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痴当侍卫,拒绝入朝为官 第909章

作者:水果抹茶

其实,刚才在紫宸殿的时候,她就想问,只是知道父皇和太子哥哥在商议要事,不能插话罢了。

“太子哥哥,不就是一场文会吗?为何看父皇和你,都是如此的重视?”

“这可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文会”

李承乾心中思量,该如何跟巴陵和长乐说清楚。

看父皇的意思,是有意让两位公主插手政事。

说是‘政事’,似乎是有些不恰当。

皇帝和太子都春秋鼎盛,皇族之中的女眷,按道理将是不能插手任何国家要务的。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这场文会,和倭国有着绕不开的干系。

虽是国事,却实在算不上要务。

“你们可知晓,这场文会是高向玄理提出来的?”

长乐摇了摇头,她算是这个圈子里,最闲的一个人了。

每个月去股事局转上一圈,基本上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否则的话,也不会整天拉着巴陵,跑东跑西。

而且,除了股事局之外,她对其他事情也并不怎么感兴趣。

巴陵公主却点了点头。

“听公爹提起过,高向玄理是倭国使臣,乃是山背大兄王的亲随,召开这场文会,是想给他们的遣唐使,找些授课师父”

李承乾颇为诧异。

“看来,这些日子,巴陵没少见世面”

巴陵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柴家的事情都由我做主,上次高向玄理给公爹送名帖,我恰好看到了而已”

李承乾感觉有点过热了。

便站起来,把暖炉上的口盖,调小了一点。

“高向玄理效忠的山背大兄王,和细川御镜效忠的舒明天皇,是天生的仇人,他们至今还在抢夺倭国之主的地位,而且,同样将宝,都压在了我大唐之上!”

李承乾打算,把倭国的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跟两位公主说透彻。

既然父皇打算让她们,插手倭国的事宜。

自然是要尽些心力的。

“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若是找大唐寻求兵力上的帮助,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谁都知道,咱们的人一去了,那块地方,将彻底成为咱们的羁縻州,因此,他们想要的是文化!”

“文化?”

这个词,对长乐和巴陵而言,很是新鲜。

李承乾点了点头。

“不错,他们想要的就是文化,所谓的文化,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切尽可能开启倭国民智的东西,甚至还有各种技术和手段!”

长乐皱了皱眉头,道:“我大唐文化,岂能让他们学去?”

巴陵想了想,道:“怕是阻止不了”

李承乾赞许的看了巴陵一眼。

“巴陵说的不错,如果朝廷下令,只会适得其反倭国人和咱们面貌相仿,随便找个贪婪些的地方官,上个户头,改个姓名,没人会怀疑他们的身份,到时候,读几年书,拜入名师门下,并非难事”

“这就像防治水患,单纯的堵,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堵不如疏,既然咱们堵不住,反倒不如大大方方的送给他们,只不过,具体送什么东西,就是咱们说得算的了!”

长乐似乎是想明白了些什么,吓了一跳!

“难道,父皇的意思是是把孔先生和于先生他们,送去倭国?!”

李承乾嗤嗤一笑,道“怎么可能?孔颖达和于志宁虽有些顽固,但终究是我朝大儒,堪称国之瑰宝,就算送,也要给他们送点祸害才是!那么,这场文会的目的,就很明显了”

第1200章 这跟天上往下掉银子,没有任何区别

戴胄和唐俭本想将文会的时间,定在过年后。

可很多大儒,以及朝中的大臣们都想参加,他们都回老家过年去了,肯定是赶不回来的。

迫于压力,戴胄和唐俭将时间推迟到了二月份。

但等到大年初八的时候,大多数人赶回了长安。

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参加文会,又迫使戴胄和唐俭将时间推迟一些。

每一次时间的改动,戴胄和唐俭,就要重新给参加文会的人,送一遍请帖。

最差都是名镇一方的人,请帖当然要自己手写。

如陆德明,若是给他一张由胥吏代笔的请帖,估计会被人扔出来

同样,像这样的大儒,更要亲自上门去邀请!

