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63章

作者:飞星骑士

蔡文娜回答道:“今天是民国二十六年一月十九日,明天就是腊八节了!”

蒋纬国在心里感叹一声:“民国二十六年?妈蛋的!真是一梦千年啊,老子只是睡一觉,就从1936年12月14日进入1937年1月19日了,浪费好多时间!”他又问道,“我父亲呢?他有没有受伤什么的?”

“蒋委员长?他没事,没有受伤,他是跟你一起从西安来洛阳的,还在这里呆了一星期,但他一直没能等你醒过来,所以就先回南京去了,委托夫人留在这里照顾你!”蔡文娜说道。

虽然蔡文娜的回答并不是蒋纬国想知道的重点,但蒋纬国彻底地如释重负,他听出来了,蒋介石没事,已经逃出生天了,看来西安事变也已经结束,虽然过程和结束方式很可能出了很大偏差,但结局是大同小异的。

“谢天谢地!历史没有因为我的胡乱插手而彻底被改变!”蒋纬国心里的最后一块也是分量最重的一块石头终于轰然落地了。

“西安事变是怎么解决的?”蒋纬国迫不及待地问蔡文娜。

“这个…”蔡文娜露出为难神色,“我不知道啊,我只知道张学良将军亲自陪蒋委员长回到南京…”

蒋纬国意识到自己问错人了,蔡文娜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哪里会知道这种国家大事的具体过程和细节,这个问题只能下次问宋美龄了,因此他换个话题:“蔡小姐,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呢?”他确实很好奇。

蔡文娜脸上浮起一片红云,同时低下头:“我…我在报纸上看到你的事…知道你受伤后,我很…我很担心你…所以就来洛阳,然后在医院外碰到了夫人,夫人就让我留在这里帮忙…”

蒋纬国听明白了,他不是傻子,意识到了某种事,但更加感到疑惑,也有点怀疑:“你…你老公不管你?”

“我老公?”蔡文娜惊讶地瞪大眼睛,“我没有老公啊!我早就跟杨森离婚了呀!”

“那个英语老师嘛!”

“他?”蔡文娜脸上浮起一丝赧然和苦涩,“你帮我跟杨森离婚后,我去找他,但他却犹犹豫豫、畏畏缩缩,他说…说你要是没死,你会饶不了他,你要是死了,杨森会饶不了他,所以,他让我不要害他,他说他知道七姐(曾桂枝)就是跟七姐的男朋友一起被杨森杀死的!”

蒋纬国笑嘻嘻地看着蔡文娜:“所以来找我?怎么?看上我了?”

蔡文娜顿时满面通红。

对于蔡文娜而言,杨森那里是狼窝虎穴,好不容易获得自由的她肯定宁死也不想再去,那个英语老师虽然是让她第一次产生爱恋情愫的男人,但却没有勇气对她负责(因为两个情敌一个比一个狠),自然而然,蒋纬国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蒋纬国成了蔡文娜的“备胎”,但也不能真的说是“备胎”,因为蔡文娜在蒋纬国把她救出来时就对他产生了好感(毕竟蒋纬国的条件实在太好了,虽然不是白马王子,但也是坦克王子),因为这股好感,所以她在那个英语老师表示不敢接受她时都没有太坚持,直接买火车票来洛阳找蒋纬国,并且她此举得到了蔡文墨的鼎力支持。

蒋纬国握住蔡文娜的手,蔡文娜低着头,没反抗。

蒋纬国知道,自己跟蔡文娜肯定要“假戏真做”了,勉强算是一个意外收获,但是,蒋纬国此时更关心西安事变究竟是怎么解决的。

“纬国!”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蒋纬国和蔡文娜顺声看去,见宋美龄一脸气恼表情地站在门口,两人急忙松开彼此的手。

蔡文娜慌张地起身向宋美龄弯身行礼:“夫人好!”

宋美龄绷着脸:“出去吧!”

蔡文娜离去后,宋美龄坐在蒋纬国床边,满脸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纬国,你呀你呀,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上次重庆的那件事被曝光后,你口口声声辩解你只是见义勇为,是成人之美,我当时还的真相信你了!但刚才我看到什么?什么见义勇为?你果然就是外界说的那样,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抢别人老婆!我…我真是看错你了!”

