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455章

作者:飞星骑士

孙元良缓缓地转过头,眼神里一片空洞,但他随即一个激灵,飞奔着跑掉了。

“军座!”沈发藻目瞪口呆地看着孙元良飞奔的背影。

孙元良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快跑!必须离开这里!否则会死无葬身之地的!要是落在那些苏联人的手里,他们会把我大卸八块的!”他彻底地亡魂丧胆了。

科涅夫发动这场大突围、大反击后,国军第29军在两个小时内就全面崩溃,死伤两万余人,三个师长一个阵亡一个失踪一个幸存,军长孙元良临阵脱逃,该军击毙苏军三万多人,但这个战果根本就毫无意义,因为苏军根本不缺人,并且苏军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实际上,被消灭的苏军绝大部分都是苏军民兵,苏军正规军伤亡不足两千。

击溃第29军后,苏军在国军包围圈上撕开了一个长达三十多公里的大缺口。

第530节 大雪崩(10)

孙元良部第29军的迅速崩溃立即带来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

第29军驻扎在比斯克一带,比斯克一带被苏军突破后,第31集团军负责的包围线被苏军撕裂开一个长达三十多公里的大缺口,接到报告后的集团军司令刘建绪大惊失色,他火速联系集团军副司令汤恩伯,要求汤恩伯指挥第31集团军另外两个军展开反扑,堵截住苏军,重新稳住包围线。

在下达这个命令时,刘建绪深感辛酸无奈,因为第31集团军另外两个军分别是第13军和第85军,两个军都是汤恩伯的嫡系部队,只听汤恩伯的,刘建绪这个集团军司令根本就指挥不动他们。

得知第29军崩溃后的汤恩伯也是大吃一惊,他知道事关重大,不敢懈怠,立刻用电报联系第13军军长陈大庆和第85军军长王仲廉,命令两人各抽调一个师前往比斯克进行阻截。

陈大庆和王仲廉急忙按照汤恩伯的命令,各自带着一个主力师赶赴比斯克,两位军长抵达后,看清战场局势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见密密麻麻、浩浩荡荡、不计其数的苏军在疯狂涌来,第29军原先的防区已经完全沦陷,该军完全被打散了,包括军长孙元良在内的很多中高级军官抛弃部队、临阵脱逃,尽管还有部分军官在坚持作战,但战局大势已去。

群魔乱舞般的俄语叫喊声中,举目望去,到处都是苏军在攻杀着第29军的残部官兵。

苏军以正规军打头,装备较为精良,步枪、冲锋枪、机枪、迫击炮、轻型火炮一应俱全,弹药也较为充足,劲头凶猛、锐不可当,正规军后面是人数十倍以上的民兵,虽然绝大部分苏军民兵都只有冷兵器,但数量极多、气势骇人。

交战区域内尸骸狼藉、血冰盈野,被消灭的国军官兵尽皆死无全尸。

苏军分工明确,正规军负责冲锋陷阵,民兵负责扫荡余敌,雪地完全被横卧堆积的苏军军装灰褐色、支离破碎的国军军装黄褐色、残肢断臂的猩红色、炮弹炸开的灰烬黑色给覆盖住了。

“天呐!这些苏联人还是人吗?简直就是一群野兽!”第31集团军参谋长张雪中看得瞠目结舌。

陈大庆和王仲廉都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生,两人虽然属于汤恩伯派系,但在大是大非前还是坚守原则的,因此两人毫不犹豫地带着部队投入反击并且都身先士卒。

“弟兄们,效忠党国的时候到了!挡住苏联人!杀光他们!”两位将军振臂大吼,亲自操起冲锋枪以身作则,官兵们无不士气大振、军心奋然,在山呼海啸的怒吼声中投入激战。

两个师两万余官兵在茫茫风雪里奋力作战,足有四五十万苏军从比斯克一带进行突破,漫山遍野都是泥石流般的苏军。

由于第29军已经崩溃,防线沦丧,第13军和第85军只能在雪地上与苏军展开野战。

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和嘶嚎声中,交战区域内白雪尽赤、死尸如麻,参战官兵或站在或趴在齐膝深甚至齐腰深的积雪里,用怒剑狂花般的子弹炮弹手榴弹倾泻向席卷而来的苏军,被杀死杀伤的苏军发出震耳欲聋的鬼哭狼嚎声,在血雾中滚滚倒地,死者极多、数量奇大,尸骸在国军阻击线前延绵如丘、横卧成岭。

