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这做臣子的,只要胸中一口正气,心中装着陛下,装着这个大唐。”
“根本就不用怕那群宵小之人。”
“还有一点就是,吴王你血脉中流淌着的,那可是一半李唐,一半前朝正统皇室之血。”
“何等高贵。”
“又怎能是不祥之血?”
“就看这太子、魏王、晋王这几个嫡亲皇子。”
“跛的跛,肥的肥,软弱的软弱。”
“论样貌,论身姿,论气质,论武艺,论聪敏,又有哪个比得上殿下你?”
“哼,他们也不过是仗着长孙一脉的支撑罢了……”
在魏王府。
近来李泰的心情一直是不大好。
先是因为受到了褚遂良的奏本,让李世民意识到了对魏王这边宠溺太过。
甚至是都超过了东宫。
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明显的在进行调整。
略微的抑制魏王,恩宠东宫。
随后,就是马周的御书房答对。
害的东宫和魏王府全部遭难。
供需用度等花费,瞬间严格起来。
以后的日子,就远没有之前过的舒服了。
所以,在今天岑文本抽空来到武德殿时。
所见到的李泰,情绪明显是不对。
“老师,听说父皇让老师您单独执掌朝廷机密事宜。”
“这可是大喜事一件。”
“近来看,父皇对中书令萧瑀,日渐疏远。”
“若是他将来一走,老师您可就接了这宰相一职。”
这时候,岑文本面色不见喜悲。
仍是如同平常一样的说道:“无论是做宰相,还是做目前的中书侍郎。”
“臣都是尽心为朝廷,为陛下做事。”
“陛下对臣的恩宠和器重,自然也是为臣子的莫大荣耀。”
“倒是殿下您,这情绪看起来似乎是有点不对。”
李泰此刻略微皱眉,轻叹一声。
“还不是那马周搞出来的事端。”
“害得我们魏王府供需用度甚为紧张。”
“现如今,开设这么多的馆舍,还有这么多的文人要供养。”
“每一天的花费都是一笔大数目。”
“而朝廷的供给,远远不够。”
“若是这样下去,不出两年,咱们辛苦攒下的那点家底,都得搭进去。”
“还有就是,之前父皇恩准我们开设文学馆,招揽天下学士编书之时。”
“我还觉得自己风光无限。”
“心中也甚为骄傲。”
“可如今看看人家北平王府那边,咱们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其实纵使李泰不说。
岑文本也已能猜出来一个大概。
于是便温和的劝慰说道:“殿下,您可能弄混了一件事。”
“如今的殿下您,只需要盯准了东宫即可。”
“在意其他人又有什么意义?”
“那马周进言之事,却是不假。”
“但东宫那边无论官吏,还是东宫六率。”
“附庸之物何等庞大。”
“每日的花销,不也比我们大的多?”
“如今咱们这边供需用度都开始紧张了,东宫所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
“再者说,那本括地志殿下您已经编撰完成。”
“剩下的也只是选一个好时机献给陛下即可。”
“在那之后,这开设的文学馆和滥竽充数之人,摆脱掉即可。”
第789章 伤别离
至于那北平王府再如何风光,他能比长孙无忌还要风光吗?”
“臣子就是臣子,终将是要为朝廷和圣上做事的。”
“殿下您去跟一个臣子争宠,实在是说不过去。”
“不管怎样,至少在殿下您完成最终心愿之前。”
“无端的去与芙蓉园交恶,都是不智之举。”
“相反,眼下我们正可以趁着东宫与芙蓉园关系紧张的机会。”
“从李秋手中要些空缺的官职下来。”
“眼下,据我所知,从五品的郎中和六品下的员外郎,还有空缺。”
“尤其是那从五品的郎中,将来转正后,可是直接能够参加早朝的。”
“若是我们能争取到一个职位,作用可谓是不小。”
听到岑文本的话,李泰不由得咧嘴。
“老师,像民部郎中这种五品官职的重要位置。”
“他李秋又怎么可能放给我们?”
“怕是想要争取这个位置的人,太多了。”
“以我们和芙蓉园的关系……这怕是不太可能吧?”
岑文本这时候随之说道:“现如今的李秋和芙蓉园。”
“与当年时还是有了太多的变化。”
“他帮助我们得到一个职位,我们可以欠他一份人情,或是以其他事情上进行交换。”
“臣想,只要这个职位还未最终定下,咱们这边总是值得一试的。”
李泰这时候点点头,“那好吧。”
“我就如老师所言,找个机会,去他府中找他去聊一聊。”
听到此,岑文本不住的摇头微笑。
“这种事情,臣去得,可殿下您去不得。”
“若是由殿下您去,就算是将此事谈成。”
“但传出去后,对殿下您的名声不好。”
“若是那李秋不卖给殿下这份面子,这件事也就僵死在这里。”
“除了结怨、反目,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所以,还是由臣,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去与李秋谈一谈。”
……
在御书房,李世民也询问起长孙无忌,近来关于李秋那边的状况。
同时戏称,如今朕放了这么大权力给他。
怕是当年那个被人家不耻同殿称臣的越国公。
如今也成了众人心中,抢手的香饽饽了吧?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关于民部那边之事,一直以来臣都密切关注着。”
“除了段仑、宋佑和马周三人以外,但凡其他任职,李秋均是听取了玄龄等人的意见。”
“选人、用人,均是颇为得当。”
“至于陛下所说的私底下,最近这李秋和他的北平王府确实是门庭若市。”
“前来拜会者不少。”
“还别说,同以前相比,李秋这小子进步了不少。”
“并没有一刀切,谁都不见。”
“并且还安排了一些武士彟、柴绍、王珪举荐过来的官员,到他们合适的位置上。”
“不过对于不熟悉,之前没有往来的王公贵族,豪门士族。”
“他见虽然见了,但他一个人都没有任用。”
李世民这时候欣慰的点点头。
“辅机啊,这件事你就费些心,勤盯着点。”
“不要让那些混账东西,去干扰到春耕这件国之大事。”
……
在这期间,大安宫中也迎来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年龄最长的两名小皇子,终于长大成人。
被朝廷外放到了外地,做一名一辈子都养尊处优,尽享荣华的王爷。
相对于普通人,以及之前大安宫中幽禁的生活。
这已经是他们最理想的结果。
在大安宫中,这两名小皇子毕恭毕敬的对着太上皇叩首。
如今他们也大了,懂了很多事情。
知道自己这一次离开长安,怕是今生都再难以和自己父亲见上一面。
而与自己朝夕相处了这么多年,结下了太深感情的兄弟姐妹们。
再次相见的机会也甚为渺茫。
因此,如今在真的到了他们日思夜盼的,能够获得自由的时刻。
他们的心中竟然是如此的难舍。
看着这两个孩子依依不舍,泪流满面的样子。
太上皇也是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但随后,他还是颇为严厉的嘱咐他们。
将来无论发生什么大事,一切都和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不要管,不要问。
就这样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在荣华中度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