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 第178章

作者:沙盘小萌神

可是现在,杜峰什么都说不出来,而皇上的眼神却像是了然一般。

还有刚才魏公公的眼神,原来是对自己的失望,而不是...

当杜峰明白一切的时候,小命不保的感觉便在他的心中缓缓的释放。

“微臣失职,还请皇上降罪。”

没有让人盯着江玉燕是事实,可要是和棠妃娘娘的孩子有关系的话,那他的命的确是不用保了。

朱祁镇也是在养心殿里面想了一阵才知道其中的关窍,上官海棠的确是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和他坚定的站在一起的人。

可是以护龙山庄大小姐的身份到宫中来,肯定是带着目的。

这一切朱祁镇都可以不介意,但若是因为其余人的心思,差点让棠妃失去这个孩子的话,他自然是要追究到底的。

“失职?棠妃的孩子今日差点保不住了,锦衣卫是做什么的?难不成没了魏忠贤你们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连为朕办事的能力都没有了?”

皇上的声音听起来像是波澜无惊,但是却让杜峰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皇上,天亮之前微臣势必会将江玉燕这几日在宫中做的事情给查清楚,还请皇上给微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或许是雨化田的回归,让锦衣卫突然萌生出了一点危机感,也或许皇上现在架空各方势力,让锦衣卫空前做大让他们也开始有点不知所以然了。

但一切,都是锦衣卫这边不知道教训,居然连皇上的吩咐都不放在眼里,皇上如今动怒也是应该的。

“如果把你的脑子从对付西厂的人转移到朕吩咐的事情上来,今日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明白吗?”

朱祁镇从昏暗的烛火中缓缓踱步出现,杜峰算是知道魏公公在皇上跟前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会觉得惧怕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事到如今

皇上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有一种莫名的魔力一般,让他们的心中不由自主的就生出一股尊敬的意愿。

“微臣该死。”

杜峰将头死死的埋在地上,皇上没有吩咐人直接将他除掉就算是饶他一命了,至于查清楚情况之后,皇上会怎么处置他,就不是他能改变的事情了。

“滚出去。”

杜峰连滚带爬的就出去了,魏忠贤站在一边看着,心中也是有些无奈的。

“皇上,夜深了,还是早些休息吧,即便是奴婢也以为江婕妤知道皇上的脾气秉性,有些事情是不会再去做了,没想到江婕妤如此的执迷不悟,反倒是浪费了皇上的一番苦心了。”

这些日子江婕妤在宫中似乎越来越低调了,若非经常跟在她身边的人,自然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即便是香贵妃也很少瞧见她到身边来请安。

想着自己终究不是皇后的位份,即便不来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也就没追究,再加上她是个好脾气,也没想让皇上知道。

看来这么一点的时间反倒是让江玉燕知道了宫中人的性子,趁着间隙还想要弄出点风波来,若说朱祁镇现在的心思是什么,倒是和后悔没什么关系,他现在倒是想知道,除了移花接木那本武功秘籍之外,还有什么东西是江玉燕一定要追寻的。

或许顺着她的这一条线,会有什么意外收获也说不定啊。

魏忠贤明白皇上现在担心的并不是除掉江玉燕的事情,而是棠妃娘娘在这件事情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若是全然无辜,皇上还能勉强接受,但若是听了许研的什么话,将两人的孩子拿出来冒险的话,在皇上的心中始终都会存在芥蒂。

对于棠妃娘娘来说,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魏忠贤劝着皇上,总算是愿意歇下了,而被撵出去的杜峰召集手下在深夜的京城秘密的开始行动。

也不知道最近用的薄荷脑油里面加了什么新鲜的东西,朱祁镇这一觉睡得还算是舒坦。

昨天晚上守夜的小太监察觉到里面的动静,便吩咐人服侍皇上洗漱了。

“皇上,棠妃娘娘今早已经醒过来了,在宫中哭闹了一阵,知道孩子保住了,才勉强平复心绪,太医院那边也说了,只要棠妃娘娘醒过来,就算是渡过难关了。”