年后的这一段时间,着实把戴胄和唐俭累得不轻。

当然,总有人比他们两个更累。

那就是高向玄理!

对于倭国,这场文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向玄理真正想要的,可不是观看一场文学盛会。

而是想借此机会,和大唐的儒门名家,多多接触一二,并且寻找机会,让倭国的遣唐使,拜入他们门下学习。

若是能够求得几位大儒,亲自去倭国教化百姓,那自是最妙不过的。

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儒家最讲究教化,大唐百姓的文化普及程度虽然不高,但需要看情况。

事实上,学问人之间的派系,跟帮派是差不多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譬如王勣是河东龙门人,世居于洛阳。

如果有人想要在这两个地方,开庐授课,教化子弟,必须要先经过王勣的同意。

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砸场子

地盘化的严重情况,让各方大儒空有学问,却找不到合适的底子。

而倭国,恰恰是一片‘净土’!

儒家所追求的功业,就是把无知变有知。

这也是他们,历来反对战争的原因。

总有人觉得,通过教化,可以把中原的‘王道’,传遍全世界。

并且,间接的将战争,消弭于无形之中。

从这个角度看,倭国对他们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高向玄理在前隋的时候,就住在大唐。

这一点,他太清楚不过了。

一直到文会的日子,最终确定之前,高向玄理一直游走于各方豪门之间。

银子流水一般的送出去,祈求名人高士,替倭国多说几句好话。

正月十三!

高向玄理从崇仁坊戴胄的宅子离开。

戴胄的嗣子戴至德,亲自将高向玄理送出去三条街。

对戴家人而言,高向玄理简直就是财神爷!

回家之后,见自己老爹正在从箱子里,往外倒腾金银财宝,戴至德有些无语。

“爹,你就不怕那些御史们,上书弹劾您?”

戴胄站直了,锤了锤腰板,道:“弹劾老夫什么?收受贿赂?”

戴至德摸了摸脸,干笑几声,没好意思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从罪名上讲,接受外臣的银钱,可比收受贿赂,严重多了

“有工夫瞎琢磨,不如帮为父把这些东西搬到库房里去。”

戴至德只能上前帮忙。

刚把箱子腾出来,看着满地的金银财宝,戴至德不知道,该从哪一件下手了。

就在此时,老管家忽然跑过来。

“老爷,房相、杜相他们都来了!”

戴胄笑了笑,道:“快快请进来!”

戴至德脸色骤变。

“爹!”

他指着满地的金银财宝,道:“若是让房相他们知道了”

戴胄打断了他的话,摆了摆手,道:“不碍事。”

说完,冲外边喊道:“上茶!”

而后,又补充道:“上好茶!”

戴至德吓得面如土色。

他感觉,自己老爹肯定是疯了

很快,房玄龄等人进门。

不在官场上,就不用讲究那么多规矩。

都是老朋友了,没必要去外边迎接。

“玄胤,听闻你近来发财了!”

房玄龄提着一个礼盒,哈哈大笑着迈过门槛。

杜如晦、虞世南、高士廉跟在后边。

萧禹没来。

五位大佬之中,只有他留守长安。

这几天他见戴胄的次数,比戴胄他老婆还多。

戴至德颤颤巍巍的给几位大佬行礼,脑子里都快开花了。

琢磨着,找个合适的借口,把满地的金银财宝,遮掩过去。

可戴胄的回话,差点把戴至德吓死。

戴胄笑容满面的冲着房玄龄等人拱了拱手。

“同喜同喜!”

他轻轻推了推,正在发愣的戴至德。

“去家里的厨娘,做些茶点送来!”

戴至德傻愣愣的走出去。

戴胄看着满地的金银财宝,笑道:“这些东西,戴某就不吝笑纳了。”

高士廉从地上,捡起一个小小的木头盒子。

打开一看,是一对玉手镯。

他毫不客气的直接塞进自己怀里。

“倭国的好东西倒是不少,可惜老夫等人回了老家,无缘这些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