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23章

作者:富春山居

韩霖等三人有些意外的瞧了李自成一眼,接着才反应过来,他们似乎也被李自成教育了。韩霖在心里叹了口气,遵照着李自成的意思坐了下来,他身边的吴尔埙和魏学濂见状也默默的坐了下来。

李自成这才满意的向韩霖问起天津城内外的地形勘探结果,韩霖于是便从袖袋里掏出了一张折好的图纸,在桌子上展开后指着上面的线条说道:“卫城北距南运河300步,东距海河220步,南面多水坑、芦苇荡,西面较为平坦开阔。

南运河、海河的宽度约在20余步到5、60步不等,都需要通过船只摆渡,并无桥梁连接。之前张将军前来天津时,于北关附近修筑了浮桥一座,之后陛下决定撤离天津南下时,又令张、白两将军于附近再修了两道浮桥,现在过南运河有两道浮桥,过海河有一道浮桥。

于是,卫城北、西、东三面就被南运河、浑河、北运河、海河分为数块。卫城以西、以南地区,河流众多,不利大军行军,卫城东面的海河又太过宽广,所以适合于建奴和三桂军进军的路线,只有卫城北面的官道。

昔日永乐帝由此渡河南下,也正是因为从此处渡河南下是适合大军行军的路线。否则就要从保定走怀庆过黄河进入河南的路线了。”

李自成用手按着地图,分辨了一下地形,这地图画的确实是挺详尽的了,但是这个比例么实在是一言难尽,对于一个习惯了现代制图标准的灵魂来说,这地图可真够粗糙的。

不过李自成还是放弃了对于地图制图标准的吐槽,转而向韩霖说道:“也许当初永乐皇帝在此修建卫城时,是把这里当做军事重镇来建设的,但是就现在卫城的现状,朕觉得这座城池已经失去了军事堡垒的大部分作用。

虽然卫城内部依然没有向民间开放,住在城里的除了卫所军人及家属外,就只剩下官吏了。周长九里的城墙围住的地方并不算大,但是城内的大部分地方都被荒废了。唯一值得称道的,也就是城市东北部的那些坚固粮仓了。

之前朕也在城墙上转了转,发觉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坍塌,城外的护城河也大多被淤积掩埋了,除了西面和南面的护城河还保留了些,东面和北面的护城河都已经被填实,甚至有些人家把房屋都贴到城墙边上了。

卫城东面距海河,北面距南运河,及三岔河口南运河北岸一带,人烟稠密,建筑鳞次栉比。我看,如果真要建立什么防线的话,关键还在于守住南运河和海河啊。”

韩霖点头赞同的说道:“陛下说的不错,卫城北面,南运河两岸多砖石所建筑的仓库、商铺和民居,说起来,确实比卫城年久失修的低矮城墙要适合防御作战。此外,依托运河一线作战,还可借助船只撤离,不必担心没有退路。

臣勘查南运河北岸,发觉督饷部院衙门作为核心建立北岸的防线,是最为适合的…”

五月十七日,在多尔衮率部进入北京时,吴三桂部也在多铎军的督战下,从通州向着张家湾扑来了。张家湾是通州有名的运河码头,这里也是北京的皇木厂所在,宫中所用的大木都会先运到这里储备起来,然后按照工程所需运往北京。

因此张家湾虽然只是一个因为码头而繁荣起来的城镇,不过却有着一座极为坚固的城墙,驻扎在张家湾的千余大顺军将士在数倍的敌军进攻下,一直坚守到下午。这个时候清军的红衣大炮终于在城下安置好,然后对着城池的西北角进行了不断的炮击。

