不是有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吾等躬逢如此盛世,真是幸何如之!”

“天人之路……通矣!”

……

霎时间,百姓们手舞足蹈者有之,顿足捶胸者有之,热泪盈眶者有之,痛哭流泣者有之!

没办法,这可是当官啊!

在这个时代,官员代表了权势,官员代表了财富,官员代表了荣耀!

然而,要想当官,必须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可能。

普通人和官员之间,隔着巨壑巨大的鸿沟。这鸿沟如同仙凡之别,天人之隔。除非天下大乱,几乎不可能消除。

为了打破这天人之隔,甘宁才把丝绸不当钱,随意丢弃,得了「锦帆贼」的称号。

为了打破这天人之隔,郭巨试图杀死自己的儿子奉养自己的母亲,这就是郭巨埋儿的典故。

为了打破这天人之隔,不知多少人装疯卖傻,特立独行!

如今,这天与人之间的隔绝,被皇帝一手拆除了!

普通黔首也可为官,一步……登天!

这是多大的赏赐?

这是多大的恩惠?

这恩惠,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

而且,这恩惠,不仅仅是惠及于他们的黔首的,而且惠及于他们的子孙万代的!

完全可以说,和科举比起来,今日天现异像,以及前两道赏赐,现在完全黯淡无光了!

最后这道赏赐,可称震天动地,惊世骇俗!

“多谢陛下厚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百六十万众齐声呼喝,希望皇帝刘偃的统治,真的可以千秋万年!

……

当然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科举这么大的事儿,得进行不断的磨合。

祭天大典之后完毕后,大汉礼部官员,很快就将科举改革的细则,公告天下。

其一,科举内容,暂定为五科:文、史、经、数、策。文,就是文采,考诗赋。史,就是历史。

经,儒学经典。数,数学。策,策论。暂定为每科一百分。按总分数高低进行取士。

其二,因为科举制度初步建立,各项制度乃是考试内容肯定有很多的不妥之处。

明年、后年的科举,乃是试行。凡考中者,不排名次,一律从百石小官做起。

其三,三年后,才是正式科举的第一年。科举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

第三名为探花。全国取士五十名,皇帝亲自接见,赐宴。在洛阳夸街一日,以示荣耀。

并且,朝廷会依据这些人的名次,赐予高低不等之官职,进行培养。不出二十年,这些人就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公告一出,天下再次震动。

很显然,三年后的第一场正式科举,才是最关键的。

谁若能脱颖而出,就会得到皇帝刘偃以及大汉朝廷的异常重视,重点培养仕途异常光明。

谁若能脱颖而出,马上就能名扬天下,成为大汉新贵,甚至很可能会千古留名!

那还等什么啊?

于是乎,不知多少英雄豪杰,回到书屋之中,只待三年后的龙蛇起陆,风起云涌!

于是乎,不知多少英雄,因为科举制事,走上了与历史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

荆州,南阳郡,隆中,茅庐内。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一名二十来岁,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的青年男子,身着青衫,一手持酒盏,一手拍打几案,一边放声高歌着《梁甫吟》。

看起来,真是说不尽的浪荡不羁,颓废风!流!

这名青年男子,名叫诸葛亮。

没错,他就是历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他就是号曰卧龙,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诸葛亮。他就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诸葛亮现在很郁闷。

诸葛家虽然以前也算大族,但现在已经完全败落了。若是无人举荐,他是不可能当官的。

现在,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不知该答应还是不答应。

这机会,是一桩婚事。

女方姓黄,名月英。

这黄月英的才学是没得说的。一本文集送过来,连诸葛亮都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这黄月英的家世更是没得说的。黄月英的老爹黄承彦,乃是荆州黄家的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