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痴当侍卫,拒绝入朝为官 第1173章

作者:水果抹茶

在李二这个皇帝眼中,控制好官员,管理好将门,安抚好农户,天下便可河清海晏,再无战事。

而随着大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阶级团体涌现出来。

柳白的出现,让李二开始重视商贾。

西域之战的成果,让他不得不正视异族。

佛道之争的结束,让他认清,宗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现实,正在逼着他,逼着这个帝国,不断的进行改革,改革,再改革。

曾经的太常寺,只不过是一个清水衙门。

整日往来送去,也见不到几个贵人。

今时不同往日,贞观九年冬天的太常寺,已经成了大唐上下最为繁忙的部门。

当了七年鸿胪寺卿的唐俭,改任太常寺卿,上任不到三个月,脸色像老了三十岁

莒国公府!

火炉内,煤炭烧的正旺。

胳膊粗的烟囱,延伸到窗外,让屋子里的人,感觉不到丝毫的烟气。

炉子上放着块铁板,左边是热水壶,右边是两个香喷喷的烤馕。

正中间,放着一个拳头大小的陶罐。

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

关中的茶若是用来煮,就配点吃食。

否则一杯茶下肚,保管比喝了酒还晕乎。

唐俭坐在府中新购置的圈椅上,伸出一条胳膊。

在他旁边,李时珍按着他的脉门,闭着双眼,沉吟半晌。

唐俭颇有些紧张的问道:“李神医,在下身体如何?”

李时珍睁开双眼,笑道:“莒公,就是身子有些亏而已,吃上几副药,再勤加锻炼,还有得活呢!”

唐俭松了一口气。

“早年间,日子过得艰苦,真想一死了之,当初还吩咐家里的孩子,提前把寿材准备好,而今若让我死,是万分舍不得”

李时珍哈哈一笑,道:“莒公正值春秋壮年,可要多活几年,好生瞧瞧着大好河山!”

一个年轻后生从外边走进来,双手捧着个托盘。

托盘上,小酒小菜一应俱全。

“弟子见过先生!”

唐蒙将托盘放下,躬身给李时珍施礼。

李时珍微微颔首,道:“近日可曾将课业落下?”

唐蒙笑了笑,道:“自是不敢忘记时常温习功课,孙先生的《千金要方》已经学了一半,等开学之时,足以应对审考!”

“医道之艰辛,非儒道可及,需知晓审慎之理。”

唐蒙再度拱手,道:“弟子谨记先生教会!”

唐俭的二儿子唐蒙,本已入朝为官,在泾阳县任折冲副尉。

前年辞官入医学院就读,正好在李时珍门下修习医道。

唐俭的身份很高,但还没有能轻而易举,将李时珍请到家中就诊的资格。

这还是看在唐蒙的面子上,李时珍才来的。

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时珍对唐蒙寄予厚望。

说不准,以后就会是他的入室弟子。

“犬子顽劣,多亏了神医调教,才挽回些性子,唐某深感大德”

唐俭亲手将酒菜放好,给李时珍倒了一杯酒。

刚来柳家的时候,李时珍是不喝酒的。

后来进了书院,在王勣的引诱之下,现在也成了酒蒙子。

和王勣照死里喝的做法不同,李时珍和孙思邈都知道个度。

每天最多不超过三两。

唐俭也是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和李时珍对饮片刻,便放下酒杯吃饭。

临走之前,李时珍还嘱咐道:“近日不妨多在家休息几日,若是三省那边不便开口,老夫可代为向戴相进言!”

“那边有劳神医了!”

两人相视一笑,唐俭送李时珍出门。

转回大堂,唐俭重新坐在那张圈椅上,淡淡的说道:“你那些同窗们怎么说?”

唐蒙坐在父亲旁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书院里早就传开了,说先生们正在策划古今未有之大变局,文学院和军事学院的同窗,都想着审考多卖卖力气,好前往江南一展拳脚。”

唐俭闭目冥思片刻,幽幽一叹。

“若是可能的话,为父何尝不想辞官回乡?明知道太常卿的位置是给燕王预备好的位置,还偏偏要装个样子”

唐蒙小心翼翼的说道:“父亲与戴相本是至交好友,若是递上折子,戴相岂有不允之理?”

“你想得太简单!”