守城的顺军将领看到清军红衣大炮猛烈的轰击方式,才终于放弃了坚守的念头,于当日晚间出东门、南门过河向天津方向撤退了。

驻扎在河西务的李过于当晚接到清军进攻张家湾的消息后,便把收集到的清军动向的情报派人送去了天津。

五月十八上午九时,正在和宋献策、韩霖、原毓宗、左勷几人坐在一起讨论天津防御事务的李自成,接到了李过送来的情报。

看过了李过传来的情报,他就顺手把李过的报告递给了在座的众人,当大家都看了一遍后,李自成才开口说道:“看来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也不多了,清军和三桂确实朝着我们的方向追下来了。现在我们也就剩下了一个选择,在天津好好的教训他们一次,然后让清军把主力都调动过来,这样一来山西那边就安全了。”

老家在河东的韩霖自然是支持李自成的看法的,他也不愿意让清军打到自己的老家去,因此他很快就起身向李自成说道:“天津周边的地形都已经基本勘察出来了,因为陛下的建议,天津卫城内外的居民也迁移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无非就是对城外建筑进行改造,然后组建营垒的事务。只要李将军能够拖住大军三日,臣担保南运河北岸的第一道营垒就能够建筑完成,之后就有时间整建南岸的营垒和修整卫城北门的缺口了。”

对于天津防御的讨论会议也不是第一次开了,今天其实要讨论的是如何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因此对于韩霖的说法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依托着北岸那些仓库和衙门建立营垒,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李自成思考了许久之后,却对着韩霖说道:“韩参政和左将军先负责修建营垒,不过朕还有些新的想法,现在还没有考虑成熟。这样,朕先去南郊的火器营瞧一瞧,下午回来我们再议…”

南郊多水塘少人居,因此在这里试炮、试火器,并不会引起地方上的震动。从京城撤离的时候,大顺军将京城的火器和火药储备都搬空了,虽然崇祯末年的火器和火药储备不及万历、天启时代那么的庞大,但是对于大顺军来说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

只是,在某人看来,这些火器和火药的数量虽多,但是真正用的上的却还需要挑拣一番。说句难听点的,这个时代的火器就相当于是后世的自制火器,而质量还没后世的自制火器好,因为后世的钢铁原料至少是合格的,但是大明用于制造火器的铁料却未必都是合格的。

事实上只有用福建生铁和广东生铁精炼后打造出来的火枪才是合格的,因为这两地的铁矿石含有杂质较少,还是用木炭冶炼的。而其他地区的生铁,含有杂质实在是多了些,因此除了三眼铳、快枪这些膛压低的火器,其他火器都有着随时炸裂的可能性。不把这些不合格品挑选出来,就没什么人敢用这样的火器。

第七十一章 火器营

出天津卫城南门,就能看到一条河流从南而来注入护城河然后在绕城向东注入海河,这条河流的东面是一条通往静海的官道,约可容纳两辆马车并排而行,官道再往东去可以看到一个大湖泊,看起来和京城的三海大小差相仿佛。

大顺军驻扎于城南郊外的火器营,就在离城三里外的官道东侧,这里不仅视野开阔,湖上荷叶田田,湖边一块块整齐的稻田也是一片田野风光,这让李自成下马后都不仅站在路边欣赏了好一会风景,才在汤若望和谢应龙的陪同下走去了火器营的大炮靶场。

在李自成的命令,这些日子里火器营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从各处军中挑选出来的3000多熟悉火器的官兵和5、6百火器、火药工匠,正日夜检验从京城及各处收集来的火药、火炮、各种火器的质量。

负责火器营工匠营的是汤若望和焦勖,负责火器操练的则是谢应龙和赵仲。就在去年,汤若望和焦勖合著了一本《火攻挈要》的书籍,一本介绍西洋火炮的书籍,赵仲作为河北天主教徒出钱印刷了这本书,而焦勖当时在京城工部局任职。

李自成从山海关返回京城,把耶稣会传教士都控制了起来,焦勖和赵仲就被征召进大顺军了。一开始焦勖和赵仲并不愿意为大顺军效力,不过当李自成通过太子下令后,两人终于还是接受了大顺军的任命。

在朝着大炮靶场走去时,一路上谢应龙还向李自成介绍了这些日子里火器营取得的一些成绩,“…从京城及河北各处一共搜集到各类火药约380万斤,不过根据陛下的建议,对火药的各种性能定下数值,然后照着这些数值进行挑选,则合乎标准的火药不过160万斤…”

