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323章

作者:飞星骑士

排除掉上海,国军的反击方向就是绥远、察哈尔、河北三地之一,承担反击任务的国军自然是中国军队里最强的南京军。

傅作义、卫立煌、张发奎、于学忠四位将军在武汉紧急召开战前会议,三个反击方向里,绥远和察哈尔其实是一体的,所以反击方面就两个,一是绥察,二是河北。

如何开战?四位将军并非临阵磨枪地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南京军自从驻扎在鲁晋后,就一直在准备着挥师北上。

首先,河北,国军收复河北类似于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其实,眼下的国统区14个省的版图轮廓非常地酷似北宋疆域,国统区是“宋”,日占区是“辽”,马家军地盘是“西夏”,桂军滇军地盘是“大理”,西藏是“吐蕃”,被苏联控制的蒙疆地区可说是“金”或“蒙古”),河北是日军的重点防区,因为河北是日军防护东北的屏障、进攻华北的基地,所以重兵云集,足有5个师团的日军在河北境内(其中1个师团在平津),并且还有东北的5个师团和朝鲜半岛的2个师团、绥察二省的2个师团可以进行增援,进攻难度非常高。

但是,河北的经济价值、政治地位都大大地超过绥察二省,并且河北在华北平原上,适合南京军坦克群的冲击。

傅作义等高级将领已经分析过,南京军此时确实恢复了不少的元气,但南京军毕竟只是中国军队的一支,所以,在局部战场上,南京军可以集中精华,对日军造成一定的实力优势,南京军一个师跟日军一个师团在野战中打成平手是非常有可能的,在防御战中南京军一个师挡住日军一个师团是希望很大的,但是,这个优势只是局部的,并且不是长期的,因为中国军队此时的整体实力和战斗力仍然是较大逊于日军的。

正如傅作义说的,“(南京军)虽然还未完全准备充分,但打一场高强度的反击战还是可以的”,只能是“一场高强度的反击战”。

如果打持久战、消耗战、拉锯战,南京军是撑不住的,所以此战必须是速战速决、迅速取胜,不但要打得下来,还要守得住胜利果实。

另外,河北人口稠密,居民总数达到将近三千万(已有数百万居民在战争期间逃难到鲁晋豫等地),大城市较多,南京军收复河北,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打最难打的城市攻坚战,中国军队在中国境内对被敌军盘踞的中国城市展开攻坚战,难度可想而知,为防止本国民众大量地被误伤,从而陷入极大的投鼠忌器的困境中。

绥察二省的情况要比河北乐观得多,这两个省属于日军的防守薄弱区,又是大草原地形,适合坦克群的冲击,人口较少(绥远省人口200多万,察哈尔省人口也是200多万),但是面积很大,两省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大城市屈指可数,所以不存在会把城市打烂、误伤大量本国民众的顾忌。

不止如此,傅作义曾在绥远与日军交战过(绥远抗战),对当地的地形环境、人文风俗等情况都是十分熟悉的。

虽然绥察二省的经济价值、政治地位大不如河北,但收复绥察两个省的政治意义、宣传意义、外交意义自然超过收复河北一个省,更加重要的是,收复绥察二省后,中国军队就对河北日军形成了“c”字北西南三面包围圈,对河北日军形成一种大局势压迫感,让河北成为日军的“守之可虑、弃之可惜”的两难之地,因为日军在河北境内放的部队太多,很容易被中国军队一口吃掉,如果放的太少,又有可能导致中国军队乘虚而入、收复河北,另外,察哈尔被中国军队收复后,东北四省最外的热河就会暴露在中国军队的兵锋前,“满洲国”和国统区之间也就没有被日本人掌控的缓冲区了,导致“满洲国”举国震动,日本人也寝食难安,因为日本人最重要的满洲殖民地不再安全了。

最后还有一点,绥远在日军手里,中国大西北地区就不安全,绥远日军直接威胁到西北三省,极容易出现日军经绥远进攻宁夏、甘肃再进攻陕西,以此达到包抄华北华中侧翼的不利态势,收复了绥远,也能加强山西的安全性,山西毕竟太重要了,但山西却处于日军的两面威胁中。

