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565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被李世民撤了宰相之位,外放岐州担任刺史一职。

中书侍郎岑文本,果不出所料的接了中书令这宰相之位。

这件事,也随之对整个朝堂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震动和改变。

在吴王府中。

吴王李恪简直是心中烦闷、愤怒到了极点。

如今萧瑀被撤了宰相之位,外放出京。

以他这眼看着将近七旬的年纪,基本上也就这样了。

而吴王李恪,也失去了他在朝中最后的一个倚仗。

一张底牌。

随着萧瑀的陨落,他这位庶出的皇子,也注定了此生落寞的结局。

在长安城西门,金光门外。

李恪深深的对萧瑀鞠躬。

为一直支持着自己的这位老师送行。

看着李恪眼中的失落和沮丧,萧瑀也是怒叹一声。

“唉,眼下我大唐奸佞得道。”

“我萧瑀一辈子对陛下忠心耿耿,没想到竟落得如此结局。”

“纵是我身有一死,也不足畏惧。”

“只是不愿意看那乱国小人李秋,在那里洋洋得意……”

眼看着他满肚子怨气,口无遮拦的模样。

吴王李恪也是略有厌烦的叹了一口气。

“老师,眼下大势已去。”

“您切莫再说这些了。”

“免得再被这些御史奏本,受到父皇的追罚。”

“学生只求老师你能在岐州安享晚年。”

“若是有机会,学生一定会前去拜访。”

“此时日头已过正午,老师您还是快些赶路吧。”

萧瑀,本就是极为聪敏,一辈子见多识广的一个人。

李恪眼神和神情中闪过的那一丝厌烦,自然是没有逃过萧瑀的眼底。

顿时间,一股更大的悲凉填充在了萧瑀的心头。

这些年里,萧瑀和封德彝两人,百般的去扶持李恪。

只希望能完成自己这身为隋朝老臣的一点执念。

对待李恪,他们真的可以说是倾尽了所有。

但没想到,如今自己刚刚被贬了相,失去了最后的一点作用。

在这位一向聪明,谦恭,尊师敬道的学生眼中,就有了这样一种厌烦的情绪。

又怎能不让萧瑀感到愤怒和无法接受?

于是乎,他长叹一声,“呵,这无情无义的长安城啊,不留也罢!”

第824章 最后一席话

说完,他头也不回的,直接转身就走了。

背影,也是无比之落寞。

不过,就在他临上车之前,还是犹豫了一下,再次转回身来。

“吴王,可能这也是你我师徒最后的一次相见。”

“我老了。”

“也正如你方才所说,大势已去。”

“你若是听我一句劝,放下心中之执念,安心的当一位王爷。”

“或许还能平平安安的享一世之荣华。”

“可若你还是要继续去争,很可能就要落得无比凄惨之境地……”

萧瑀这一生,三朝老臣。

几经大起大落,见惯了太多的大风大浪。

对于局势的感触和大局的走势,异常的准确和敏感。

他对李恪之劝慰,自然也是肺腑之言。

都是为了李恪好。

可是他想说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瞧见了李恪眼神中的那股坚决和执着。

这时,他也深深的知道。

这吴王李恪是不会听自己劝说的。

于是乎,萧瑀直接将后面没有说完的话又重新咽了回去。

无奈的摇摇头,钻入到了马车之中。

而吴王李恪,心中对于萧瑀的劝说是非常生气和排斥的。

自己心中的那个执念,就是毕生的追求。

哪怕是只有一丝的机会,他都愿意去试上一试。

与其做一辈子的窝囊王爷,他倒是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一赌。

……

而另一边,在魏王府。

自然是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

如今他们最大的倚仗岑文本成功登上宰相之位。

对于整个魏王府派系,无疑都是一支强心剂。

让魏王李泰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豪情万丈。

这魏王,聪敏好学,本就比太子李承乾得宠。

如今又有了当朝一位宰相作为倚仗。

整体实力上看,比之前明显就涨了一大截。

魏王府的众人也相信。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

此消彼长之下,魏王还是有非常多大的希望能超越太子。

甚至是更进一步。

在魏王李泰的书房之中。

他颇为恭敬的笑着给岑文本倒茶。

“老师,这一次您终于能得偿所愿,登上这宰相之位。”

“学生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该送些什么礼物来给老师您贺礼。”

岑文本此时的表情微微含笑,但仍是如同以往一样稳重,内敛。

丝毫看不出当上宰相,完成毕生所愿的该有的喜悦。

“殿下,您也是知道的。”

“无论送什么贺礼,臣也不会要。”

“而且在这种关键时刻,臣越是谦恭,对于殿下就越有利。”

“眼下就算是臣更近了一步,但是距离殿下心中之愿,仍是差了太多。”

“所以,臣以为。”

“殿下还要吩咐下去,让这些人勿要过于张扬才是。”

听着岑文本的话,李泰是连连点头。

“老师所言,学生深以为然。”

“从即刻起,也定当以身作则,告诫众人继续潜心做事。”

“老师,这一次工部与民部合并之事。”

“实在是太过突然。”

“我们好容易举荐上去的杜楚客,刚做了几个月的尚书,就又变成了侍郎。”

“而且在如今的工部之中,骨干全都是民部,幽州过来的人马。”

“这杜楚客的限制也极大。”

“怕是短时间内,再也难有作为了。”

岑文本这时候也是轻呼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关于今年民部在荆州、岳州、复州所种农田的政绩,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

“不然的话,当初前去芙蓉园中拜访之人,怕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不过对于我们魏王府来说,这一次仍是从中得了利。”

“一是同芙蓉园方面交好。”

“二也是让苏勖,只用了大半年时间,就坐正了工部郎中之位。”

“以后他与杜楚客两人,也能有个照应。”

“最为难得的是,苏勖同民部和芙蓉园中几位核心成员关系颇为融洽。”

“今后也可以通过他,来拉近我们与芙蓉园的距离。”

“关于这件事,这些天来,臣也仔细想过一番。”

“这北平王虽然出身卑贱,又不守规矩,时常惹祸。”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位我大唐不可多得的猛将。”

“他如今刚多大的年纪,就已经立下了这赫赫战功。”

“眼下可能他一心对圣上效忠。”

“但圣上终究是有百年的那一天。”

“李秋终究是臣子。”

“到那时,他们芙蓉园还是免不了的要在诸位皇子之中站定一个位置。”

“臣觉得,相对于同他芙蓉园向来有敌意的东宫太子。”

“他还是更倾向于殿下您一些。”

“所以,我们魏王府徐徐而为之。”

“从现在开始就隐晦的对他们表达出我们的诚心和善意。”

“相信将来总会收到效果。”

“而一旦得到了芙蓉园和十几万幽州军的支持,到那时殿下您就离胜利更近了一步。”

听着岑文本的话,魏王李泰是连连点头。

“这件事,我也是这样想的。”

“之前像太子,尤其是像吴王李恪。”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