某人一边听着谢应龙的介绍,一边回想起来这些日子翻看和询问到的关于大明火药及生产情况。按照他看过和询问到的资料,大明的火药生产技术现在和欧洲应该在伯仲之间,而在100年前的嘉靖时代,为了清除东南海盗,戚家军大量的使用了火器,并从欧洲商人那里获得了欧洲的火药配方,从而对大明的火药配方进行了调整。

而大明提取纯硝的方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溶煮再冷却结晶,已经出现了利用初步的化学反应去除杂质,比如加入草木灰水、鸡蛋清、萝卜等。并且还出现了颗粒火药,每三斤火药用好烧酒一斤,成泥,然后拌成如黄米、绿豆大小的颗粒。

某人觉得大明的黑火药制造技术已经没什么可改进了的,当然这是对于一个农业国家来说,对于来自工业时代的灵魂来说,大明的黑火药制造工艺中还有着很多可以更改的地方。

只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封建官僚的腐败性和封建手工业者对于技术的保护性,使得崇祯时期的火药制造能力反而比100年前的嘉靖时期退步了。官员对于火药制造经费的贪污和工匠在制作过程中的偷工减料,使得每一批火药的质量都是参次不齐的。

火器这种武器最为重要的就是标准性,所谓标准就是:20步射击能穿甲叶,就不能出现30步或10步穿甲的情况,否则士兵就会失去正确射击的时间判断的,几次下来士兵们就会失去对于自己手中火器的信任,也就难以让火器兵成列而战了。

而这些质量忽上忽下的火药,再加上质量同样参差不齐的火枪火炮,大明的火器兵作战能力越来越底下也就不难理解了。李自成把这些火器兵、工匠集结在一起,对搜罗来的火器和火药进行分类,其实就是想要让这些人恢复对于火器的信心,让他们明白不是火器不好用,而是质量不合格的火器不好用。

“…自火器营抵达天津,每日用于训练的火药就在1500-2000斤,至今已经用去了近10000斤火药。这样的训练固然大大加强了官兵对于火器的熟悉,有人在火器营一天打掉的火药量已经够得上过去一年用掉的火药量了…”

看着面前出现的一排火炮,李自成打断了谢应龙的话说道:“不必吝惜火药,供应火药不是你要思考的问题,你只需要考虑如何让火器营在战斗时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就好。

今后还要形成各团火器连同火器营之间的轮换,确保各团的火器连也能熟悉火器营的战法,而不是仅仅在步兵的保护下进行分散射击。”

谢应龙只能答应了一声,然后跟着李自成走到了一门大炮前,一旁的汤若望瞧了一眼这门火炮的制式,立刻插口对李自成介绍道:“这是京城工部于崇祯十年仿制的西洋铁炮,重约7000磅,口径约3.5寸上下,长81.5寸,用八磅炮弹,装药4磅,射程可达3里多,采用双倍装药能够打到4里以外…”

一旁的焦勖忍不住打断了汤若望的话说道:“一味极远并无意义,3里外根本瞄不准目标,且炮弹的威力也大大的减弱了。我们应当缩短同敌兵的射击距离,距离越近,炮弹的威力越大,也约有准头。因此,能打3里远的大炮,应当只许在1里半之内才许射击,其他火器也以此类推。只有能够打死人的火器才能震慑敌军,否则就是放烟花给对面看了…”

汤若望张了张嘴都不知该说啥,他又不是专业的炮兵军官出身,对于如何使用火炮自然说不出什么道理的。虽然欧洲的等级秩序没有东方这么严密,但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鸿沟还是存在的,加入耶稣会的传教士可基本都是有着贵族血统的,没有贵族血统的传教士是没有能力去钻研圣经以外的知识的。

因此汤若望来到中国后,可以利用自己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帮助大明制造大炮,但是对于如何使用这些火炮,就不是他的专长了。而以他过去同大明士大夫的接触,那些士大夫们对于学习新知识是不抵触的,但是让他们亲自去验证新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则就没有多少了。

