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颁奖典礼:开局颁发千古一帝 第404章

作者:盘点剪辑嬴政

“宋真宗这么一个懦弱无能的小丑,竟然也厚颜无耻,向上天邀功请赏?”

“他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

“这简直是对封禅的莫大耻辱。”

“自从他以后,所有的皇帝,都在没有去泰山进行封禅,不屑于与这等獐头鼠目之辈同伍。”

北宋的后宫。

宋真宗在几名太医的救治下,已经醒转过来。

此时突然听到这话,又“噗”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再次晕死过去。

赵匡胤不由得转头望着身后宋真宗的虚影。

他没想到,这个不孝子孙,竟然还能够做出这种荒唐事来。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惊讶的望着宋真宗的方向。

泰山封禅,这是古往今来所有皇帝们的梦想。但是无数帝王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配,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唐太宗也一直有这个想法,但现在他还没有消灭东突厥,也觉得自己还没有资格。

他没想到宋真宗竟然能够恬不知耻到这种地步。

“咳咳咳,”周易咳嗽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现在,我们来开始盘点下一位,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排在第四位的,西夏国崇宗,李乾顺!

台下,西夏国众皇帝的身影中,一个身影瘦小精干的年轻人,顿时精神焕发。

西夏国皇宫。

李乾顺正在和文武百官处理朝政,此时不由得都抬起头来,喜出望外。

“皇上,皇上,你上榜了!”

“皇上,因为我们大夏国争了一口气!”

满朝文武百官都欢呼雀跃。

周易的这个颁奖典礼上,异族皇帝能够上榜的实在太少了。

想不到他们西夏竟然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李乾顺面上带着笑容,望着天空,淡淡的道:“你们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原王朝,地大物博,皇帝众多,他们上榜的人数多,自然也就正常了

“我们要更加努力才对!”

“皇上圣明!”

众大臣们都一齐欢呼着。

现在正是李乾顺奋发有为、斗志昂扬的时候。

周易望着全场的众帝王们。

“李乾顺在为一共五十三年,远超过历史上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帝王。”

“五十三年?“

嬴政、李世民等皇帝们都面面相觑。

所有人都不由得羡慕不已。

虽然他们都知道西夏国国家并不大,但既然能够坐在皇位上五十三年,无论如何,都让人羡慕不已。

“西夏国地处北宋西北边陲,虽然国家不大,百姓也不太多,但那只是相对中原王朝而言。”

“他们民风彪悍,而且出现几位杰出的帝王,功绩丝毫不比中原王朝的汉人皇帝小。”

“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暂且不提。”

“这位崇宗李乾顺,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

“他是西夏国第四位皇帝,继位的时候只有三岁,权力自然掌握在他母亲梁太后手里。”

“西夏国先祖是唐朝的节度使,因为那时候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上连年混战,李家先祖,一代代掌握地方政权,一开始势力不大,只能够向那些强大的诸侯称臣。”

“经过五代十国及北宋初年,李家先祖在西北控制的地域越来越大,实力也越来越强,终于摆脱北宋的束缚,正是立国。”

“原本只是北宋的一个藩臣,竟然割据立国,北宋绝不能坐视不理。”

“两国交战不休,各有胜负。”

“最后北宋不得不承认,他完全是一个真正的国家了。”

“而西夏国国主,时常称臣,又时常以一国之君自称。”

“有了利497益,他就向北宋称臣。”

“没有了利益,他就以一国之君自称,逼迫北宋给他更多的利益。”

“最终,无论北宋还是大辽国,都先后承认西夏国真正的地位。”

“经过早期西夏三位皇帝,到了李乾顺时期,西夏的国力蒸蒸日上。”

“这时候西夏仍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并行不悖。”

“西夏国内的奴隶制仍然并没有完全废除,他们又采用中原先进的封建制,两种制度混合着使用。”

“无论是李乾顺,还是一些有见识的能臣,都大力采用北宋的先进制度,抛弃奴隶制。”

“但西夏国,却完全没有大辽国的那种胸襟。”

“西夏国内歧视汉人非常严重,把汉人视为奴隶,党项人高高在上。”

“他们没有采用大辽国那种一视同仁的做法。”

“因此,那些被掳掠来的汉人,都对西夏国归属心不多。”

“这也就造成了,西夏国实力一直没有大的长进。”

“这固然是因为西夏人口太少,但百姓离心离德,是根本原因。”

“到李乾顺为帝,梁太后执掌大权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了,都寻求着改变这种局面。

第二百六十五章宋和西夏的交锋

第二百六十五章宋和西夏的交锋

“梁太后和众多心腹制定了一些措施,改进了这种落后的制度。”

“但是,它的改变非常有限,只是在局部做一些变动,没有根本上触动西夏党项族人的权利。”

“因此,在整个西夏国,汉人和党项人之间的矛盾,成了整个社会的矛盾,威胁着整个国家的稳定。”

“即使后来李乾顺掌握大权,他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过来。”

“西夏国本来就国小民寡,各个党项族贵族又都不服从皇室的统治,反叛此起彼伏。”