参战的国军官兵无不杀红了眼,枪林弹雨间,腥风血雨犹如狂风暴雨,火力网中,成群成片的苏军犹如集体触电般手舞足蹈,继而浑身喷血地倒下去,漫天尽是横飞乱舞的人肉碎片,血雾在寒风中冻成红色的冰晶雪花,构成战争史上奇异而可怕的场景。

被子弹打成马蜂窝的苏军、被手榴弹炸得血肉横飞的苏军、被炮弹炸得四分五裂的苏军...每分钟高达成百上千人,但苏军多得近乎没完没了、无穷无尽,并且视死如归、前赴后继,踩踏着遍地同伙的血肉冰块,发疯发狂地继续冲锋,参战的国军只能边战边退,被苏军洪潮淹没的国军阵地上的国军如同掉进绞肉机,粉身碎骨、化为肉泥。

血战一个多小时,张雪中火急火燎地发电报给汤恩伯:“副座!苏联人太多了!部队快要撑不住了!必须进行增援!”

汤恩伯心急如焚:“增援?那是孙元良负责的防线!老子已经搭进去两个师了!难道要老子把部队全搭进去?再说了,这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吗?万一顾此失彼,怎么办?”他问身边的集团军副参谋长石觉,“胡宗南和宋希濂回复了没有?”第31集团军在陷入不利时,汤恩伯发电报给第34集团军和第10军,要求得到增援。

石觉回答道:“胡宗南说已经派来一个旅了!”

汤恩伯大怒:“一个旅顶个屁用!他这不是在糊弄老子吗?宋希濂呢?”

石觉回答道:“宋希濂让我们坚持二十四小时,他已经调动两个师过来了!”

“两个师?”汤恩伯冷笑一声,“蒋纬国的两个师有五六万人,不少,但二十四小时有什么意义?老子还能撑二十四个小时?宋希濂这是存心的!跟胡宗南一样都是各怀鬼胎!”

石觉想了想:“副座,我们军应该还能撑下去的,我们跟胡副座不停地要求派遣援兵,再联系罗长官对他施压,最起码让他调两个师过来,撑二十四小时不成问题的,只要宋希濂那两个师再抵达,局势就可以被挽回了!”

汤恩伯思索了一下,问道:“养浩(陈大庆表字)和介人(王仲廉表字)带去阻截的两个师目前伤亡多少了?”

石觉看了看张雪中发来的电报:“差不多有三千了!”

“三千?”汤恩伯心头一痛,“才一个多小时就填进去三千人了?二十四小时是多少?老子的老本都要打没了!”他脸色铁青,在沉吟半晌后,吩咐道,“给养浩和介人发去电报,让他们再顶一个小时后就撤退!”

石觉吃了一惊:“副座,这是何意?一个小时后就撤退?比斯克防线就彻底完了!”

“完了就完了!”汤恩伯绷着脸,“我们就这点家底,难道都丢在这里不成?说到底,我们来苏联战场只是给那位蒋二公子捧个人场的,没必要在这里搞得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石觉心头顿悟,他意识到汤恩伯这是想要消极避战、保存实力,他紧张地道:“副座,这样...不太好吧?比斯克防线一旦彻底崩溃,对北亚四城战局的动摇实在太大!另外,校长事后追究起来,怎么向校长交代?副座...”他顿了顿,低声道,“即便校长秋后算账时刀下留人,蒋纬国可不会心慈手软啊!刘峙、黄杰、桂永清当初在徐州战场上不就被他给杀了吗?”

汤恩伯脸上肌肉轻轻地抖动了一下:“你说得对,但是...”他冷哼一声,“刘峙、黄杰、桂永清当初是不战而逃,罪无可赦,我们则是力战不敌、被迫撤退,蒋纬国是找不到理由的。

更何况,罪魁祸首是孙元良,因为孙元良临阵脱逃,导致我们全线崩溃,懂不懂?有了这个现成的替死鬼,我们还怕什么?他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把责任都推到孙元良头上就可以了。

另外,我们也杀了不少苏联人吧?”

石觉嗫嚅着嘴唇:“是杀了不少,通明(张雪中表字)报告说部队已经毙伤苏军超过两万,苏军尸横遍野、死伤惨重...”

“这不就行了?”汤恩伯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我们杀了这么多苏军,还不够交差吗?你通知通明,让他叫随军记者多多拍下照片,这样,事后我们便能以此证明我们‘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校长怎么能处罚我们呢?嘉奖我们还差不多!”

石觉艰难地道:“通明在报告里还说,苏军部队里,少部分是正规军,大部分是手持冷兵器的民兵,部队杀伤的苏军里,大部分都是苏军民兵,其实这没什么意义,部队并没有打击到苏军正规军...”