比如对于火炮,大明士大夫接触后觉得是好东西,可以用来弥补大明军队野战能力的缺陷,所以就有了“凭坚城用大炮”抵御关外那些野蛮人的提议。不过除了徐光启、孙元化这些人外,大多数士大夫完全把大炮当成了一种神物,对于大炮的描述动不动就是“一炮糜烂数十里”等语。

在这种交流环境下,汤若望也就养成了说些夸大的言词,以换取中国权势人物支持的习惯。焦勖这么诚实的说法,一时都让汤若望有些不习惯了。

就在汤若望思考并观察着李自成的脸色时,却见这位永昌皇帝欣然点头,对着焦勖称赞道:“焦,嗯,你刚刚这番话说的好极了。军器制造不仅要精良,还要尽可能的标准化,这样将士们上战场时才知道如何最好的使用自己手中的军械。

元帅府下正欲设立军器监,朕之前还没想好让谁管理,焦勖,朕命你担任军器监左副监一职,先把军器监的工作负责起来吧。”

焦勖刚刚发言可并不是想要在李自成面前表现,纯粹是下意识的反对汤若望这种错误的火炮使用思想而已,因此他有些犹豫的向李自成推辞道:“臣不过是一见之得,军器监关系重大,不是臣能够担待的起的。”

李自成不以为然的说道:“朕也没让你担待起来啊,不过是让你暂时负责而已,朕会让人把军器制造的资料送到你处,你给朕列个简单的管理办法出来,朕自会为你做主。好了,谢将军,你带朕看看这些火炮,然后介绍下它们的性能…”

谢应龙赶紧把焦勖挡在了身后,为李自成介绍起了这一门门火炮的性能来。对于某人来说,这些火炮都可称的上高级的手工艺品了,在没有现代机械的帮助下,这些火炮几乎就没有一模一样的地方。

不仅仅口径从3.3-4寸之间变动着,火炮的重量、炮身的长度和壁厚都是有着偏差的。这就意味着,每一门火炮的射击角度并不会带来相同的落点,甚至于想要达到最佳射击效力,还要对炮弹进行重新加工,以确保炮弹尽可能贴合内膛。

这些日子对于这些大炮的反复试验,也终于确定了在合格的火药及装药量下,这些大炮的最佳射击距离应当在300-500步。这些大炮指的是3000斤到5000斤的红夷大炮,既有澳门出产的铜炮,也有大明自产的铁炮,前者轻而后者重。

看过了这些火炮之后,李自成才对着身边的众人说道:“这些大炮的威力确实不俗,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研制新的火炮。

过去沙场征战以骑兵多寡为胜,但是今后作战应当以大炮多寡为胜,谁能制造出更多更好的大炮,谁就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满人占据了关外的养马之地,我们不可能在骑兵的规模上战胜他们,但是我汉人人口众多,百业兴旺,要是连火炮都造不过满人,那是说不过去的。

关外草原广袤,所以利于骑兵不利于步兵,但是关内越往南方,人烟越是稠密,依托城墙使用大炮,则步兵必然是要胜过骑兵的。因此,我军南下,首要就是先建立一个根据地,然后利用南方的人口及资源大量制造火器,到时,满清和三桂军就寸步难行了…”

在李自成看完火器营准备回城时,汤若望为了挽回在李自成面前火器专家的形象,不由向他说道:“说到制造火炮的人才,我记得孙元化的弟子张焘曾经在澳门和广东督造过火炮,他对于大炮的制造工艺要比其他人更为了解。”

李自成于是向他问道:“奥,那么这人在什么地方?”