朱祁镇感受着脸上帕子的热气,脑子也清醒不少,小太监将宫中的消息依次说了,早膳摆在桌上的时候,魏忠贤便到了。

至于在杜峰的手中拿到了什么样的消息,朱祁镇吃过之后便知道了。

魏忠贤向来知道皇上的规矩。

“昨日的事情外面的还是知道了,有几个大臣上书,说是孙家的人和棠妃的事情脱不了干系,奴婢已经吩咐人调查过这几个人的底细,非常干净。”

越是干净,就越说明这个中间有其余的人参与啊。

朱祁镇没开口,魏忠贤也一时间不敢将杜峰连夜查出来的事情告诉皇上。

直到将最后一点豆浆喝掉的时候,朱祁镇才神清气爽的站起来。

“既然折子都准备好了,那早朝的时候便见见这几个义愤填膺的。”

魏忠贤扶着皇上的手,在皇上的耳边就说了查出来的事情。

“太后前几日在宫中便说了要吩咐人送滋补的汤药到棠妃的宫中,这一次孙昭仪到钟粹宫去的确是偶然,说是送药的路上,太后身边的竹轻瞧见孙昭仪,想着内务府最近有一批时新的料子,便将这件事情交给孙昭仪。”

按照孙昭仪的脾气秉性,不会到钟粹宫去凑热闹。

“而出事前不久,许昭仪经常到钟粹宫去,那个时候江玉燕已然将皇上之前准备好的移花接木秘籍给拿到手了,说起来,江玉燕的手段的确比较隐秘,这件事情也怪杜峰失职,若是知道江玉燕一早便拿到了,皇上就不会给机会让她和许昭仪接触了。”

朱祁镇想着许研当初一个人单刀赴会,听着曹正淳的话便来养心殿刺杀自己,这样的脾气秉性向来是她喜欢的,所以在知道她的确牵扯在里面的时候,脸色是有些不快的。

“棠妃娘娘兴许是孕中多思,想着许昭仪经常过去作陪,便说了不少的话,其中有一句,是许昭仪亲口对棠妃说的。”

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魏忠贤下意识的停顿了一下,皇上若是昨日追究到孙昭仪的身上,或许还不会知道这句话,但现在,是瞒不住了。

“说。”

朱祁镇脸色有些肃穆。

魏忠贤便缓缓开口:“若是棠妃姐姐想要将皇上的心留住,便要用孩子来冒险,太后身边的竹轻或许和江玉燕早就有了勾结,只是这人用的什么手段,杜峰那边也没查出来,反倒是江玉燕利用许昭仪和棠妃之间的关系,便是想要找人趁乱从棠妃手上拿一件东西。”

朱祁镇倒是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当初朕赐给棠妃的心法?”

魏忠贤点点头。

若是皇上知道最终争抢的东西是他最开始给的...

皇上曾经知道海棠是有内伤的,有了孩子之后负担会过重,这个心法是当初从昆仑虚里面拿到的,想到张三丰看见这个东西的时候,眼睛都亮了,修道人中的顶级高手都忍不住要动心的东西,自然是好的。

不过当初的一切踪迹都在朱祁镇的示意下烟消云散了。

没想到江玉燕居然会打这个东西的主意。

至于棠妃因为宫中的新人让心神变得有些忐忑,这一点朱祁镇是不相信的。

只是不知道许研为什么心甘情愿的帮着江玉燕办事。

“皇上,许昭仪的确是宫中身份最不明朗的,或许当初用曹督主的名义到皇上的身边来,就是一个谎言。”

这一句话魏忠贤很早之前就想要说了,皇上之前想着许昭仪交代的出身,总是有些垂怜,魏忠贤知道不知道自己该开口的时候,但现在动机已经显露出来了,再多给皇上一点借鉴的余地,也是好的。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两相权衡

再加上曹督主在往来的信件里面并没有说到有关许研的事情,皇上之前也没将心思放在调查许昭仪的背景上。

魏忠贤的猜测也不无道理。

所以现在的关键在许研的身上,朱祁镇也实在不愿意将这件事情闹得太僵。

若是能猜到昨儿棠妃的事情和自己有关系的话,许研会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他面前的。

魏忠贤看着皇上的神色就明白了。

“也不知道今早这么多的大人为了棠妃娘娘的事情能吵成什么样子,说起来,皇上之前不是还想查江湖势力在朝堂中埋了多少钉子吗?今天说不定就能看明白了。”

魏忠贤说这个话,实际上也是在帮着转移皇上的视线,毕竟后宫的事情多有磋磨,若是昨日棠妃的孩子没有保住的话,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现在魏忠贤也知道皇上的心思在什么地方,有时候说的几句话还是很中听的。

“皇上驾到!”

