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 第554章

作者:伴读小牧童

“大医官?”

“老头快九十了,前些日子还在长安找了个十九岁的姑娘给晏殊整了个小姑出来。”宋北云说到这情不自禁的笑了出来:“这种奇人,总归是有办法的。”

“然后呢?”

“然后他就跟我说,办法其实是有的,但是比较邪门也比较危险。就是在江西、湖南那一带的山林里有一种菌类是用古代方士用来炼蛊的,它能让将死之人再周旋数天到数年之久。”

“然后你就喂给我吃了?”

“哪能啊,我要的是数天到数年?我要的是你恢复健康。”宋北云拿起钓鱼竿,坐到了妙言旁边:“我找人把这东西弄了过来,发现这种特别稀有的菌类是一种霉菌和真菌的共生体,这玩意能直接给人吃?那特么好人都给吃死了。但是可以确定,里头共生了好多益生菌,因为它特别能吃而且还能抑制伤口发炎。”

“然后呢?”

“当然是分离菌株独立培养呗,然后把益生菌提出来,反正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对吧。”宋北云叹气道:“你肯定不想知道我用什么培养的菌株,我也就不说了。”

“说啊!”

“马精……”

妙言当时就吐了出来,吐的比佛宝奴还凶……

“这是打窝,别浪费!”宋北云赶紧甩了杆子出去,等待着妙言吐完。

“我就不该知道……”妙言擦了一把嘴:“你继续。”

“然后我就跟医学院的人不断模拟肠道环境,前后大概两个多月吧,这期间我一直在给你喝的是人参的提取物,想方设法把你狗命保住先。”宋北云抽了一下鼻子:“然后算是比较成功吧。”

“然后呢?”

“因为那些菌都不耐受胃酸,也不耐受胆盐。”宋北云长叹一声:“我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你下药,等你睡着之后用注射器……”

“停一下!”

妙言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宋北云:“你的意思是你给我下要然后从那个地方?”

“对啊,直接往里头注培养液的。还观察了好一会,看到它不往外流了才给你把裤子穿好的。”宋北云摸着下巴:“你不要激动,这是一个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事情。”

妙言现在手边有大砍刀的话,她现在就一刀把宋北云的头砍下来了……

“后来你发现没发现,这段时间你比以前的食量大了好几倍。”

“你是说……培养成功了?”

“如果不成功,现在我应该是在给你上坟。”宋北云叹气道:“不过只用两个多月,那也是真的赌命了,你的命不错。”

“可是我也没胖……”

“你一时半会可能还是很孱弱吧,要等几年的。你现在就是一个蛊人,你所有的能量都是要先供给那些细菌,等细菌吃剩下了,拉出来了你才能吸收。”宋北云靠在椅子上轻飘地说道:“等将来你们完美达到共生的时候,你的元气才会慢慢恢复。”

妙言皱起眉头:“这种东西为什么我没有听说过?这么神奇,未来的人发现不了?”

“肯定是能,但这种多菌种的结合体对温度湿度还有盐度、酸碱度什么的特别敏感,江西也就是靠近广东那一带,湖南也就是靠近长沙那一带才有一点点地方能生长,即便是古书里也是一笔带过,以后都发展成那样了,这东西恐怕早绝种。所以才会有粑粑胶囊这种替代物。”

妙言打了个冷颤,这亏了宋北云是宋北云,如果换了一个别的人,真的是只能束手无策了。要知道,他虽然说的轻松,但在这个时代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么敏感的菌团活着带到实验室里,这个难度绝对不亚于红尘一骑妃子笑。

这需要极大的权力,因为调用的是军方资源,换成他人说不定病没治好,人就被拉出去军法处置了。

“总不能看着你死我前头吧。”宋北云翘起二郎腿来:“反正话我放这了,我必须第一个死。”

“你这人好自私。”

“哎嘿!我就这么自私。”

宋北云提了一杆子,发现是空杆后继续说道:“对了,我觉得蛊术真的是可以开发一下,里头有很多东西真的是切合未来医学的,现代医学可是个大项目,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甭管什么医,只要能治病就是好医。”

“那我还需要几个疗程?”