蒋纬国暗暗叫苦,妈的,这事还真的是弄巧成拙了,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他无可奈何,只能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母亲大人,您就别为我的私事操心了…”

“你以为我想?”宋美龄佯怒道,“你还当我不知道?你在苏州上学的时候欠下了多少风流债?别的不说,那个施利聆,都怀上你孩子了!咦,我刚发现,这个蔡文娜是别人老婆,而那个施利聆也是别人老婆,纬国…”她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蒋纬国,“你还蛮缺德的嘛!”

蒋纬国顿时满头大汗,他在心里大喊冤枉:关我屁事!那个施利聆是前任蒋纬国留下的情债,这个蔡文娜是我好心好意救她的,救完后我就送她离开了,我是真心诚意地成人之美,结果她那个初恋男友不要她,所以她才来找我的,我总不能把这么一个大美女拒之门外吧?

“那个施四小姐过阵子可能也会来!”宋美龄满脸的幸灾乐祸,“我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什么?”蒋纬国听得心惊肉跳,“她也来?等等,母亲,您是怎么知道她的?”

宋美龄嘲笑道:“你受伤的事情都上报纸了,她怎么不知道?把她吓得差点儿就流产了,哭着喊着要来洛阳看你,姚夫人好说歹说也没用,只能把这件事告诉我和你父亲了。

施利聆现在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了,纬国,你就要做父亲了,但是…”她鄙夷地道,“孩子母亲却是别人老婆。

你说你荒唐不荒唐?”她又奚落道,“你父亲知道这件事后,要不是他向来惯着你,加上你这次又受了伤,让他更加不忍心你,否则他早就对你大发雷霆了!算你走运!”

蒋纬国不得不转移话题,一是转移宋美龄的注意力,二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母亲啊,西安事变是怎么解决的?您快跟我说说吧!”蒋纬国迫不及待地问道。

宋美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她看着蒋纬国,轻轻地叹口气:“你父亲之所以能化险为夷,很大程度上就是你挨的这一枪。

因为你挨了一枪,张学良总算是良心发现了!”她唏嘘不已。

这个时空里的“西安事变”跟原先历史上的“西安事变”虽然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确实因为蒋纬国的“搅合”而大不一样了。

具体发生了哪些“不一样”,需要慢慢地分析,因为“西安事变”的事件本身、发生背景、整体环境都非常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首先,当时陕省境内的军队共有三支,分别是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小西北军、十七路军)、红军,三支军队在西北地区号称“三位一体”,组成了“铁三角”。

三支军队里,红军约几万人,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兵力被组建成了西路军,当时正与马家军激战于河西走廊,西北军约五万人,东北军则有二十多万。

很显然,在三位一体里,东北军实力最强,东北军统帅张学良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策划和实施这件事的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中共在一开始完全不知情。

张杨两人虽然秤不离砣,但因为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要强好几倍,所以他的态度是起到最大作用的;其次,张学良此人的性格特点。

张学良在本质上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代,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缺乏才干、没脑子,而他的优点,勉强有两个,第一他不是什么凶恶的人,不会干出残忍的事情,第二他比较重感情、讲义气,但第二个“优点”导致他容易感情用事,做重大选择时经常优柔寡断、摇摆不定,最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因为张学良实力在三位一体里是最强的,所以西安事变没有他的主导,是不可能发生的。

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明面上是为了抗日,实际上,他一方面是为了抗日,一方面是希望重圆“东北王”的旧梦,当初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他完全没有认清实际情况,贸然地下令不抵抗(首先,不抵抗命令并不是蒋介石下的;其次,即便蒋介石暗示张学良不要抵抗,张学良自己也该抵抗,这根本就是他的天职),导致东北军无家可归,东北全面沦陷,眼下,他必然会后悔,会悔恨,懊恼自己当初的幼稚决定造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他自己也有点傻眼,另外,寄人篱下哪里会有自己称王称霸更逍遥快活?所以他非常急于早日抗日,早日打回东北老家,既能收复国土,也能夺回他自己的根基地盘;还有一方面就是全国各界对他的抨击唾骂,把他骂成“不抵抗将军”,让他长期生活在惶恐、悔恨、焦虑中。