朱祁镇之前放宽了条件,在他没来之前,若是大臣们有什么急不可耐想要争辩出结果的时候,尽管吵闹就是,既然都是为了朝廷着想,迟早会得出一个结论的。

而朱祁镇到的时候,下面的人已经吵成了一片,还是魏忠贤开口之后才稍微收敛一点。

还没等皇上开口吩咐,倒是站在前面的几个大臣先跪在了朱祁镇的面前,雨化田按照身份自然也到了,不过西厂明面上的官职不算高,也就是个三品官,跪在前面的两个人都是如今朱祁镇的左膀右臂,若是仔细看的话,孙家的人也混杂在其中。

“两位爱卿这么激动,看来是有什么要紧事说了?”

跪在前面的李贤率先开口。

“皇上,原本微臣不该过问皇上后宫之事,是如今棠妃怀中的龙子关乎的是江山社稷,皇上既然知道这错是谁犯下的,还是应该早早的发落,虽说棠妃娘娘在京城中牵连的人不多,但护龙山庄一直是靠拢京城的,如今时局动荡,皇上用一个倭国将周边的宗属国都给镇住了,如今只要江湖上没什么动静,明朝便是能千秋万代,孙家难辞其咎。”

李贤眼瞧着于谦要开口了,现在谁不知道于谦就是太后在前朝的喉舌,虽然于谦在用兵山的确是有些法子的,但从皇上将事情交给雨化田一个内侍监出来的角色都不给他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说明了皇上对太后的态度。

这一次一定要将孙家给咬死,只有这样才能让朝廷恢复到从前的平静当中。

于谦没想到刚才还在吵扰的两个人居然直接将事情归咎到孙家的身上了。

“如今皇上都还没下决心,没想到李大人倒是先开口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大人为的不是后宫中的事情,而是怎么把孙家给拉下水了。”

紧跟着后面跪下的人是石亨,一个早就该被朱祁镇赐死的人,不过,石亨留着对于现在的朱祁镇是有大用处。

“皇上,外界对于狐仙的揣测是越来越多,京城有皇上坐镇,妖魔鬼怪自然就少了,但是如今谣言四起,目的是想要动摇大明的根基,皇上还是早做决断比较好,依微臣的意思,先将几个四处造谣的人给抓起来,后宫中的事情迟早都是能解决的,还是想着朝廷外的事情才好啊。”

石亨也是武将出身,说起来之前拥立着朱祁镇复辟的时候还有些嚣张,现在倒是能看清楚朝廷的形势,知道顺着皇上的意思说话了。

“那石爱卿有什么法子?”于谦看皇上的眼神根本没用在他和李贤的身上,再加上按照皇上的性子,如果真的想要追究到孙家的身上,昨天就应该发难,可到了今早一点消息都没有,那就说明皇上对这件事情还有诸多考量。

太后在知道之后只是让孙可卿实话实话,眼瞧着孙家的人都要把孙可卿推出来认罪了,没想到皇上却偃旗息鼓了。

石亨是个实干派,再加上狐仙的传言甚嚣尘上,自然要用最干脆的手段来解决才行。

“若是皇上首肯,微臣便带着禁军的人在京城里面先搜罗一番,之前已经盯上了几个专门混迹在勾栏瓦舍里面说故事的人,只要将这几个给抓住,想来狐仙的事情便能消停不少了。”

于谦这个时候语气倒是带着不屑的说道:“我看石将军现在也是年纪大了,不知道狐仙的事情,之前和石将军说一样话的江湖人士命都没保住,都说狐仙在江湖中的耳目众多,京城里面收拾干净有什么用,若是石将军厉害的话怎么不去把那狐仙给抓住,这样京城的百姓看在眼里,以后自然不会再有什么谣言出来了。”

