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昏君,从逼董卓献孙女开始 第259章

作者:吾名张飞

原本只有三只兔子,六只鸡。

结果诸葛亮出的问题算出来,有六十只兔子,一百二十只鸡!

摆明了,就是防着这些人一个一个往里套呢。

刘辩听了之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么小就知道给别人下套了,这小子有前途!

第270章 论地理的重要性,刘辩亲自授课

“这些人,是朝廷重点培养对象。他们的成就,便是大汉未来的成就。”

“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他们不要局限于教室和课本,让他们多到外面去看看,多元化培养。”

刘辩认真的说道。

这些神童,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个人都有着极大地潜力。

如果培养的好,开发得当,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

未来大汉开疆扩土,地域面积越来越大,需要的管理人才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臣谨记于心。”蔡邕等人连忙道。

“他们现在主要学习的内容都有什么?”

刘辩最初对课程提出过一些建议,但具体是怎么安排的他并不知道。

既然从小培养,那就要打造综合型人才,帅才!

“目前,主要在学习四书五经,和武艺训练。有的孩子喜欢学习文学知识,而有的孩子则偏好武学。”

蔡邕并没有觉得,这种偏科有什么不好的。

毕竟,

专攻一门才能学精。

内政型人才,学好如何治理内政即可,其他的都是辅助。

军师型人才,学好排兵布阵和兵法即可。

武将型人才,学好武力和统兵即可。

刘辩摇了摇头,“给他们重新安排课程:除了汉语文学,算数,治国,谋划,武艺,每周还可以增加 一些音律,书法,绘画,手工制造等课程。”

目前主要培养人才的宗旨,是君子六艺。

所谓的君子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

礼为五礼,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礼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概念,周朝的时候,讲究以礼安邦,以礼治国。

而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十分重视礼制,孔子曾言:不知礼,无以立也!

因此,礼不仅仅是治国的手段,更是在培养忠君思想,教授做人的道理。

而不是像西方,只有贵族才能学习礼仪,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大汉,礼早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即便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那也是懂礼数的。

这是传统美德,值得推崇和提倡。

乐,

如果单纯的理解为音乐,那就太片面了。

它原本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这六套歌舞,在祭祀的时候,用来表达人们的虔诚之心。

不过传到现在,只剩下《大韶》和《大武》两乐了。

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都是音律高手,比如周瑜,诸葛亮,都精通音律。

指的是射箭,分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这个时代的君子,大多都能文能武。

如徐庶曾经当过侠客,被演义黑化的鲁肃,也是一名神箭手。

只是到了后面,人们在传承儒家文化的时候断章取义。

文人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能被称之为君子了!

指的是驾驭马车和战车的能力,

书,

包括书法,绘画,

数,

则指的是算数,计算能力。

刘辩并不是说君子六艺不好,只是很多东西太笼统了。

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细分化的。

“对了,再加上地理。”

刘辩补充道。

“地理?”

蔡邕一脸疑惑,

面前说的他们都懂,陛下就是把君子六艺细分化了而已,可以更加精准的培养这些能力。

可是,地理是什么?

“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刘辩解释道,“自然地理指的是山川,树木,水流,海洋,平原,沼泽,以及生存的空间。再广泛一点,还有我们头顶的天空。人文地理包括每个地方的种族,他们的生活习惯,四维习惯,文化传承,文明程度等等。”

“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假如我们要攻打一个地方,你对这个地方的地形完全不了解,对那里的人一无所知,你觉得取胜的概率有多大呢?”

那太冒险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蔡邕等人立刻对地理有了一个理解,只是他们从未想过,这种东西还能专门编成一门学科。

“既然说到这里了,朕来给他们上第一堂地理课吧。”

刘辩走进教室。

这里大概有三四十个学生。

这是他们第二次见到天子,连忙起身行礼。

“学生等拜见陛下!”

年龄较大的带头,其他人纷纷跟着躬身行礼。

蔡邕激动的道,

“学生们,今日陛下来给你们上一堂地理课,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认真学,明白了吗!”

众人不知道什么是地理,但九五之尊的陛下亲自给大家上课,是非常难得的。

更是他们的荣幸!

大家连忙站的笔直,认真的看着刘辩。

平日里,他们上课都是坐着的。

可是现在陛下站着,谁敢坐着?

走上讲台,刘辩想要画一个地球,结果发现这里没有黑板,也没有粉笔。授课条件比起后世来说,那可是相当的差。

看来,

得找个时间把黑板和粉笔整出来啊。

刘辩心里轻叹一声,

抬起头,看着一张张稚嫩而又充满了求知欲望的脸,露出了微笑,

“朕问你们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什么形状的?”

???

土地是什么形状的?

这也叫问题?

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土地,不都是平的吗?

不过,

眼前站着的是天子,是皇权,他们不敢随便回答。

看出了他们的顾虑,刘辩笑着道,“现在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可以畅所欲言,发散你们的思维,大胆的想象并回答。”

在刘辩的鼓励下,有人立刻喊道,“土地是平的。”

刘辩朝他看去,

此人乃是后面进入学院的,长沙太守孙坚的儿子,次子孙权。

“不对不对,土地是奇形怪状的,要不然哪来的山川,河流,谷地?”

关索双手抱在胸前,一脸认真地否定了孙权的说法。

“陛下问的是我们生活的土地,当然是平的!”

孙权坚持道。

“也有很多人生活在山上,在林中,在岛屿上啊。”关索瞥了他一眼,仿佛在说小屁孩,和我争?

现在分成了两派,

从文的一方坚持平地的说法,而从武的一方,则支持关索的观点,认为我们生活的大地是不规则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没有表态。

“诸葛亮,你来说说看。”

刘辩很想听听诸葛亮的回答。

第271章 天圆地方,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被天子点名,诸葛亮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不管他日后会有怎样的成就,现在的他依然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面对天子的目光,有些慌张是很正常的。

也因为聪明,他看得出来,天子的目光并不严厉,反而有些温和。

诸葛亮鼓起勇气,说出了心中的答案,

“回陛下,学生认为天是圆的,就像一个圆碗倒扣。地面是方的,就像一张很大很大的席子,不过这个席子上,有山川,河流,丛林,草原这些布置。”

他虽然年幼,但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

善于思考的他,会经常仰望天空,观察星辰。

他发现,自己站在高楼上,看四周的天空。

天空和地面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天圆地方的思想。

虽然这个回答并不对,但依然让刘辩觉得很神奇,“你是怎么知道,天圆地方的呢?”

诸葛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