国军(南京军)的此次反击作战,目标是什么?蒋介石已经明确地说了,“收复一个省,或者,全歼日军一个师团”,那么,此次反击作战,目的是什么?报复是第一层目的,收复失地、打击日军是第二层目的,真正的最终目的还是“以战场上的胜利推动谈判桌上的结果”。

蒋介石虽然“情绪失控、十分冲动”,但他并不糊涂,并没有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错误,他非常清楚,国军此时还不具备对日军进行全面的、战略性的大反击或决战,他需要的结果就是傅作义说的,“一场高强度的反击战”,以及这场高强度的反击战带来的政治上的胜利,实现“以战促和”的根本目的。

蒋介石提出目标是“收复一个省,或者,全歼日军一个师团”,两个目标里,后者比前者难,南京军想全歼日军一个师团,如果在绥察二省内进行这项计划,由于绥察二省地域辽阔、日军不多,所以日军很容易逃脱掉,如果在河北境内进行这项计划,那么,因为河北境内日军云集,“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意味着要跟几个日军师团展开硬碰硬。

日军不可能让一个师团孤零零地陷入南京军的重围,南京军若包围日军一个师团,就意味着还要跟起码三个赶来救援的日军师团展开作战。

济州岛刺杀事件发生后,中方愤恨至极,因为蒋百里惨死、杨杰受重伤、蒋纬国“性命垂危”都是不争事实,中方当然愤恨,并且是理直气壮地愤恨;德方对中方感同身受,同样非常愤恨,一是愤恨日方违反国际外交准则,竟使出如此下三滥的手段,二是愤恨日方此举极有可能破坏德方一直苦心经营、急切渴望的“德中日三国联盟”蓝图,德国人算是恨透了日本人;至于日方,则是百口莫辩且有苦难言。

客观上讲,裕仁天皇、日本陆相、日本海相、参谋本部总长、军令部部长、首相等日本军政高层都没有刺杀蒋纬国的打算,但他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日本军队素来有“以下克上、擅自做主”的传统,所以才出现第20师团的一小撮狂热激进派分子打算从朝鲜半岛偷渡到济州岛上刺杀蒋纬国的事件,此事堪称“人赃并获”,偷渡船只被中国海军鱼雷艇打沉,上百个死了的活着的准备刺杀蒋纬国的日军官兵被生擒,不容日方抵赖,虽然这件事确实没有日本高层的责任,但日本高层依然是难辞其咎;如果说第一起刺杀还可以让日本高层找借口推卸责任,那第二起刺杀就真的让日本高层哑口无言了,堂堂日本首相的政治顾问和私人秘书居然当众叛逃了,并且证实策划第二起刺杀的幕后主使就是裕仁天皇的叔父朝香宫鸠彦王,这是德中日三方都有目共睹的,堪称铁证如山,自家皇族成员策划刺杀,虽然只是“个人行为”,但日本皇族以及整个日本高层都无话可说。

在这件事上,中方怒火万丈,德方义愤填膺,日方彻底理亏。

据说,裕仁天皇得知此事后,急忙在第一时间召见了朝香宫鸠彦王,痛彻心扉地埋怨“叔父,您太糊涂了”。

对此,朝香宫鸠彦王坚决否认。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日本高层所有人都已经在心里下了结论:第二起刺杀事件就是朝香宫鸠彦王干的,因为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案动机”和充分的“作案条件”。

蒋介石发动这场反击战,就是抓住日方理亏的这一大优势,进行锦上添花。

国军不报复日本人确实显得太没血气,报复了,并且取得重大的胜利成果,就可以推波助澜地让理亏的日本人在谈判桌上让出更多。

蒋介石是何等的老辣和精明,更何况,他背后还有蒋纬国这个“天才阴谋家”。

反击日军,这个重大决定已经尘埃落定,继而经过分析,从绥察二省展开出兵是最佳的,但是,此举有一个非常大的破绽,那就是:南京军的坦克部队并不在与绥察接壤的晋北地区。

现代陆战,军队的攻击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冲击力,而冲击力来源于机械化部队,山西八成地区是山区,并且山西境内的平原主要是星罗棋布、面积普遍不大的盆地,分布得支离破碎,没有整块的大平原,另外,山西的铁路正在进行全面重建,很多铁路都被扒掉了,所以山西境内难以快速通过机械化部队,不适合坦克部队作战。