汤若望想了想说道:“之前被朝廷调去了登州…”

第七十二章 高台

李自成在南郊火器营待了将近一个半时辰,返回城中时太阳也已经西斜了,他没有急着回巡抚衙门,而是先去了南门里西的天津卫衙门。

这里的主官原是曹友义,因为拒绝投顺而被原毓宗等天津官佐驱逐,于是就成了大顺军将领驻天津的衙署,随着李自成率大军东来,这里也就成为了大军后勤管理的办公所在。之前大军只有辎重营,李自成从山海关返回后即建立了军需总监部,将军器制造、分配和军队的后勤事务都统一在了军需总监部。

管理这一部门的正是军师宋献策,过去宋献策在大顺军中地位虽高,但却没有什么真正分管的事务,因为他只有一个头衔没有一个固定的衙门,哪怕是协助管理一些情报事务,下面的人也是没有名分的,只能算是临时借调于他。

在李自成要求他建立军需总监部之后,宋献策在军中的地位方才算是真正稳固了下来,因为建立了固定的衙门之后,下面就有了固定的人手,他自然也就有了固定的权力,而不再如之前那样完全借助于李自成的威慑去管理手下了。

见到李自成的到来,宋献策赶紧带着身边的属官迎了出来,这些属官同样也是都元帅府下参谋本部的成员,如原毓宗、左勷、官抚民、周凤梧等。

拜见过李自成后,宋献策正要邀请他入客厅奉茶,站在院子里的李自成却四处张望着说道:“不急,这里可有登高观察全城的地方吗?”

宋献策立刻回答:“有,请陛下随臣这边走。”

李自成正欲跟上,却又回头对着身后的人说道:“参谋本部的人跟上,其他人自行回去做事吧。”

院子里的官员们互相对望了一眼,就见几人出列跟在了永昌皇帝身后,默默的瞧着李自成一行人消失在角门,这些官员这才四散回了房间,不过一些人开始意识到,这元帅府参谋本部原来也是一条接近主上的捷径啊。

走到了天津卫衙署后园内的一处高台上,这是一座砖木砌筑的两层建筑,大约和城市中心的钟鼓楼高度相仿,二层平台上建有一个木亭,可以遮挡阳光风雨,站在二层平台上恰好和四周城墙平视,城内的情况自然也就都在眼下了。

李自成也注意到,城中的高台并不止这一座,至少有二十多处高台树立于城市各处,显然有高台的地方必然就是一处军事重地,只不过高台的高度参差不齐,除了三处卫署衙门所在的高台高度近似,其他高台都低了不少。

巡视了高台一周后,终于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人说道:“早上的军议结果虽然成熟稳重,但朕以为并不适合我们眼下的局势。

因为天津不是我们和建奴、三桂相持的地方,我们身后并没有一处稳妥的根基,因此我们就算把防线修的再稳固,让建奴和三桂无法寸进,也不能阻止我们身后的地区叛变响应建奴和三桂。如此一来,我们反倒是成为了坐困一地的孤军了。

所以,我们如果真要和建奴、三桂在天津打一场,那么就应当快速见胜负。重挫敌军锐气之后,再从容南下,这既可以让敌军不敢过分冒险追击,也可以震慑河北、山东一带首鼠两端的乡绅。

因此,朕有个想法,城外的防线不要修的太过完整,给敌军突入城中的机会,然后一把火烧了突入卫城的敌军先锋。”

听了李自成这话,官抚民首先震惊的脱口问道:“那么城内的军民怎么办?”

其他几位官员虽然没有出声,但都抬头注视着李自成,李自成扫视了这些官员一眼,参谋本部中大多是大明的投降将领和官员,毕竟这些人都是有知识的,把他们和军队分离后反倒是可以放心使用了。

李自成平淡的说道:“城内本就没有平民,都是军属。之前不是已经迁走了不少么,接下来把剩下的人员也一并迁走就是了。让他们通过海道去唐头寨、登莱安置就好,今晚让他们收拾一下,明天一早上船送走。”

原毓宗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出声说道:“引诱建奴、三桂军入城不难,但是只要他们控制着城门,那么我们放火只能把他们逼出城外,并不能让他们葬身于城中。那么这把火恐怕只能激怒他们,而不能挫其挫锐气…”