“苏军正规军和苏军民兵又有什么区别?”汤恩伯不以为然,他有点不耐烦地挥挥手,最后一锤定音,“反正都是苏联人,不是吗?还有,胡宗南打算仅仅派一个旅过来增援我们,他打的什么主意,你我还不清楚?他也不想损失他的部队。

大家都一样,没有谁能指责谁的!”

一个小时后,汤恩伯给罗卓英发去急电:“...因第29军猝然崩溃,我集团军措手不及,陷入极大不利局势,职率第13军、第85军奋力苦斗,力挽危局,各部无不舍命捐躯、殊死血战,累计杀伤苏军五万有余,但我部亦伤亡过万,弹药濒临耗尽,加之友军援兵迟迟未到,我部孤立无助,遂被迫转进,现于戈阿(戈尔诺-阿尔泰斯克,位于比斯克以南一百多公里)地区重新集结,整军经武以蓄势寻机反击!”

看完这份电报,罗卓英气得浑身发抖:“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当我是傻子不成!”

罗卓英此时已经明白来龙去脉了,苏军展开突围和反击后,首当其冲的第29军一下子全线崩溃,汤恩伯勉强顶了一阵子,出于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私心而故意边战边退,直至最后全面地放弃防线,因此,不只是第29军,整个第31集团军都“不垮而垮”,而按道理应该协助第31集团军的附近部队都比较消极,第34集团军磨磨蹭蹭只派出一个旅前去救援,第32集团军稍微好一点,派出了一个主力军,但已经堵不住缺口了。

“一群绣花枕头!”罗卓英痛心疾首,“平时大吹大擂、自以为是,关键时候就原形毕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苏军进行大突围、大反击的南部交战区域内,只有两支国军部队表现较有力,一支是由彭善指挥第18军,一支是由何绍周指挥的第8军。

彭善是陈诚派系的干将,素以骁勇严厉著称,第18军也是陈诚派系的核心部队,何绍周是何应钦二哥何应禄的儿子,他本人自然属于何应钦派系,第8军自然也是何应钦派系的核心部队,并且何绍周不完全是靠裙带关系升上来的,他确实有一定能力。

局势恶化时,两人都毫不含糊,带着部队赶去奋力堵截。

彭何二人之所以如此无畏,除了两人自身都拥有较为强烈的爱国心和报国心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人所属派系都实力雄厚,所以不怕损失。

国军五大派系里,蒋纬国、何应钦、陈诚三大派系都已经形成独立的体系,军队打光多少随时都能补充多少,胡宗南和汤恩伯则不同,两人派系都还处于“艰难创业”时期,还不太具有独立的体系,军队打光了,他们靠自己本身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比如汤恩伯的发家部队第13军,如果真打光了,汤恩伯本人很难靠自己就将其重新补充完整,蒋介石一句话就能回收第13军的番号和编制,或者把别的中央军部队补充进第13军,从而使得该军彻底不再属于汤恩伯,因此胡宗南和汤恩伯都不敢放手大打,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彭善和何绍周无所谓,他们把部队哪怕都打光,他们背后的陈诚和何应钦也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重新让部队齐装满员,并且,他们打得越勇猛、杀敌越多(自身损失同时肯定也会越大),恰恰可以成为他们继续向上爬升的军功资本,因为实力源源不断,不需要保存实力,所以他们没有理由消极避战。

第8军和第18军既然是何陈两大派系的嫡系核心部队,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自然都是比较过硬的,逊于南京军,但超过胡宗南和汤恩伯的部队,两个军合计兵力七万余人。

抵达比斯克外延地带后,第8军和第18军拦截住数量是他们十倍余的苏军,继而在冰天雪地间爆发开一场场堪称杀人如麻的恶战,一个白天下来,两军杀伤苏军十万余,自身伤亡一万余,双方军人的尸骸遍布交战区域,积雪被鲜血染透,血水融化雪水,继而冻成无数片红色冰块。

交战两个小时后,此战的苏军总指挥崔可夫就意识到自己碰到了硬茬,因为对面的中国军队毫无溃乱迹象,死死地阻击着苏军,崔可夫随即改变策略,他命令部队以分散队形不断进行冲击,一方面保持冲击力度和势头,一方面减少己方伤亡,在夜幕降临后,他立刻整顿部队,兵分六路地再度展开攻击,两路在正面进行强攻和佯攻,还有四路则迂回包抄向国军的两翼,继而与国军在风雪弥漫的黑夜里展开十万人级别的大夜战、大混战、大近战,从而扬长避短,把苏军在人数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事实证明,崔可夫的策略是正确的,为了进一步地提升胜算,崔可夫还调来七八十辆坦克投入冲击,这些坦克只有十辆是t-34,其余都是轻型的,性能落后、防御薄弱,但机动性很理想。