南京军现在的驻扎地是山东山西二省,山西多山地,易守难攻,山东多平原且两面靠海,易攻难守,所以南京军五分之三以上兵力和绝大部分的坦克都在山东境内。

蒋纬国刚得到鲁晋二省时,南京军主要驻扎在晋南和鲁西,当时是为了防备阎锡山、韩复榘卷土重来,防自家人不防外敌,在眼下,南京军主要驻扎在晋北、晋东、鲁北、鲁东,完全在防备日军。

鲁晋二省里,最难守的就是鲁北(山东在黄河北岸的地区),因为日军若进攻山西,必然会遭到南京军依托山地展开抵抗,难度相对而言更大,日军若进攻山东,完全在平原上挥师南下,整个鲁北都是平原,无险可守,丢了鲁北,接下来就是黄河天险,所以,鲁北是鲁晋二省里最为易攻难守的地方,所以,南京军的王牌第77师就驻扎在鲁北,自然而然,南京军的坦克部队也驻扎在鲁北,短时间内无法去晋北。

南京军此时共有11个师,除第100师,其余10个师都是野战部队,眼下被编为两个军,分别是第77军(下辖第77师、第74师、第20师、第101师)、第100军(下辖第88师、第99师、第17师),第37师、第38师、第39师和第100师都属于南京军的直属部队(在编制上,第37师、第38师、第39师都是军区的直属部队,第100师是军委会的直属部队,实际上都直接听命于蒋纬国)。

眼下,南京军分布情况是这样:由于山西多山地,易守难攻,所以第100军和第39师驻扎在山西;山东多平原并且两面靠海,易攻难守,所以第77军和第37师、第38师驻扎在山东。

南京军的10个野战师里,4个在山西境内,6个在山东境内。

因为山东比山西更容易被日军攻打,所以第77军在山东,所以隶属于第77军的南京军坦克部队在山东(鲁北),眼下,南京军对绥察二省展开出击最有利,但南京军的坦克部队一时间却无法从鲁北赶到晋北,这就是南京军对绥察二省展开出击的最大破绽。

如果把南京军的坦克部队从鲁北运到晋北,一来耗时很久,二来打草惊蛇,日军必定会感到警觉,继而做好迎战准备。

驻扎晋北的南京军是第17师,该师在济南突袭战和济南保卫战中战功赫赫、名声大噪,因此成为南京军的“一流部队”(南京军的10个野战师也是分级别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南京军上下是心知肚明的)。

第17师的师部内,当师长兼晋北警备司令陈明仁把南京军准备反击的军情和如何反击的重大问题向副师长、师参谋长、三名旅长、三名副旅长阐述后,第171旅副旅长张云第一个发表他的看法,他情绪十分激动:“师座,兵贵神速!既然校长已经下令开战,那我们还等什么呢?”

陈明仁无奈地道:“等我们的装甲部队从鲁北赶到晋北!”

“磨磨蹭蹭,还怎么打仗?”张云正色道,“我们南京军难道除了第77师,别的部队就不能打仗了吗?绥远境内的日军就一个师团,我们怕什么?”

陈明仁看着张云:“你的意思是...”

“即可出击!星夜兼程!全速行军!”张云态度坚定,“我相信日本人眼下也肯定已经预测到新一场战争就要来临了,一方面,展开一场战役绝不是小事,需要充足的准备,所以日本人会估计我们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准备,而我们即可出击,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第77师是南京军的王牌和核心,日本人会死死地盯着第77师,第77师原地准备,日本人就能判断第77师以及整个南京军就要攻打河北,第77师从鲁北开往晋北,日本人就能判断地77师以及整个南京军就要攻打绥察,因此,第77师是一个巨大的烟雾弹,日本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此次作战,主力是我们第17师!并且,我们非常迅速地展开了攻击!说打就打!”

陈明仁沉吟了一下:“我们第17师在晋北,第99师在晋东,第88师在晋东北,起码我们要等第88师赶来与我们合兵一处吧?”

“师座!那样太浪费时间了!”张云斩钉截铁地道,“何必要等?等,我们延误了时间,日本人得到了时间,还怎么实现兵贵神速?日军一个师团有何惧哉?我们一个师够了!”

