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刹那月白
常茂知道,这种隐世不出的老前辈,都是心高气傲,不食人间烟火的。
自己要是说给老前辈多少金子银两,反而落了下乘。
只能婉转地问前辈还有什么要求了。
此时,不论老钟提什么要求,常氏两兄弟都会尽可能地满足他。
老钟呵呵一笑,摆手道:
“好说好说,我也没啥要求,只要你们这能让我酒足饭饱便行。”
“还有,”老钟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变得稍微正经了一些,“若是那朱雄英小儿过于顽劣,脾气不对老夫的胃口……那老夫可不会惯着他,到时扭头就走,再也不管也不是不可能的。”
常氏兄弟只好点头道:
“绝不会,前辈放心。外甥雄英向来敦厚,不会是那秉性顽劣之人的。”
……
皇宫。
奉先殿。
朱元璋着实是个说干就干的行动派。
在朱雄英说了科举制的种种好处之后。
朱元璋的一双眼睛是越听越大,嘴巴也是渐渐张开忘了合上。
最后,还是一旁的老太监实在是看不过去,轻咳了一声提醒了老朱,朱元璋这才恢复常态。
“嗯,咱孙儿说得太有道理了!去,把礼部尚书给朕叫过来。”
老太监惊了,他没想到皇帝真的想要恢复科举。
这种大事,不应该先和群臣商议一下吗?
但就算是他,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立马领命下去了。
朱雄英也没想到朱元璋的决定做的这么快。
但在他看来,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他不记得历史上明初的科举是什么时候恢复的,自己这样,也算是为科举制度尽了一份力吧?
爷孙俩等了一会儿。
礼部尚书是没等来,倒是等来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传完话的老太监走了进来,躬身向朱元璋禀报道:
“陛下,魏国公徐达请见。”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倒是很意外,他合上手中奏折,道:
“天德?”
“请他进来吧。”
朱雄英见此,对朱元璋拱手道:“徐爷爷似乎有事和爷爷商议,孙儿就先退下了。”
“不必,”朱元璋对他摆了摆手道,“你徐爷爷不是外人,和咱说话也不一定就是公务,你不用走,就在这听着便是。”
不一会儿。
徐达走了进来,对朱元璋行礼道:
“臣徐达,参见陛下。”
接着。
徐达注意到了坐在一边的朱雄英,也准备行礼,但被朱元璋拦住了。
“行了天德,雄英是你晚辈,你是他徐爷爷,这种私下的场合没必要给他行礼。”
朱雄英也是十分机灵地站了起来,对徐达拱手鞠躬道:
“雄英给徐爷爷请安了。”
徐达笑呵呵地点了点头,朱元璋连忙指着一旁的椅子笑道:
“你身上有伤,快坐吧……咱记得你不是刚从北平回来养伤的吗?这儿也没外人,你找咱啥事啊?”
第23章 男人之间的告别
徐达坐下的时候,身体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就像是背部抽筋了一样。
但他毕竟是武将出身,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姿势。
这点细节没能逃过朱雄英的双眼。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徐达的背部似乎有什么很严重的伤。
朱元璋似乎也发现了这点,但他没有挑明,那朱雄英就更没必要出口相问了。
徐达尴尬地笑了笑,对着朱元璋说道:
“老咯,最近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本来还以为自己还可以北伐几次,没想到背上害了这么个玩意,真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只能趴着。”
朱元璋面露忧色,道:“不是让太医院给你诊治了吗?太医们怎么说?”
徐达摆了摆手,道:
“太医也没法子啊,说了一大堆咱听不懂的话,什么外感风湿火毒,内脏积热,气血凝滞什么的……说多了咱都快会背了。”
“然后就是列了个单子,说了一大堆不让咱吃的东西,好家伙,那单子基本上把咱喜欢吃的东西都列了个遍,实在是折磨人。”
朱元璋笑道:“那你就别吃啊,不贪吃能死啊?等好了再吃。”
“好了?好了也不能吃!”
