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但是,就眼下这种情形来说,颉利十几万大军就在武功,一日之内就能兵临长安城下。
这封德彝所说的这个建议,虽然从情感上无法接受,但是从客观上讲,却是最正确的。
这时候,李世民当即怒哼一声,眼神甚是决绝。
“哼!朕继承大统还不到一年,就逃离长安。”
“那天下人,历史后人会怎么看朕?”
这时候,封德彝继续苦劝,“皇上!”
“咱们这三万人能抵挡的住颉利的十几万大军吗?”
“能守得住这久经战乱,破败不堪的城垣吗?”
“如果敌军合围,皇上身陷绝境,那大唐将万劫不复啊!”
“如果退出长安,就可暂避强敌。”
“只要皇上在,大唐就在,丢弃的长安和失去的疆土,都可以夺回来的呀!”
李世民此时目光冷冽的扫过了众人一眼,“退出长安,就可以避开强敌吗?”
“你们错了!”
“留在长安,朕面对的只是颉利一个敌人。”
“可是退出长安,天下人,历史后人,就会认为朕是个连上天都不认可的无能的丧国之君!”
“人心逆转,四面楚歌,那朕才叫真陷入到了绝境!”
“朕这个皇帝兵马不多,粮草也少的可怜,可唯有这拼死一战的铮铮骨气,朕有的是!”
“朕就坐守在这长安,与朕的大唐百姓一起,留下与那颉利死战,哪也不去。”
听着李世民这慷慨激昂之话语,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秦叔宝等重臣,尽皆跪倒,表示愿追随圣上,与大唐共存亡!
这时候,看着在场群臣重新又有了士气,李世民才略微放下些心来。
然后这一夜,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共同商讨了一整夜军情。
眼下,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先把周边各州县所有的哪怕有点力气的男人全部征调过来。
不分昼夜地加固城池多多准备守城用的滚木礌石。
这一次,颉利从陇西小道偷袭而来,十几万大军没有多少粮草。
只要长安城能坚守上七八天的功夫,颉利军中无粮,其兵自退。
在熬了一夜,疲惫不堪的回到寝宫之后,李世民也将这个极坏的消息告诉给了长孙皇后。
“唉,如今一看,咱们这里的长安城,竟比幽州的处境还要危险啊。”
“李秋没能及时归来,倒也算是躲过了一劫啊!”
“还有那北平郡王,在那份紧急军情上说的没错。”
“这一次突厥大军异动,必有蹊跷。”
“没想到,他们这一次竟然是直接奔着朕来的。”
“还是朕,大意了啊!”
听着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眼中同样露出了愁苦之色。
心中为自己的丈夫,为这长安城的百姓,为这整个大唐国祚而忧虑。
同时,一想到即将发生的最坏的可能,她的心中又是不禁想起来李秋。
她从小就跟着李世民一起,经过了太多的血雨腥风。
她不怕死。
可是现在,如果她走了,又留下了秋儿那个可怜的孩子,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再一次的擦肩而过。
他甚至是都还不知道,他也是有娘亲的,这天底下还有一个视他如命,疼爱他的娘亲。
他连娘,都还没叫过自己一声呢……
第78章 冯立,你说什么?
上午,仅仅是眯了一小会儿之后,李世民又召来了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等人商讨军情。
如今的杜如晦已经是病的颇重,体弱多咳,但眼下这种局势之下,他也只能拼着性命继续顶在事情繁重的军部。
此时的承庆殿中,只有他们君臣四人,杜如晦也就没有拐弯抹角。
“陛下,您吩咐的事情,臣已经办好了。”
“几匹快马如今已经离开了长安,分别调李靖、柴绍、程咬金三支军队驰援京都。”
“看来陛下如今是打算着固守长安,同颉利拼时间,等待着援兵的到来了。”
“不过啊,这柴绍的军队距离长安最近,不过人数太少,顶多能摆摆架子,当不得用。”
“而程咬金的军队呢,有四五万人,距离也最远,无论如何也是指望不上了。”
“要说最有希望,又最能起到作用的,就要看李靖将军的了。”
这时候,李世民站起身,忧愁的叹了口气。
“唉,克明所言没有错啊!”