“部队已经准备好了吗?”陈明仁问道。

“师座,我们自从来了鲁晋,每天都在准备再战!”张云愈发坚定,“每天都在准备着!军人迎接战争,不就像每天早上迎接太阳一样么?我们何时松懈过?并且,弟兄们士气高涨,知道二公子遭到日本人的刺杀、伤势极重、很有可能没命后,弟兄们的士气已经快要爆炸了!”

陈明仁深深地吸一口气:“话虽如此,只是...”他略感迟疑。

“师座!”张云神色慨然地道,“南梁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军挥师北伐,深入北魏国境四千里,席卷半个北魏,大战四十七场,全胜,攻城三十二座,全胜,夺取北魏国都洛阳城,以一敌十乃至以一敌百,屡创奇迹、常胜不败,我等后人无不为之神往,难道我们如今一举没有当年沙场先辈的精神和勇气了吗?我们可是南京军啊!”

陈明仁看着张云,释然一笑:“对!我们可是南京军!”

陈明仁随即把张云的作战构想报告给蒋纬国的代理人萧爻,萧爻回复道:“很好!有此雄心,再加壮志,何愁不成?四位军区长官还在武汉,日本人料定我们最起码要等四位长官回来后进行部署才会发动攻击,所以,我们现在就发动攻击!我们应该牢记,我们是南京军!”

以一个师的军力主动攻打日军一个师团并且还要冒着被日军后续主力包围的危险,但却毫无惧色、勇往直前,整个中国军队也就南京军干得出这种近乎张狂的壮举。

12月8日,蒋纬国在济州岛遇刺;

12月12日,武汉军委会召开紧急高层会议,决定对日军展开“高强度反击”;

12月13日晚上,南京军驻晋北部队第17师以闪电之势对绥远日军发动了反击,行动之快堪称惊人。

第395节 再战(2)

蒋纬国遇刺后第五天,南京军便发动了对日军的报复性反击,其行动速度之快令日本人大为震惊并且大为措手不及,甚至因此而有人怀疑蒋纬国在济州岛遇刺其实是“自导自演的苦肉计”,蒋纬国刚遇刺,南京军就反击,未免太快、太有蓄谋已久的嫌疑了。

不过,这种阴谋论很快就被排除,因为南京军并非全面反击,南京军其实也很仓促,否则就不会在战事初期仅出动区区一个师了。

假如南京军真的是“自导自演、蓄谋已久”,反击时肯定会投入重兵,但事实是:就晋北的第17师单独地投入反击了,其余部队还在集结、调动、准备中。

山西绥远二省以长城为分界线,穿过雁门关,第17师的三万精兵以长龙之势越过长城,杀向长城以北的沦陷于日本人之手的绥远。

雁门关上,第17师先头部队第171旅在副旅长张云的主持下,举行了一场极其特殊的誓师出征仪式。

城墙上下,军旗猎猎。

张云高站在雁门关上,举起一个高音喇叭:“弟兄们!我们就要跨过长城了!长城啊!长城!两千多年前,霍去病率领的大汉帝国的铁骑越过长城,追杀匈奴三千里,杀得四方蛮夷归服称臣!如今,我们就要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一样了!越过长城!诛灭敌寇!收复失地!我们要像先辈们一样战无不胜!”他大喝道,“点起狼烟!”

雁门关和附近百草口长城各要塞城垣内,第171旅的旅部卫队营官兵在长城的狼烟台内点燃了事先准备好堆在里面的狼粪、蒿艾草、牛粪、狼草等燃料,随后又往里面浇了几桶水。

顿时,一股股粗大的狼烟犹如黑色龙卷风般在长城各处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一股接着一股,遥相呼应、延绵不绝。

一时间,雁门关上,狼烟遍地。

狼烟,这是古代中华民族在边疆发现敌情时的军事报警信号。

沧海桑田,如今这一幕再次出现,不同的是,此时的中华民族抵御的不再是北方游牧民族,而是入侵到中国国土上的东瀛倭寇。

苍茫的雁门关上,一道道狼烟冲天而起,加上此时隆冬的凌厉寒风和万物萧索之景,愈发显得悲壮而激昂。

南京军点起狼烟肯定不是用狼烟进行通讯,而是用来激励士气。

“起歌!”张云大吼。

雁门关内外,南京军官兵们豪气干云、气吞山河的军歌伴随着狼烟一起直冲云霄: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