“而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梁太后率领他的心腹大臣不住的发动战争,进攻北宋,借以转移众人的矛盾。”

“西夏国虽然民风彪悍,但总体实力相比北宋孱弱了几十倍,总体来说,败多胜少。”

“除非北宋的将领特别昏庸,或者他们的领军大将们,彼此各不相服,才会被西夏趁机各个击破。”

“否则,西夏获胜的机会实在不多。”

“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北宋主动妥协退让。”

“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之后,实力强盛,他们向西夏进攻,夺取了不少领土。”

“但是等宋神宗逝世,王安石等变法人物下台,守旧派人物掌控朝廷时,他们为了反对变法而反对,竟然把前朝夺得的土地,又重新送还给了西夏。”

“古往今来,荒唐的事莫过于此。”

所有的皇帝不由得哗然。

“竟然有这种事情?”

“真是闻所未闻。”

赵匡胤目瞪口呆。

宋真宗、宋仁宗和宋神宗等人也都不可思议的望着后面的帝王。这件事情他们还没有经历过,根本不敢想象。

司马光等大臣却都面色坦然,丝毫没有一丝愧色。

“朝廷两派的斗争,就为了表明自己的理念与对方完全相反,为了和对方划清界限,竟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周易冷笑一声:“这样的人居然还能够称为肱骨之臣?”

“在别的朝代,这样的人都应该都以卖国罪处死!”

“而就因为北宋留下了不杀士大夫的规矩,才让这些官员们为所欲为。”

赵匡胤面色阴沉,道:“朕虽然规定了不杀士大夫,但也是有一定的前提,不是任由他们可以贪赃枉法,卖国求荣。”

“即使在朕执政时,这种人也早应该处死了。”

“后面的帝王,都是赵光义的嫡系后代,他这一支,大多数都是昏庸无比,竟然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在我头上,简直是岂有此理?”嬴政冷笑道:“你还是太过仁慈了!”

“如果是在我大秦,株连九族太过残酷了,但肯定至少要诛杀三族。”

周易冷笑道:“赵匡胤虽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规矩,但并没有说不杀武将,所以南宋赵构,因为岳飞妨碍议和,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员抗金名将杀害。”

“在宋朝,出现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都一点不奇怪。”

南宋。

宋高宗赵构虽然已经让位了,但此时听到原本历史上他所做的事情,难得的,羞愧垂下了头。

岳飞也不由得默然。

幸好有周易的颁奖典礼,不仅是他,连整个南宋的历史,都已经彻底的改变了。

“北宋所有的皇帝当中,在赵匡胤之后,除了宋神宗,就是宋哲宗有些成就,继续对西夏用兵,收复了一些失地。”

“只是可惜,宋哲宗在位没多久。”

“等到了宋徽宗上台之后,虽然继续实行开边拓土的政策,但宋徽宗是个昏君,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玩乐。”

“根本就不是为了建功立业。”

“宋哲宗所打下的领土,也都损失殆尽。”

“童贯是个奸臣,又是宦官,他领兵作战,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耀武扬威而已。对整个宋朝的名声威望,整体实力,并没有任何帮助。”

“而在这一时期,正是西夏国李乾顺在位,奋发有为的时候。”

“而梁太后掌握大权,渐渐的又演变成了所有皇室所形成的一幕,外戚专权。”

“梁太后与李乾顺的舅舅梁乙逋完全控制着朝廷。”

“打击前朝所留下的各种贤明的大臣,培养自己的党羽势力。”

“而这兄妹俩因为长期专权,他们各自都争权夺势,梁乙逋甚至要谋害自己的妹妹,篡权夺位。”

..最终梁太后棋高一招,在皇族大臣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的支持下,诛杀梁乙逋等人,梁太后彻底一人掌握了大权。”

“梁太后同时又向辽道宗示好,寻求他的帮助,企图和辽军一起进攻北宋。”

“而辽道中对她掌握西夏国大权非常不满,命令亲信来到西夏国,赐给一杯毒酒,杀害梁太后。”

“而这时,李乾顺才亲自掌握朝政,这年他才十六岁。”

“西夏国一直以来,都是结交大辽国,而对大宋,根据情形,是用兵,还是求和,才能够立足一方。李乾顺亲政后,继续执行这一政策。”

“李乾顺亲政第二个月,正好大辽国一个部落叛乱。”

“李乾顺发兵帮助平乱,博得辽道宗的欢心。”

“因为先前梁太后等人常年频繁与北宋交战,西夏国内贫困极乏,李乾顺就想和北宋议和。”

“此时还是宋哲宗在位,(吗诺赵)宋哲宗想有一番大作为,根本不允许。”

“在辽道宗的斡旋下,西夏国又处死了以前为梁太后攻伐北宋出谋划策的几名大臣,北宋和西夏终于和谈。”

“李乾顺请求和大辽和亲。”

“辽道宗不答应。”

“辽道宗逝世后,天祚帝耶律延禧终于同意赐婚,将皇族宗氏之女,耶律南仙嫁给李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