一说到这个徐达就有点气鼓鼓的,一脸不爽道:
“那太医们说了,好了之后为了防止复发,还是不能吃,咱这辈子就算是跟好吃的东西无缘了……这人活着还有啥意思?”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
“你啊,能活久一点就知足吧,咱都多大岁数了,少吃点东西又怎么了?”
“说吧,你忽然进宫找咱肯定有事,别遮遮掩掩的了,有事直说。”
要说不愧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朱元璋可太懂徐达了。
徐达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
“臣今日来此,是想向陛下讨要一个恩典的。”
“什么恩典?朕能给的都给你了,还能赏啥啊,”朱元璋有些不理解道,“难道你想封王?”
一听这话,徐达连忙摆手道:
“陛下,你可别开这样的玩笑啊,老臣我担当不起。”
朱元璋笑了:
“你敢要朕就敢给,有啥担当不起的?”
“老实说,到底要什么赏赐,别吞吞吐吐的。”
徐达犹豫了一会儿,然后道:
“臣……想去北平。”
朱元璋愣住了。
“你去那干啥?”
“你不刚从北平回来吗?”
徐达叹了口气,道:
“是啊,但前线战事繁杂多变,臣若不在,恐怕边疆不得安宁。”
“去年,元将乃儿不花兵犯永平,臣虽将其击退,但遗憾的是没能擒住此贼……此事一直都是臣心中一患,不能将其根除,实在是寝食难安。”
“臣去了北平,可镇守边疆,帅令无阻,就算元兵再犯,也可保我大明边塞百姓安宁。”
说到这里,徐达面露笑容,继续道:
“二来,我也想我大女儿了,上次驻守北平,身份是军中元帅,没有时间探亲什么的……着实是个憾事。”
“这次回去,臣准备好好和女儿叙叙旧,还有看看咱的外孙们……”
听徐达这么说,朱元璋可就来劲了。
调整了一下坐姿,说道:
“是啊,咱也好长时间没见到老四了,他这去北平就藩好几年了吧。”
“你去了之后,帮咱也看看朱棣那小子,有兵事多教教他,咱还指望他能帮咱,帮他大哥和侄儿镇守边疆呢!”
“还有高炽他们,是咱孙子也是你外孙,你有啥本事也都教教他们,可不能藏私啊!你那带兵打仗的本事,带到棺材里也没用是不?”
徐达哈哈笑道:
“你倒机灵,我女儿是你朱家的,外孙也是你朱家的……到了最后就剩下一身本领,你也要咱教给你朱家,咱咋觉得咱徐家上辈子欠了你们朱家的呢?”
对于这个发小,朱元璋是完全不在乎他的“言语冒犯”的。
两人之间的情谊可谓是超越了君臣、超越了朋友,已经是异父异母的兄弟了。
况且。
他老朱家的确是占了不少徐家的便宜。
徐达要说就说呗。
说说而已,又不会少几块肉。
朱元璋和徐达两人说着笑着,过一会儿竟然都沉默了。
朱雄英只是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这两位建立大明王朝的传奇人物,此时都已经进入了垂暮之年,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无论他们有多大的成就,无论他们有多么惊才绝绝,最终都逃脱不了人类的生老病死。
有些话,是不用说出口的。
这一回徐达要去北平,估计也是想好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这一点,朱元璋也是心知肚明。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老伙计,是来向自己告别的。
但朱元璋毕竟是帝王。
他没有面露不舍,只是笑着,沉默着。
徐达也是十分有默契地微笑着,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像是在一同回忆,那往昔的峥嵘岁月。
少年意气时,心怀天下,敢作敢为。
风华正茂时,四面楚歌,险中求胜。
沉稳壮年时,一扫北廷,再创华夏。
如今。
已是垂垂暮老。
男人之间的告别,没有依依不舍,没有哀痛挽留。
只有相互的敬重,和理解。
“那,老臣就谢陛下的恩典了。”
“陛下该忙国事,老臣就先行告退了。”
徐达起身,对朱元璋长长一拜。
这一拜。
上一篇:三国:昏君,从逼董卓献孙女开始
下一篇:亮剑:独自发展,我真不想当大帅