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629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随着李承乾面色的铁青和杀气升腾。

这整个崇仁殿中的气氛,也是压抑到了极点。

无论是旁边的太监,还是下方站立的官员,都没人敢发出一丁点声响。

直到过去了好久,李承乾才算是勉强控制住心中想要杀人的冲动。

而后怒视着面前的这个芙蓉园的绝对心腹程名振,冷冷的怒斥道:“全都给我滚!”

而在当程名振等人匆匆告退,离开之后。

李承乾再一次掀翻了面前的这个倒霉的桌案。

“混蛋!”

“该死!”

“可恶至极!”

一边大骂着,李承乾一边怒气冲冲的走回内殿之中。

剩下的高士廉、杜正伦等人面面相觑。

不由得深叹一口气。

这种事情,明摆着的。

这几个月来,太子的所作所为。

尤其是对芙蓉园和北平王的连续打压,已经引起了几位辅国宰相的不满。

和无声的抗议。

这种现象,对于太子,对于东宫所属来说,是非常严峻和不利的。

另一边,在回到了内殿中后。

早已经对李承乾秉性玩弄于掌心的称心,并没有急着上前去劝慰。

而是静静的服侍在一旁,等待着倾听此刻李承乾心中的怒火。

而这时,李承乾果然也是目露凶光,恶狠狠的说道:“长孙无忌,我的这位好舅舅。”

“最先知道李秋身世的他。”

“怕是从很早时起,就打算扶持李秋,来跟我们争这皇位。”

“这些年下来,若是没有长孙无忌的背后操控。”

“这李秋又怎么可能一步登天,平步青云?!”

“哼,这老狐狸,端的是老谋深算。”

“他所要图的,怕也不只是一个司空,权臣之位。”

“他真正想要的,怕是我李家的这整个江山!”

“不行,不行……”

“一旦等到他们开始发力。”

“那个本就难缠的李秋再加上长孙无忌,房玄龄、王珪、岑文本等等的这所有人。”

“我们又拿什么去同他们斗?”

第901章 朝野大地震

在杜正伦、高士廉等东宫所属和外人面前。

李承乾要艰难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自信与稳重。

直到回到了内殿,在见到了称心之后。

他才毫不掩饰的展现出了自己内心中的不安与慌张。

这时候,称心温婉的轻轻坐到李承乾的身旁。

很是温柔的安慰道:“殿下,他们这些人身为朝中宰相。”

“联合起来架空储君。”

“不论他们的初衷如何,又是因何动机。”

“想必陛下一定会因此而极度不满,并对他们进行惩戒,以儆效尤。”

“无论殿下您所做有无过错,这都是陛下和殿下您的家中事。”

“皇家自己的内部之事可以自己去处理。”

“但陛下绝不会容忍这些臣子去如此的挑衅皇威。”

“不然的话,将来陛下百年之后,这李唐的江山就会不稳。”

“所以要是这样来看的话,对于我们来讲,也未必是坏事。”

“当然,殿下您的担忧是对的。”

“若这李秋的身份还只是以前的北平王,他是臣,我们是君。”

“一个臣子又能对君主造成多大的威胁?”

“可现如今,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大唐真正的嫡长子。”

“在他的背后,又有着长孙无忌的影子。”

“以及王珪、魏征、柴绍、武士彟、房玄龄、秦琼、尉迟敬德等等太多的人。”

“若是再加上他自己手中的十几万大军和幽州、燕云、辽西之地。”

“怕就是陛下想要对付他们,都会感到棘手。”

“就更不用说殿下您和我们东宫了。”

“所以眼下是殿下必须要抓住的机会。”

“在李秋正式公布身世之前,直接将他除掉!”

“就算是我们未能如愿的杀掉他,至少也要尽可能的去折断他的羽翼。”

“拔掉他的爪牙才可。”

“称心觉得,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在这几个宰相之中。”

“尽快的安插进一个我们自己的人才行。”

听着称心的缓缓劝慰,李承乾眼神中的慌张和迷茫,也渐渐的散去。

重新换回来的,是孤注一掷和狠厉。

……

大概在几天之后,从东宫之中连续传出来了数道旨意。

直接震动了整个朝野。

大唐门下省宰相王珪,因为泄露宫中机密,除去侍中一职。

外放任同州刺史。

兵部尚书程名振,玩忽职守,以公谋私,削尚书一职。

改任从五品下大理正。

同时,任高士廉,接替王珪侍中一职,升任宰相。

东宫左庶子杜正伦,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原兵部侍郎,士族崔家的崔敦礼,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这一系列的重大调动,直接来自于东宫的诏书。

在事先,李承乾没有和任何一个人通气。

所以当看到这几份诏令之后,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在一日之内,没有做任何通气,几乎没有什么确凿理由和罪证的情况下。

直接撤掉、更换了一位宰相,一位兵部尚书,一位吏部尚书。

这简直就是引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官场大地震。

这种事情,就是李世民亲自主持朝政之时,都不敢这么去做。

李承乾的这种做法,已经严重触及到了所有官员和势力的底线。

极其恶劣的坏了朝中的规矩和打破了诸多平衡。

他这么做,分明就是在同芙蓉园之间彻底撕破脸之后。

再一次的与朝中的这些重臣割裂。

反正我监理朝政的太子已经把诏书下了,你们是从,还是不从?!

眼下的这种情况,已经不仅仅是关乎到东宫如何。

而是已经上升到了,这么做对这大唐如何的层级上。

所以当见到了这几份诏令之后,长孙无忌直接出面,叫停了中书省对这几份诏书的颁布。

随之,他就急匆匆的赶到了东宫之中。

还如同以往一样,关心、亲切的对太子进行劝慰。

“唉,太子啊。”

“那王珪,已经做了多少年的侍中,宰相?”

“一直都是深受陛下器重。”

“先不论这王珪和程名振是否真的犯了大错。”

“您这如此突然的,一点先兆都没有的,直接更换掉一位宰相,一位兵部尚书。”

“以及这一系列的重大调动。”

“这么做是容易出问题的啊!”

“纵使是陛下之前在长安之时,每当更换尚书级别的重臣。”

“也都会询问一下臣等这些人的意见。”

“然后再交由大理寺或监察院纠察其罪行或是过失。”

“等这一系列规程完毕之后,最终再宣布对他们人事的任免。”

“陛下,以及我大唐,是最为重视规程和大唐律令的。”

“您眼下又怎么能越过了所有,就如此突兀的发下了这几份诏书?”

“听臣一句劝,殿下您还请先将诏书收回。”

“然后依照章程,等真查明了王珪和程名振的罪行,过失,再来处置也不迟。”

“再者说,这委任一位宰相,一位吏部尚书,一位兵部尚书。”

“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殿下您是不是也得召集诸多重臣一起,商议一下。”

“然后再听一听这些人的意思?”

可以说,长孙无忌的这番话,无论是对整个朝廷,大唐。

还是对李承乾他太子本身。

都是发自内心的考虑,为其利益着想。

但是在此刻太子李承乾的心中。

面前的这个叫做长孙无忌的这个人,早已经不再是他那个最为仰仗,信任的舅舅。

而是变成了那个暗中扶持李秋,觊觎自己皇位,想要将自己置于死地的大BOSS。

所以,他也就是碍于长孙无忌的地位和权势。

才耐下心中的厌恶和怒火,勉强听完长孙无忌的一席话。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