李自成打断了他道:“用大炮,朕刚刚视察了火器营,大炮、炮手都足够,火药也充分。因此,我们只需要在城南修筑高台,或者利用现有的高台设置炮台,度量好射击北门的角度,用大炮封锁北门即可。建奴和三桂以为,只要夺下城门,城池就破了,我们正好给他们上一课,时代已经不同了。”

原毓宗悚然而惊,诱敌入城伏杀,对于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连话本三国演义中都描写过许多次诱敌入城伏杀的故事,其中以曹操经历的最多。但是想要使用这一计策,首先要控制城门,不控制城门,伏杀就不可能成功。

围绕着城门的控制方式,原毓宗都能想出十几种,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用大炮去封锁,因为古代没有大炮啊。以天津卫城的面积和北城门狭窄的通道,就算能容纳4骑并行,对于大军来说都是狭窄的,炮弹瞄准这一通道猛烈轰炸,那么入城的军队几乎是不可能再保持纪律鱼贯而出的,失去了军纪约束的军队,必败无疑。

在其他人失声时,左勷却兴高采烈的向李自成附和道:“陛下此计大妙,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臣以为城外民居中也当放置引火之物,并在南运河上游放置木排,一旦城中火起,则上游放木排冲断浮桥,则入城之敌军就真正无路可逃了。”

李自成对着左勷点了点头,随即就说道:“那么就这么定了,原参政你负责城内军民撤离之事,左勷、官抚民、周凤梧,你们三人和火器营对接,先确定了火炮设置的位置,然后再制定放火区域、隔离区域和我军的撤离路线…”

一手扶着栏杆,一边注视着参谋本部的官员走下台阶,李自成随口向着身后的宋献策问道:“军师,你那边搞的怎么样了?”

虽然李自成问的没头没尾,不过宋献策却毫不迟疑的回道:“自陛下宣布撤销天津左右两卫并海防营,且将屯田分给士兵后,天津投降的那些军官们确实在私下串联。

左卫李枝蕃、右卫李效忠,和一些三卫及海防营的军官正鼓动娄光先、金斌、杨维翰三人弃暗投明,说我大顺不是安世济民之主。这些人手中大约有3千多人马,安置于城东及海河北面。”

李自成沉吟了数秒后,便点了点头说道:“正好,朕想着该怎么把北运河的那道木桥送给建奴和三桂。不守么,诱敌的痕迹太过明显;守么,打坏了木桥平白给了他们时间思考。这样,你今晚就调天津的这些军队去守北运河北岸虹桥,以为天津外围的第一道防线。负责监视天津卫军的主事者是谁?朕想见见。”

宋献策看了看左右后,对着李自成说道:“此处似乎不大合适,陛下可否移步前往东面的小院,臣不欲他们暴露给外人看到。”

李自成点头同意,便跟着宋献策下了高台,沿着一条花木间的小径走到了角落中的一个小院内,门口还有两名士兵守着。进入小院后,李自成就看到一排三间正房,随着宋献策走进房间,很快就有几人走出来拜见了李自成。

宋献策指着几人为李自成介绍道:“这位是王承曾,字介庵,崇祯七年的进士;这位是费云,天津左卫世袭千户;这位是张怡,锦衣卫世袭千户,前登莱总兵张可大之子…”

李自成和几人一一交谈,询问了各人家中的情况,方才问起了关于天津投降明军的一些事情,费云于是出列向着李自成说道:“正要向陛下汇报,今日午后,金斌与李枝蕃等人商议后,李效忠、李应聘带着30余人离开了家中,南方各处驻守岗哨都没看到他们的行踪。臣以为,他们应当是投建奴和三桂去了。”

李自成沉吟了一会,并没有就费云的汇报做出什么决定,很快他就对着宋献策说道:“这里的工作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朕觉得应该让他们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

元帅府参谋本部辅佐朕,总要先搞清楚敌人和自己内部的情况,不能拍着脑袋做决策么。那么就把他们安置在参谋本部之下,额定150人,专门负责搜集各类情报,以供参谋本部决策。另外,赵兰,你过来一下。”

李自成把身边的一名近卫叫了进来,然后对着宋献策说道:“赵兰是朕身边的人,就让他给朕跑个腿,安置在你们这里,以后你们每日的情报汇总之后,着他送去统计司。”

宋献策有些愕然的看着李自成道:“统计司是什么?”