妙言说话的时候语气很虚,她真的宁可死也不会去吃粑粑胶囊,而这个从下头往里头塞的东西,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但终归是能保命吧,只是希望疗程不要太久。

“少则五年,多则下半辈子。”

妙言浑身一哆嗦,上了鱼的她,甚至连杆都丢了。

“哎呀!可惜了。”宋北云站起身看着杆子被拖入水中:“是条大鱼。”

而到下午时分,佛宝奴终于起床了,她的脸色恢复了不少,而且在稍微适应了船上的摇摆之后也就没再呕吐了,但胃口也不怎么样。

她来到甲板上,看着不远处的岛屿,就问了起来:“停在这里是干什么呀?”

“科考呗。”

“你也是厉害,能把这么多喜欢这东西的人凑在一起。”佛宝奴摇头道:“这都是一群什么奇奇怪怪的人呐。”

照相机现在在科学院里已经不是什么神奇的物件,从宋北云弄出来之后到现在已经发展的挺好了,就是画质不怎么样而且全是黑白的,但怎么都比那些个抽象画来的更像样子。

所以佛宝奴看到的奇奇怪怪都是这帮人在围成一团对着相应的动植物进行拍照时候的样子。

说实话,有点滑稽……

“行了,不懂别乱说话。这帮人以后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宋北云解释过很多次系统科学的大概了,但真的就是扭转不过来绝大部分人的概念和印象:“你吃点东西,锅里还有粥,扇贝粥。”

佛宝奴哦了一声:“去给朕盛一碗来。”

“知道啦,你先过去等着去。”

“我不。”佛宝奴从后头抱住宋北云的腰:“我就不去……”

第833章、九年6月4日 晴

金陵城。

金陵城已经快五年没被宋北云祸害了,但即便是没有了他,金陵城却仍然没有人敢乱来,因为那个名字就足够震慑住这一亩三分地上别有用心之徒了。

如今的金陵,在宋北云不在的日子中,城市规模扩大了差不多一倍还要多一点,因为人口数量翻了不止一倍,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根据数学院下头的统计学院进行的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里,整个大宋的人口可以说是直线上升,接种牛痘时统计人口,宋辽两国约为六千四百四十万人,大宋约为三千七百万人。

而那年大宋出生人口大概为一百四十万人,这被认定为是大宋建国以来第一波婴儿潮,而这得益于粮食政策的大改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革。

可接下来,每一年都是婴儿潮,即便是灾荒年也没有阻挡中国人生孩子的脚步。

这十年间,平均年出生人口从最初的五十一万,直接飙升到了二百三十万。

人口总数加上纳土归宋和外地移民,总数已经突破了六千万大关,大概人数为六千五百万上下,已经是十年前宋辽之地人口总和。

而辽国也突破了四千万大关,两国人口已经破亿,而在经过唐末动乱之后仅剩的两千万人到如今,人口数量终究是回到了巅峰之时。

可人口的增加伴随的就是内需的增加,粮食问题又一次的被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红薯已经开始种植,但考虑到天气变化、地质灾害等问题,未来十年仍然可能会遭遇比较大的粮食危机。

但现在么,接着奏乐接着舞,城市百姓的生活已经趋于稳定,剩下的便是等待城市扩张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机遇,第一批工科选拔上来的官员已经登录了历史舞台,而这些人所带来的改变,已经把“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儿郎”变为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京城这十年最直观的变化,除了人多了,地方大了,房子漂亮了,还有一点就是生活压力大了,竞争多了。但这也没办法,因为太多人想要更体面的生活而涌入了这里。

商人感觉不好干了,官员更不好干,因为识字的人似乎一夜之间就多了起来,以往那些上级官府衙门都不知道朝那边开的泥腿子,现在居然真的可以拿着报纸上头的政策指着周围的官员鼻子骂道他们不作为了。

