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 第42章

作者:沙盘小萌神

朱祁镇端坐在龙椅之上,将视线转到了最后的十几名御史言官。

这些御史言官,和前面两类不同。

他们弹劾严嵩与徐阶,因为收了商人的贿赂,这才大力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徐阶与严嵩有没有收受贿赂,暂且不说。

因为,朱祁镇接到过曹正淳送来的密报,这些御史言官收了不明人士贿赂的五十万两银子。

这五十万两白银,分成五次,每次十万两,送到了他们的府上。

显然,这十几名御史言官,之所以在朝堂上攻讦内阁大臣,阻碍朱祁镇改革,是受人指使!

“朕想知道,尔等收受这五十万两银子后,行贿你们的人,到底要求你们做些什么?”

朱祁镇似笑非笑,看着这十几名浑身颤抖的御史言官。

这些御史言官顿时大汗淋漓!

“扑通!”

这些素来以高洁著称的御史言官,顿时瘫软在了地上:“臣等一时糊涂,陛下饶命啊!”

“啪!”

朱祁镇拍案而起,怒问道:“尔等以为朕的东厂是摆设吗?”

威严的声音,在宣政殿内回荡。

满朝文武皆被皇威震慑,文武百官纷纷转头,看向这十几名御史言官,义愤填膺,恨不得将他们生吞活剥。

“臣罪该万死,求陛下息怒,这些银子不是我想要的,是他们,是他们硬是要送到我这里来的啊,我当时也不想要拿啊。”

忽然,一个御史言官身体发抖厉害,向皇帝拼命磕头求饶。

“你不想要拿?朕看你拿着这些银子,可是开心的不得了。”

朱祁镇怒不可遏,看了眼侍立在旁的曹正淳:“曹正淳,你给满朝文武念念,他这几个月以来干的好事。”

“奴婢遵旨。”

曹正淳拿出密报,满脸冷笑,看着这名御史言官。

“三个月前,有人送张御史言价值五万两银子的珠宝,张御史开开心心,又诚惶诚恐,将之放到了池塘当中,两半月前……”

朱祁镇勃然大怒,责问道:“这就是你作为清流言官的清廉,简直可笑,自己收受贿赂,还要诬告为着社稷操劳的内阁阁老,不觉得可耻吗?”

“臣罪该万死,陛下饶命啊,真是他们非要要送给我的啊。”

“刑部尚书!”

“按照大明律例,如何惩处?”

“依大明律,贪墨数额巨大,满门抄斩。”

朱祁镇喝了一口茶,淡淡道:“这些人,全都按大明律处置吧。”

“微臣遵旨。”

刑部尚书拱手。

“东厂督主曹正淳。”

曹正淳出列,朱祁镇指着这些名御史言官道:“将这些人全部打入死牢,严刑拷问。朕要知道是什么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敢向清流言官行贿,诬陷内阁大臣。”

“奴婢遵旨。”

这些清流言官万念俱灰,落到东厂的手里,生不如死。

曹正淳押着十几名御史言官,走出朝堂,返回了东厂,陛下要查出那只幕后的黑手,作为皇帝的耳目爪牙,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来。

否则,就是辜负皇帝的信任。

朝堂之上,众多御史不敢再出声。

朱祁镇问道:“众位爱卿,谁还有本启奏?”

内阁首辅严嵩出列,拱手道:“自陛下登基以来,大明日益昌盛,大明海军对不列颠人作战又大获全胜,陛下之功,功盖尧舜。”

朱祁镇听着严嵩的马屁,不知道这个老狐狸又要玩什么花样。

严嵩话音落下,满朝文武也是纷纷恭贺道:“在陛下的治理之下,大明国富民强,实乃万民之福。”

听着满朝文武的赞美,朱祁镇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慰,挥手道:“严爱卿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严嵩拱手道:“陛下之圣明,文治武功,古来少有,臣请陛下设坛祭天。”

“请陛下登天坛祭典。”

满朝文武齐声称喝。

“准,礼部尚书赵衡臣听旨。”

赵衡臣手持象牙简,拱手出列,朱祁镇说道:“选定良辰吉日,设计祭坛,朕登坛祭祀天地。”

“微臣遵旨。”

赵衡臣领命,回到朝列。

严嵩继续上奏。

“自从陛下攻灭瓦剌,击败日不落帝国的皇家舰队以来。”

“大明帝国周边的二十二个附属国,岁银增加了一倍,而且又有十二个小国上书,愿意供奉大明帝国为宗主国,希望加入到大明帝国的附属国之内,每年缴纳岁银,向大明帝国称臣。”

“这二个小国,原本是瓦剌的附属国,属于西域国家,贸易昌盛,都比较富裕。”

严嵩话音落下,满朝文武,个个神情怡然,脸上都是自豪。

生而为大明之人,这就是幸运!

这就是福气!

这就是自豪!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问严嵩道:“这些附属国,每年岁银有多少?”

“回禀陛下,这些附属国内,朝鲜国上贡的岁银最多,是五十万两白银。其他的附属国,都是二十万两万两到四十万两不等,除了岁银,还有各国的特产,珠宝珊瑚,夜明珠,水晶杯等珍奇物品。”

听着严嵩的禀报,朱祁镇眉头微皱。

“最多的朝鲜王国,都才只有五十万两么?”