如果这批坦克被用于冲击南京军的防线,十有八九会有去无回,但用于冲击第8军、第18军这种国军部队,则是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两军都只有极少的反坦克炮,铁拳一具都没有,燃烧瓶在狂风暴雪中也难以使用,因此遭到苏军坦克群冲击后一筹莫展,紧随苏军坦克群的,是人山人海般的苏军步兵。

天昏地暗的风雪和夜色中,十几万苏军与第8军、第18军混战在一起,尽管苏军大部分人都是只有冷兵器的民兵,但在夜间混战中凭借着人数优势而稳占上风,端着刺刀与苏军展开白刃战、肉搏战的国军官兵接连不断地被砍倒、被刺穿、被剁成肉泥、被捅成马蜂窝。

经过这一夜日月无光的血战,第8军和第18军伤亡惨重,足足损失了两万余人,尽管苏军的死伤是他们的三倍多,但苏军根本不缺人,崔可夫等人也不在乎人命,使得第8军和第18军最终不得不败退撤离。

北亚四城苏军展开大突围、大反击后,蒋纬国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紧急情况,随即,他又得知围城的国军各部队作战不力、连战连败,顿时怒不可遏:“一群扶不上墙的的烂泥!”没多久,蒋纬国知道了很多让他气急败坏的内幕:战事爆发时,第29军军长孙元良正忙着逍遥快活,第31集团军副司令汤恩伯有明显“保存实力、消极避战”的迹象,第34集团军副司令胡宗南救援迟缓、拖拉敷衍,显然跟汤恩伯一样,第32集团军司令上官云相则不在北亚四城前线,而是在北海湖(贝加尔湖)游玩散心。

上官云相打仗还算果决有力,但此人在私生活上令人不敢恭维,他有两位妻子,一位是他发迹前娶的糟糠之妻,早就被他冷落在老家,另一位是他发迹后娶的名媛小姐,姓易,性格泼辣强势,对上官云相下半身管得很严,但上官云相确实有些好色,并且在北亚四城前线“捞女人的机会一大把”,估计那位易小姐听到了什么风声,亲自赶来监督,一哭二闹三上吊,要求上官云相天天陪伴着她,上官云相无可奈何,只好带她四处游玩散心。

战事爆发时,这位上官司令正跟妻子在北海湖边欣赏着北国风光,钓鱼打猎、溜冰野餐。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东西啊!”蒋纬国为之气结,“怎么能这样!难怪在原先历史上被日本人打得连吃八年的败仗!”

杨杰急切地说道:“看样子,罗卓英那四个集团军已经撑不住了,必须还要出动我们自家部队。

宋希濂已经带着第209、第210师沿西萨彦岭前去增援堵截,我看,还是不太够,必须让冯治安也适当出动,冯治安部正在哈萨克东北部,由于事情严重程度超出我们的预料,我提议,让冯治安带着第101、第111师再度进攻巴尔瑙尔,牵制北亚四城的苏军,也可以策应卢汉的第27集团军和李汉魂的第32集团军!”

蒋纬国绷着脸:“这帮狗改不了吃屎的东西!把中国军人的脸都丢到国际上了!他们上了苏军战场,我们把最轻松的任务交给他们,他们都办不好!简直是岂有此理!一到关键时候就怂了,又要老子自家部队去给他们擦屁股!行,屁股肯定要擦,但不只是我们的责任,满屁股屎是他们的,他们岂能不出力?告诉宋希濂和冯治安,他们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堵截苏军,二是把那帮混蛋给我重新赶到最前线去!”

杨杰吃了一惊:“赶?怎么赶?”

蒋纬国杀气腾腾:“当然是用子弹赶!”

杨杰愈发吃惊:“这...我们似乎没有这个权力吧?罗卓英那四个集团军直接听命于武汉军委会,不是听命于我们北平的!”

蒋纬国冷哼一声:“我立刻派薛岳将军担任罗卓英将军的副手,另外,让罗将军下道命令,要求北亚四城战场上所有国军不许后退,全部投入反击。

这样,谁还敢耍赖当癞皮狗,我有充足的杀他们的理由了!”