就好像一个在无知中闯下弥天大祸的小孩,脑子一热,为了弥补过错,继而会鲁莽行事,最终不但没能弥补过错,还犯下更大过错。

除此之外,打着抗日旗号发动事变,也能占领道德制高点,即便张学良以后发现自己犯错了,也会闭口不提自己的私心,口口声声地坚持自己只为抗日。

张学良本人是有“逼蒋抗日”的想法的,同时,杨虎城和中共一直在做着他的思想工作,另外,东北军里的很多将领和官兵也是希望早日打回东北的,并且东北军里有一个组织叫“抗日同志会(简称抗同会)”,这个抗同会是张学良创建的,目的是建立东北军的内部领导核心,实现其深刻改造东北军的目的,并且该组织在性质上是一个思想政治组织,成员大多数都是东北军里的少壮派青年军官,这些人一个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思想激进,认为蒋介石是不抗日的卖国贼,认为东北会沦陷、中国会受欺凌都是蒋介石造成的。

因为思想激进,所以该组织有股盲目蛮干的势头,使得创建人张学良自己都对其不怎么能控制得住了。

作为对比,日本军界里也有很多这种由激进分子组成的组织,“九一八事变”就是这种组织擅自干出的。

无论是东北军里的激进组织还是日军里的,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一样的:思想激进、胆大妄为。

抗同会跟杨虎城等其它势力一起,不断地鼓动张学良,时间长了,张学良自然受到影响,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因为他脑子简单),以为别人跟他一样只是为了抗日(其实他自己也动机不纯),不知道别人有着别人的目的,于是他就被别人当枪使,鲁莽地发动了西安事变。

在原先的历史上,西安事变是这样发展的:张学良成功地扣押了蒋介石,他头脑简单(所以被蒋介石派去“剿共”后居然被中共说服得“反水”),只想让蒋介石停止剿共、国共联合、一起抗日,根本就没想到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张学良是不可能杀蒋介石的,一来他虽然没本事,但他本性并不凶残,二来他对蒋介石是有感情的,他跟蒋介石是结拜兄弟,中原大战中,因为他站在蒋介石这边,蒋介石才能一举打败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彻底成为全国最强势力,蒋介石待张学良不薄,张学良感怀在心。

蒋介石被扣押后,杨虎城、东北军很多高层、抗同会、中共很多高层(包括毛主席。

在西安事变第二天的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明确表态“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毛主席主张公审处决蒋介石),都强烈要求杀掉蒋介石,但张学良坚决不同意。

虽然杨虎城、抗同会、中共都觉得张学良“意气用事”,但也没办法,张学良实力最强,蒋介石在他手上,他不肯杀,别人没法杀。

十多天后,经过多次谈判,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引起了杨虎城和抗同会的极力反对。

中共此时已经不反对了,因为苏联方面明确发来指示“不许杀蒋介石”,并且蒋介石也承诺停止剿共、国共合作,中共已经赢得了最大的利益,而杨虎城和抗同会则极力反对,杨虎城觉得蒋介石回到南京后会出尔反尔(也许杨虎城还有别的原因,但不好说),抗同会觉得,必须要杀掉蒋介石,只有这样,才能挽救中国,才能制止国民政府的对日妥协。

为此,杨虎城和张学良发生了激烈争吵,抗同会甚至打算“把张学良和蒋介石一起杀掉”(抗同会已经不受张学良的控制,并且因为思想激进,所以胆大妄为,因为有爱国的旗号,所以他们干什么都觉得自己代表着正义),最后,张学良亲自陪伴蒋介石从西安回南京(张学良此时可能已经发现自己被骗了,所以对蒋介石充满了愧疚。

另外,蒋介石可能也看出张学良只是被人利用,所以没要他的命,相反,因为杨虎城态度跟张学良完全不一样,所以蒋介石没有原谅杨虎城)。

不过,事情还没结束。

西安事变被和平解决以及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大部分东北军将领虽然十分不满,但基本上选择服从南京政府,但在抗同会看来,这个行为是无法容忍的,是向蒋介石妥协甚至是投降,背叛了抗日宗旨(抗日是他们挂在嘴上的口号,实际上他们各怀鬼胎,只不过他们打着抗日这个冠冕堂皇的旗号,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正义名义来犯罪),所以他们决心清理东北军里的“投降派”,悍然制造血案,导致王以哲、蒋斌、解方等多名东北军高级将领被杀害,另有何柱国等多名高级将领险些被杀。