“现在朕愁的,就是手里的兵力太单薄了。”
“为了安群臣之心,朕才没有说出来。”
“其实朕心里明白,这几路人马,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长安。”
“而颉利距长安不过百里,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迟滞颉利的进攻,把这几路兵马赶路的时间争取出来。”
听到此,房玄龄犹豫了半晌,有话卡在了嗓子里,拿不定主意是说,还是不说。
他这个人,足智多谋,就是有些时候太过于小心、谨慎。
无论大事小情,总喜欢思来想去,太喜欢犹豫。
李世民呢,对他自然也是太了解了。
见他这幅样子,李世民也就直接说道:“玄龄啊,这里也没有什么外人,有什么话,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见李世民都要求了,房玄龄也就拱手直接说了出来。
“陛下,如今这长安城中,禁卫军算上东宫六卫,共有三万人马。”
“可是实际上,除了这三万人马之外,咱们在城中其实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兵马。”
听到了他的话,李世民和杜如晦同时诧异的看向了他。
“哪支兵马?”
这时候,房玄龄缓缓说道:“当初玄武门之变后,隐太子的旧部,大概有八千余人,被分散,打乱到了长安城内各个衙门,京兆府,以及周边州县的闲散位置。”
“这八千余人,可都是经历过各种大战,战力十分突出的精锐啊。”
“若是能将他们重新聚集起来,重新组成一支大军。”
“则我长安城内兵力,就又多了三成!”
听到此,李世民和杜如晦皱眉,一旁的侯君集大声反对。
“隐太子旧部?”
“不行,不行,万万不可。”
“如今这距离玄武门之变不足一年时间。”
“他们这些东宫旧部,本就是对我们怀恨在心。”
“后来又由于被打散,安置在那些艰苦、恶劣之所,难免他们心中就更生恨意。”
“如今大敌当前,怎么能授重兵于他人呢?”
“一旦在我们在面对颉利的大军之时,他们若是在我们背后出了岔子,那时我们就真的彻底毁了啊!”
这时候,杜如晦想了想,轻叹了一口气。
“侯君集啊,兄弟阋于墙,而御侮于外。”
“可在面对着突厥大军之时,他们还是大唐之民,大唐之军。”
“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只要驾驭得当,臣以为,这些兵士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唯独可惜的是,如今城中,没有一个可以将他们凝结于一起,带动他们的,合适的将领!”
就在这时,忽然有太监进来禀报,说是左屯卫将军冯立八百里加急从幽州赶回。
说是有重要军情要向陛下禀报。
“冯立?!”
在听到这个名字后,李世民的惊讶程度明显比其他三个人要大的多。
“快!快点宣他觐见!”
片刻后,冯立被带了上来,当即给李世民施礼。
在见到冯立之后,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倒是没什么,不过侯君集在看他的时候明显不善。
不过也可以理解,当初冯立是东宫隐太子的左膀右臂,而侯君集却是秦王府这边的。
并且,在玄武门之变当天,冯立带着两千心腹疯狂攻打玄武门,想要把隐太子救出。
还同侯君集他们大打了一场。
期间的仇恨和渊源,太多了。
“冯立!不必拘礼。”
“朕问你,朕不是派你去了幽州传旨,你怎么这么快就返回来了?”
冯立再次施礼,“回陛下,臣带队赶到幽州后,就赶上了突厥大军倾巢出动,要攻打幽州城。”
“这时李秋告诉臣,说突厥此举,透着古怪。”
“很可能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
“他们的最终目的,很可能是长安和陛下。”
“所以,就请求臣,以最快的速度赶来长安,警示陛下千万小心。”
在听到了这句话后,一旁的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三人,当即是惊讶的目瞪口呆。
这个李秋,究竟是何许人也?!
当日北平郡王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情上也只是说,突厥此举意图不明,请长安切勿支援。
这就已经被房玄龄、杜如晦等军部中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可是如今的这个李秋更神,在幽州的他竟然能直接料到了几天后的颉利大军偷袭长安!
在听到了冯立的话后,李世民的心中也是又惊、又喜,又焦急。
“冯立啊,你如今回来了,那李秋呢?”
这句话,李秋的安危,才是李世民此时最为关心的。
这时候,冯立皱眉,摇了摇头。
“当日臣走的匆忙,只将五百神武军留给了他,然后其他的,臣就再无所知了。”
说到了这里,冯立噗通一声给李世民跪倒,无比认真的说道:“陛下,在赶来长安的路上,臣按照李秋的建议,绕道去了程咬金将军处。”
“为他说了一遍李秋分析的军情,请程将军直接起兵,随我赶来长安。”
“至少是要做好准备,一旦出现险情他那边也好及时增援。”
“而程将军,最后选择了犯险,直接决定起兵四万赶来长安。”
“目前,他距离长安城预计还有两日时间。”
“臣恳请,若是陛下要治罪的话,就请杀了我冯立一人吧。”
“请陛下千万不要治李秋和程将军的罪,他们毕竟也是为了陛下和大唐的安危,才不得已如此啊!”
听了他的这句话,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等人,简直就如中了彩票的大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