诗词歌赋不再是上流社会的标杆,辉煌一时的诗人词人居然也悄然落幕了,现在人们崇拜的是那些能够穿着一身板正玉生装拎着个小羊皮包出入科学院的人。

世界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改变的,所有人都身在其中,没有太明显太直观的感觉,但稍微对比一下便已经是高下立判。

城中的步行街就是步行街,达官贵人也好、将军丞相也罢,反正不让骑马就不让骑马,也不是没有那喝了酒乱来的,但第二日一早便见了报纸,若是再撞个人,这头版头条便是没的跑了,等到朝会时皇帝大抵会捏着报纸劈头盖脸的骂一顿,然后拉出去让京兆府给办了以平民愤。

草菅人命肯定还是有,但至少没法子在那般明目张胆了,至少在京城,这天子脚下却是没人再敢像以前那般放肆无度了。

市场之中曾经那些欺行霸市的混混,如今戴上了一截红布做的袖标开始维持起了秩序,每个月交上百文钱的管理费,做生意的人倒也乐得清闲。

以往只有上等人才能去的书院,如今所剩无几,倒是那按照片区收人的学堂却是遍地开花。

倒是有一点不太好,那便是著名的秦淮风月没了,以往的花船都让改成了酒楼,那些个大小花魁也落入了寻常百姓的家中。

赌场没了,倒是多了些勾栏戏园,以往赌场里头叱咤风云的大老板,如今一个个衣冠楚楚的走到了台前,跟着人一起宣传着自家勾栏里的新剧。

因为如此,这剧作者倒是乘风雄起了一把,以往那些躲在边边角角里写着不可告人的淫词艳曲的穷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不过若是有人想要再尝尝那秦淮河上的滋味,倒也不是没有去处,一些城乡交接的地方,那些个边边角角之中倒还剩下了一些,只不过去了那边的人可是要小心一些,因为那地方可不受大宋律法之庇护。

如今这金陵城,外国人来了便只剩下感叹,各个国家在自家的神话中都有类似那种黄金之城的传说,而来到了这里之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黄金之城。

“丁相,我听闻最近金陵城中有外头来的商人贩卖奴隶?”

晏殊登门拜访,丁相此刻正在伏案写作。

当年那四十多岁的丁相,如今眼看也是六十挨边了,鬓角已沾染了白霜,看上去多少有些憔悴,而晏殊却是正当年,虽已不复少年时的英俊洒脱俏才郎,但在宋北云写信让他控制饮食之后,倒也算是个风度翩翩气质出众的帅大叔,走出去那些个十四五、十五六的小姑娘也是会惊呼连连。

“嗯,晏相来的正好,我这处置这事。”丁相摘下了宋北云送给他的玳瑁框老花镜,停下笔头:“大宋律法之中明令禁止买卖奴隶,但却未曾涉及外族奴隶,如今出了这档子事情,却是发现律法不严。”

“要我说。”晏殊笑道:“还不如将长安法典拿来,两边统一一下便好了。”

丁相闻言沉默片刻,倒也是点了点头:“只是长安律法,多少有些不顾皇家颜面了。”

“皇家颜面啊……唉……”晏殊叹气道:“是啊,不成我去官家那边瞧瞧吧,终究还是他要点头的。”

“嗯。”

晏殊告辞离开,便去寻那赵性,但却被告知赵性人不在,晏殊当时肺管子都差点给气炸了,一再逼问之下才得知赵性两天前就跑路了,听说现在正在前往洪州的路上。

问那内侍赵性去干什么,内侍支支吾吾了半天。

“说话!”晏殊眉头一皱:“混账东西,这等事情你居然瞒而不报!”