杨杰看了看蒋纬国,然后释然而笑:“说得对!”他很欣赏蒋纬国这一点,雷厉风行、敢想敢做,不像蒋介石,赏罚不公,喜欢护短、和稀泥。

一支军队必须真真正正地令行禁止、军纪森严,才能战无不胜。

秋明,苏军乌拉尔军区和乌拉尔方面军总指挥部所在地。

司令部内,电报收发声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密集不断,军官小跑着进进出出,参谋军官们紧张地递送着文件、传达着命令、研究着战局,墙壁上挂满地图,桌子上也摆满地图,电话线散落得遍地都是,现场充满极度压抑的气氛。

布琼尼、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几位高级将帅正在地图前佝偻身躯,反复地观看着、交谈着、思索着,人人脸色凝重得近乎铁青。

“东方军区传来最新报告!”方面军参谋长瓦西里·丹尼洛维奇·索科洛夫斯基风风火火地拿着一份电报走进指挥部,“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他们已经成功击溃中国军队两个集团军,解除了北亚四城南部的封锁线,消灭中国军队六万余人,暂时取得了局势的主动权,不过,中国军队正展开着积极反扑,冯治安和宋希濂都在指挥着约两个师的部队赶来阻截!”

“科涅夫同志打得很好!”朱可夫僵硬的脸上露出一丝舒缓,“北亚四城本来是一个死局,但因为科涅夫同志的精心策划,这个死局一下子活了,在整体大局上让我们很是受益,成为我们为数不多的已掌握的优势之一!”

华西列夫斯基表示赞同,“中国军队接下来极可能认为科涅夫同志会在北亚四城南部突围,但科涅夫同志会再度反其道而行之,牵制住更多中国军队,同时还能有力地策应我们!”他想了想,“我看,我们是时候对鄂木斯克北部再度发动强攻了!”

朱可夫沉吟了一下:“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会欲盖弥彰。

中国军队的高层们也不糊涂,我们过度的掩饰反而起到自我暴露的地步!”

“朱可夫同志,我不这样认为!”华西列夫斯基坚持自己的看法,“科涅夫同志向南突围,本身就是一种掩饰,从北亚四城向南,是哪里?是哈萨克东北部,是中国新疆,根本无路可走,所以中国军队高层肯定已经判断出科涅夫同志向南突围是一种掩饰,最终还是会向西的。

我们必须要在鄂木斯克北部再度发动强攻,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从而更能迷惑敌人!”

朱可夫想了想,点头同意:“有道理!”他随即又唏嘘了一下,“其实,我不太支持如此急切地在鄂木斯克北部再度发动强攻,是因为上次强攻的代价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和承受能力。

二十万名苏联红军战士因此而牺牲了,我们本打算付出十万左右、十五万以下的牺牲,可是,中国军队的阻截和反扑力度都高于我们的估算,唉!”他有些懊恼,并且更感到自责。

“为了胜利,牺牲是必然的,再多的牺牲也是值得的!”一直没说话的布琼尼用一种十分复杂的口吻说道。

“我们时间紧张,能加快动作的事,还是尽量加快吧!”华西列夫斯基神色果决。

第531节 大雪崩(11)

北平的军委会行营(南京军总部)内,眼下已经担任行营副主任的蒋纬国和行营主任杨杰、行营参谋处主任李浴日以及从武汉急匆匆赶来的总参谋长白崇禧、军委会作战组组长刘斐等几名核心高层紧急地商讨着此次苏军的“冬季大反攻”。

对于苏军的大反攻,将领们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准备,但又感到想当的意外,因为此战前,苏军向乌拉尔山东部地区大举增兵的情报已被送到蒋纬国等人的办公桌上,对此,蒋纬国等高层都判断苏军此举要么为了加强对中国军队的防御,要么为了展开局部性的、中等规模的反击,但苏军一下子就以百万之众展开大反击,不得不令人吃惊。

根据统计,苏军进行大反击的地方主要是两处,一处是冠军城(鄂木斯克)北部,一处是北亚四城南部,过去几天内,苏军在冠军城北部投入超过三十万兵力,在北亚四城南部投入超过七十万兵力,数量十分惊人(苏军在冠军城北部投入兵力以新兵为主,在北亚四城南部投入兵力以民兵为主,正规军特别是正规军主力并不是很多),厮杀了十几场,国军累计伤亡约九万人(南京军约两万五千,南方中央军约六万五千),苏军则被毙伤约五十万人(在冠军城北部战场上被毙伤约二十五万,在北亚四城南部战场上也被毙伤约二十五万),死伤惨烈、血腥异常。

对此,中方高层深深地感到震惊,以及疑惑。

“苏联人来势汹汹啊!”会议刚开始,白崇禧就笑道,“委员长在武汉已经坐不住了,特地把我和为章(刘斐表字)打发过来,想要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