李自成随口回道:“就是朕身边整理文书档案的,朕不愿用太监,就让陈圆圆挑了几个识字的女子给朕处理一下文字工作…”

第七十三章 变乱

五月十八日下午,诸生谢陛带着四五名家丁骑马从城里赶回了德州城南谢庄,他下马还没跨入大门,就已经开口向着来迎自己的管家问道,“大兄在哪?”

管家立刻停下答道:“正在槐院等候二老爷。”

谢陛也不多说什么,径直向着西北角门走去,穿过了两道角门和一条夹道后,一个绿意盎然的小院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几棵大槐树把这小院遮蔽的严严实实的,纵然是到了夏天,这个院子也是清凉无比,适合于读书,因此这里又被谢家人称之为槐院。

谢陛走入院子,正看到大哥负手站在一棵大槐树下仰头观望着,他下意识的就放慢了脚步开始整理自己的衣冠。和大哥相差十多岁的他,因为父亲早逝,幼时一直受到兄长的严厉管束,倒是把这位兄长视为父亲了,虽然现在他已经40出头了,但是对于兄长的敬畏依然没有减少。

听到脚步声的谢升也转回了身子,看到谢陛之后他也松了口气,向他招手说道:“来,坐下说话。想要喝水便自己倒吧。”

谢陛快步走到槐树下的方桌前坐下,提着瓷罐先为自己倒了一碗冷茶水,一口气喝了大半碗,这才觉得整个人都舒坦了起来。他放下茶碗,向着兄长问道:“大兄这么急着叫我回来是为了什么事?眼下城里正紧张着,我可不能在家久待。”

谢升看着弟弟沉默了片刻后便开口说道:“叫你回来,正是要你避开风波,城里的事你就不要去管了。”

谢陛愕然的看着哥哥,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说道:“不管了?可这事我们已经谋划了快一个月了。阎杰、吴征文这两个狗贼在德州闹的天怒人怨,这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要是我家现在退出,恐怕日后就不好见左邻右舍了。”

谢升冷笑了一声道:“罗国士和李源已经派人往天津去问候太子了,我家再不退出,恐怕日后也不用见什么左邻右舍了。”

听了这话,谢陛感觉自己脑后好像挨了一棍,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向着兄长急急问道:“这么说传闻是真的?太子扶着烈皇梓宫南下了,李自成真要放太子南下复国?”

谢升叹了口气道:“正是如此。太子既然南下,那么你们扶持宗室就不是在对抗大顺,而是在谋逆了。四周乡里是不会支持你们去对抗太子的,届时人人都要擒拿你们去向太子邀功了。”

听到兄长一口一个你们,感觉这事好像和他没关系,谢陛心里颇不舒服,虽然他愿意为了家族考虑把这事揽在自己头上,可就兄弟两人独处的时候,难道也要撇清关系吗?

不过想着这毕竟是有可能要抄家灭族的勾当,谢陛还是把这点不快按了下去,转而向着兄长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是不是应该和韫玉说一声?我们当日发誓要共进退,总不能就这么自顾自的退出吧?”

谢升再度叹了口气说道:“太子此番并非孤身一人南下,李自成就带着大军护卫在侧。既然有人退出,就未必不会有人把你们的计划透露给顺军,在这个时候,顺军难道还会心慈手软吗?总要有人把这件事的责任扛下了,其他人才能脱身啊。

南李这些年好生兴旺,这推举宗室的策划也是李嗣宬想出来的,他们来承担这个责任,应当能够平息顺军的怒火了,否则大家都要倒霉。顺军南下的前锋已经抵达沧州了,距离我们最多也就两日,来不及消除所有的痕迹了,只能行壁虎断尾之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