听到皇帝的话,严嵩心中暗道:“这五十万两白银,已经是朝鲜王国勒紧裤腰带才能凑出来的,朝鲜王国本来就很贫穷,凑足五十万两白银的难度,难以想象啊。”

如果不是大明帝国灭了瓦剌,吓得朝鲜王心惊胆战,朝鲜王国的岁银只有三十万两。

其他附属国的岁银,情况基本上都如朝鲜王国一样。

这是给大明帝国交的保护费,否则的话,他们怕被大明帝国灭掉。

要知道,修缮京杭大运河,都才只需要一百万两银子,而且,还是把能把漕运修得百年通畅的那种。

那些国家,都只是一些小国,哪里有那么多银子?

去年,大明帝国在没有改革之前,每年的国库收入,也才几百万两白银而已。

朱祁镇心里盘算着各国上供的岁银。

虽然单看一个藩属国上贡的岁银,其实并不多,但是加在一起,还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收入。

朱祁镇看着严嵩,淡淡开口道:“以内阁的名义,昭告这些附属国,若想得到大明帝国的庇护,岁银增加十万两。”

听到的话,严嵩叹息一声。

他替这些附属国默哀,你们生不逢时啊,落在这个少年雄主的手里,不扒下你们三层皮来,岂能罢休?

“臣遵旨。”

严嵩将这些附属国的岁银奏折递交了上去。

朱祁镇打开奏折,盘算了一下。

这些附属国上供的岁银,总数达到了六百万两,算上新近臣服的十二个附属国,大明帝国的附属国,达到了三十四个,算下来,每年可以将近多出八百万年的收入。”

看着这些附属国上供的白银,朱祁镇笑逐颜开。

这下子,朕的国库又厚实了。

正当朱祁镇龙颜一笑的时候,严嵩又道:“陛下,日不落帝国已经派来使者,请求与大明帝国达成停战协议,他们愿意赔偿损失,而且愿意花高价,赎回那些关在海军大牢中的不列颠俘虏。”

第五十五章 江山美人,鱼与熊掌,完全可以兼顾

乾清宫,宣政殿。

听到严嵩禀报,不列颠帝国派来使者,愿意用高价赎回俘虏,朱祁镇淡淡问道:“不列颠人能给出多少赔款?”

他心知肚明,现在的大明海军,还没有远洋作战,征伐日不落帝国的实力,甚至还没有征服印度不列颠公司的实力。

而且,就算是要下西洋,海军也要至少训练一年以上才行,等到大明的海军将士,有了丰富的航海经历之后,才能下西洋。

为今之计,比起杀了俘虏。

倒不如先从不列颠人的口袋里掏出一些赔款。

“启奏陛下,不列颠使者说,他们使用金币结算。一个俘虏,他们愿意支付赎金五个金币,八百多个俘虏就是四千多个金币。而且,他们还想将日不落的皇家战舰也赎回去,一艘战舰愿意支付赎金一万金币,三艘战舰,就是三万金币。”

严嵩拱手道:“一共就是三万四千多金币。”

“三万四千金币?”

朱祁镇喝了一口茶,嗤笑一声:“一万金币就想赎一艘战舰?”

“这帮不列颠人,还真是异想天开,告诉他们,朕不要狗屁金币,朕只要白花花的银子,让他们准备1470万两白银,可以赎回查尔斯公爵等八百余人俘虏。”

1470万两白银,相当于2100万银元。

这可是日不落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华夏国门时,在南京条约中要求的赔款。

朱祁镇笑道:“至于日不落帝国的皇家战舰,无论多少钱,大明帝国都不给赎回去。”

“另外,告诉不列颠人,一年之后,大明海军将再下西洋!”

“老臣遵旨。”

严嵩拱手返回了朝列。

自从大明海军在击败了日不落皇家战舰之后,不列颠人对大明帝国与大明海军,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他们终于意识到,大明帝国与他们感到自豪的日不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不是日不落帝国可以招惹的。

然而,对于他们而言。

最要命的是,大明皇帝下旨,禁止大明帝国周边的附属国与不列颠人贸易,大明帝国周边的国家,果然中断了不列颠人的贸易,并且将不列颠人全部驱逐出境。

不列颠人的航路严重受阻。

不列颠人用尽了门路,终于派遣使臣来到大明帝国,拜访到了内阁首辅严嵩的府上。

严嵩这个内阁首辅,是一头老狐狸。

无论是对谁,都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看似温和,却是不折不扣的笑里藏刀。

不过,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这是自古以来的邦交礼仪。

不列颠国派遣使者,来向大明帝国示好,希望大明帝国停战,虽然不列颠舰队覆灭之后,大明帝国没有再与日不落帝国发生过正面冲突。

可是,大明帝国的附属国,却在不断袭击着不列颠人的商队。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不列颠国被击沉的商船,就超过了五十艘,不列颠国在整个东方,没有了立锥之地。

原本已经被他们成功殖民的国家,也趁势反击,而且打起了大明帝国藩属国的旗号。

这让不列颠人左右为难。

对于他们征服的殖民地,他们自然不愿意放弃。

可是,如果他们打着大明帝国的旗号,如果与大明帝国的误会加深,日不落帝国与大明帝国之间,必将还有一场大战。

显然,他们见识到大明帝国的实力之后,没有把握打赢战争。

宣政殿里,朱祁镇又处理了几件政务,宣布退朝。

内阁首辅严嵩和内阁次辅徐阶昂首阔步的离开宣政殿,两位老臣的脸上,皆是容光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