唐俭面上微怒。

“自贞观初年始,朝中官位变动不知凡几,可近来来,除却固有的官职升迁罢黜之外,只有为父自鸿胪寺调任太常寺,魏征那老家伙在江南,一待就是三个月,九成朝政都压在戴胄身前,他岂能放任老臣致仕?”

唐蒙拱了拱手,表示受教,心中难免有些庆幸。

好在,他读得是医学院,不用入朝为官。

以后若是能留校,自是最妙不过的。

再不济,也能进入军中,当个医官。

军中医官缺得厉害,前途远比当个地方官,光明得多。

朝中越来越不好混的,说不上人人自危,但也有几分如履薄冰的意味。

从年初的房玄龄等人开始,这都将近一年了,总共只有七位老臣致仕。

剩下的想走不敢走,只能在任上苦熬。

只有那些毫无根底,收不到任何风声的小子,才会在这时节,玩了命的往朝堂上钻。

“罢了,你且去拟几个帖子,邀请亲厚的人,前来赴宴,至于由头就说庆贺为父迁任之喜!”

唐蒙满脸古怪。

迁任之喜?

听都没听说过!

升迁了值得庆贺,封爵了也值得庆贺。

平级调动,有什么可庆的?

这个由头实在是太烂了。

西域之战后,大唐于周围诸国往来密切,鸿胪寺这个实权部门,在九寺五监之中,能排进前三甲。

太常寺的地位虽越来越高,但并非是在唐俭任上。

只有燕王李祐上了任,才能算个体面差事。

严格的说,唐俭属于被贬了

不过父亲发话,唐蒙不敢有所微辞。

他连忙下去拟定请帖,打算明日一早,挨家挨户的送去。

第1533章 这是多大的面子

自上一任三省大佬致仕之后,由四品以上官员召集的宴会,着实罕见的很。

凡是在长安的五品以上官员,都接到了邀请。

莒国公府的七位公子集体出动,光是请帖,就发了三天。

能来,并且敢来的,能有一成就已经给足了唐俭面子。

这位当了多年鸿胪寺卿的国公,在朝中并不怎么喜欢露脸。

按资历看,他并不比戴胄差。

有人觉得,唐俭是在给他家老五造势。

唐家老五唐善识,年前跟豫章公主定了亲。

过几年,便会喜结连理,成为驸马爷。

得李二宠爱的公主实在是不多。

除却长孙皇后生的,只有长孙皇后养的

豫章公主的生母是下嫔,因难产而死,长孙皇后便将她养在身边,在紫宸殿之中一住就是十年。

获封之后,才有了自己的宫殿。

唐善识要比豫章公主大了十几岁,而今正是大展才能的岁数。

早年间,在弘文馆之中读书,后来转入书院,在文学院随大儒蔡元茂先生修习经学。

现在都腊月了,过了上元节后的书院审考,就是朝廷举行的第二次科举考试。

审考等于是书院的结业考试,只有过了这门考试,才拥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唐善识的学问并不算出众。

多半不会参加科举,而是等审考之后,直接走一走某些人的门路,进六部补一个主事的头衔。

他是板上钉钉的驸马都尉,一点进三省的可能性都没有。

不过,有了六部主事的头衔之后,不难再调入他爹的老衙门。

唐俭在鸿胪寺兢兢业业的,从少卿到下边的小胥吏,关系都处得不错,总不能白忙活。

因此,很多人认定,这场宴席的目的,就是唐俭想托人,将唐善识塞到鸿胪寺去!

少卿当不成,当一司的主事绰绰有余。

书院的人是多,但抵不住大唐的地方多。

别的不提,光是每个县的县令,就有好几千!

何况上一届的毕业生,参加完科举之后,大部分都在地方上观政,想要成为主政一方的父母官,起码还要两年时间。

这几年,对于书院学子而言,尤为重要!

等书院的毕业生再多一些,恐怕国公家的儿子,都不是那么好安排的了。

宴会的时间选在腊月十三。

主要是因为,腊月的节日太多了。

若是离着过年近,不少官员都会回乡祭祖,到那时候,怕是连半成都来不了。

夜幕降临!

唐家的七个小伙子,穿的板板正正。

唐善识要比其他兄弟,站的稍微靠前一些。

不是说唐俭有多么宠爱这个儿子,是必须给皇家脸面。

“刘伯伯,家父可是念叨您好久了!”

“郑叔叔里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