另一方面,中共一直希望能把东北军发展成盟友力量,思想最激进的抗同会是中共重点工作对象。

结果,抗同会鲁莽而野蛮地杀害王以哲等将领后,东北军彻底愤怒了,因为抗同会跟中共很有联系,所以抗同会此举导致中共被东北军厌恶,很多原本在国府和中共之间摇摆不定的东北军将领纷纷倒向国府,还有愤怒的东北军将领提议“在东北军内清共”,说白了,中共是无辜的(王以哲就是秘密共产党员),但因为中共跟抗同会走得太近,导致受到抗同会胡作非为的波及。

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抗同会不被东北军所接受,不被国民政府所原谅,中共也与其划清界限,使得抗同会成了丧家之狗。

鲍文樾、应德田、苗剑秋、白凤翔、王玉瓒、孙铭九…都是抗同会成员,都是捉蒋行动的实施者,特别是孙铭九,更是被称为“捉蒋英雄”,但是,抗日战争真的爆发后,这些以前抗日口号喊得整天响、打着抗日旗号干出各种激进行为的“爱国少壮派青年军官”大部分都投降日本人做了汉奸。

蒋纬国的横插一脚,使得此时的“西安事变”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100节 养伤(3)

策划和实施暗杀蒋纬国的,就是抗同会,根据他们的如意算盘,杀了蒋纬国,一能断绝张学良的后路,迫使张学良一条路走到黑,二能保护蒋介石的命,让蒋介石成为他们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傀儡,三能震慑蒋介石,恐吓蒋介石乖乖地听话,除此之外,还有第四个原因,杨森暗中出三十万大洋买蒋纬国的脑袋。

那天晚上,蒋纬国和杨梅一起倒在了血泊里,与此同时,负责保护蒋介石和蒋纬国的东北军官兵们已经涌了进来,活捉了剩下的两个杀手,被枪声惊动的蒋介石急忙赶去东院看蒋纬国,当他见到蒋纬国倒在血泊里一动不动可能已经死了的凄惨模样时,霎那间,蒋介石悲痛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蒋纬国在他心里是一个“完美的好儿子”,又聪明又讨喜又能干又一心为国,并且在他落难时毫不犹豫地赶来同生共死,比扼虎救父的杨香、恣蚊饱血的吴猛还要孝顺,顿时,蒋介石前所未有地在公开场合不顾“领袖形象”,放声悲恸、老泪横流。

几分钟后,接到报告的张学良在大惊失色中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一幕,惊得他心惊胆战、手足无措。

蒋介石彻底克制不住情绪,当场破口大骂张学良,对张学良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怒火。

蒋介石本来就对张学良产生了极度的怨气和愤怒,但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进行很大的克制和容忍,此时蒋纬国被暗杀,让蒋介石彻底忍无可忍了,也彻底豁出去了,作为国家统帅,他愤恨张学良这条糊涂虫让他十年“剿共”大业付诸东流,作为父亲,他愤恨张学良没能保护好蒋纬国,他甚至怀疑张学良就是暗杀蒋纬国的幕后主使,因此不但把张学良骂得狗血淋头,还抡起拐棍打张学良。

张学良心慌意乱、六神无主,结结实实地挨了好几下蒋介石的拐棍。

张学良对蒋介石是有感情的,扣押住蒋介石后,他就比较愧疚,他还是想跟蒋介石和好的,但如果蒋纬国死了,他知道,蒋介石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因此完全不知情的他一边心乱如麻地下令全力抢救蒋纬国和杨梅,一边咬牙切齿地下令全力彻查此事。

通过审问那两个杀手活口,幕后主使一下子就被顺藤摸瓜地查出来了。

张学良大吃一惊,他不敢相信自己一手创建的抗同会居然会在不请示自己的情况下就干出这种事情,他的震惊很快就转变成了愤怒和厌恶,因为他知道了抗同会刺杀蒋纬国的第一个原因,是迫使他彻底没了后路。