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不胜不归!”惊涛骇浪般的怒吼声响彻在雁门关上。

巍巍长城,历经沧桑屹立千年,千年之前,长城之南是华夏中原,长城之北是北狄犬戎,千年之后,长城之南是中华,长城之北则是属于中华但被渡海而来的东瀛倭寇所霸占的国土。

第17师横跨长城,出晋击绥,面对的第一个属于日占绥远且被日军控制的据点是丰镇,驻扎丰镇的日军是一个联队,是第5师团第9旅团第11联队,总兵力四千余,另有一万余伪军助阵。

第17师第171旅先行一步抵达后,没等后续的第172旅和第173旅,直接发动攻击,先呼叫空军轰炸机群进行一顿劈头盖脑的狂轰滥炸,随后,全旅八千余官兵,在沸腾的士气、刻骨的仇恨、愤怒的战意中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向丰镇。

攻击前,张云给旅长周复算了这么一笔账:“日军四千,我军四千可以与之打成平手,伪军一万,根本就是乌合之众,我军一千就可以将其干掉,满打满算,敌军总计五千人,我军却有八千人,在这种敌弱我强的情况下如果还畏缩不前,简直就是耻辱!还等什么呢?打这帮狗日的!”

周复笑道:“张云啊,你真是一个拼命三郎!”

“奉天杀贼!”惊天动地的怒吼声中,南京军官兵们犹如虎群般势不可挡,还未交手前,就已经在气势上碾压日伪军。

日伪军在开战时完全被打懵了,因为中日眼下毕竟还处于停战时期,中国军队“连一声招呼都不打,直接开战”,这已经极大地让日伪军措手不及了,并且南京军在济州岛事件后第六天就发动攻击,速度快得让日本人几乎难以反应,更何况,第171旅是在半夜里发动的攻击,更是让日伪军完全无法招架。

由于南京军和中国空军“本是一家人”,所以南京军“陆空协同配合”是非常过硬的,当第171旅以泰山压顶之势席卷上来时,国军的轰炸机群刚刚轰炸完丰镇,日伪军晕头转向、死伤惨重,下一刻,第171旅已经犁庭扫穴般地淹没了丰镇,残破不堪的镇子里,杀声如雷、枪声如麻、弹火如电,镇子迅速变成了残垣断壁和尸山血海。

面对南京军的凶猛攻击,日军虽然跟伪军一样一起陷入混乱,但迅速回过神并展开凶狠还击,伪军则一触即溃。

丰镇内,南京军与日军展开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血战搏杀,日军因兵力不如南京军且步兵轻武器也一定逊于南京军,所以不断地被南京军消灭,丰镇外,大批伪军在亡魂丧胆中抱头鼠窜。

短短三个小时,南京军攻克丰镇,消灭日军约三千人,第11联队联队长长野佑一郎大佐最后带着七八百残兵仓惶逃离丰镇,逃向丰镇以西60多公里的凉城。

第171旅攻陷丰镇后,第17师另外两个旅也已赶到,全师包括第171旅在内,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进,一路向西,兵锋直指丰镇正西偏北100多公里的绥远省省会、绥远省核心归绥(呼和浩特)。

晋北的山岭间,古老的长城犹如一条蛰伏不动的巨龙般蜿蜒迤逦,长城内外,飞沙走石、风雷滚滚,大军如洪、脚步如雷,钢盔如云、刺刀如林,南京军第17师的官兵们在烈火般的求战心态中跨过长城,全师气吞万里如虎。

绥远的日军是第5师团,该师团在中日战争初期先在华北,后调到华东参加了南京会战,但战果不大、损失惨重,所以又被调回了华北,继而在日军的“华北大攻略”中重振“雄风”,横扫半个山西,中日议和停战后,该师团被调到绥远,负责绥远的防御,此时的师团长还是板垣征四郎中将。

其实,板垣中将在参加中日战争前就已经被内定为下一任陆军大臣的人选之一,但事与愿违,他在中国战场上表现不佳,虽然在山西威风八面,但在南京却一再败北,影响了他的晋升道路,所以还是第5师团的师团长。

在接到南京军反击绥远的报告后,板垣中将大为震惊,他确实也感到措手不及,知道攻杀过来的中国军队是南京军后,他心头阵阵发毛,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对策共有两条,一是收缩部队到归绥,全面防御,等待援军到来,二是出动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