内侍委屈极了:“晏大人……那可是官家,我敢么我。”

一想却是也是,就赵性那个德行,让一个下头人管着他,真的不太可能。要收拾那家伙,还得宋北云来。

“罢了罢了。”

晏殊径直入宫,找到了赵性的上书房,从桌子里头拿出一个挂着锁链的钢盒子,晏殊熟练的从腰间掏出钥匙打开了盒子,里头赫然便是赵性的皇帝玉玺。

他站在旁边起草了一份文书,然后用那玉玺往上一盖,再把东西放归原处,把文书这么一卷,然后便是潇洒的离开了。

回到丁相那头,把事情跟他这么一说,丁相也是抚额长叹。

“实政虚君,还得看咱们官家的。”丁相忍不住的调侃了起来:“天底下就属他最清闲了。”

“我不想干了。”晏殊赌气的将文书摆在桌子上:“一年见不得他几回,他也不怕出去玩一趟回来老家被人给端了。”

“他才不怕,军权在他手中呢。”丁相笑道:“罢了罢了,就任由他闹吧,反正他就是那个性子。”

晏殊却是不甘心地说道:“说实话,要不是挂了这个相位,我老早就跑去找那宋北云去了,他那头好玩有趣的事才多,哪里像我,每日身边都跟着一群暮气沉沉的老头子,把我也弄得老气了起来。”

丁相咳嗽了一声。

“我不是说你啊,丁相,就是那帮老学究。”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老夫过几年也便要退了,到时我便去长安与我师叔论道去,长安法典可是他主修的。”

“别啊,老丁!”晏殊当时就急了:“你这一走,我这扛不住啊。”

老丁才不搭理他呢,只是笑呵呵地说道:“你总归要许我落叶归根吧。”

得,这天没法聊了,中国人嘛,落叶归根就是最大了,要不怎么自己老岳父这些日子也吵着闹着说要去洛阳呢。即便晏殊告诉他洛阳现在是辽国的首都都不成,人家就是要回洛阳。

“晏相啊,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倒不如带着妻儿去外头玩上一阵子吧。”丁相突然说道:“你下头那四大金刚已经足够独当一面了,你不如就以相国之名去一趟海州?”

“去查看海州的民情?”晏殊眉头一挑:“倒是可以呢。”

丁相笑盈盈的看着他,而晏殊突然一拍脑袋:“不成啊,那官家知道了还不把我生吃了?”

“官家不是去洪州了么?”

晏殊是何等的聪明,当天下午就把工作的尾巴给扫了个干净,然后又把手头将来两个月左右的工作都交代给了下头的人,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岳父、老婆和儿子出了金陵城。

之所以要带老岳父,那是因为不带老岳父没法子跟赵性交代,毕竟赵性这些日子说梦话都是要去坐大船船,晏殊这么把他抛下了,他不把龙案都掀了才怪。

“赶紧跑,千万不能让官家得到半点风声。”晏殊在车上催促道:“出城文牒用夫人的!”

第834章、九年6月9日 晴

初夏风光无需多说,加之南方本就少山贼,而且官道休整得精细平整,所以路程倒是赶得很快。

从金陵到海州,也不过就七百里地,算不得太远,一日百里问题也不算太大,只是因为车上的老头子经不住颠簸,所以晏殊的行程并不算快,都已经四五日了才将将到了淮阴。

如今的淮阴仍是那个风光秀美的江南之地,仍是那般的明艳动人,许久没来过的晏殊倒也没再着急着赶路而是带着一家子人打算在这里稍作两日停留,吃吃当地小吃倒也是极好的事情。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几处名胜古刹门票挺贵,让这本该游人如织的时节,显得冷冷清清,大雄宝殿之上除去几个僧人之外,便就是那一尊尊泥塑的菩萨蹲在那里。

不过这大概也正是寺庙应有的模样。

淮阴的发展显然比不得金陵,这里仍能看出旧时的模样,其主要还是因为许多青壮年劳力都集中去了金陵城,外头的地又转租给了官府的农场来承包,所以这地方在街上闲逛的也大多是一些无所事事的老人,他们有地也有钱,儿孙也不在身边,于是街边随处可见的是三五成群的老人扎堆在那里下棋打牌。

自从几年前宋北云将唐时便风靡的叶子牌改成了麻雀牌之后,如今这东西可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闲来无事最热衷的玩意之一,这帮老头在那树荫下头大多都是在那哗啦啦的搓着木雕的麻将,若是有钱的老头大多会选用一套浑玻璃的套件,拿出去在老头堆里也显得有面子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