“还想要动用禁军,石将军,我看你现在是老糊涂了。”

都知道现在禁军是在于谦的势力范围之内,再加上兵部尚书掌管京城的兵权也是应该的,偏偏禁军里面不少人从前都是跟着石亨打江山的,所以每次禁军想要出面解决一些事情那就必须要协调。

本来于谦当初差一点就说动皇上将禁军里的人给换了,但后来皇上就好像彻底忘记这件事情一样,在他的面前是从来都没提过。

虽然有些着急,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皇上的面前催促,如此,只有耐心的等着了。

现在石亨居然还光明正大的想要将禁军给借过去,好不容易摸清了底子,要是再回到石亨手上的话,以后遭殃的就是他这个兵部尚书了。

到时候太后想要倚仗的兵权被分化,他自然也会成为边缘人物,虽然兵部尚书在朝中是一个核心的角色,但是对于皇上来说,他之前帮着太后做了很多的事情,上次甚至差一点就要把皇上从现在的位置上给拉下来,皇上现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

一旦失去太后的庇佑,兵部尚书这个位置还有很多的人可以坐。

于谦实在是看得清楚,才会这么反驳石亨的话。

第三百四十三章 敲山震虎

现在巴不得早点出去不在皇上面前添堵,谁还敢继续留在这个地方。

之前还喧闹的朝堂上顿时就安静下来了,至于孙怀德和王康安为什么要被皇上给留下,也不是他们这个层级的人能明白的。

一个是太后的亲哥哥,一个是历经几代的元老,攘外必先安内,之前用了倭国的事情做筏子,现在看来皇上是要内部彻底安定下来了。

只是刚才在皇上面前吵闹的石亨和李贤显然是不服气的,想着什么时候还是要到皇上跟前来一趟才行。

孙怀德看皇上的样子是要追究孙家的责任了,只是之前一直没松口是孙昭仪动手,正所谓敌不动我不动,皇上不管问什么说不知道也就行了。

左右太后还没将消息给传出来。

“说起来,孙家虽然在京城里面,但太后久居宫中,想必孙尚书也是许久没有瞧见太后了,早上慈宁宫的人传了消息跟朕说,太后卧床不起,想来是病了,不如孙尚书趁着现在日头不错,去慈宁宫瞧瞧,陪太后用了午膳之后再走吧。”

孙怀德顿时惊得站了起来,显然这个消息他是不知道的,否则也不会在皇上的面前死撑这么久,只是现在皇上却松口要自己到太后的身边去,难不成有什么另外的阴谋?

看见孙怀德这怀疑的眼神,朱祁镇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悠然。

“若是孙尚书忌讳宫中的规矩,知道外臣不能随便到后宫去的话,朕就不勉强你了...来人!”

孙怀德扑通一声就跪在他的面前。

“还请皇上明鉴,微臣和太后娘娘从小是一块长大的,如今才知道太后娘娘的卧病在床,若是不亲自去瞧一眼的话,怎么也是不能安心的。”

既如此,那就给孙怀德一个表忠心的机会。

“也好,还是和刚才朕说的一样,太后身子不爽利,若是有人陪在身边细心开解的话,说不定病会好得更快一点,魏忠贤,你将孙尚书带下去。”

孙怀德知道即便冒险让皇上认为如今的太后和孙家依然有勾结,也必须要到慈宁宫去一趟了,毕竟最近手上收到的消息,混杂了不少人的耳目,若真是从宫中传出来的也就罢了,就怕是被人知道了两边传消息的法子,到时候被人陷害了还蒙在鼓中。

“多谢皇上!多谢皇上!”

朱祁镇看着下面躬着身子,静静等着他开口的王太傅。

自从他开始处理国事之后,就没有过分倚仗这位老臣,说起来也是他主动将这位老臣给边缘化了,而这个王太傅看样子似乎是一点怨言都没有,从前朱祁镇对他并不感兴趣,毕竟朝廷中的官员性格各有不同,但王太傅在最近却市场拉拢别的派系的人,甚至不顾明面上的敌对关系,显然是做给他看的。

虽然现在是后院起火,但朱祁镇还是能将心思给摁下去,听一听这位王太傅如今又有了怎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