随着张学良的雷霆大怒,鲍文樾、应德田、苗剑秋、白凤翔、王玉瓒、孙铭九等幕后主使有的被抓起来,有的仓惶潜逃。

刺杀蒋纬国,这个抗同会算是捅了一个超级马蜂窝,张学良随即解散了抗同会(此举避免了东北军在西安事变后的自相残杀以及被第三方渗透)。

蒋纬国的遇刺,对这场西安事变造成了很深刻的推动。

张学良本来就对蒋介石心怀愧疚,因为蒋纬国险些丧命,张学良对蒋介石顿时更加愧疚了,甚至后悔发动这场西安事变,一是伤害蒋介石本人,二是连累蒋纬国,三是他发现自己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下,导致蒋介石其实也一直生活在危险中,四是他开始怀疑自己受到了利用,因为杨虎城等人在事先鼓动他发动事变时声称“国内外各界都会支持你”,结果真的发动了,国内外十个声音有九个都是支持蒋介石的,连他的好友、意大利外交部长、墨索里尼女婿加莱阿佐·齐亚诺也致电他“中国绝不能没有蒋介石将军”。

张学良感觉到,他这次孤注一掷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举动已经超出他当初的预料和控制,国内外都对他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谴责和口诛笔伐。

张学良为弥补当初闯下的祸,结果却又闯下了新的祸,使得他愈发心灰意冷,准备放弃。

张学良本来就是一个感情用事、优柔寡断的人,看到蒋介石那副悲痛欲绝样子,他一下子“心软了”,迅速下定了放蒋决心,虽然遭到杨虎城等方面的极力劝住,但张学良心如磐石。

因为张学良有了放蒋决心,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就越来越有利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了。

东北军、西北军、红军,在这个三位一体的铁三角里,东北军实力最强,所以杨虎城和中共都无法阻止张学良的放蒋决心,他们也不能展开秘密行为,否则只会刺激得张学良恼羞成怒,彻底倒向蒋介石,苏联方面见此也借坡下驴。

因此,虽然西北军和中共都不情愿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但在蒋介石承诺“不继续剿共、国共联合抗日”后,事件也解决了。

张学良亲自陪同蒋介石离开了西安。

西安事变爆发于12月12日,结束于12月22日,持续了十天(历史上持续了十四天),蒋介石在张学良陪同下离开西安后并没回南京,而是去了洛阳,因为蒋纬国被送到洛阳进行医治。

看着昏迷不醒、半死不活的蒋纬国,蒋介石悲伤得多次落泪,足足在洛阳呆了一星期。

蒋介石本打算等蒋纬国苏醒后再回南京的,但蒋纬国迟迟没有苏醒,而南京方面也群龙无首、乱成一团,等着他回去收拾各种乱局,因此蒋介石虽然极其不愿意离开洛阳,但不得不返回南京,吩咐宋美龄专门呆在洛阳照看蒋纬国。

因为蒋纬国的“乱插手”,西安事变的过程和结局虽然换汤不换药,但确实大不一样了。

蒋纬国阴差阳错地成了“解决事变的第一功臣”,他的贡献就是挨了一枪,“促使张学良幡然悔悟、迷途知返”。

在蒋纬国的无敌光芒下,其他人为援救蒋介石而做出的努力都随之黯然失色。

因此,虽然在鬼门关外惊心动魄地溜达了一圈,但蒋纬国却是不折不扣的大丰收,第一,他在事变后第二天就赶去西安跟父亲蒋介石“同生共死”,这已经让蒋介石感动至极;第二,他在西安又挨了一枪,险些丧命,使得蒋介石对蒋纬国的感动不但更上一层楼,也对蒋纬国产生了深深愧疚,毕竟蒋纬国是因为蒋介石而挨一枪的,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后,蒋介石知道,抗同会的那些激进军官是为了对付自己而对蒋纬国下毒手的,这不得不让他深深地感到愧对蒋纬国;第三,蒋介石这一次差点儿就失去了蒋纬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虽然蒋介石以前就非常疼爱这个小儿子并且这次也没有失去他,但差一点点就失去他,也足以让蒋介石以后“变本加厉地”疼爱蒋纬国了。

毋庸置疑,蒋纬国这场豪赌堪称是赢了个大满贯,赢得非常惊险,却也获得了比他预料中更加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